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学佛答疑 1

如何看待短期出家

  问:最近好多寺院公布短期出家的事,尤其是女士也能短期出家,这是否正确?我朋友约我同去尝试短期出家三个月,我知道女人只有出家一次的道理,所以没答应,怕掉入“陷阱”而耽误出家的机缘。

  答:出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人生选择。有些寺院搞短期出家,当然也是一个善巧方便。但从它的真实的意思来说,他只是短期出出家,去体验一下,好像是给他结了点缘。但是从它的这种严肃性来看,还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你想出家,可以先到寺院去做点义工,去体会一下,到寺院住一段时间。你比如在东林寺出家,我们都让他先做做义工,进而他就做做净人,做净人还得半年到一年。如果他没有一段比较长时间在寺院里生活的经历,他是很难决定是出家还是不出家。

  因为出家这条道路它是很辛苦的,他真的要有真为生死的极强的信仰和意志力的。他是一辈子选择了一种古佛青灯的生活,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斩断一切外缘。虽然是有点清福,但是清福难享啊。过这种寂寞的修道生活,你没有一个很充足的心理准备,还是不要轻易地去迈出这一步。

  女人,那你就更要注意了,女人只有一次出家的机会。一旦你出家,去体验体验一下,这个机会也就被你体验完了,以后真的你想出家,你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更要慎重。你还是带发修行,要么就到哪个寺院去做足一段时间的义工——做义工也基本上属于半个出家人的生活。这样比较好。

佛说众生平等,为何要行跪拜之礼?

  众生平等是从体性上来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要抵达这个佛性就得要有修行,要有修行方法。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佛?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贡高我慢。贪瞋痴慢疑,慢就是憍慢。

  为了对治憍慢,才施设跪拜之礼。跪拜就是折伏你的憍慢,是一种好的修行,这跟什么平等不平等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人能够跪拜他人,他的人格素养就会提高,叫作卑己尊人,然后他的长相也会庄严;一个傲慢的人,他开发不了智慧,他的长相会丑陋。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恭敬一切,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一行愿——礼敬诸佛,把它摆在第一。礼敬,就是跪拜,不仅跪拜过去佛,不仅跪拜现在佛,还要跪拜未来佛。未来佛是谁呢?就是所有的众生。你去跪拜,你就能得利益。

如何理解“国中天人,寿终之后”?

  问:如何理解第二愿中的“国中天人,寿终之后”?

  答:西方极乐世界本身是没有寿终的,因为是无量寿。这里怎么理解这个寿终之后?寿终之后是指有些往生者悲愍心很切,在他往生之前发过愿,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要赶紧回来度有缘众生。为了酬他往生前的愿,他从莲台里面出来,见阿弥陀佛之后,就要赶紧回来。所以是离开极乐世界,到他方世界的这种情形,称为寿终。不是说他在极乐世界还有寿命的夭折,不是真实的命终了。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一般我们讲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但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对大愿的数目各有不同。我们对这些背景知识也应该略为知道。

  汉译本和吴译本只谈了二十四愿,曹魏本和唐译本是四十八大愿,宋译本是三十六愿。对于不同的愿目数字,我们怎么理解呢?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从契证诸法实相显现的愿海,从本来意义上来说,是超越数量的。你怎么去算清楚愿海里面的水滴多少呢?虽然不可量不可数,但是佛要度我们这些众生,就得要把不可数量、不可测量的愿海,以数量的方式传达给我们。

  于是我们可以理解阿弥陀佛愿海无量,但释迦牟尼佛为度我等众生,选择了阿弥陀佛愿海当中与娑婆世界众生关联甚密的四十八条跟我们宣说。

  所以这四十八愿只是一个略说,展开阿弥陀佛的愿海,无有穷尽,是广说。广略相即,由略能够展开广,由广可以浓缩略。甚至最后就浓缩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六字洪名。六字洪名就含摄着阿弥陀佛的愿海。

为什么法藏菩萨会施设不复更生恶道愿?

  这是法藏菩萨考察他方刹土的时候,发现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些诸佛住持的刹土,座下有诸多修行人,这些修行人在佛在世的时候修行都很有成效,然而命终之后又到了他方世界,昧了本因,有隔阴之昏,恶业的种子现前,又到三恶道里面去了。法藏菩萨要把他方世界不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刹土杜绝。所以他就发愿,我成佛的时候,只要到我刹土的天人——注意这是“国中天人”,就是指带业往生的我等众生,没有断见思惑的人——不复更生三恶道。如果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没有这个问题,他本身就已经断了见思惑,不会再到三恶道里面去。

为什么法藏比丘第一愿要发国中无三恶道愿?

  法藏比丘在观察他方世界,尤其是秽土的时候,给他冲击力最大的,就是他方世界三恶道的众生。

  由于法藏比丘具有深刻的悲愍之心,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当看到众生在三恶道里面遭受剧烈痛苦的时候,法藏比丘发出深刻的大愿:我首先要救这些三恶道的众生,这就是大悲偏愍罪苦众生。

  一个具有大悲心的菩萨,虽然心很平等,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但是他对于苦难的众生更为关注,更为优先救度。

  就好像一个母亲,她有很多子女,对于有能力、很发达的子女可能更放心,对于生活不能自立的,甚至有残疾的子女,念念都要关心,念念都要为他预备未来的生存条件。

  最苦难的众生就是三恶道的众生。所以这个大愿的排列是法尔自然的,一定要把拔众生苦摆在前面。苦拔完了,才谈第二步,与众生乐。

  这一愿让我们了解到轮回的众生,最苦的就是三恶道的众生,所以法藏比丘就得发出一个令一切罪苦众生得大安乐的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