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己卯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

净 慧

(1999年12月22日-2000年1月11日)

起七法语(1999年12月22日)

正是人间新世纪,赵州结七启禅轩。

尽抛身外千般事,究取寰中万物元。

七尺单前调意马,三条椽下制心猿。

脊梁竖起参将去,水尽山穷悟本源。

今天是赵州祖庭柏林禅寺第八届禅七法会起七之日。常住成就大众,于三七日中,放下万缘,结七参禅,专究己躬大事。在此期间,禁语专修,心不随缘,意不染尘,识不著境,心心念念,咬住一句话头,不起第二念。昼参夜参,一定要在此三七日中,见个分晓!虽然如是,即今起七一句,应如何荐取呢?

举起吹毛剑,群魔彻骨寒。

一念万年去,要透赵州关。

起!

信“自性即佛”是参禅的首要前提(1999年12月22日)

这次禅七法会,刚好在千年世纪之交,可以说是一次跨世纪的禅七法会。我们大家有幸在祖师身边、在这个古老的禅宗道场参加禅七,这因缘真是千生难遇,万劫难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起精进勇猛之心,珍惜这难得的时节因缘,不要辜负祖师的教诲。赵州和尚留给我们的财富,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他老人家留下的深刻思想和禅的意境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前几天,我们接待了越南佛教代表团。当他们走到赵州塔前,知道这座塔就是赵州和尚的舍利塔时,他们说他们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赵州和尚对他们来说,太亲切了!他们中有位居士,是位佛学专家,他曾经把有关赵州和尚思想的《无门关》这本书译成越南文。对外国人来说,赵州和尚真是高深莫测,仰之弥高,赞之弥坚;而我们天天住在祖师身边,如果感受不到这种希有难得的因缘,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在佛教界,赵州和尚是一位万众仰望的大禅师。赵州和尚留给我们的财富,就是禅,就是他的无字公案。我们要参禅,就必须根据赵州和尚的开示去做,遵行不渝。赵州和尚强调,我们每一个人要相信自己就是佛,不要心外求佛,也不要心外求法。因为心外无别佛,心外无别法,心外了无一物。我们参禅首先要相信这个道理,相信这个事实。赵州和尚是过来人,他是在亲自走过一遍之后才把他所经历的和所证得的和盘托出,点点滴滴告诉我们。

现在的人参禅,有一个大的障碍,就是不能相信自己是佛,不肯承当自己就是佛;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肯认真地反省自己,不肯按佛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知道也不敢去面对自己生命中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敢于承当的话,就像佛那样来要求自己,就像赵州和尚那样来正视自己,请问,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办好,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解决,还有什么无明烦恼我们不能放下?

相信自己就是佛、相信自己的本心当下就是佛这个道理,是我们学佛参禅的人最关键的一点。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惜,我们不能自觉自肯,不肯真正承当。假如我们能够自觉自肯,那就是大事了毕。在不能自觉自肯的情况下,古人别开一面,给后人很多方法,比如叫我们提起一个话头,用来对付昏沉掉举、无明烦恼、妄想杂念。如果能够做到在二六时中,点点滴滴,直提正念,再没有第二念,也没有要参禅、要了生死、要开悟、要成佛作祖这样的念头,那必定能够打破生死。

为什么连要参禅、要了生死、要开悟、要成佛作祖这样的念头也不能有呢?因为你悟的是“无所得”,而不是重新得到什么,因此你没有必要将心求悟、将心待悟;你只须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去,不生第二念,自然有归家的一天。好比回家,你只要不停地向着家乡迈步就可以了,你不用再想我要回家这件事情,想了也只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妄上加妄,无助于我们纯一不二地用功。

古来的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参公案,或者参“无”字,或者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者参“念佛的是谁”,要抱定一个话头,死死地咬住不放。古人有一个比喻,参话头到了纯熟阶段,好比狗子咬到了热糍粑,想吐舍不得吐,想咽咽不下去。那是个什么滋味?在这个时候,还有没有第二个念头?不可能有第二个念头。它只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吃掉这个热糍粑。参话头也要这样,死死咬住它,不要让任何私心杂念、无明烦恼介入其中。这就是我平常所说的“专注”。不专注,工夫就不能上路,就不能做到“清明”;没有清明,也就没有“绵密”了。我曾反复讲过,“专注、清明、绵密”是我们用功的诀窍。这是用功的要领。掌握了这个要领,你看任何话头,包括数息、观心、持咒,统统都用得上。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也具足像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祖师大德那样的智慧功德。在见地上能够和佛祖看齐,在工夫上逐步达到专注、清明、绵密,这样开悟才有希望。

如何对治修定过程中的基本障碍(1999年12月23日)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三关相比,是最起码的基本功,所以称之为“小三关”。

了生死的第一步就是要修定,而盘腿子又是修定的第一步,腿子盘好了才有机会入定。学佛的人既要能讲,又要能坐。如果光能讲,却坐不得,或者刚上坐不久,就不停地换腿子,那样说得再多也不能服人。所以要学以致用,说到做到。这二十一天,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想尽办法过好腿子关。大家可以从数呼吸开始。数呼吸既能帮助我们调柔身体,又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入定。这个方法很好,以往讲得很多,这里就不多讲了。

腿子这一关,年轻的出家人要下苦功夫练,一定得过。如果出家几年了,刚上坐不久,腿子就像煎烧饼一样,翻来覆去地来回摆弄,僧相全无,那就不好看了。要想到你自已以后也要管理寺院,也要做一方化主,也要带领大众参禅打坐,如果现在不下苦功,将来后悔恐怕来不及了。现在有人管着你,尚且不肯吃苦,将来没有人管你的时候,你就成了“老油条”一个。现在有人管,如果你服管,愿意跟常住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功夫,将来就可以成为一个法器;那个时候,因为你僧相具足、有学有修,能为人做表率,不管你走到哪个寺庙,都会有人拥护你、支持你。如果你只是会双片嘴皮,腿子盘不起来,“写不出来、唱不出来、说不出来、做不出来”,你就没有威信可言。所以刚出家的师父一定要在这个禅七期间,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不放逸。

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时代,我们还能够有这样一块安静的地方打坐,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

在修定的时候,除了过好腿子这一关外,还有两关需要过,那就是要对治昏沉和掉举。关于这个问题,讲得最清楚、最具体的,莫过于永嘉大师。他用了四个字来说明如何对治昏沉和掉举,那就是“寂寂惺惺”,或者说“惺惺寂寂”。所谓寂寂,就是天台宗讲的“止”;所谓惺惺,就是天台宗讲的“观”。也就是说,要用止、观二门来对治昏沉和掉举。

用惺惺寂寂来说明止观,很形象、很生动,也很容易把握。寂寂对治缘虑。寂寂就是止,就是定,缘虑就是妄想,因为有妄想,就有思虑。惺惺对治昏沉。惺惺就是观,就是慧。惺惺寂寂,实际就是六祖大师讲的定慧等持、定慧不二。

