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愿皆生

  即得往生

  有修“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这样的因,就得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样的果报。即得往生就是当下往生,即得就是不隔年、不隔月、不隔日、不隔时、不隔分,在闻信名号、信心欢喜的当下,就是往生决定。往生决定,就是已经具足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了,不是当下人死掉了,马上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所以,“往生”底下加二个字“决定”,比较不会误解。

  “即得往生”,魏译用“即得往生”,让我们明白,原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在平生决定。请问诸位菩萨: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平生决定,也可以临终决定,你要平生决定还是临终决定?平生。谁不愿意平生念佛就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想要平生就知道,念佛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你一定要做好“闻其名号”这一句话,对不对?

  所以,念佛人听经闻法非常的重要,不能错误的认为:“我只要念佛念到死就好了,什么经我也不用看了,什么法我也不用闻了。”那这样有时候念佛念了一辈子担心一辈子,这样的念佛人,师父看了不少。

  所以,你想要对阿弥陀佛深入的了解,你一定要好好的研读净土的经论。如果你想要了解阿弥陀佛,你不知道从什么经典了解,你就去听了解阿弥陀佛的人演讲,你对阿弥陀佛就会了解了。很简单,谁对阿弥陀佛了解,去听他说,不懂的向他请问。你如果要了解星云大师,你当然要去读《星云大师传记》,你如果要了解地清法师,当然你要去读《地清法师传记》。一样的道理,你要了解阿弥陀佛,你要去读净土三部经,读更多的净土经论,你就对阿弥陀佛越来越了解。

  随愿皆生,易往而无人

  魏译第十八愿成就文,在唐译说“随愿皆生”,这一句话用得非常好。

  “即得往生”就是“随愿皆生”,听闻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人,信心欢喜一念,当下往生决定,是随愿皆生。

  “随愿”就是随这一位信心念佛人的心愿,这一位念佛人听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之后,他想要往生到哪里去?前面一句讲得很清楚,“愿生无量寿国者”,所以,随念佛人的心愿,想要往生无量寿佛的国土。

  “皆生”这二个字实在太棒了,这二个字,你一定要好好的记起来,晚上回家去,把“随愿皆生”这四个字,贴在你的床头上,知道吗?要入睡之前念三遍,“随愿皆生、随愿皆生、随愿皆生”,然后开始念佛。因为听闻无量寿如来名号的人,得到阿弥陀佛以真实心,将名号所有的善根回向而来,因此开发一念清净的信心,内心欢喜爱乐,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国土,没有一个不往生,叫做皆生。实在是太伟大的愿力,给阿弥陀佛赞叹掌声(掌声)。

  闻信阿弥陀佛名号的人,想要愿生无量寿佛的国土,每一个人通通往生,无一遗漏,才叫做皆生,对不对?有人说:“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那么容易;只有念一句佛号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可能?”说这样的话,刚好把法藏菩萨打了一巴掌。

  法藏菩萨第十八愿的愿力,世尊解释明明说:“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欢喜爱乐,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

  有人打电话给我:“信愿法师!您讲念佛的道理,好像有一点不太一样。”我说:有什么不一样?“你讲念佛往生,好像讲得太容易了吧!哪有那么简单?”

  当然,简单与容易,因人而异。但是,我从净土许多的经论,看到的是容易,并不是困难。世尊在本经讲: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易往”是容易往生,许多祖师大德也说往生是容易的,我照讲而已。而且我看法藏菩萨的第十八愿因愿文与成就文,都知道往生是容易的。

  “随愿皆生”,每一个想要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通通往生。这样的话谁讲的?释迦牟尼佛讲的,就是唐译成就文,你相不相信释迦牟尼佛讲的话?我相信,所以我认为很容易。你认为困难没有关系,你就认为困难。但是认为困难往生与认为容易往生,对于念佛,哪一种会比较放心?当然是容易往生的认为,才会比较安心念佛。你认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困难,你还是要念佛;我认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我还是念佛,但是我念得安心,你念得担心,那就看你要如何对待你自己。

  “随愿皆生”,随每一个闻其名号的众生,想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通通往生,无一遗漏。阿弥陀佛的愿力实在太广大了,再给阿弥陀佛赞叹掌声(掌声)。

  这时候,师父就要请问大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你要不要闻其名号,在你的心中产生信心欢喜?要不要?要!你肯定了。再来,你要闻其名号产生信心欢喜,那你要不要愿生无量寿佛的国土?要!你这二个“要”,都要了,那你会不会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会!如果从唐译的成就文来讲,会的,因为你照经文的意义去修行,你照释迦牟尼佛开示的话去做。

  所以,如果你要“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你要念佛求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将来临终阿弥陀佛没有来接引你,是黑白无常来抓你,你去找释迦牟尼佛,知道吗?释迦牟尼佛在唐译的成就文讲的。这样你就安心了。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教法”之21《无量寿经摘要》卷一(P473)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