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意地第二之三

  【译文

  意有的确立一种,指以识别法境界为根据。

  有的确立二种,指局限在世界万有安顿的心意、不局限在世界万有安顿的心意;最初的意指仅仅能懂得世人名称语言的意,后阶段的意指凡夫、小乘学道的道;还有一种说法,指前阶段的世间尘染意,后阶段的超脱世间意。

  有的确立三种,即心、意、识。

  有的确立四种,即善、不善、虽隐覆圣道但显不善不恶意、虽没有隐覆圣道但显不善不恶意。

  有的确立五种,指的是五种方面的差别,即第一因位、第二果位、第三乐位、第四苦位、第五不苦不乐位。

  有的确立六种,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体。

  有的确立七种,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

  有的确立八种,指内心触及言语相应产生的意、由前五识触及对象境界所相应起的意、依托沈迷所嗜好的世俗生活的意、依托出离世俗生活的意、有贪爱的意、无贪爱的意、世间范畴的意、超脱世间范畴的意。

  有的确立九种,凭依九种果位的有情众生的意。

  有的确立十种,无具体罗列。

  有的确立十一种,如同前面所说的眼的十一种分类法。

  有的确立十二种,即十二心,指的是欲界的善心、不善心、虽本障覆善道但显不善不恶心、虽本不障覆善道但显不善不恶心;色界中有三种心,即同上述欲界四种心中除不善心外的三种,无色界也同这三种心;出世间有二种心,修学戒、定、慧过程中的心,修学达到最高果位无须再学的心。

  【原典

  或立一种意,谓由识法①故。

  或立二种,谓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②。初谓了别名言者意,后谓婴儿③意;又初谓世间意,后谓出世间意。

  或立三种,谓心、意、识。

  或立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④。

  或立五种,谓五位差别,一因位、二果位、三乐位、四苦位、五不苦不乐位。

  或立六种,谓六识身。

  或立七种,谓依七识住⑤。

  或立八种,谓增语触相应⑥、有对⑦触相应、依耽嗜⑧、依出离、有爱味、无爱味⑨、世间、出世间。

  或立九种,谓依九有情居⑩。

  或立十种者,无。

  或立十一种,如前说⑾。

  或立十二种,即十二心,谓欲界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亦尔;出世间心有二种,谓学及无学。⑿

  【注释

  ①识法:此处指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境界。

  ②堕施设意、不堕施设意:前者实指不能超脱世间法的观念,后者之意则相反。堕,由上至下进入,有局限义。施设,即安立此处指世界的安立。

  ③婴儿:佛家称凡夫、小乘的行善学道如同婴儿学步。

  ④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妄惑心掩蔽圣道,但因太弱,呈不善不恶性;非妄惑心太弱,也呈不善不恶性。

  ⑤依七识住:依托七种识立。此处第七识指阿赖耶识。

  ⑥增语触相应:即意是由言语引起的。增语,以言语作为引起内心认知的对象。

  ⑦有对:前五(眼、耳、鼻、舌、身)根识,相对外物境界,称为有对。

  ⑧依耽嗜:即局限贪恋世间生活的意。

  ⑨有爱味、无爱味:此处的味,不是指食味,而是指道味,即道的属性。

  ⑩九有情居:又称九有情乐住处、九众生居、九居,即㈠欲界人和天、㈡梵众天、㈢ 极光净天、㈣遍净天、㈤无想天、㈥空无边处天、㈦识无边处天、㈧无所有处天、㈨非想非非想处天。

  ⑾如前说:如同前面说的眼的十一种分法,即以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妙、远、近分类。

  ⑿此处未录文字是关于色、声、香、味、触、法的种种差别的划分确立,与前面各章节的有关内容重复甚多。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