要做到惺惺寂寂,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可用。其中,历代大德用得最多、讲得最多、也是最容易把握的,莫过于数息。数息二字,包括了惺惺和寂寂。息的作用偏重在寂,数的功效偏重在惺。我们把惺惺寂寂用在数息上,就可以既能对治昏沉,又能对治散乱(缘虑)。数息这个法门,是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都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方便,可以说是世出世间修一切禅定所必须使用的一个共同法门。世间的四禅八定,开始也以数息作为基础。大家不要小看数息这件事,真正把它运用好了,功效大得很。

数息就是从一数到十,让数字数得清清楚楚,让息的出入也都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模糊。如果模糊了,数到中间数不清楚了,不知道是数到五还是六,这个时候,你不妨又从一开始数,一定要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数息可以顺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逆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顺数比较容易,逆数却比较难。年轻的人用逆数可能见效快些,而上了年纪的人顺数可能更适合一些。

当然,数息的方法有很多,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开始可以出、入息都数;有的说,出、入息只要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了,或只数出息,或只数入息。从大多数著作以及个人的一点体会来看,我觉得,在心乱或刚开始打坐的时候,不妨出、入息都数,这样强化训练自己的念力,意念就能够比较容易分明。如果你妄想比较少,心已经纯熟了,这个时候,为了使心不致于太劳累,那就只数出入息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数出息和入息,究竟哪种更好呢?一般以数出息为好。无论从我们的习惯,还是从对身体的帮助来说,数出息的功效比较显著,它可以把我们身内的许多疾病带出来。在数呼吸的时候,不要让呼吸太急促,好像扯风箱一样,那样会越数越累。要做到深、细、长。深,就是气要深到丹田;长,就是出入息之间的时间距离要长,也就是要缓慢;细,就是要柔和,没有声音。息有四种相:风、喘、气、息。前三者是不调相,只有后者才是调相。不能数风,不能数喘,不能数气,必须数息。

数息既然是修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的共同方法,那么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是看发心,看你发的是人天心,还是二乘心,或者是大乘心,以发心来区别有漏无漏、世出世间禅定。

修定就是修对治。修对治要掌握一个适当的方法。如若不然,坐在那儿一点用也没有。如果坐在那里,老是想着腿子疼,或者听外边工地上的机器声,心里越来越乱,腿子越来越疼,即使腿子不疼了,瞌睡又来了,这样坐在那里,等于是受煎熬,谈不上修定。所以打坐时,要晓得怎样调治自己的身心,晓得怎样对治昏沉和掉举。我建议大家从数息开始,等数息数到纯熟了,身心就进入定的境界了,那时你一切都忘记了,腿子也不疼了,时间也不觉得长,一枝香下来,觉得时间很短。

禁语和护持清规戒律(1999年12月24日)

今年四月份,柏林寺举行了十天的“内观禅”,强调禁语,看来效果非常好。一百多人在这里打坐,就好象没有人一样。所以,今年的禅七,我们也开始实行禁语。

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禁语的效果不错。特别是禅堂里的那些学僧,七、八十个年轻和尚坐在一起,无声无息的。大家都很精进,叫香还没有响,就有人在禅堂里跑香、行香,而且每个位子都有人坐,整整齐齐的,也极少有人翻腿子。居士这边,听说效果也挺好。居士们和出家人有一点不同。出家人是常住,有规定,每年到这个时候,非有一次禅七不可,都要参加。居士们则是从四面八方自觉自愿来的,并没有规定要求每年打一次禅七。不过既自愿来了,就得遵从常住的规矩,这也是对常住的一种护持。

禅七中的规矩有很多,我想着重提两条:一是止语,二是要守清规戒律。止语这一条,不仅僧团要遵守,参加禅七的居士也要遵守。禅七期间,不但在打坐的地方不说话、行香不说话、吃饭不说话,就是在日常的一切活动中都不能说话。希望参加禅七的居士要自觉自愿地做到这一点,要把这一点当作是这二十一天当中一条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下坐后如果象平常那样聊天,那就算破了这条戒律,那就是对常住的一种挑战和蔑视。希望大家认同这一点,成就这个道场。怎样才算成就道场呢?你做得到了在寺院的一切处一切时都不说话,就是成就了这个道场。

柏林寺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出家众不得单独接待女众。这一条铁的纪律大家都得遵守,概不例外。到寺院来的女众更要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一条,老的也好,少的也好,任何人都不得超越这个界限,不可以单独地和出家众说话,哪怕是请法也不行。至少要有三个人在一起才可以。没有三个人在一起,出家众不能单独和女众在一块儿说话。戒律上就是这么规定的。由于这一条得到了很好的实行,所以柏林寺才有现在这样一个清净庄严的僧团,在外面才有了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一条也可以说是拯救整个中国佛教的一条不可缺或的纪律。希望我们所有参加禅七的女众们,一定要遵守这一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很短的时间里,都不要违背这一条。你有什么事要找某位法师,可以先到客堂。客堂可以让那位法师到客堂里来,就坐在客堂里讲,讲法、请教都可以。千万不能自己去找。如果你要到问禅寮,首先也得事先跟问禅寮联系,看我那里有人还是没人。假使只有我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那你就不要来。如果你有两个人,可以来。我不单独地接待女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坚持这么做的。自然,女众更不可以跟出家众挨着并排走。那是绝对不行的。建一好的道场不容易,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成就这个道场。要成就这个道场,就必须首先护持这个道场的一切清规戒律。这就是最大的成就。捐钱固然是成就,但是,护持这里的清规戒律是第一成就,是最大的成就,是最究竟的成就。所以这一条规矩不能突破。在我没有闭眼睛以前,这一条无论如何要坚持,我闭了眼睛以后,别人怎么做我也管不了。但是,那个时候还有护法居士在,护法居士还可以照样护持这条清规戒律。只有这条清规戒律还在,佛法才在。这条清规戒律不在了,佛法也就不在了。这一条是保证僧团清净的关键所在。有了清净的僧团,才有正法住世。没有清净的僧团,就没有正法。

我今天跟各位讲的,看起来是简简单单的两件事,但是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僧团能不能继续清净发展的一个关键。所以希望各位能够谅解,能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大家不仅要护持柏林寺的清规戒律,到任何一个寺院,你都要护持那里的清规戒律。这就是护持整个佛教。

痛念生死(1999年12月24日)

作为修行人,正在高兴处,更要痛念生死。生死,并不是说你从娘肚子里生下来才叫生;也不是等到你眼一闭、脚一伸时才叫做死。生死就是念念迁流、念念生灭。我们凡夫每时每刻、心心念念都在生死当中。前念灭就是死,后念生就是生,如此循环往复,一天二十四小时尽在生死当中。所以,我们一定要痛念人生无常,天天都要想到光阴流逝、道业未成!想到生死的事,还有什么事情值得高兴?痛念都来不及!

