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爱 之 慈悲法爱

  静思、智慧、爱

  证严法师

  卷三 爱 之 慈悲法爱

  卷三 爱

  10.慈悲法爱

  以爱一切众生的心,

  来救度一切众生,

  护持一切众生。

  救护的精神

  佛教中说两种爱:一种是饿鬼爱,也就是欲爱;一种菩萨爱,也就是法爱。我们如能身心得到解脱,所表示出来的爱,就是菩萨慈悲无我的大爱。

  又解脱的爱,另有一个名词——「救护」,以爱一切众生心,来救度一切众生、护持一切众生,这分力量叫做法爱。我们如有救护的精神,则在世间所做的一切皆无畏惧。爱是人生最幸福的,是菩萨道的基础。

  我们如能发挥这分无我的精神、清凈的爱心,则在人间所做一切皆是利世事业,毫无畏惧之虑;这就是信心、毅力与勇气。

  善心爱念

  经云:「佛口所生子。」父母所生的是肉体,是父精母血结成的身体,是不清凈身。而佛陀也会生子,他用什么生呢?是用口生,《法华经》中云:「佛口所生子。」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都自称为佛子,也就是佛从口生出的法身之子,法身是什么呢?

  父母所生给我们的是四大假合的身体,有时限,有生、有病、有老、有死;而佛陀所生给我们的法身是清凈的,无生无死、无老无病,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力量不分老幼,老人有丰富的爱心,孩童也有充足的爱心。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出来就有这分善心爱念,这也是我们的良知。佛生子是从他口中说出道理,来启发我们的良知,如此我们的良心及良知善念才能够发挥出来,这就是:「佛口所生子」——清凈法性身。

  除私爱成大爱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大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很有意义。

  佛陀的教育是要转换我们的心念,把贪念转为知足,把知足的心念化作慈悲;不但自我满足,而且还要发挥「把慈悲给予别人」的那分爱心。

  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再转换为爱,所以不发脾气就能保持柔和的心、培养爱心。如此,这个世间就会很完美。

  佛陀还教育我们要把痴迷转为智慧,去掉私爱换成大爱,这就是菩萨了。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光明清凈的世界,也就不会在天灾人祸发生了。

  平常心

  社会上有些人总以外在形象来分别身分的高低,佛陀却教育我们要用最平等、最质直的心待人,把这分爱心平等地发挥出去,不可有人相的分别,这就是正直、无谄的心,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人性平等并非只是口头上讲的平等,而是实质上的平等,不要有虚伪谄曲的心。

  原谅他人

  我们的心如要常常保持快乐,那就不要把人事当成是非。有些人常起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地接受,动不动就说别人在侮辱他、讥讽他。我们如果能把是非当成一种笑话,不要把事情当作是非,那么事情很快地就会过去。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一分爱的精神,即使别人骂我,也该以这分爱心去原谅他,这种日常生活就会过得很快乐,这也就是惜福啊!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所以说福慧双修并不难啊!

  时时吉祥

  我们每个人都要求吉祥如意、发财,那就应该先对别人好,以爱心待人,如此你的周围都是贵人,自然就会事事如意了;若欠缺爱心,就会有障碍而不得如意。

  我们如能时时救人,自然就会吉祥、好事临门。求发财,倒不如求自己的心常满足,满足就是快乐。既然取诸社会,也就要用诸社会,不需为子孙积多少财产,应该用菩萨的心来地教育子女,用妈妈的爱心来爱社会上的众生,如果能抱着这种心态,就会时常感到满足。

  如能把一切众生当做是自己的子女,看到别人的孩子成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成功一样,不必只为栽培自己的子女而苦恼。普天之下的孩子,我们也都应该去栽培,如此我们岂不是常常快乐?常常在发财吗?

