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一章 净土与念佛法门

  第十一章 净土念佛法门

  第一节 东西二大净土

  第一项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大乘佛法的兴起,与净土念佛法门,有密切的关系。原则的说,大乘是不离念佛与往生净土的。在初期大乘佛法兴起声中,西方阿弥陀Amita^bha佛净土,东方阿閦Aks!obhya佛净土,也流传起来。赞扬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有三部,可简称为『大(阿弥陀)经』、『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大经』是弥陀净土的根本经,华文译本,现存有五种:

  图片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二卷  吴支谦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四卷  后汉支娄迦谶译

  『无量寿经』                          二卷  曹魏康僧铠译

  (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         二卷  唐菩提留志译

  [P760]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三卷  赵宋法贤译

  五种译本的译者,唐译本与宋译本,是明确而没有问题的;前三部的译者,有不少的异说。梁僧佑(天监一七年──西元五一八卒)的『出三藏记集』,误以『大经』与『小经』,为同本异译,所以分别的叙述了六部。然『大经』的古译本,当时存在而保留下来的,实际上只有两部 ──支谦译的『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竺法护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1)。隋开皇(十四年──西元五九四)『众经目录』,共列六部,除已经佚失的三部外,『大经』古译本共三部(2):

  图片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二卷  魏白延译

  『阿弥陀经』                          二卷  吴支谦译

  『无量寿经』                          二卷  晋竺法护译

  开皇『众经目录』所说,支谦所译的,与『出三藏记集』相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改为白延译;而竺法护所译的,却是另一部『无量寿经』(这两部,『出三藏记集』是作为一部的)。隋仁寿(二年──西元六0二)『众经目录』,唐静泰(龙朔三年──西元六六三)『众经目录』,唐道宣(龙朔四年──西元六六四)『大唐内典录』,都是这样的三部──支谦、白延、竺法护所译(3)。 [P761]

  隋开皇十七年(西元五九七),费长房撰成『历代三宝纪』,所载的『大经』古译,一共有八部。周(天册万岁元年──西元六九五)明佺等所撰的『大周刊定目录』,对于『大经』古译本,完全依据『历代三宝纪』。然偶尔注明,某经有多少纸(页),所以知道当时实际存在(注明纸数)的,只有三部,与『众经目录』等相同的三部(4)。『大经』古译而注明多少纸的,初见于静泰的『众经目录』(5);『大周刊定目录』有二说(6),今对列如下:

  图片

  │『静泰录』│『大周录』卷三│『大周录』卷十三

  ───────────────┼─────┼───────┼─────────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白延译  │六十纸    │七十纸        │三十六纸

  『阿弥陀经』          支谦译  │五十三纸  │五十三纸      │五十三纸

  『无量寿经』          竺法护译│三十九纸  │四十六纸      │三十六纸

  依『大正藏』古译三部(每页分三栏)来计算:支谦译的『阿弥陀经』,共五十四栏,是五十三纸本,这是译者与页数,始终传说一致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正藏』六十二栏,就是静泰所传的六十纸本。『无量寿经』四十一栏,与静泰所传的三十九纸本大致相合。古代的一纸,约合『大正藏』一?0三栏。『大周刊定目录』所传的二说,自相矛盾,应该是传写错了。隋唐间的『大经』古译,就是这三部。由于纸数的记录,使我们能有明确的认定。

  唐开元十八年(西元七三0),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当时存在的『大经』古译本,也是 [P762] 上面所说的三部,但译者有了变动。『阿弥陀经』,仍旧是支谦所译。旧传白延所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改为后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译(7); 而竺法护所译的『无量寿经』,却改为魏康僧铠Sam!ghavarman译(8)。『开元释教录』改定的理由何在?原来,『阿弥陀经』的译出最早。『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文段、文句、二十四愿,大都采用『阿弥陀经』而略加修正;并补充「叹佛偈」与「礼觐偈」;增加法会四众的名字;改音译部分为义译。这两部关系密切,自成一类。『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本,与唐译本相合,叙述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文体较整齐,不像古译(二)本那样的冗长。但古译二本的「五大善」,及乞丐与国王譬喻,都保留着,似乎是二十四愿本与四十八愿本的,过渡期间的经本。古代,一致以『阿弥陀经』为支谦所译,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增加了推定上的困难。如依『出三藏记集』,是竺法护所译,比对竺法护的其他译典,不可能是一人所译的。如依『众经目录』,改为白延所译,然白延与支谦同时,可能还早些。白延在魏地,支谦在吴地,白延采用支谦译而略加修改,是很难想象的。不满意古代传说,所以『开元释教录』改定为支娄迦谶译。然支谶在前,支谦在后,支谦依据支谶的译本,反而改用音译,不合常情,也不合支谦的译例。传说一直在变动中,显然是没有确切的史实可据。我以为,如否定古代一致的传说,以『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为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支谦译;支谦是传承支谶所学的,译文少用 [P763] 音译,也许是最合理的推定!