要晓得人到老年,非常的苦——湖北有句土话,叫做“头去脚不来”,人到老了,走路时头已经到了前面,脚却还在后面跟不上来。所以大家要趁年轻力壮的时候,用功加紧修行。在这禅堂里,首座和尚和我,就属于“头去脚不来”的人。不过,我们愿意陪大家坐,一支香都不想空,目的只不过是想成就大家的道心。所以各位不要放逸,要精进,要想到这一支静香来之不易。

理悟和事修(1999年12月24日)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也懂得很多的道理,但由于他没有腿,所以不会有什么成就,所谓的理想不过是空想而已,懂得一点道理也不过是说食数宝。

还有一种人有腿没有眼睛。尽管他的腿很健康,一天能走很多路,由于他没有眼睛,不过是盲闯而已,毫无方向地在那里走。也许走来走去,仍在原地方,根本没有挪窝。这种人,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因为他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在佛教里边,有眼睛没有腿,比喻有理论没有实践。这种人往往把佛法的道理讲得一套又一套,修行的理路也懂得一点,但就是不肯去做,或者想做又下不了决心。这种人虽然能说,但由于不能行,所以他永远也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只能停留在替人数珍宝的阶段。

有腿没有眼睛,比喻对佛法的道理、修行的要领并不十分了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只知道跟着人从形式上去念经拜佛。这种人修行只不过是盲修瞎炼而已。盲修瞎炼也不能够到达目的地。因为他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修,修行的路途当中有那些问题,他并不了解。

佛教既重视智慧,也重视禅定等实修。二者缺一不可,好比眼睛和腿。除了智慧和禅定之外,还有一个基础,就是戒律。智慧是眼目,禅定是身体,戒律是两条腿,所谓“慧目、定身、戒足”。这是从三学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讲,实践就等于是两条腿,理论则好比是眼睛。从禅宗修行的目标来说,“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能够从理上懂得我们每个人自己就是佛,懂得“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佛向自心求,不向心外觅”这个道理,并且能够说得出个子丑卯寅来,这叫理悟,或者叫解悟。理上有所明白,如果在事上不修,还是不能起作用;烦恼起来了你还是照样控制不住,多生多劫的习气毛病你还是戒除不了。所以理悟了,还要在事上接着修,一点一点地去落实。

从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量无边的业,这些业习使我们只要遇到一点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分别、妄想和不平等的心,我们根本就不能做自己的主。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境界到来的时候,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觉照能力,磨练自己。这就叫“历境验心”——在一切所缘的境界上来考验自己的心是不是平等,是不是光明自在,是不是能够解脱。在事修上,如果我们能够把“当面关”一一打得破,在一切所缘的境界上不起好丑是非之心,不起好恶之心,那就说明我们在事修上有了一定的工夫。

事修离不开理悟的指导,反过来,事修的积累又能增进我们的理悟,两者互相增进,到了最后,我们就能够从解悟跃进到证悟。证悟和解悟有什么不同呢?解悟等于是看地图,看旅游指南;证悟就是我们根据地图或旅游指南亲自去走了一番,对于所经历的境界,一切都了如指掌,不会再有迷惑。修行的要求和目的,就是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解行并重,由解入行,最后入证。平常我们总在说如何修、如何学,真正到了节骨眼上,却不能主宰自己,往往为当下的烦恼所转,这说明我们在事修上下的工夫还不够,还没有达到证悟。

事修是很具体的,绝对没有一点抽象的成份。比如说,问问你自己,在这一坐中,你作主了吗?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正念在作主,而是妄想在作主,无明烦恼在作主——腿子稍微有点痛,就赶快把它放下来,或者反反复复地在那里翻腾,或者听到一点响动,眼睛就睁得大大地,心里老想着是不是快开静了?正念一点作用都起不了。这都说明在事修上功夫还不够。现在连小事都不能作主,今后又怎么指望大事能作得主呢?什么是大事?生死就是大事。每一个出家人都说“我要了生死!”说得痛快,实际做工夫的时候,却又提不起劲头,对自己的承诺不能负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包括我在内,最大的毛病。如果不针对这个毛病对症下药,那我们学佛就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就象有眼睛没有腿子的人一样,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只说不修,就等于到佛门中白走一遭,一无所得,那是很可惜的。好比一个人到了宝所,却不识宝,空手而归,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对出家人而言,只说不修不但是空手而归,而且还要袈裟下失却人身,那更是非常可惜、非常悲惨的事情!所以我一再要求,每个人一定要发起痛念生死的心。怎样才叫做“痛念”呢?就是“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生死这件大事没有弄明白,就好象死了父母一样悲哀!要发这样的痛念生死心是很不容易的。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他却说这三界还是挺好玩的!出离心发不起来,修行也就自然谈不上。只有真正地认识到人生的痛苦,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认识到生死烦恼时时刻刻在逼恼着我们,你才有可能真正地发起出离心,你才肯真正地用功修行。

希望各位同参道友,要趁着年富力强,把生死这件事情打发掉。把这件事打发了,你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你当下就证得了涅槃。我们每个人一定要认真地观照自己当下的心态是什么,是正念作主还是妄念作主。我们现在还谈不上绝对待,谈不上“不二”,还要在“二”当中过,所以开始时,我们要分清什么是正念,什么是妄念。所谓“二”就是正念和妄念。要练习用正念代替妄念,用正念克服妄念,用一念正念来代替一切妄念,天长日久,我们的正念就能够作主。

禅观十善(1999年12月25日)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禅观十善”。我们平常所说的十善法,是指止绝十恶业、勤行十善业、以期人天福果的十种世间善法,即身三、口四、意三,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禅观也有十善,通于有漏无漏、世出世间以及大乘与小乘。禅观十善分为内五善和外五善。内五善是正修,外五善是助行。

先说外五善。1、广行布施;2、严持戒律;3、恭敬三宝;4、孝敬父母;5、读诵听学。外五善是修禅观的基础,是修道的资粮。修禅观的人,一定要在外五善的前提下,才可以进入禅观的正修。外五善的内容一听就明白,这里就不仔细讲了。

次说内五善。内五善,有的地方又叫“五停心观”,有的地方又叫“五门禅”,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1、安那般那,即数息观;2、不净观;3、慈悲观;4、因缘观;5、有的说是念佛观,有的说是界分别观,说法不完全一致。修这五观,可以使散乱的心停止下来而趋向善净,故称五停心观。