  所以要发世间财,倒不如求法财,多接受佛陀的教育,并且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那一定是天天如意,时时吉祥,处处发财了。

  觉有情

  我们要实行人间的佛法,就必须身体力行地凈化人间;当然,要凈化他人必须先凈化自己。什么是凈化呢?就是培养清凈的法爱——普爱天下的众生,并待之以情。

  对人的感情不要一对一,因为感情如果只对一个人,就容易生烦恼,我们不如把感情升华扩大,即使一个人孤负我们,还有其他无数的人不会孤负我们,这种感情才有保障;必须遍布一切的爱心,「爱」千万不要缩小范围,不能只爱我自己,也不能只爱与我有关系的人,只爱自己而不能得到别人的爱,那一定会痛苦的。

  总而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一定要无所求,爱得很普遍,这才是法爱。菩萨是放长情、扩大爱,所以说菩萨叫做「觉有情」,也就是已觉悟的有情人,所以觉悟的有情,不只是今生此世而已,是承接过去的情,衔接现在而延续到未来的长情,因此过去、现在、未来的菩萨,都跟我们有断不了的情,所以诸佛菩萨常「倒驾慈航」来人间度化事业,故菩萨名为觉有情。

  记得曾有两位年轻的比丘尼来精舍,他们问我说:「法师啊!在您修行的这条路上,有否碰到困难的事?」我问他们:「什么叫做困难,因为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到困难。」他们回答道:「在人与人之间,你的心态上难道没有遭遇障碍吗?」我答道:「修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我们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还要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平易近人

  什么是最富有呢?最平常的人最富有。他没有事业的野心又有知足心,他有时间去关心亲友、关心社会、平易近人,因此可以得到真正的情谊,这种生活最富足。

  富有,应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以慈心、爱心去关怀别人。

  广慈悲济

  观世音菩萨,数千年来,一直都是民间社会中造福人群的精神堡垒。他不但以慈眼视众生,闻(寻)声救苦(追踪救济),并能身体力行,谆谆善诱,导引众生建立信心、培养意志毅力,充实广慈悲济的勇气,群策群力去造福人间,成就人人是观音、个个是菩萨的美好世界。这股精神堡垒,数千年来都一直延续不断地蕴涵着教化的力量!

  菩萨永不寂寞

  学佛者切莫以为脱离人间才有佛法,其实离开人间就没有佛法可闻可修。无始以来,诸佛菩萨都是在人间成就道业。人间需要佛菩萨,众生才有机会接受佛法。

  在六道中,「天道」只重享福,在快乐的地方自然就不想追求佛法;而地狱、饿鬼、畜生道太苦了,他们不仅苦无间断,同时没有智慧,也无法接受佛法。唯有人间苦乐参半,有警惕的机会,有接受佛法的因缘

  所以说佛法一定要在人间,人间离不开佛法,学佛必须以人间佛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从自身做起好好的培养自己的气质,发挥爱心普爱周围的人;关爱亲近的人,也关爱普天下众生,所以说菩萨永远不寂寞。

  孔子也说:「德不孤,必有邻。」有这分宽广的慈悲心去爱一切众生,就绝对不会寂寞,因为一定会有人响应这分爱的工作。

  不求代价的爱

  「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常常抱持喜舍得心理,就会能得无限的快乐。我常说不增不减,只要有清凈的爱心,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心灵上的快乐,甚至是无限量的收获。希望大家都能了解「舍」就是「得」,而能不求代价地付出爱心,那真是功德无量啊!

  而「得失」呢?在做一件事之前就想有所得,那必定会有失。人的心如能常常接受宗教的教育,就能得到身心的清凈,身心清凈就是快乐。

  聪明与智慧不一样,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才能舍得。所以,同样的心念,却有不一样的形态;同样的付出,却有不同有心理。

  假如能抱着舍得的心态去付出,你会很快乐;反之,如抱着我要得到多少才肯付出的心念,这种期待心也就是得失心。看看现在社会,多少人因贪得而惨遭损失,这就是最好的警惕。

  布施爱心

  若常常欢喜目前已拥有的一切,勤俭惜缘,就能发挥温暖于社会。世间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物资能力的人,就奉献物资的力量;有时间的人,就奉献时间参与爱的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无量的福慧功德!

