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别只用“旅游景点”眼光看敦煌 

  ——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可以说,关注敦煌不需要理由。

  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存在,敦煌应和着我们民族心理中一丝静谧的文化自尊、坚定和深情,于是,敦煌的命运总是会成为许许多多人的关注。

  这段时间,有关敦煌文物失窃的消息频现媒体。敦煌怎么了?心揣这个焦虑的问号,《解放周末》独家专访了近日正在上海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一开口,她就笑着说:放心,我们这里没有丢任何宝贝。

  采访樊锦诗,是在上海一个安静的处所。

  并排三个位置,樊锦诗、记者,边上还有一位不相干的中年男子,在翻阅着报纸。

  话题刚一开始,中年男子侧身朝我们这边,问了一声:“她是樊锦诗吗?”

  “是的。你认出她了?”记者有些兴奋,樊锦诗自己倒仍是淡淡的,一笑。

  “我电视上看到过她的,毕生精力都在敦煌。”男子回答得很简单,抖了抖报纸,又专心看起来。

  “毕生精力都在敦煌”,这确是樊锦诗的生命刻画,这也是几代敦煌人的生命写照。

  煌煌敦煌,凝固了历史的文化光芒,也见证了今天的生命守望。而或许,后者更牵动人们的情感,因为守望的态度决定着敦煌的现在与未来。

  解放周末:不久前,敦煌现代石窟壁画《药师菩萨像》先告被盗,旋即又称神秘回归,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樊锦诗:我也听说了这件事。

  解放周末:有些不知情的人们,误以为此敦煌壁画就是敦煌莫高窟壁画。

  樊锦诗:是的,还有不少人专门打电话给我关心这件事情。我告诉他们,放心,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我们这里没有丢任何宝贝。

  解放周末:莫高窟没有丢宝贝,大家就放心了。莫高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瑰丽符号,人们对它满怀情感与向往,自然分外关注。由这次敦煌现代石窟壁画失而复得的事件,让人们不禁关心一个问题———莫高窟安全吗?

  樊锦诗:应该说,莫高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保护好石窟,是我们几代敦煌人共同的使命。要真实、完整、可持续地将敦煌传给子子孙孙,不能让敦煌在我们手里毁掉。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解放周末: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和磨难后,今天,保护已是烙印在敦煌岁月中的永恒命题?

  樊锦诗:我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说起吧。那时候,常书鸿先生到敦煌筹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准备着手把敦煌石窟保护好。那时的敦煌,到处是窟沿,都已经残破了,沙子都进到洞窟里,就像废墟一样,破破烂烂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清掉沙子,还有一些人为搭在洞窟里的坑要拆掉,要在这里尽量修缮。有些需要修缮的地方比较高,他就搬来梯子叫大家上。现在想想当时能做的真是很有限,就只有这么十几个人,条件又相当艰苦,但他就这么开始做起了保护和管理工作。当时,他还定了规矩,大家不能随便进洞看,游人不能在洞内过夜,也不能在里头点火取暖什么的,都不行。

  这就是敦煌研究院的前身,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今天,敦煌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系统、规范的道路。

  解放周末:您守护敦煌已经40多年了,如果以您个人的经历来注解敦煌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变化,您的感受是什么?

  樊锦诗:完全不一样了。应该说,我刚到敦煌的时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我第一次到敦煌是1962年,第二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分配到了敦煌。刚到的时候,石窟的洞还没有加固,是过了几年后才开始加固的,接着洞前面也稍微整理了一下。办公室里也没通电,没有电灯,很多设备仪器都用不上电,总之是很简陋的。

  有人说,走进敦煌,犹如走进历史。

  可能,这在樊锦诗和她的同事们听来,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评价。

  所谓历史,是古人创造的唐时笑容宋时衣冠,敦煌研究院的人们保护它们,一丝不苟。

  所谓历史,也是指他们为古代遗产再现了一个生存的原本状态,让莫高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个大的误区,就是让太多现代的东西,比如现代建筑、商店等等挤进来,破坏了遗产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敦煌莫高窟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专业,附属设施远离石窟景区。

  解放周末:有人说,从常书鸿、段文杰,再到今天的敦煌研究院,被荒弃了几百年的敦煌终于在这些理想主义者的手中,洗尽尘沙,重新容光焕发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作了怎样的努力?