(一)、安那般那,就是数息观。安那是呼,般那就是吸。这是一个古老的法门。佛教传入中国,最早译出的经典,就是修习禅观方面的《安般守意经》,以及像《四十二章经》这样一些教导弟子如何做一名佛弟子、如何修习禅观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译典。安那般那就是早期所译经典《安般守意经》上所讲的法门。《安般守意经》又叫《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是东汉末年安世高(安清)所译。由于当时经典翻译的名词法相尚未统一,六根虽也译作眼、耳、鼻、舌、身、意,但六尘却译作色、声、香、味、细滑、邪行。“触”译作细滑,“法尘”译作邪行。他是根据名相的实际内容来定名的。《安般守意经》上讲,佛陀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要领导徒众修习安般守意,也就是数息观,因为修这个法门最容易入定。经上讲,佛陀修数息观时,一修就是九十天。所谓九十天,实际上就是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夏安居主要就修习安般。可见佛陀成道之后是把数息观作为修习禅定的基础来加以弘扬的。数息观的确是佛教修行中最基础的法门。

康僧会是三国时的高僧。他给《安般守意经》写了一篇序。这篇序上讲:修习安般守意,只需从一数到十,对这十个数字经常保持清清楚楚,不相错乱,就可以入定。他说: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康僧会讲,我们的心在一刹那之间,有960个念头浮起来,一日一夜则有13亿个念头生起。这些都是杂念,就是它们使我们的心不能定下来。修数息观就是要把这些杂念都澄清下去,这样,你才有可能入定。可见修行的难度是非常之大。修安那般那主要就是对治我们的散乱心。

(二)、不净观。修不净观,就是观察我们这个身体完完全全地是个污秽不净的东西。能够对这个身体生起污垢不净的观念,那么,这个身体就没有什么再值得贪恋爱惜的了。人们贪恋、爱惜的只不过是外表那点东西,皮囊和骨子里边尽是百孔千疮,秽臭不净。贪心特别重的人,可以修不净观来对治。贪有多种多样,如贪吃、贪睡、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修不净观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四肢百骸仔细观察一下:原来竟没有一处是干净的!这样,你的贪心就会逐步地淡化,最后完全没有了。作为年轻的出家人,修不净观特别重要。别看你现在二十几岁,照照镜子,自己觉得还长得挺俊的,但是,如果用X光照一下,你会吓一大跳——原来我的本来面目就这个骷髅壳儿!经常修不净观,你的贪心、欲火就会慢慢地熄灭掉。佛陀教导比丘要修不净观,以对治贪心,原因就在这里。

(三)、慈悲观。就是在所缘境上,对一切有情修观,以生起怜愍之心、同情之心、平等无私之心。怎样才能生起慈悲观呢?观想一切有情,无一不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兄弟、姊妹;我们能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生嗔恨心吗?我想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即便偶尔控制不住,生起了嗔恨心,也不会那么大。尽管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世上有孝敬父母的人,也有杀害父母的人,但从普遍的角度讲,一般人都有孝亲的本性。修慈悲观就是要把我们孝亲的本性扩大到一切有情身上,对它们普遍地生起慈悲心,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嗔心重的人要用慈悲观来对治。

(四)、因缘观。又叫作缘起观。就是通过顺观、逆观十二因缘,真正认识到三世因果相推相续的实际情况,从而觉悟出生死流转和解脱之理。修因缘观可以帮助我们对治愚痴。

(五)、念佛观。这里所说的念佛观和净土宗所倡导的念佛稍有不同。这里的念是指忆念。忆念佛的相好,忆念佛的功德,并时刻把心念系在佛的相好和佛的功德上面,让佛的相好和佛的功德占领我们的整个思想阵地,念念相续,毫不间断,从而达到对治烦恼、消除业障的目的。

修习内五善,可选择其中一项为主,比如以数息观为主。贪心起来的时候,可以附带修不净观;嗔恨心起来的时候,可以修慈悲观;愚痴心起来的时候,可以修因缘观;业障起来的时候,可以修念佛观。作为出家众,先修数息观,然后经常运用不净观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道心才会坚固,贪欲才会淡化。贪欲最难对治,它象火一样,此火不熄,修行就没法进步。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使这盆欲火熄灭掉。怎么熄灭?就是修不净观。如果你修不净观修不起来,我建议你到医院拍个X光片子,拿回来,放在桌子上,天天观察它,看看你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

说禅病(1999年12月26日)

坐禅的时候,因为身体和业障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种种病相,于扰我们的修行。这就禅病。禅病有多种多样,有属于身体方面的,也有属于精神方面的。

按禅经上的讲法,禅病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四大不调”。四大不调,每一大都会产生101种病,共有“四百四病”。比如水大不调,它本身就是一种病,再加上它连带可能引起的100种病象,共有101种病,象脬肿、燥热等等,就属于这101种病相之一。

第二种原因是鬼神作用或者魔王干扰。比如,在修禅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回向心,只求个人福报,鬼神就不会拥护你,这时,魔王就会来干扰你。因为,如果你修禅定修成了功,出离了三界,就不再是魔王的眷属了,所以魔王要来干扰你。为避免鬼神的作用和魔王的干扰,发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种原因是自已的业报所感,也就是“业障”或“业障病”。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过去种下的苦因所感的苦果。

一切禅病的原因,都不外乎这三种。

与此相应,病相也有三种:四大不调的病相,五脏的病相,五根的病相。其中,四大不调是引起五脏、五根生病的原因。四大不调必然会有病相表现在五根和五脏上面,这个懂一点医学的人都知道。

首先、四大之病相。地水火风四大关系失调,失去了平衡,就会引起疾病。所谓失调就是指某一大的力量过盛,或者不足。地大增盛就会引起身体枯瘠(枯瘠就是瘦),没有色泽和光彩。水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浮肿。火大失调就会引起身体寒热无度、口干舌燥、大小行不利(大小行就是大便、小便)。风大不调就会引起身体行走不稳,虚悬不定,气急不畅。实际上,如前面所说,每一大失调都会有101种病象,这里只是对每一大的失调举了几个常见的典型病象罢了。在打坐的时候,如果身体不适,大家可以自己观察、体会,看看自己身体不舒服究竟是由哪一大引起的。

其次、五脏的病相。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心肝脾肺肾和五官有相对应的关系。心主口,肝主眼,脾主舌,肺主鼻,肾主耳。

心脏不好的人,肯定吃饭没有胃口,口干,身体寒热不调,口里面好象经常缺水份。如果是肺有病,身体就会感到膨闷,如胸闷鼻塞,等等。如果是肝脏有病,就会常常愁忧不乐,悲思无度,或者嗔恨心比较重,头晕眼疼。如果是脾脏有病,就会觉得身体表面好象有风在吹,通身不舒服,痒闷头疼,吃饭没有味道。因为脾主舌,它与味觉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肾脏有病,就会出现咽喉噎塞、腹胀耳鸣、腰疼气短。

