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泰山封禅大典祈福国泰民安 

  2月26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素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等谚语。这一天,一场主题为“二月二龙抬头·五岳共祈福”的大型电视直播祈福活动在五岳同时上演。五岳用各具特色的祈福活动,共同祈求中华吉祥,祝福国泰民安。

  五岳作为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古往今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缩影,甚至成为天下华人的图腾。千百年来,五岳是封建帝王封禅祭祀、定鼎中原的地方,也是老百姓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的寄托。同时,农历二月二,在各地向来有民间祈福的传统,民间素有“二月二,敲梁头,金子银子往下流”、“二月二,撒灰圈,大囤满,小囤尖”等谚语。这也成为农历二月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基础。

  在昨天的祈福民俗活动中,五岳依次轮流上场,亮出了各自的民俗传统“绝活”,西岳华山表演了华山论剑、素鼓、华山老腔等特色民俗;中岳嵩山以威震天下的少林功夫打头炮,还表演了独角舞、闹歌、猩猩怪等民俗节目;南岳衡山则擂响了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南岳福寿鼓”,这个鼓直径3.48米,厚度1.89米,鼓的两面材料材质均为整张牛皮,鼓边使用了杨木,因为衡山被称为“寿山”,所以这个鼓也被称为“南岳福寿鼓”;北岳恒山展示了威武的得胜锣鼓、扇鼓、八音汇和具有恒山特色的道乐表演。

  东岳泰山的祈福主场设在了岱庙,一场以宋真宗封禅泰山为原型的表演活动,在庄严、典雅的古乐背景下隆重开场,只见“宋真宗”身穿龙袍,头顶黄罗伞,在文武百官和侍卫的簇拥下,举行封禅大典。现场场面隆重华丽,再加上丰富的音乐舞蹈的艺术魅力,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皇帝封禅泰山的历史画卷。

  据了解,封禅仪式是泰山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封,就是祭祈天帝,禅,就是祭祈地神。据史料记载,先秦之前,到泰山封禅的古帝王就有72人。之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都来泰山举行过封禅仪式。最后一位到泰山封禅的皇帝就是“今天的主角”宋真宗赵恒。宋以后,帝王只祭祀,不再封禅。

  “我们这次泰山封禅表演就是以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宋真宗泰山封禅史实为依据,整个表演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及送神\’5个部分组成。”一位参与表演的演员介绍,这次表演简化了封禅大典的繁文缛节,丰富了音乐舞蹈的艺术魅力,将帝王泰山封禅这一特殊历史现象用艺术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增强了可观性。

  据活动组织者介绍,“二月二龙抬头·五岳共祈福”活动将“二月二”和“五岳”结合起来,既是对中国传统二月二民间祈福文化的挖掘,也是对“五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弘扬,更有利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都说自古华山一条道,在农历的二月二这天,通往华山北峰的道路上挤满了祈福的人,而就在峰顶,一场别开生面的“华山论剑”正展开。

  26日,以《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曲为背景音乐,9名身着红衣的长剑舞者演绎了太极剑的神韵,而另1名道家剑法高手也正恣意张扬。他时而慢如风拂叶摇,时而快若流星过天,动静结合处,信手拈来的剑锋走势似乎带着观众回到了华山论剑五大高手比拼之时。

  接下来的就是华山太极拳第19任掌门人孟川州带来的华山太极拳的表演。华山太极拳注重“天道法自然,阴阳不见面”,是华山武术之最。山顶表演正浓的时侯,华山脚下西岳庙万寿阁,一场素鼓表演也引人注目。

  华阴素鼓发源于西汉时守护京师粮仓士兵的操练,是一种场地固定、程式严谨的多套路鼓舞,它的每一套节目都有一定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在表演过程中展现的炫目的视觉刺激、张扬的动作、激烈的战场气氛,让所有的观众目不转睛。此外,被称为活化石的传统民俗民调——华山老腔也通过这次五岳同祈福传到了神州大地。一曲由八九个艺人共同表演的《关中古歌》唱出了浓浓的关中风情。