  樊锦诗:首先是建立了长效的保护管理机制。文物的保护不是一时之事,为了使文物得到长久有效的保护,使之能完整地、真实地留存后世,我们敦煌研究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也极力促使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起来,这为莫高窟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规范了莫高窟的保护、利用、管理等各项工作。比如,我们清点、迁移了保护区内的现代建筑,及时制止了一些在保护区范围内架电线杆子、引水等危害遗产环境保护的事件。

  解放周末:更关键的保护,是不是与时间斗争,与自然规律斗争,让敦煌寿命更长一些?

  樊锦诗:可以这么说,因为石窟是很脆弱的。敦煌壁画这么漂亮,它是拿什么做的?泥巴、草、木材,你说脆弱不脆弱,一弄就坏了。按照自然规律,这些东西都会慢慢衰亡。敦煌在戈壁之中,干燥的环境使艺术瑰宝得以保存下来,但风沙等恶劣的气候又对石窟艺术造成了破坏。自元代以来的几百年,敦煌石窟就处于没人管理的状态,各种人为的损坏、自然的损坏,使石窟得了不少“病”。我们有一支专门的科研保护队伍,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能够做到的只是让石窟艺术延年益寿。

  解放周末:让莫高窟延年益寿,关键是什么?

  樊锦诗:关键是做好日常工作,要靠监测,靠在工作中下细功夫,预防在先,这才能使石窟“不生病”。我们在莫高窟崖顶、窟前设立了3个全自动气象站,对区域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风速、日照、降雨量等环境要素连续监测了20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环境数据。而且每个洞里也都有监测系统,洞里面的情况变化都是以数据说话,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解放周末:在外人看来,敦煌的保护是很神秘的事情。可是这种神秘在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被你们打破了,莫高窟推出了“洞窟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开放”活动,安排中小学生、游客到壁画修复现场参观,这个创意的出发点是什么?

  樊锦诗:向游客开放洞窟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在莫高窟洞窟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我很赞赏“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这个主题。我们的这个活动,就是体现了这个主题。每周五,我们组织游客和学生到莫高窟第44、98窟的壁画修复现场去参观,感受一下,效果非常好,起码起到一个介绍的作用。我们老说保护保护,怎么保护的?看了后他们就有感受了,他们看到保护工作这么细致,由衷地觉得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说要宣传莫高窟的保护,提高公众对莫高窟的保护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今后还会有计划地推进。

  数字往往是最真实的表达。

  1979年,敦煌正式对外开放,这座以精美壁画和彩塑享誉世界的“东方艺术宝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前往。1984年游客突破10万人次,1998年突破20万人次,2001年突破30万人次,2004年突破40万人次,2006年突破50万人次……

  而另一组数据说明:根据实验监测,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通过一项模拟试验表明,相对湿度反复上下起伏,是造成洞窟壁画病害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以及窟内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温度上升,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已有病害的发展。

  开放和保护的矛盾,不言而喻。

  敦煌的保护者们如何面对这样的矛盾?

  解放周末:透过您在敦煌40多年的时间刻度,您是否看到了莫高窟衰老的痕迹?

  樊锦诗:仅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如果肉眼能看出来,那就是它退化得太快了。但是如果我拿档案照片去比,就比得出来,说明它还是有变化的。它在缓慢地变。那么,说到这儿,我就要说这个事情。40年前敦煌是不开放的,有观众来,也就1万人次,最多也就是2万人次,现在到了多少?这两年都到55万人次以上了。

  我心里非常矛盾,我觉得敦煌这样一个好的遗产,世界独一无二,艺术成就非常灿烂,内涵极其丰富,老百姓要看,学者要研究,我们应该给大家服务好,给他们看好。可是另外一方面,洞窟都很小,很多供游客参观的很精彩的洞窟,一般洞内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你说里头能容纳多少人?这些洞窟,年轻的也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年长的是一千六百年历史,经历这么多年,这些壁画它还经得起人来人往吗?真是又脆弱、又多病啊!

  解放周末:所以,您一直在艰难而执着地寻求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樊锦诗:双赢是难的,但办法还是有的。想各种办法,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

  解放周末:敦煌在国内首创的“旅游预约制”,应该就是各种办法之一吧?