五根——眼、耳、鼻、舌、身的病相,与五脏大体差不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修行人只有当身体非常健康,五根、五脏、四大各方面都很协调的时候,用功才容易进步。出家人中当然也有身体非常好的,但是从我个人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来看,出家人身体不好的特别多。湖北归元寺的方丈——昌明法师,我的同学,他曾对我说:“哎呀!你瞧当和尚的,不是四大有病,就是五根有病,要么就是五脏有病,没有几个健全的人。”我说:“不会吧?”“唉!怎么不会呀!你看我收的几个徒弟,全是有病的。一年到头都在吃药,一年到头住在医院里!”可见,出家人身体不好,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出家人容易生病,当然和他的生活习惯突然发生改变有关。刚进寺院里来,集体关心不够,加上自己又不会调理,自然容易生病。这是情理中的事。

上面提到的这三个方面的病相一般人都有,你就是不修禅也会有。为什么我们要把它们列为禅病呢?因为,在修禅的时候,如果用功不当,比如在数呼吸、看话头、或者念佛的时侯,气息运用得不当,也引起上面所说的种种疾病,所以说是禅病。坐禅时,用意念太下了,就会使地大和水大增盛;用意念太上了,就会使火大和风大增盛,从而会造成相应的四大、五脏、五根之病。

那么,该如何对治这些禅病呢?既然你的病是由修禅引起的,那你就应该用修禅的方法——比如调息运气——来治疗。禅经里讲到了五种治疗禅病的方法,今天我只介绍其中的一种,因为其它四种不常用。只有这第一种方法,我可以学着用,就是用气息来治病。这种方法随时就可以用,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调好我们的某些疾病。

禅经上讲,有六种气、十二种息可以用来对治由修禅引起的病。

所谓六种气,就是吹、呼、嘻、呵、嘘、呬。假如我们感到身体发冷,那是因为我们把气息太往下沉了,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吹”(qu),用“吹”可以去寒。“吹”字的发音方法是,嘴圆圆的,把气从丹田引出来。当然不是要你成天都这么做,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做上三五次。第二种气是“呼”(fu)。假如你感到身体发热,就用“呼”来对治。一边呼,一边观想体内的浊气被排出来,这样才能起作用。第三种气是“嘻”(xi)。它既可以去痛,还能治风。肚子疼的时候,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腿子疼也可以试一试!第四种气是“呵”(ho)。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可以用呵气来对治。第五种气是“嘘”(xu),它可以去痰。第六种气是“呬”(si)。牙齿上下扣紧,然后呼气。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也可以用这六种气来对治五脏里面的病,如呼和吹可以治心病;嘘可以治肝病;呬可以治肾脏方面的病。各位下座后回到自己房间,可以试验一下。

除了六种气之外,还有十二种息也可以用来治疗禅病。所谓十二种息,不过是用意念来观想息道的状态、部位和性质。根据所观想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十二种,即上息、下息、满息、交息、增长息、灭坏息、暖息、冷息、冲息、持息、和息、补息。假如我们的心态或者身体比较沉重,你就可以运用上息,观想气息从丹田一直上升到鼻端,这就叫上息。上息可以对治情绪低沉等病。如果你感到身体虚悬,坐不稳,好象悬在空中一样,你就可以运用下息,观想气息从丹田一直下到脚趾尖。身体恢复了正常之后,再运用正常的息道。这十二种息,不管是上息还是下息,满息还是交息,只是临时运用,不可长久坚持。长久坚持这么做,可能会引生别的病。善用这十二种息,可以遍治众病;不善于运用,则可能会引起其它的毛病。总而言之我们要记住,有六种气和十二种息可以治疗由禅观产生的一切疾病。

当然,治疗禅病还有一些别的方法。如意念转移法,就是利用观想的方法,把病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或者把病转到木头柱子上,或者转移到树上,这样自己的病就没有了。另外,持咒、术法,也可以治病。术法治病是外道。外道也修禅,他修禅有了病,就用术法来治。现在不是也有一些外道能够治病吗?他们确实有两下子,能够把你的病说得八九不离十,而且还采取一些方法,也确实能够使你的病一时的见效,但是不能持久。因为他不是用正法,只是一种术法而已。所以,由修禅所产生的病,最好还是运用气息来治疗,这样比较稳妥。

调五事(1999年12月27日)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饥不饱;睡眠上要不节不支;身体上要不宽不急;呼吸上要不涩不滑;心态上要不浮不沉。

先说调饮食。饮食要求不饥不饱,不能吃得过量,也不能不吃,要符合中道。太饱了容易昏沉,坐不下去,太饿了心浮气躁,也坐不下去。所以一定要掌握不饥不饱。

次说调睡眠。睡眠要不节不支。节就是睡眠不足;支就是放逸贪睡。睡眠也要适度。干脆不睡,或者专门贪睡,都是不对的。禅七期间的睡眠安排,对每一个人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老人,应该说比较适当。晚上9:30放养息,10:00就可以休息,到第二天早上4:30,这就有六个半小时了。如果真正睡得踏实,这六个半小时的睡眠会很充足。何况吃了中饭,最少还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加到一起就有八个多小时。人的睡眠需要,八小时足矣。普通人把一天三八二十四小时,分为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进行其它活动八小时。而修行人一天差不多有十多个小时用来修行,八个小时用来睡眠,这做到了不节不支。

接着谈调身体,也就是调坐姿。坐的姿势要求不宽不急。就是不要太放逸,也不要太紧张。急就是紧张,宽就是放逸。放逸了,心容易打妄想,难以入静;太紧张了,身体就不能放松,也不能入静。

再谈谈调呼吸。调息是非常重要,要做到不涩不滑。涩就是不顺畅,滑就是不知道呼吸是出还是入,自己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而是在打妄想。我们在调呼吸的时候,要掌握这个要领,不涩不滑、绵绵密密、若存若亡。这个话说来容易,做来难。要心心念念,使息和意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同一个点上,在同一个部位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做到不涩不滑,绵绵密密,若存若亡。

最后谈谈调心态。心态要求不浮不沉。在调整呼吸的过程当中,意念不要上浮,也不要下沉。浮起来了,容易打妄想、翻腿子;沉下去了,容易打瞌睡。不浮不沉,就是要让你的意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呼吸之出入。

这几天所讲的都是围绕着如何调整心态这个主题。调心态的重点又放在调呼吸上面。或许有人这样想:我们是在打禅七,应该多讲参话头,怎么老是讲调呼吸呢?各位要知道,佛陀在讲禅观的时候,宣称有“二甘露门”——一个是不净观,一个是数息观。这两个法门,是成佛做祖、了生脱死的两个甘露门。参禅、看话头,如果不从调呼吸入手,很难入手。在禅七开始之前发给大家的材料《慈觉颐禅师坐禅仪》上面首先就讲到了数息法门。这个法门是修一切法门的基础。没有数息观作基础,要进入禅定,那是真正的无门——没有门可入。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初入门,心太散乱,根本无法提起话头来。所以,必须先从数息观入手,让心先静下来,等妄想少了,再参话头。不管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这一法是进入禅定、解决生死问题的前提条件。

