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提起与放下

提起与放下

  现今社会到处有着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变动的缘故。当我们的身体在跟著社会脉动而在动的时候,还要保持心不动,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如何能在动中取静,一方面须有正确观念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有踏实的修行工夫。以下我们就来谈如何‘提得起·放得下’。

一、人分三类

  我通常将人分为三类:

  (一)提不起。放不下

  芸芸众生中最多此类的人。没有担当,不愿负责,贪求享乐,却又放不下名利的追逐。

  (二)提得起。放不下

  此种人有担当、有进取、有能力。可是,一旦要他将到手的名位及权势放下时,却又舍不得。其实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绝不可能一直是平步青云、年年高升;有时也如登山,沿途是崎岖不平,有起也有伏。因此,只能升而不能降的人,终将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而痛苦不堪。

  (三)提得起。放得下

  此种人有担当、有能力,可负大责任,心地坦然。由于大众及现实环境的需要,随时可出马;当大环境的情势改变时,随时可以放下,毫不眷恋,且更有宽广的胸襟,随时迎接另一个阶段的新发展。世间上能做到这种境地的人毕竟有限。

  例如:台北市长的职位在市民的心目中非常重要、崇高,但当市长的也不可能当一辈子,如果担任了‘市长’职位便舍不得放下,就没有办法有更高层次的提起了。

  接著我们讲佛教对‘提得起·放得下’的观念。

二、从因到果的因果关系是必须提起的

  若想获得丰收,就必须勤于播种。然而播种以后,不见得都能得到结果。例如:昨天有位先生来见我并埋怨说:‘师父,我这一生做了许多善事,可是我却得不到好的果报,纵然得到也是少得可怜。请问师父,我还要继续做好事吗?’我告诉他:‘世俗“善有善报”的观念固然不错,但种善因不见得收到善果,就好比一棵开满桃花的桃树,最后结成果实的又有多少?因此,不见得每一朵花都能结果实,而结了果实的也会有大小不一、甜涩有别的情形。就如同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不可能事事如意,总有一些违逆之事,所以有因不一定有果,但是欲得结果又必定要种因。我们更应该有“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不一定得豆”的心理准备,才能坦然地生存,不斤斤计较种瓜一定要收成,否则一有收成的企望,则可能大失所望而痛苦不堪了。’

三、聚散无常因缘关系是必须放下的

  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的关系。有恰到好处的因缘,便可能展现出好的结果;如果在进行过程之中掺入一些不顺利的因素,将导致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因此,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很少可能有‘事事如意’的好运,通常都是在接受折磨之中向前迈进。请问在座的长官之中,是否有人一直是风平浪静,而未受到过任何困难和波折的呢?

  我这一生也都是在各种的磨难中走过来,每当我面临困难时,并不逃避它,而是希望改善它。如果已经尽力尚无法改善,也不立即放弃,但要暂时搁置。因为一切现象的发生,均各有其因缘,并不是仅凭一人的勤惰及意愿所能掌控的。凡事必须努力,但也不得强求。若明因缘的道理,就会知道能提即提,当放则放了。

  有很多自信心非常坚固的人,样样都自以为高人一等,凡事都认为只要肯努力,终必达成目标。这种人除非是深具大福德、大智慧,否则仅依靠个人的力量,不仰仗他人的助缘而有成者,毕竟少见。无论如何,欲成就任何一椿事,都必须仰仗众多的因素互相配合方能成就。

  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说:‘今天台湾佛教之所以兴盛,是因为有某几位法师大力弘扬的关系。’其实这种说法未必正确,这几位法师在数十年前都已经在台湾,同时还有老一辈非常有名的法师也极努力地弘扬佛法,却没有将正信的佛法推广到社会上每一个角落去。为什么?因为今天的经济条件、政治因素以及社会结构等等已和以前不同。也可以说,因为现在的社会需要佛教,所以就有几位法师配合社会风气运行推动。如果是二、三十年前,台北市政府根本不可能邀请和尚前来演讲。也正因为现代人的观念愿意接受佛法,所以这几位有名的法师就因应社会的需求而出现了,此即所谓‘时势造英雄’,因缘就是如此。既然是因缘促成,就不能过于‘突显’自己,因为‘突显’自己,必然是将别人‘压下’。表面上好像全是仰赖自己的努力,其实,若无社会其它各种因素的配合,个人有大成功的可能不大。

  在我们的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并不十分努力而有大成就的。这好比‘孔明借箭’,孔明是借曹操之实力而用到了曹操的箭。可见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总是不能离开他人的助缘,因此,首先须将自我的自负心放下。

四、放得下是为了进步与包容

  (一)为了迎接明日新时代的来临,必须放下今日旧现实的执著,才会有进步

  大家都知道为了迎接新兴的,就必须放下旧有的;为了进步就须放下昨天的自我,而重新建立今天的自我,以求明天的进步。如果老是坚持自己的老想法和旧观念,不愿接纳他人的建议或现实社会的运转,此即表示这人根本毫无进步可言,同时他也不能被时代和社会所接受。

  释迦牟尼佛留传给我们的教导是:舍弃自我的执著,因为事事物物都是无常。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会由于因素条件之异动而有不同的变化,既然会变化,为何不顺应著因缘时节而加以推动呢?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放下再提起呢?如果基于不愿放弃既得的权利地位,所以产生自我矛盾,不但自己跟自己产生冲突,也跟环境对立。如果能认清事实,一切都在进步之中,一切都在演变之下,又有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呢?

