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是真正的佛教传承?
一、传承的意义
传承是传递教法的一种传统办法。传是教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由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把清净的佛法教授给有缘弟子,弟子领纳继承,获得传承的加持力气。恰是这样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传承,才使得佛法灯灯相续、源源不绝。
尽管佛法中各个法脉的传承各不一样,但一切的法脉,都能够归摄到密宗和显宗这两个大的法脉中,下面我们就从这两大法脉,来看佛法中传承的分类。
二、传承的分类
(一)密宗传承
密宗总的分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每一部都有其各自的传承体系,每一部傍边,不一样的法脉又承接了不一样的传承。比如,以无上瑜伽部中,前译宁玛巴所传的法脉为例,其间就有内三续的三大传承。
1、如来密意传:这是最殊胜的教授办法,分为对自相续的教授和对他相续教授两种。对自相续教授是如来在无勤任运大悲自觉智慧自相亮光性中,对众多如海不行思议的佛众眷属,以无言语、无标明的办法教授诸法,使这些眷属现前实相密意;对他相续的教授是如来对已入金刚喻定的十地菩萨,进行意传,使其在第二片刻证得佛果。对于不能直接了悟的众生,如来就化身于无尽的国际中,进行度化。比如释迦牟尼佛,应化在南瞻部洲,为众生宣说了经、律、论、事部、行部、瑜伽部等的无上妙法。
2、持明标明传:持明本来是指护持与空性无二无别的亮光的大修行者,恰当于显宗登地以上的菩萨。这儿“持明标明传”里的持明,则是指佛陀或起码已登八地的菩萨,弟子则起码需要自相续现已成熟,能够领纳上师的标明。持明者仅仅以标明,就能使弟子证悟法性,获得登地的果位。佛灭度后,由金刚萨埵、密主金刚手将玛哈约嘎(生起次第)、阿讷约嘎(满意次第)、阿底约嘎(大满意)三类极密深法教授于国王匝、圣种五贤、胜心皇帝、嘎绕多吉等持明者,又由这些持明者在有缘、合格的弟子前弯曲教授。(比如佛当年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将殊胜的禅宗法门传给摩诃迦叶,就是用持明标明传。)
3、补特伽罗耳传:是指莲花生大师、大班智达布玛莫扎等补特迦罗经过口述耳闻的办法所教授下来的密法,称为补特伽罗耳传。补特伽罗是梵语,意为众生,这儿的补特迦罗,是指在密法上已有恰当的修证,起码也现已获得恰当于显宗大乘加行道果位的修行人,对弟子则在具决心、具法相以外,没有证悟的需要。
前译宁玛巴还细分有六种传承和九种传承。六种传承便是如来密意传、持明标明传、补特伽罗耳传、黄纸词句传、空行叮咛传、发愿灌顶传。九种传承便是如来密意传、持明标明传、补特伽罗耳传、空行叮咛传、发愿灌顶传、教授授记传、修持加持传、耳闻实修传、行持作业传。
以上是曾经译宁玛巴的无上瑜伽为例,对密宗传承的一个简略叙说,下面我们再来看显宗的传承体系。
(二)显宗传承
1、从显宗的法流上,能够分为一同的声缘乘和不共的大乘两种传承。
(1)显宗一同传承:佛陀将教法交给于迦叶,迦叶交给于阿难,弯曲教授。小乘声闻对于佛的教法作了三次结集,结集成经律论三藏,在这今后由十八部声闻在各地代代相传。
(2)显宗不共传承:佛灭度今后,由弥勒菩萨结集律藏,由文殊菩萨结集经藏,由金刚手菩萨结集论藏。文殊菩萨首要宏扬的是阐释甚深见的经典、弥勒菩萨首要宏扬的是阐释宽广行的经典,这两位大菩萨又分别把这些深广的妙法教授给了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然后由这两位菩萨广泛传播到悉数人间,后人把龙树菩萨继承、宏扬的甚深法门称为甚深见派,把无著菩萨继承、宏扬的宽广法门称为宽广行派。
2、从教授的具体办法上,能够分为四类传承:
(1)口耳音声传承:便是上师把诸佛以及祖师所教授的显密经论的文字对弟子读诵,弟子只需耳根听到动静,就算是获得传承。这种传承办法对师徒的需要都不太高,上师只需具有从佛陀或祖师开端的代代相传、没有接连的清净传承和纯真的发心,弟子有恭顺心和求法的意乐就能够。
(2)口耳教授说明传承,便是上师按照菩萨、阿罗汉、高僧大德说明经论的传统,给弟子具体说明经论的字句和意义。和前一种对比,这种传承对师徒的需要就严峻一点,教授者不但应当从上师那里听闻过,而且还灵通了教典的意义,对于弟子,依据所传佛法的深浅,也有相应的不一样条件。
(3)经论实修引导传承,便是上师把如理获得的实修经论法义的经历教授给弟子,引导弟子实习佛法的一种传承。这种传承对师徒需要就愈加严峻。
(4)以心印心传承,便是上师把自己证悟的心性,以各种善巧便当指示给弟子,弟子在相续傍边也能如是地证悟。这种传承,需要上师有必要是开悟的作用者,弟子则需要对上师恭顺如佛。(我们所知道的大满意、大手印、禅宗等的传承办法,其间也有以心印心传承。)