融入僧团,建设僧团(1999年12月28日)

参加这次禅七的,有一位女居士,她是从昆明来的。她本来什么也不信,她是一位教授,一位研究地震的科学家。一九九三年,她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偶然看到一份英文报纸介绍一位美国禅师传禅的事迹和他的一些思想。这位女居士读后,感到那位美国禅师讲出了她的心里话,于是,她就从美国的西部飞到东部,找到那位禅师,跟他学禅。这位美国禅师的禅法是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说是禅师,实际上是一位居士。尽管如此,他的功夫确实很深,见地也很圆明,在美国有很多人跟他学。他所教化的对象,主要是美国的下层社会。这位女居士跟这位美国禅师学了两个月的禅,觉得非常受用。临离开的时候,那位美国禅师就把一篇稿子给她,对她说:“这是我才写的一个手稿,你可以把它译成中文”。这本书名叫《禅的顿悟》,专门介绍这位美国禅师的修行、见地以及如何传禅的一些事迹。这位女居士回到国内以后,托人把所有只要有禅字的书都找来给她看。找来找去,找到一本《禅》刊。通过《禅》刊,她知道了柏林寺在传禅法。所以她这次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来到这里参加了这个禅七。通过这几天的打坐,她说了一句很有感触的话,她说:“要有佛法,必须要有僧团;没有僧团,也就没有佛法。”

这句话出自一位居士之口,对我的触动很大。谈到传法度生,作为僧团的一员,现比丘相,自然要比在家人更有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出家人没有家室之累,可以全心全意地献身于佛教。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僧团,它所承担的续佛慧命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前几天,我曾半开玩笑地讲一句话,说是从国内到国外,有一批法师,特别是文革以后从各个佛学院毕业出来的法师,喜欢过一种僧团的边缘生活,就是说,他既不离开僧团,但是也不想真正融入僧团,结果就成了佛教界里的一种边缘人物。他们也关心佛教的发展,讲到佛教,他们也是满腹的感慨:佛教太保守!佛教需要改革!照我个人的看法,以及从中国佛教的现状来看,中国佛教的改革任务,应该说早已经完成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百丈禅师就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再也没有什么好改革的了。

一说到佛教改革,人们常常就会提到什么小小戒可以舍之类的话。其实,说老实话,我们现在不仅小小戒舍了,连大大戒也舍掉了,什么也不遵守了!说这种话的人,实际上就是没有融入僧团,处在僧团的边缘的状态。对于今天的佛教来说,不是要提改革,而是要提建设。中国佛教目前的任务是要建设。僧团要建设,教制要建设,教育要建设,学风要建设,道风要建设。

中国佛教已经是一盘散沙,支离破碎。并不是什么别的外在的东西阻碍着中国佛教的发展,而是我们的僧团没有建设好,没有真正地振作起来。僧团振作起来了,僧团建设好了,中国佛教才有希望。所以,我希望我们河北佛学院的学生和老师,思想上要明确,中国佛教目前的任务是要搞好僧团建设。当然,建设僧团并不是要完全恢复老一套。但是,中国佛教的大的原则要坚持。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对于其中优秀的部分,我们一定要坚持,要发扬光大。这是建设僧团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有些人提出来的佛教改革,刚好跟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的建设主张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中国佛协坚持出家人要继承传统的僧装、素食、独身。这三条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特征,抛弃了这三条,中国佛教就名存实亡了。可是,现在有些人所说的改革,恰好是针对这三条而来的,至少是针对僧装、素食而来的。不少人觉得穿僧服不方便。为什么呢?走到外面吃饭引人注目!这身衣服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使他们不能胡来。

中国佛教协会要求出家人穿僧衣,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是我们教职人员的传统服装,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僧团,防范一些不利于佛教自身建设的情况的发生。其实,早在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刚在成立的时候,就为这件事情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辩论。那时以虚云老和尚为首的老一辈出家人,就主张要坚持僧衣的传统。当然也有一些法师们主张改革僧衣。

实际上,现在的和尚衣服并不是出家人专有的,早在汉唐时期,普通老百姓都穿这种衣服。作为和尚最明显的标志,在当时来说,不是僧衣,而是剃头,即所谓剃发、剃度。后来,普通老百姓没有人穿这种衣服了,这种衣服就成了出家人的专用,一种标志。我认为,穿僧衣有利于修行,有利于保持一个出家人的僧相,有利于众生种福田。因此,僧衣应该保留,不要再改。一改就会面目全非,那时我们每一个出家人都会成为佛教的边缘人物。在来河北来以前,我也是一个佛教的边缘人物,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不上殿,不坐禅,一天到晚跟一般工作人员一样。因为处在僧团外边,所以那几年,我很清净,住在那里从来没有人找我。现在不行了,因为现在我处在僧团里边,是一名真正的出家人,所以人家有问题就来找你请教,那是必然的。

佛学院主要是要培养教职人员。教职人员就是有僧格的出家人。他出来以后可以在教会工作,但是不能长期在教会工作。长期在教会工作,那样会造成他脱离僧团。从当沙弥时就开始学的五堂功课,经过几年的在教会工作,什么都忘了,那是很惨的。所以,在教会工作的人要经常和在僧团里工作的人轮换。在僧团里工作一段时间,再在教会里工作一段时间。最好是教会和佛学院都不要脱离僧团。这样有利于保持僧团的纯净,有助于僧团树立良好的形象。生活在僧团里的每一个成员,时时刻刻都处在大众的摄受之下,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僧团。

总之,每一个出家人都应该自觉地奉行僧衣、素食、独身这样一个传统,自觉地融入僧团。这样,佛教的自身建设就有了保证。

制戒十利(1999年12月29日)

昨天我们讲到,佛法的住世要依靠僧团,依靠一个清净的僧团。而僧团的清净又是依靠戒律来维持的。佛陀刚建僧团的头十二年,僧团基本上是清净的,只有一个总的原则,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没有其它的具体条文。十二年以后,僧团内部的人员复杂了,情况也复杂了,于是就不断地有了各种过失的发生。正因为僧团内出现了犯戒行为,所以佛陀才决定制戒。

佛陀制戒有十大原则,也就是说制戒有十种好处,称之为制戒十利。这十条原则是:

第一条是“摄取于僧”。制戒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一个出家人都能处在佛陀和大众的摄受之下,同时相互摄受,于僧团中和合共住。所以叫摄取于僧。

第二条是“令僧欢喜”。制戒不是为了约束大家,而是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遵循,从而能够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住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章可循,所以大家都欢喜。守戒不是痛苦的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叫令僧欢喜。

