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走下神坛:水月观音透视

走下神坛:水月观音透视(中)

大足石刻的水月观音龛

大足石刻的水月观音龛

  雕刻则始见于杭州西湖石窟后汉乾祐二年(950)的“朱知家镌观音像”,五代以后的水月观音像较多地出现在甘肃河西地区、四川大足、安岳以及陕西北部石窟中,基本式样为:龛形呈不规则山石状,龛侧上方雕出插有柳枝的长颈净瓶,菩萨游戏坐,体微侧,面向前方或略下视,披帛缠肩绕臂,胸腹间悬佩串珠饰,身下为各式供养人像。 “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本无出处,可以说是中国人攀附佛经而新造的佛教神祗,作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水月观音在受到广泛尊崇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佛教的“万神殿”。本幅图片在题记中明确记录了“……大悲救苦水月观音菩萨”的名称,也就表明至迟从北宋开始,水月观音就已作为佛教的正式神祗而名正言顺地登上神坛。

  由于石窟建筑结构的特殊性,许多早期的水月观音像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本幅图片即为重庆大足北山佛湾213号水月观音龛,时代约当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阶段,菩萨头戴高化佛冠,面向前视,上身半裸,胸佩璎珞,斜披珞腋,游戏坐于龛台上,身形略显僵直,龛下为几身世俗供养人像,具有早期特征。

  宋代是水月观音信仰广泛流行并深入人心的时期,各处的佛堂庙宇、石窟寺院常见其形象。与早期常见呈男性体质特征、造型略显呆板的菩萨像相比较,这时的水月观音像已表现为袅娜多姿的女性形象,其娇美的面容和雍容富贵的体态更具亲和力,同时也更好地表现出观音菩萨所特有的大慈大悲、救世悯人的神格。

  敦煌壁画中保存的宋代水月观音像不是很多,但其画面通常较大,菩萨周围绘出写实的山石林木、泉流池沼,意境优美,对后来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以后,中国石窟造像的重心发生转移,陕西和四川(重庆)地区成为晚期石窟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而在上述地区的开窟造像活动中,水月观音像成为最重要的题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陕北延安地区宋金石窟中,水月观音龛像就不下百处,在子长县钟山3号窟、延安市万佛洞1号窟、富县石泓寺2号窟等较大的石窟中就各有大大小小的水月观音龛像十余处。本幅图片即为北宋晚期治平四年(1064年)开凿的子长钟山3号窟主室前壁的水月观音像,菩萨表面彩绘应为明代重绘。

  以重庆大足和四川安岳为代表的南方地区晚期石窟中,水月观音造像也是屡见不鲜,其数量虽不及陕北石窟多,但形体更大、保存更好,而且造型也更加精美,是现今研究水月观音最重要的实物资料。本图是有“东方维纳斯”美誉的安岳毗卢洞19号窟水月观音,当地人称之为紫竹观音。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重庆大足、四川安岳两宋时期的窟龛中,水月观音像往往作为主尊像出现在洞窟正壁位置上,这与陕北地区石窟中水月观音多分布在洞窟前壁或侧壁等非主要壁面不同,反映了水月观音在本地区所受的尊崇及其神格的上升。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