以上对显密两大传承作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具体的介绍和所引用的经论,我们能够到“显密佛网”中的“显密源流”这一板块上去阅读、了解。
三、传承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传承的作用便是能使佛法传续不断,然后保证佛法的无缺、朴实,只需传承不断,佛法就不会丢失、蜕变。
不论是哪种佛法都需要清净的传承,尤其在密法中,假设没有得到相应的传承,普贤王如来等都不开许闻思修行,更不用说在没有传承的情况下给他人灌顶、传法、引导、实修了。恰是因为殊胜的传承没有间断,由传承力气的加持,西藏各大教派的显密佛法,至今仍极为兴盛。
在佛法的教授中,四种传承办法都不行缺少,每一种传承都有其殊胜的加持力气。具体来说,口耳音声的传承教授的是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所教授下来的佛法,每一次的朗诵和听闻,以代代相传的传承加持力,对于弟子来说,都能获得殊胜的积德行善,一同也能保证佛法的无缺、朴实,根绝外道伪经伪论混入佛法中,也能根绝把佛经和菩萨论典排出佛法的邪行;口耳教学传承,能把佛菩萨的真实密意准确地传给后代的弟子,使弟子获得对经论句义的准确了解,一同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师以分别念随意说明经论的做法,还能防止外道的观念进入到佛法中;经论实修引导传承,能把经论中诠示的实修关要传给后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于停留在口头空谈上,而是按照佛菩萨的身教去实修,一同也能防止仅仅把经论作为一种知识、没有实修的关要的过错知道,而造谤法重罪;以心印心的传承,是上师把自己证悟的明空无二的心性境地,以灵活、应机的办法教授给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来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无念的智慧以外,落在仍然以分别念修行的歧途。
总的来说,显密佛法的任何一种传承,都具有住持、接连佛陀教证二法的作用,具有传承,教证二法的闻思修行就不会接连,没有传承,无缺朴实的佛法就会式微甚至彻底间断,所以佛法的兴盛与否,和重不重视传承有很大的联络。
不但佛法重视传承,就连要做好人间的学问一样也需要重视传承,大家常说的“师出名门”、“名师出高徒”等等表达的便是这层意思。
对照佛教的前史,我们也能看出传承的重要性,唐朝时期正因为汉地和藏地的各个显密传承都坚持并接连著,然后才保证了其时佛法的悉数兴盛。后来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经历过几次大的灾祸,法难今后,某些法脉变得一蹶不振,而某些法脉直到今天还坚持著无量的生命力,尽管这儿的原因很多,但传承是不是接连,是构成这种差别的一个根本原因。
总之,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佛弟子应当前进对传承的知道和重视程度,这样佛法才有兴盛的基础。
我们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护清净的传承、遵循清净的传承,才能使处死得以接连,才能使自利利他的作业得以兴盛。不仅在讲经、说法、实修等方面,传承的遵循非常重要,而且出家人的传戒、安居、诵戒,做各种佛事、修持五加行,汉地森林的清规,禅堂的规矩、迟早功课,还有念佛堂的规矩,诸如此类凡是行持如法的佛教作业,都有规矩,都有规矩,这些都是诸佛菩萨为了千秋万代的后代后代,以智慧和慈善拟定下来的,能够遵照来施行,必然会在准确的轨道上,作用积德行善和作业。
假设我们凡夫人,以一个随心所欲的心,随意在这些传统、规矩上增加、减少甚至抛弃,这样的作用会怎么呢?这会损坏传统、损坏传承,假设自己没有满意的智慧,只是以一种分别念随意来立异,作用恐怕不会带来真实真实、长远、稳固的利益。而且,这样做,开了一个很欠好的头,假设人人都按这样做的话,一个人有一套自己的主意、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而且凡夫的分别念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最后会构成极点失调的形势。我们的大恩上师非常尊敬传承上师的规矩,不论做什么都严峻按照传统来做,举一个比如,比如传法前后的朗诵,上师对于维那师随意加一些内容,或许朗诵的腔调不准确,不按规矩做,都会严峻批评。
- 上一篇:六道轮回中的修罗道是什么?
- 下一篇:给佛顶礼磕头有哪十种功德福报?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