第三条是“令僧安乐住”。 僧团有了戒律,一切都按照戒律来做,衣食住行都有了保证,大家都依戒而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和谐了,不会产生矛盾,相互之间不会有什么干扰,所以能够安乐共住。比如,戒律中讲,僧团要“有食有法”,才能安乐住,无食无法,就不可能安乐住。肚子饿了要吃饭,没有饭吃怎么能安乐呢?吃饱了饭,光是饱食终日,没有佛法的利益,也不能安乐。所以还必须有佛法的利益。如果没有佛法的利益,没有法乐,出家人就跟世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第四条是“难调者令调”。有一些人不好管教,佛陀时代也有这种现象。佛陀制戒有一条原则,就是为了借大众的力量来调服那些难调的人。你既然做了比丘,你就得遵行作为一个比丘的行为准则。有了戒律,大家都按戒律来办事,你也必须按戒律行事,这样难调伏的人也就调伏了。

第五条是“惭愧者得安乐”。那些难调伏的人肯定是在身、口、意三业方面有过失。有了过失怎么办呢?如果你犯的是可忏悔罪,你可以通过忏悔重新获得安乐。如果犯的是不可悔罪——四根本罪,那就只好把你摈出僧团,以保持僧团的清净。

第六条是“未信者信”。前面几条,都是针对僧团本身来讲的,从第六条开始,讲僧团怎样才能起到教化作用。僧团清净了,有了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些没有接受过佛教教化的人、对佛教没有信仰的人,就有可能因为看到僧团的庄严形象,从而归信佛教。这就叫未信者信。

第七条是“己信者令增长”。对佛教已经产生信仰的人,因为僧团清净,能够摄受大众,他们的信仰就会因此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僧团有了良好的形象,对社会、对信众,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这两条是作为一个僧团、寺院,对外弘法的一个根本目的,也是我们佛教对社会产生教化作用的中心任务所在。佛教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要“净化人心,提升道德”,使社会能够安定团结,使每一个人能够在道德的原则下生活。如果你是一个具备了信仰的人,你肯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能安分守己的人。所以说,“令未信者信,令己信者增长”,是寺院对外弘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第八“断现在有漏”、第九“断未来有漏”,这两条是讲我们僧人通过自行化他所获得的果证。断现在有漏,就是“现证涅槃”。我们修行,不是要等到遥远的未来才得到受用;而是在修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得到受用,这就叫断现在有漏。就是说,我们的心心念念不要漏失在生死苦海中,不要漏失在三界之内。所谓“断未来有漏”,是说一期生命终结之后,你能够有把握“不受后有”。这是阿罗汉所证得的极果。如果从菩萨的精神来讲,就是你证得了涅槃,又不住涅槃,能够分身百界,教化众生。这是讲修行所得的结果。

最后一条是“令正法久住”。这是一个总纲,也是最终目标。有了前面九个方面的功德利益,才有最后的所谓“令正法久住”。正法久住包含了上面的那些内容。能够根据上面的那些内容使僧团如法如律的运作,这本身就是正法住世的表现。

通过上面的这十条,佛陀把自己制定戒律的苦衷和盘托出来了。我们今天的人要好好地接受佛陀的谆谆教诲,根据戒律的精神,把僧团建设好。制戒十利虽然主要是针对出家的比丘而言,但其精神对于在家众也适用。制戒十利提示了佛陀制戒的目的,这对我们明白戒律的精神、准确地把握戒律是非常有帮助的。理解了十利,我们就不会再嫌戒律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束缚。佛陀制戒约束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烦恼,而是要我们欢喜,要我们安乐,要我们能够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要使正法久住,从而教化一切众生。这也是僧团运作的一个基本目标。

回答问题(上)(1999年12月30日)

问: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的难处时说,“有觉有照,不免生死;无觉无照,又落在空亡”,这句怎么理解?

答:这个完全是功夫上的话。觉好比是一盏灯。照好比是那盏灯发出来的光。觉是体、照是用。有觉有照,为什么不免生死呢?因为你还是在有心用功,还没达到无心用功的境地。因为有心用功,所以不免有失去觉照的时候。失去觉照的那一刻,就是生死。生死是念念进行的,并不只是一期生命终了之后才有生死。

为什么说无觉无照落在空亡呢?无觉无照,是说你坐在那个地方空心静坐,心中虽不起念头,但是心里却并不清楚明白,而是处于一种浑沌的状态。宗门中把这种无觉无照的状态叫做“无事甲子”。处在无事甲子里边,好象是轻轻安安地坐在那里,但是,心里不是历历孤明的,所以它是一种空亡。

不仅参禅要避免这种状态,念佛也是如此。念佛的时候,如果提不起觉照,黑漆漆的,没有光明,虽然佛号不停,但做不到历历孤明。那就是在空亡。空亡既不同于昏沉,又不同于定境。它是那一种蒙蒙昧昧、没有觉照的状态,似乎是很轻安,但实实在在地是处在一种黑窟窿里面、暗室里面,这里面没有光明,没有智慧,没有觉照,只有顽空之定。

问:请讲一讲老和尚的行化事迹。

答:和老和尚一生教化众生的事迹很多,要在这样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讲清楚确实很难。去年禅七我专门讲过一次,也是大略而已。

今天年刚好是老和尚圆寂四十周年。江西有位姓何的先生,写了一本《虚云和尚传记》,准备出版,要求我给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我一再推辞,还是推不掉,最后我只好勉强凑了几句话,一来对传记的出版表示祝贺,二来也算是对虚云老和尚圆寂四十周年的一个纪念吧。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是歌颂老和尚的人格和功德。

幻海浮云四十年,丛林犹见一灯传。

铮铮铁骨中流柱,霭霭慈容苦海船。

绝世风规承往圣,弥天愿力起时贤。

春秋百年无究事,字满虚空未足宣。

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他的功德可以说是无量无边。你就是把字写满虚空,也不足以把他的功德说完。老和尚的为人,是铮铮铁骨,象钢铁样硬梆梆的。说话、做事一个钉子一眼。不会说那些不负责任的话,不会做不负责任的事,不会出卖佛教的利益去逢迎世俗。所以说他是铮铮铁骨,是我们教团里的中流砥柱。他一生所经历的这些事情,都体现了他这样一种伟大的人格。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非常慈悲的人,他就象苦海中的舟航,对众生充满了无限地慈悲,所以说他“霭霭慈容苦海船”。

我想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老和尚在云门寺的时候,那时的生活特别困难,离县城很远,看病得走十五里地。当时既没有班车,也没有自行车,上县城全靠两条腿走。所以有病了根本没法看。于是,老和尚设了一个药柜,一格一格的,什么药都有。那些药都是由广州的居士送到云门寺来的,由侍者保管。老和尚打听到哪位师父有病,马上就叫侍者把药送到病人房间里去。总是这个样子,我那个时候在老和尚身边,对这些事情见得多。