  一部《少林寺》演绎了嵩山传奇。现在,嵩山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少林寺逐渐被世界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嵩山是一座三教荟萃的名山,在这里,儒释道得到了极好的相处。

  先从最具代表性的少林寺说起。在“二月二龙抬头,五岳共祈福”嵩山分会场,一道少林功夫大餐饱了不少观众的饕餮之欲。少林铁头功、二指禅、烧火棍法、人体梅花桩,突出了一个“打”字的少林拳皆是一气呵成,手法简洁,清晰明了,将朴实无华、刚柔相济和招式多变的实战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嵩山中岳庙,一场冒雪敲响的英雄鼓把世人带回了杨家将的时代。伴着英雄鼓的威风表演起的闹歌有“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等,别看他们站在表演者头上有点像假人,但从他们不断变化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精于表演的小演员。

  在一旁表演的人兽大战也十分有趣。一只猩猩怪正同一个功夫不错的大汉激战,虽然过程揪人心弦,但最终还是嵩山脚下的村民获得了胜利。“猩猩怪与年兽是差不多的意思,通过这种群众赶跑怪兽的表演,寄托了人民希冀生活美满安康的心愿。”研究嵩山文化的袁战森教授解释。

  这个三星可不是生产手机、电脑的电子企业,而是福星、禄星、寿星这三个人们最喜欢的老人家。每年到了二月二,衡山脚下的人们总喜欢把孩子带到南岳大殿,让三星给孩子带来吉祥。

  人们经常祝愿老人能够寿比南山,这个南山,其实就是南岳衡山。由于南岳衡山对应二十八星宿南方七宿中的轸星,而轸星司衡主寿,所以衡山又名“寿岳”。“寿命寿字满山在”也成为南岳八大怪之一,如今,南岳山上与寿有关的石刻有数百处。

  说到南岳八大怪,还不得不提“和尚道士住一块”。在祈福的大法会上,南岳衡山的佛道合一祈福法会成为最有看点的节目。此外,由南岳武术馆表演的威风锣鼓也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就是南岳分会场最具特点的节目——三星点吉祥了。3名化身福星、禄星、寿星的老者人手一只朱砂笔,他们将于南岳庙正殿在9名儿童的眉心点上朱砂,不仅为这些孩子带来幸福、健康、长寿和吉祥的生活,还能为他们辟邪,保佑他们健康成长。

  恒山最有代表性的,非悬空寺莫属。26日的悬空寺下,聚满了当地庆祝二月二的村民。

  气势恢弘的得胜锣鼓,生动有趣的故事表演,口技出众的八音会,恒山的表演同样不弱于其他几岳。作为古代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的最前线,具有1500年历史的道家音乐抑扬顿挫,极为悦耳。这次“二月二龙抬头,五岳共祈福”大型祭祀活动是自1905年以来,恒山的第一次祭祀活动。

  不过整个活动中,最有意思的还是当地群众庆祝农历二月二的民俗活动,他们称之为“取水引龙”。但这种方式在晋北和晋南是有一定区别的。

  如果你身处晋北,那么二月二这天可以看到所有的人家都会提着一把大铜壶,从井里取出水灌满铜壶后,一路走,一路洒水,意味着源源不断、引财进家,而往水缸里倒水就意味着把福气、财源和吉祥带回了家。

  而当你来到晋南,虽然“取水引龙”的风俗还在,但是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大早,每家都要派一个人到河里取水,取水之前还要烧纸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取水的壶或桶里有铜钱或者硬币,与引龙联系起来就是“钱龙”,这样就能保证一年发财。同时,在取水的过程中人与人是不能说话的,因为怕把“钱龙”吓跑,他们只能一边走路,一边洒水。

  在祭祀现场又是另一番场面,道长向神灵们供奉了太牢三牲,祭祀在道长点燃“万民同乐”、“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三柱檀香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稿源:泰安新闻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