  有些人没钱也没时间,却以捐血来发挥爱的功能,这也是悲智啊!及时捐热血能及时救人命,捐血不但有益身体的代谢回圈,也可以发挥救人的功能,这也是佛教所说的慈悲善行。

  佛陀曾说过:「头目髓脑悉施于人。」现在科学证明,只要肯布施,皮肤可以移植在别人身上;眼睛可以运用到别人身上;甚至连骨髓、肝肾、心脾,都可以移植捐赠。既然身体上的器官都可以布施,那身外之物还有哪一项舍不得的呢?如能做到这样,就是无贪,所以佛陀说:「若有智慧,则无贪着。」

  爱心消共业

  佛陀说:众生的灾难,来自众生的共业。众生的恶业,可造成三种大灾难:

  (一)兵荒马乱(战事):目前世界许多地方都无法平静,在电视上真人实事的悲惨战争画面,到处可见。很庆幸的,台湾人民却能够安居乐业地过生活,可以说这个地方很有善业、爱心。

  (二)天灾:衣索匹亚闹饥荒,有多少饥饿的众生在受苦?而台湾却能丰衣足食,这也是我们的福业,因过去曾有布施的善业,今世才能衣食无忧。所以我们应鼓励所有的人,及时共同来耕植这块福田

  (三)瘟疫:也就是传染病。人如缺少慈悲心,多造杀业则将来所受的苦果,就在瘟疫病乱中受报。

  世间无常,今天能平安和乐,却不知明白会如何?我们应把这分受心及时发挥,并且永远保持,更要影响更多的人把爱心扩展出去,才消除灾难。

  救济人群

  佛陀于人间施行教法,是为了救济人群。也许你们听到「救济」二个字,会有所疑惑,为什么我会说是「救济」呢?因为人生是苦,不止贫困的众生苦,富有的众生也苦。平常我们都知道人生有四大苦,其实以佛法来分析,人生不只有四大苦,还有三界的三苦、人生的八苦。三苦有: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苦上再加苦,这是在欲界中。众生在人间,除了身体上有四大苦(生、老、病、死),还有精神上的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除了身心这八大苦外,生在欲界中,因为有物质的存在,所以有不断追求的苦,还有败坏无常的苦。

  二、坏苦:谓长期享受于富乐之中,一旦突生变故,乐相坏时,苦相即至,名为坏苦,亦称为乐极生悲。

  三、行苦:是说诸法不住,变易无常,四相迁流、异灭,不得安稳。

  在色界中,有「成、住、坏、空」之坏苦。无色界虽已无物质,但却有心识变异之行苦。总之,三界中就是有这三苦。

  五蕴炽盛苦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也多是心理形态的痛苦。佛陀来人间就是为了救济众生,使贫困之人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获得物质上的支援,解决物质缺乏的痛苦。

  而富有的众生,因为心灵上有不断追求、不知足的痛苦,所以佛陀创立教法,以宗教家的精神来教育众生,充其爱心、富有感情,使人人生活于身心富乐中,所以说佛陀施教是为了救济人群。

  看病的爱

  在慈济医院中有一幅大壁画,是关于探病的故事——

  佛陀有一个弟子,别人生病的时候,他既不照顾也不关心。到了年老时,病了也没有人要去看他,无人倒水给他喝,全身脏兮兮;佛陀知道后,便亲自到他的房间去看他,为他洗澡,照料饮食。这时,佛陀就向弟子说:「看病的功德为第一。」

  人最痛苦、最无奈的时刻就是在病苦中,别人生病时,如能表现出一分爱心、一分亲切,这分恩德是很大的,所以说看病的功德为第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