  记得有位居士对我这么说过:‘师父啊,您老罗!您会不会死?’我答:‘人,不可能永生不死。’‘师父,您怕不怕死?’‘死是这一期生命的尽头,也正是另一段生命的起点,并不是说人死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世界上任何现象的生与灭、起与伏,都是自然现象,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放下,因为能放下就是为了进一步再提起。’

  (二)为了成全家庭社会的和谐幸福,必须放下个人权利意见的执著,才能够包容

  能放下个人的意见、执著,至少在家中会得到家人的认同。自己认同别人,一定是先放下自己才能做得到,否则,仅仅相信自己而不认同他人,纵然是亲如夫妇也会起干戈,更何况是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之间的无法体谅和包容,当然会问题重重、争斗不已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原则之下,又不坚持己见,且能包容他人的话,从表面上看,好象是放弃自己的立场,将自己既得的利益、权势、名望、地位拱手让人,自己似乎吃了亏。其实,若是恰到好处的退让,以近处看,好像只是让给一人而已,就长远看,说不定将来可获得十个人、百个人的拥护与爱戴。

  例如:有人认为,师父对弟子而言,具有权威性。在佛法的原则上,我会坚持。但是,我不会对我的弟子有相争的行为表现出来。我的弟子常常会说:‘师父,您错了。’或是:‘师父,这件事情您处理得很不恰当。’我会说:‘啊!是的,我错了,是我处理不对。’事实上是不是我真的错了呢?不一定。站在师父的立场,可能错误,但也不一定是处理不当。但是既然有弟子认为我错了,一定有他的原因,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认为师父不应如此。我为了包容他,就必须接受他的意见,否则他将难以成为我的弟子。能够承认对方的想法是对的,因而调整自己的作法,这就是包容。当我们包容他人时,好象是放弃了自己,实质上并非如此,他们反而成为我的弟子,既然是我的弟子,才能跟随我学佛,帮助我弘法。所以,还是要‘放得下’,才有进步和包容。

五、唯有能放下,才真提得起

  (一)放下主观意识之判断和考量,首先要不为自我的私利设想

  放下,是放下主观意识及自我中心的判断和考量,但这并不等于是没有决断力,而是不用自我的主观意识来加以判断。例如:我和学生及弟子们在开会时,我首先会推动他们从主题上获得答案。要得到答案,必须靠他们自己运行,我不会给予他们任何的意见,仅告诉他们明确的主题和原则,然后再请他们轮流各抒己见。如果一开始我就发表自己的意见,加上自己主观的色彩,事情运行起来就会有种种的障碍,特别是在民意高涨的民主社会里,做一个师父必须学著如何舍弃自我的主观,才能让弟子们预期受教。

  (二)其次要提起整体的、全体的、大众的,以及对于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责任与义务

  许多人希望‘提起’,总是以自我的利益为优先考量。譬如:自我之升迁、财务之获得等等,此无非是为了保障自己及儿孙的将来安全。但是,如果是一个有高尚人格修养的人,绝不会如此。否则,动不动就以个己之利益为着眼点,社会将会动荡不安,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远、放大,能如此,自己就处于远大的前景中。

  (三)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放得下的人,应首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我们是双手空空地降临人间,死时又能带走些什么?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随时随处对任何事物无一丝毫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例如:有人蓄意破坏、毁谤,目的是令你名誉破损,这是最难忍受的事。如果你能在名誉被破损时,还能保持心境坦然,毫无罣碍,那么,名誉的损失,对你而言,丝毫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和压力。

  (四)能够提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

  释迦牟尼佛放下王位出家,乃至成佛之后,又一肩挑起全人类的灾难,为一切众生的福利而宣扬佛法,这就是慈悲心的展现。所谓‘一肩承担’是担起责任,我们不能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放弃。我们的权利及自我中心可以‘放下’,但是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提起’,这样就佛法而言,才是慈悲。

  能放得下,是为了要提得起。放下自我,而奉献出自己;放下私利,而成就社会大众。提起之后必须放下,才会随顺因缘,舒卷自如,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摘自圣严法师著作《禅的世界》,一九九三年八月三日开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