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在家修行 >

学佛要放下什么?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

法量大和尚:学佛要放下什么?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

问题:

  顶礼师父!

  有人认为修行人就要“放下”,应该舍弃财富,不要追求事业;有人认为工作获取工资也是贪著钱财;有人为专注修行不出去工作,有人去工作了也不收取报酬。他们认为财富是修行的障碍,贫穷利于修行成就。有的人一方面以自己清贫的生活为荣,另一方面却安心接受他人的接济。他们身边的人不认同这些言行,因此引发了一些非议和家庭矛盾。

  请问师父,如果学佛修行就要过穷日子,那大家还敢亲近佛门吗?

法量大和尚:

  善听善思,正见现象

  首先,他真的放得下吗?“放下”,可不是嘴上说说,也不是消极、逃避。“放下”,是指放下不必要的妄想,而不是放弃。

  放下是不再挂碍于任何境界,不管是好是坏,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我们着重强调的是,要放下内心的烦恼执著,并不是教人清闲散漫。

  你问题中举例说明的这些人所提的观点,只能代表他个人的观点,不能代表佛法的正解,不能作为佛教的正解。

  佛法的智慧就是般若,是缘起观。佛陀通过这样的智慧,如实观察世间,而证得般若智慧。

  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就要树立正见。我们通过闻思修,依着佛陀的教导、依着佛陀的智慧,慢慢深入学习,慢慢开发智慧,从而树立佛法的正知见。

  经论当中常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知见,我们在学习八正道的时候,首先就了解正见是什么,讲清楚了他的概念和内涵。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这个人是否学佛了,或者他是个什么人,不要因为给他贴了个标签,就认为他的东西代表了我们以为的什么。

  我们学习了多少佛法,跟在我们身上体现了多少,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得多、实践得多、受益得多,法在我们身上呈现的气息、味道就越多。

  智慧观照,反思己过

  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现象,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状态,凡夫们各种各样的烦恼,都是很正常的。

  这些森罗万象的现象,可以给我们一些侧面的提醒。从他人的身上看到一些不足、烦恼习气,我们就要多思维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这样的习气。

  “静坐常思己过”。我们静下来的时候,不是想他人有什么过失,而是看到这些现象,就要多检查,用佛法的智慧思维反观自己:我身上有没有这些情况?我有没有不如法的行为?

  如果没有,我们就随喜自己的进步;如果有,我们就要去改过,还要坚持闻思修。这是需要反思的。我们应该从这些角度多去思维。

  正确定位,如理行持

  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责任;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责任,两者不要混淆。在家居士的身份不是出家人,不是专职修苦行、修头陀行的出家人,居士不应该模仿出家人的生活。

  哪怕出了家,也要在寺庙里发心做事的,除非是行头陀行的。再说,出家修行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顾、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

  在家居士要闻思修,但是要分清以什么为主。作为在家人,首先要有义务照顾好家庭,照顾好父母、孩子。

  像这样什么都不做不管的“放下”,既耽误了自己,也影响了身边人,更冤屈了佛教。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