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道修证的历程

\

  讲于2003年「佛法度假」

一、解题

  1.菩萨道与声闻道印顺导师判摄印度佛教为五期,主流有三:声闻、菩萨、如来。也即是「佛法」、「大乘佛法」与「秘密大乘佛法」三期。依『成佛之道』归类,声闻道是三乘共法,菩萨道属大乘不共法。如约一乘为究竟,三乘是方便说,「二乘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声闻道也是菩萨道必经的历程。

  2.菩萨道与佛道佛法的层次,其所被根机有五乘差别: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是修菩萨因行而证得的果位,应不列在五乘之内;如言佛乘,即总摄一切佛法。所谓「一切诸善法,同归于佛道,所有众生类,究竟得成佛」的结论。

  3.佛法的理论与修证约从证出教,依教而修证的意义而言,理论与修证乃是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通常所说:信、解、行、证;教、理、行、果。是为佛法修证的道次。

  4.菩萨行位的次第依大乘经论所列,有三位、四位、五位,乃至五十二位,广略不同。本文拟依般若经、华严经、菩萨本业璎珞经、大智度论和成唯识论,略述菩萨行位的次第。

二、般若二道五菩提

  印顺导师在『人间佛教要略』,把菩萨道经历的过程,分为三阶段:凡夫菩萨、贤圣菩萨与佛菩萨。这是综合诸大乘经论所列的菩萨行位,经理智抉择而洗炼之分类。初期的般若法门,分为三位菩萨:「初发意」、「阿毗跋致」(不退转)和「后身」;或分四位:「初发心」、「行六波罗密」、「阿毗跋致」、「一生补处」(即后身)。后起的大乘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萨行位,不过是开合的不同而已。

  大智度论是广释大般若经的论书,在卷五三罗列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于无量生死中,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此因中说果。(二)伏心菩提:断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般若波罗密。(三)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密相。(四)出到菩提:于般若波罗密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罗密,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五)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要而言之,菩萨道的修学,不出发心、修行证果三阶。约般若与方便二道,上述五菩提:发心、伏心、明心,三位即是般若道的发心、修行、证果。始由凡夫地位,发愿度众生、成佛道,其心名世俗菩提心。烦恼未伏灭,真理未证得,但心向菩提,而未契入圣道;因中说果,故名「发心菩提」。菩萨既已发心,不能停留在名字菩萨阶段,务必如实修行,做个名实相符的菩萨。修行重点在于「断诸烦恼,降伏其心」,念念不忘菩萨本愿,依性空见,修缘起观,以折伏与生俱来的自性妄执,逐渐减轻烦恼,增长慈悲,实践六度与四摄法。是谓「伏心菩提」。经过长期的进修,了通达众生如幻,一切法如幻,诸法自性毕竟不可得,而证得实相般若,是谓「明心菩提」。这一阶位,对前的「发心」、「伏心」二菩提,系般若道的完成,已实证菩提之果故,但望后的「出到」、「无上」菩提而言,这又是方便道的开始。从此再出发,继续往无上菩提的目标迈进。再度发心、修行,而至究竟证果。惟于此时的发心,不同般若道上的世俗菩提心;已证得诸法胜义,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其心名为胜义菩提心。此后唯一的任务是以无边善巧方便,到十方世界,严净佛土、成熟众生,从利他中完成佛果功德。由于已具足般若、依体起用,而得大自在;「以无所得,得无所碍」。到达这一新的境界,能灭一切烦恼,亲近诸佛,得无生法忍;处于三界中,不为三界所缚。念念趣入萨婆若海。这是「出到菩提」。最后是「无上菩提」,断尽烦恼及余习,五眼圆明,究竟成佛。兹列一表以明二道五菩提:

  般若与方便,二者不一不异;从不一说,般若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行。从不异说,依般若之体,起方便之用,用不离体;假如没有般若空慧,方便也不成其为方便了。所以般若的三阶,为菩萨道的根本。印顺导师开示:「发心菩提重于愿,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证。又,初是住菩提心,中是修悲济行,后是悟如实相。初以般若扶大悲愿,中以般若导万行,后是般若现证。虽各有所重,而菩提愿,悲济行与性空见,实是不可离的。」(『般若经讲记』页四六)

三、唯识论的五位

  1.资粮位:信解唯识教,发起菩提心,修集福智二资粮。但以定力不足,尚未能通达唯识空义,伏灭二障种子。此位菩萨,依四力而修行──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意思是:以大乘多闻熏习而成菩萨种姓,逢事诸佛善友的因缘,培植决定的胜解力,信心坚固,能修六度四摄,善集诸善根福德资粮。具此因缘,能信解唯识性相。制伏因邪教而起的粗分别二障现行。

  在此未悟入唯识真如之前,为避免退屈,应修三事练磨其心:「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密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成唯识论』卷九)这一阶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

  2.加行位:此又分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能取所取皆空、伏分别起的微细二障和俱生起的二障粗现行。「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印顺忍时总名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3.通达位:又名见道位,「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若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如平等,俱离所取能取相故;能所取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4.修习位:「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障证得转依,故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能取所取,故说无得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断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5.究竟位:因前修习位,数数显发无分别智,修习诸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圆满菩提,证得大涅槃。颂言:「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四、三乘共法的通十地

  天台宗以藏、通、别、圆四教,判摄如来一代教法的深浅次第和彼此间的关联。其中依大智度论(卷七五)所说十地,作为大乘通教的菩萨行位,并配合二乘圣果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关系。

  1.干慧地: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即十信位菩萨(外凡)。

  2.性地: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即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内凡)。

  3.八人地:从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无生法忍,入菩萨位──欢喜地。

  4.见地: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于菩萨即是阿鞞跋致地。

  5.薄地: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斯陀含;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习亦薄。

  6.离欲地:离欲界贪欲等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

  7.已办地: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果;于菩萨成就佛地。

  8.辟支佛地: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

  9.菩萨地:从干慧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

  10.佛地: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足故名佛地。

  「总摄菩提道,六度与四摄;渐入于诸地,圆满佛功德。」谨录此偈,作为本文的总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