  樊锦诗:这些年来,我反复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在各种场合告诉人们,莫高窟到底是什么,洞窟里几千年的壁画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意味着什么。它绝对不仅仅是有些人眼中的一个旅游景点啊。游客增多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的小气候,游客带入的二氧化碳和由此造成的湿度增加、温度上升,都会侵蚀壁画,加速酥碱、起甲等病害的发展,对壁画、彩塑的破坏无法估量。门票收入多了当然是好事,但莫高窟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艺术瑰宝,是唯一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只关注眼前利益,而对旅游给莫高窟保护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听之任之,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背景下,应该怎样进行文物保护,我们必须想出一些办法来。

  解放周末:有个数字,2007年旅游旺季时,前往莫高窟参观的游客中,网上预约的平均超过了七成。与传统现场购票参观相比较,这种可提前预知信息的预约参观方式,被有的行家认为是敦煌管理方式的一次“革命”。

  樊锦诗:“革命”说不上。但这说明了,为了保护敦煌我们一直在想各种方法,找各种途径。敦煌的文化意义是不变的,保护敦煌的信念是不变的,但怎么保护敦煌,我们的思维方式、管理方式要变化。2003年,莫高窟启动了游客参观人工预约,到去年我们又开始了网上预约参观。这样,我们可以比较合理地安排参观时间和讲解人员,过去那种购票排队、人挤人参观的情况就没有了。这直接对莫高窟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好处,游客也是欢迎的。

  敦煌只有一个。

  敦煌亦自有命运。

  那些不变的始终未变,那些变化的正在改变。

  从千年风霜中走来的敦煌,辉煌中亦沧桑,沧桑里显磅礴。

  在敦煌守护者对敦煌未来的展望中,人们可以看到敦煌的另一种存在。

  解放周末:敦煌的变与不变,呈现的都是一种对文化的态度。而高科技的发展,或许可以为敦煌的命运提供另一种可能。

  樊锦诗:是的,我们在2006年成立了专门从事研发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的部门。任何文物都在逐渐退化,何况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石窟、壁画。敦煌有870多个洞窟、3000多尊塑像、5万多平方米壁画等珍贵文物,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信息固定保存下来。数字化敦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解放周末:数字化敦煌怎么理解?

  樊锦诗:数字化敦煌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数字技术引入遗产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二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处理,汇集成电子档案。这不但可以永久地记录下敦煌,而且通过先进技术打造的游客中心,我们将有可能吸引游客更多地停留在洞外参观,观赏效果却更好。这样既减少了洞窟的压力,也达到了保护洞窟、传承文明的目的。

  解放周末:那就是说,今后游客参观敦煌将更便捷更有收获?

  樊锦诗:是的。游客中心建成后,在那里可以看主题电影,通过主题电影游客能了解到敦煌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佛教、石窟艺术等相关信息。游客还可以通过三维数字展厅,跟随高清数字图像漫游几个洞窟,同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有时候还能看得比实物更清晰、细致。这样,就连过去在光线昏暗的洞窟现场无法看到的壁画细节,将来也能看清楚了。

  有些现在看不到的,通过数字技术也可以看到了。比如,“反弹琵琶”有好几个,最好的那个所在的洞太小,10平方米还不到,难以开放进游客,但通过数字敦煌大家就能看到了。“千手观音”病得很重,不能开放,通过数字技术也能让大家看到了。

  解放周末:听了您的预告,有种感觉,就是今后游览敦煌石窟“如身临其境”将更胜“身临其境”。

  樊锦诗:既然我们这些人在一片沙漠里守着那些洞窟,我们就是本着对敦煌负责、对中华文明负责的态度,为敦煌的保护和管理,努力想办法,怎么做得更好。莫高窟不会关门的。中国的历史文化不给老百姓看,意义怎能更好体现呢?但过度开放会伤害莫高窟,加速它的衰老。我们的专家正在调查每个洞窟承载能力的最大值,通过事实来确定洞窟的最佳承载量。这个承载量是有限的,但来莫高窟的人数却不断在增加。我想,通过建设游客中心这样的工程,一方面洞窟内的文物会更安全,窟区环境将得到更有效保护,同时,游客的参观需求也能更好地得到满足。(稿源:解放日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