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邪淫的方法有哪些?怎么看待这些戒色方法?
怎么看待这些戒色方法?
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三种戒色方法。在社区中,破戒的戒友发帖求助,有些人会回复说:多看戒色文章、提高戒色觉悟。这是第一种戒色方法,也是《了凡四训》中说的,从事情本身戒除。
可只用这种对治se情和sy,不改变其他坏习惯、不培养孝心和善心的戒色方法能成功吗?对于中黄毒不深或者在其它方面没有那么多的坏习惯、坏性格,孝心和善心也还有一些的戒友,这种方法是能戒除的。
亦或者在戒sy的同时。他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心念不知不觉在往好的方面转变。所以他能成功戒除。但对于自私、懒惰、萎靡又无所事事的人,只看戒色文章、只提高戒色方面的觉悟,就能持久、彻底地戒除吗?这个问题不下定论,大家自己思考。
上面说的第一种方法属于从事情本身戒除和从道理上改过的方法。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属于《了凡四训》中说的,从心地上改过。
《了凡四训》的原文:对于爱好美色、喜得浮名、贪爱财物、喜欢发怒等种种过失,不必一项一项地寻找改过的方法,只要能够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好事,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思,等到正大光明的心念涌现,那么自然就不会被邪念所沾染。这就好像炎热的太阳在空中普照着大地,所有的妖怪自然就会隐藏、消失。这才是改过真正妙诀。
人的过失是由心所造作,所以也应当从心地上改正。就如同要斩除有毒的树木,必须直接砍断它的根,不让它再度发芽,何必一枝一枝地去摘除呢?
假使能用上乘的治心工夫,并且兼用明理与禁止两种较为下乘的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念头,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若只是执着于下乘的方式,而不知道用上乘的方法,那实在是太愚笨了。
我们想一想,在这个se情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沉迷sy?是因为他们天天看戒色文章吗?我想,是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目标,生活忙碌充实、健康快乐。或者懂得为父母考虑,为他人考虑。有那么多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等他们做,哪有心思找se情、下电影呢?
生活中积极乐观、冷静安定,感觉快不快乐呢?以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以善眼去看每一个人和这个世界,感觉幸不幸福呢?
生活中有许多坏习气、坏心念,我们自己是不是因此感觉烦恼、痛苦呢?所以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啊。当然,种种不好的习气是长期累积形成的。
要把自己转变到理想的状态需要去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看戒色文章、看好文善书时,要结合自己情况有所判断、有所思考。这样才能有所觉悟。
这个觉悟不单单是对治sy的觉悟,而是对戒色这个系统工程的觉悟,让自己心智成长的觉悟。虽说改变自己需要过程,但能否早日戒除、少破戒几次,完全取决于我们改变的决心和力度有多大。以前录过寡欲版主、红尘兄、光明蜘蛛等前辈的文章,他们下定决心后全力改变自己,所以一次就能彻底戒除。
光明蜘蛛兄,把一天没有行善、尽孝、感恩、锻炼、读《弟子规》和听《幸福人生讲座》就当成破戒一样的畏惧。到戒色600天之后依然如此。如果我们也有这一份坚持和努力,怎么会戒不掉呢?
这些文章,都值得屡戒屡破的戒友,反复学习和体悟。千万不能把戒色文章当成故事看,看完就完事,连思考都懒得思考。那就不会有收获。戒色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努力,那神仙也没办法。戒了多年还没戒掉的,大有人在。能不能戒除、什么时候戒除,这完全在于我们自己做到了多少。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真正的戒色应该是在善心善行和改变自我中快乐着。而不是单纯的对治sy恶习,在欲望与理智的纠结中痛苦着。
第二句:戒色成功的核心是生命的重建。什么时候我们的心中积极比消极多、努力比享乐多、善念比恶念多、为父母和为别人着想比为自己想的多,什么时候才能持久的保持戒色成果。
第三句:se情和sy是忘掉的,不是对抗掉的。可戒色,或者说改变自己这件事绝对不能忘。即使已经戒了一年,但把戒色和改变自己这件事忘掉了,放松了警惕,那随时都可能面临破戒的危险。
- 上一篇:怎么戒除邪淫?七个方法
- 下一篇:戒邪淫时该怎么忏悔?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