老和尚对僧众的衣食住行、老病死苦,总是关怀备至。那个时候生活困难,穿衣服也困难。老和尚德高望重,有人供养。但他总是把别人供养他的衣服发给其他的出家人,谁没有就送给谁。他自己永远就是两套衣服。他的床上有一个搁板,他的衣服就放在上面。身上穿一套,搁板上放一套,整整齐齐的。他只有一双鞋子,两双袜子,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他就是过着这样艰苦朴素的生活。他的那双鞋,如果你们要到云居山去,还可以看到。那是一双罗汉鞋,补了好几块。哪里象我们现在这样生活富裕,一个人有很多衣服、很多鞋袜!按说老和尚有很多衣服,因为有很多人供养他,但是他自己没有留,都布施出去了。我从来没看到他穿什么新的内衣,也没有看见他穿过汗衫,他就只有那件满大襟的短褂,那就是他的内衣。我也没有看到他穿过底裤,就是一条长筒裤。他所过的完全是古人那种简朴的生活。老和尚有很多钱,也有很多东西,但是他所有的东西都归常住,都归大众,不归他个人所有。我想,老和尚的这种风范,正是我国当前进行僧团建设所急需的一种精神。

第五句“绝世风规承远圣”,是讲他老人家的风范、道德、人品和功德对后人的影响。老人家可以说是一位近几百年来少有的高僧大德。

第六句“弥天愿力启时贤”,是讲他老人家的愿力——“苍生苦、愿无尽”。他解脱之后,不是说自己到一个净土去享乐,而是要继续度众生,把众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众生有多少苦难,他就有多大的愿力。他生前表示,要生生世世来苦海救度众生。我们当代的僧人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现在的出家人,有两种毛病:要么放逸,要么逃避。不修行就放逸,一修行就想逃避。逃避什么呢?逃避这个人间的苦难,对人间的现实苦难缺乏一种社会关怀和责任感。我就是根据虚云老和尚这一精神,提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一口号的。这实在是我们当前佛教界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精神。只有我们有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样一种胸怀、这样一种愿力,佛教的形象才能够树立起来,佛教在社会上的作用才能够显示出来。

在老和尚走后四十年的“幻海浮云”,世界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的这一支法脉依然是一灯点燃百千灯、灯灯无尽地还在传播着。“幻海浮云”这四个字,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感慨,要写一尺多厚的书才能说清楚,所以只好用“幻海浮云”四个字把它一笔带过。

我曾经说过,现代要建设僧团,重振佛教,必须按照两个人的思想去走,一个是太虚大师,他给我们指出了佛教发展的方向;一位是虚云老和尚,他给我们指明了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哪些东西可以放弃。这两位老和尚的风范和思想,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佛教必须时刻把握的精神财富。

出家就要割爱辞亲(1999年12月31日)

日本有位禅师说过一句话:“道心中有衣食,衣食中无道心”。你要是有道心,认真修行,护法龙天就会来拥护你,就会有人来供养你。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追求衣食丰满,那么,出家就成了一种罪过。

莲池大师的《七笔勾》,很多僧人看了以后,很有感触。既出家当了和尚,就要割爱辞亲,认真修行。这样才能报三宝恩,报父母恩。如果出家以后,没有道心,世俗的享受也想要,出家的清净也想要,那他就成了一个双重身份的人了。要知道,出家当和尚与过世俗的生活这两者是不能兼得的。你必须放弃一面,获取另一面。如果你贪图世俗的享受,那你就肯定无法获得清净的禅悦法喜。出家人对这一点要有足够的准备,不要心存幻想。

这是一个最严肃的问题,它涉及到僧团的形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就没有什么希望。对这个问题,希望所有的出家人好好地深刻反省一下。出家了,就不要再贪求名闻利养和世间欲乐,不要有任何牵挂,而要一门心思地修行。在这方面如果还有妄想,那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出家生活和道心。

要知道,僧团的形象要依靠每一个出家人来维持,只有出家人心稳定了,道心坚固了,僧团的形象才会有保障。僧团的形象好了,整个佛教的形象才会好。僧团是核心,是领头人,佛陀把住持正法的责任交给僧团,原因就在这里。所以这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或者弄颠倒了,老是想着家里,老是想着自己的父母,老是想着自己的哥哥弟弟,老是想着要回家去,老是想过世俗的生活,……做不到割爱辞亲,那就会有损佛教僧团的形象。

当然,年轻人刚出家,心里有所牵挂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要明白一个道理,你只有努力修行和学习,才能够真正地宽慰父母,报父母的恩。

回答问题(下)(2000年1月1日)

问:您多次讲到要提高佛教的整体素质,请问如何提高?

答:有了好的僧团,就一定会有好的居士。反过来,有了好的居士,并且有居士愿意发心出家,那也会产生好的僧团。因为出家人有很多就是从做居士开始的。居士好比是僧源。这两方面是互相促进、互为增上的。所以提高居士的素质很重要,它可以促进僧团素质的提高。

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有好的僧团是关键。我曾经讲过,要提高四众弟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僧尼的素质是关键;要提高僧尼的素质,提高僧团的职事班子等负责人的素质是关键;要提高僧团职事班子的素质,提高僧团的主要带头人的素质,又是一个关键。这是一环套一环的,只有这样,佛教的整体素质才有可能会提高。

问:请问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答:居士是僧源,又是僧团的护法。因此,居士应该从护法的角度来落实自己的修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另外一个方面,居士跟出家人不一样,他还必须尽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因此,他必须把修行同尽职尽责、做好家庭和社会工作等融通起来。这是对居士修行的两个基本要求。

在家居士学佛,要先从做人开始。首先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人,要教育好孩子,孝顺好父母,夫妻之间要有良好的关系,在社会上要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本分工作,要在众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如果连普通人的标准都达不到,学佛也就不可能有成效。这些话也都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要做好却不容易。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落实。光挂在口头上,是不起作用的。

问:我现在已经达到了清明、绵密的阶段,往后如何前进?

答:在坐上能够做到清明、绵密,这说明你的修行有了进步。下一步你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来继续检查和磨练自己。光是在打坐的这一刻做到清明、绵密,这毕竟是短暂的,只是昙花一现。关键是离开了禅堂后怎么样?吃饭的时候怎么样?睡觉的时候怎么样?回到家里还能不能保持这种清明、绵密?

我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很重的习气,总是在无明烦恼和妄想中打转。在打坐的短时间内出现一点定的境界,不是很难;难的是把这个定境在二六时中打成一片。古人讲:要在二六时中时时处处都能够打成一片,需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云门祖师说:他用功二十年才使“心猿罢跳,意马休驰”。可见调服心之猿、意之马,让它不跳跃、不奔腾,有多么难。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天的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就道业,除非是大善根、大福德的人,否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如果暂时出现了一点静的境界,千万不要高兴,不要以为到家了,只管把这一念清净的心保持下去,一念万年地护念下去。这是最要紧的。时间到了,自然归家稳坐。

问:我只要眼睛一闭,就有佛像出现,就有光明出现,这种情形是好还是坏?

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你的工夫真正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