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什么叫苦行?佛教苦行的意思与意义

苦行的意思(星云大师

  初步与佛教接触的人,在佛教里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苦」这一个字。

  说到「苦」,一般人都很畏惧苦;但实际上,苦对我们是很有帮助、很有利益的。苦,给我们磨炼;苦,给我们增上;苦,给我们学习;苦,给我们超越。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十年寒窗苦读,哪里能考取状元呢?你没有台下的十年功夫,怎么能在台上讲出五分钟呢?

  所以,凡是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通过苦的阶段。学习不是苦,当你用心投入,学有所得,反而会觉得学习是很快乐的事;修行也不是苦,即使是修苦行,在苦行里面也会有很多的禅悦法喜。因此,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以苦为乐,苦中自有无比的喜乐。

  比方,你认为念佛很苦,他认为念佛很快乐;你认为拜佛很苦,他认为拜佛很快乐;你认为布施是苦,他认为布施为善最快乐;你认为待人好、结缘为苦,他认为助人为快乐之本。就看你对苦是怎么样的看法,如果你能把以苦为乐,以苦为修学的课程,以苦行来超越、发展,你信仰的层次,必然就会提升。

  过去有很多不合理的苦行,像拜火外道,他认为在河边烤火、拜火是修行;如果是这样,那么木柴、稻草,在火里面毁灭了,就是修行吗?有的人以浸在水里面,认为这是修行,那么鱼虾,就是最大的修行者?有的苦行者以吃饭不用手拿,那么鸟雀,都是最大修行者?这一种苦行,是不合理的。

  及至现在,也有一些寺庙门风,以错误的方式强调修行,不利人、只利自己,如穿破衣服,吃冷饭、剩菜,说是真修行,其实是连利益自己的修行都谈不上。因此,有人问开悟者的修行功课是什么?开悟后,日月依然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后则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好,那才是最好的修行。

  所以佛陀不也批驳,过去印度九十六种苦行外道,那种苦行是不如法的行为;但是真正的苦行是正行、正道(八正道),以中道义的修行方式,去除两边极端的对立,没有强用苦乐去做外相上的分别,而是在心地上下功夫,这才是修行的真义。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佛教里的修行,你太苦了,冷冰冰的,也不得意义;你太快乐了,热烘烘的,也忘失了自己。因此,佛教真正的修道呢,是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在苦乐之间,平常心是道,用中道的生活,用正常的生活,这才是佛教的修行法。

苦行的意思(圣严法师

  一般所说的苦行,大抵是指以自苦为手段以解脱为目的而言。从原则上说,这个观念并没有错,若从出发点上说,却大有区别:有的是盲目的自苦,有的是有理想的自苦。盲目的自苦,往往都是指的盲修瞎练,砂中榨油,既没有理论的根据,也没有一定的目的。有理想的自苦也有分别:一是迷信的,一是理性的。迷信的自苦是指以为持了牛戒吃草、持了狗戒吃屎、持了鱼戒浸水,便可在死后生天。理性的自苦也分两种,一是以合理的修持方法,寻求自我解脱;一是利用可资自我解脱的身心,助他人(众生)解脱。除了理性的自苦,其余均是外道的苦行。

  近人有些认为佛教不主张苦行,认为佛教是主张苦乐中和的中道行者。当然,佛陀成佛,也是在他放弃了六年的苦行,把羸弱的身体调养复原之后(《增一阿含经·增上品》之八)。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佛陀放弃的是盲目的苦行或是迷信的苦行,却又强调理性的苦行。寻求自我解脱是小乘的苦行,协助他人(众生)解脱是大乘的苦行。

  因此,在《长阿含经》卷八中,有着这样的叙述:

  佛对尼俱陀梵志说:“汝所行者,皆为卑陋:离服裸形,以手障蔽……或食牛粪,或食鹿粪,或食树根枝叶果实……或有常举手者,或不坐床,或常蹲者……或有卧荆棘者……或有裸形卧牛粪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以无数众苦,苦役此身!”像这样的苦行,佛陀是极端反对的,因为那是除了自讨苦吃就毫无意义,既不能修身养生,又不能修心入定,谈不上修行而利益他人。

  佛陀接着把佛教的苦行告诉了尼俱陀梵志:“彼苦行者,不自计念:我行如是;当得供养,恭敬礼事……得供养已,心不贪着,晓了远离,知出要法……闻他正义,欢喜印可……不自称誉,不毁他人……不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精勤不忘,好习禅定,多修智慧……不为贡高我慢自大……常怀信义,修反复行,能持净戒,勤受训诲,常与善人而为伴党,积善不已……不怀憎恨,不为巧伪,不恃己见,不求人短,不怀邪见(不信因果为邪见),亦无边见(不是中道,便是边见:相信灵魂永恒不变,或者不信死后另有境界),是为苦行离垢法也。”

  我们读了这一节佛教的苦行法门,该会感到无限的亲切,它的内容,无非是持戒、禅定、智慧等的解脱法,但也正是人世间的处世法。但这尚是属于理性的求解脱的法门。到了大乘经中,更加鼓励我们去大施大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了,为了救济众生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并且要发愿生生世世救济众生而牺牲自己,乃至做到“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微尘,不是菩萨舍身命处”。像这样的菩萨行,能说不是大苦行吗?

  因此,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他必须检束身心,刻苦自励,待人要厚,自供要薄;唯有降低了物欲的生活,才能提高精神的领域,精勤于道业的修持,努力于事业的发展,贡献于大众的公益──发大愿心,为全体人类义务劳役,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乃至牺牲自己而救济他人,这便是佛教的苦行。如果有人以不吃烟火食,不过人的生活,而以显异出奇作标榜,那便不是佛教的苦行而是外道的苦行。

苦行的意思(大愿法师)

  什么是苦行?不是说我们吃得很差,穿得很差那个就是苦行,或者我不睡觉就是苦行。真正的苦行是什么?就是忍辱度,这是最殊胜的苦行。平时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一些平常的困苦,比方说缺衣少食、寒暑交困,很冷很热,乃至于衣食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了,我们都没有问题,都能够安心忍受,我们都已经能够忍受。但是如果我遇到其他人打骂我的时候,伤害我的时候,我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能不能够忍呢?我能不能够不为所动呢?能够的话,那就是最殊胜的、最难得的苦行。

  平时我们顺缘具足,也没有什么伤害,这个时候我们个个都好像修行人一样。但是一遇到逆缘的时候,遇到自己受委屈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够忍受呢?看是不是一个真正修行人,从这个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广钦老和尚闭关出来以后,寺院里面的师父就想考核一下他,看他到底功夫怎么样。因为这个老和尚夜不倒单,晚上不睡觉,每天晚上大家下殿以后,他一个人坐在大殿里面打坐,坐通宵。

  有一次这个当家和那个维那商量一下就准备对他考验一下,故意就说,大殿功德箱里面的钱不见了。整个寺院的人都怀疑广钦老和尚了,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住在大殿里面。他也没有什么生气,也没有去解释,也没有辩解,还是安忍不动如大地,这个就是真正地修行功夫了。后来这个当家和这个维那才把这个事情的真相讲出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