  『小(阿弥陀)经』的译本,现存二部:一、『阿弥陀经』(也名『无量寿经』),一卷,姚秦弘始四年(西元四0二)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二、『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唐永徽元年(西元六五0)玄奘译。这是『大经』的略本,虽没有「二十四愿」与「三辈往生」,然叙述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劝念佛往生,简要而有力,为一般持诵的要典。『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宋元嘉年间(西元四二四──四五一),!7痳良耶舍Ka^layas/as译。立十六观,九品往生,是观相念佛的要典。

  依阿弥陀净土的根本圣典──古本『阿弥陀经』,全经的内容,是:佛因阿难A^nanda 的启问,称叹阿难;称叹佛如优钵昙华那样,是难得相遇的。

  佛说:过去提!6嗀罗竭(Di^pam!kara然灯)佛以前三十四佛,名楼夷!1宋罗Lokes/varara^ja 世自在王)。那时的大国王出家,名昙摩迦(Dharma^kara法藏)的问佛:自己「求佛为菩萨道」,希望成佛的时候,能于十方无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顶中光明普照;国土七宝庄严;十方无数的佛国,都听见我的名字;听见名字的诸天人民,来生我国的,都成为菩萨、阿罗汉(这是阿弥陀净土的根本意义)!佛赞叹他,只要精进不已,一定能满足心愿的。于是佛为昙摩迦说了二百一十亿国土的情况。昙摩迦选择而集成二十四愿;从此奉行六波罗蜜,精进愿求,终于成 [P764] 为阿弥陀佛Amita^bha,实现了当初的愿望──上来是阿弥陀佛的因行。

  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顶的光明,是十方诸佛所不及的。凡见佛光明的,莫不慈心欢喜,不起贪瞋痴,不作不善事,恶趣的忧苦也停止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受到十方佛、菩萨、罗汉的称赞。如称赞佛光明的,往生阿弥陀佛国,就受到菩萨、罗汉们的尊敬(阿阇世王太子,与五百长者子来了,听了二十四愿,就发愿成佛。这一段,『无量寿经』等都没有)。

  阿弥陀成佛以来,已经十小劫。国名须摩提Sumati,Sukha^mati^/,Sukha^vati^,在千万亿佛国外的西方。国土是七宝所成的平地,没有山、海、江河。没有三恶趣、鬼神,都是菩萨、阿罗汉,寿命无量劫。饮食自然,与第六天一样。没有妇女,女人往生的,都化作男子。菩萨、阿罗汉们,能互相见闻。同一种类,面目端正,同一(金)色。心中但念道德;说正事,说佛法,不说他人的罪过。互相敬爱,互相教诫。没有贪瞋痴,没有念妇女的邪意,能知道自己过去世的宿命──上来总说佛与佛国的庄严。

  阿弥陀佛的讲堂、精舍、楼观,菩萨、阿罗汉的住宅,都是七宝所成的。到处有七宝的浴池;池水香洁,有人间天上所没有的香华。池水缓缓的流,发出五音声。凡往生阿弥陀佛国的,都在宝池的莲华中化生;面貌端严,如以第六天王来相比,如丑陋的乞丐,与端严的国王一样(论到善恶业报)。讲堂、住宅、浴池,到处是一重重、一行行的七宝树,发出的五音声,也胜过第 [P765] 六天的音乐。

  佛与菩萨、罗汉入浴时,池水会随意上下。出了浴池,坐在莲华上,微风舒适的吹着。宝树作五音声;宝华散落身上,落地就消失了。菩萨、阿罗汉们,想听经、听音乐、闻华香的,都随各人的心意。浴罢,在地上或虚空,讲(读?)经的,诵经的,说经的,受经的……坐禅的,经行的,都能得须陀洹道……阿罗汉道,或得阿惟越致(不退)。

  菩萨们要供养十方佛,无数人追随而去。到了他方佛国,礼佛供养,供品是随意化现的。菩萨们坐着,听佛说经。诸天次第的下来,供养菩萨、阿罗汉。到处供养完毕,在「日未中时」,就回来见阿弥陀佛。饮食时,自然有七宝ㄦ、七宝钵,钵中有百味饮食,香美无比,大家平等的受用。

  阿弥陀佛说经时,菩萨、罗汉与诸天人民都来了;十方如恒河沙数佛国,也遣无数的菩萨来集会。佛说『道智大经』,风吹宝树作五音声;宝华覆在虚空;诸天持华、香、衣、音乐来供养。听经的都随分得益,得须陀洹……阿罗汉,得阿惟越致。菩萨与罗汉,诵经说法,智慧的勇健精进,如师子王,胜过十方佛国的菩萨、阿罗汉──以上说明佛国的依正庄严。

  佛答阿逸(Ajita弥勒)菩萨:阿弥陀佛国的阿罗汉,般泥洹的无数,新来得道的也无数,如大海水,流出流入,始终是那样的不增不减。在十方佛国中,阿弥陀佛国最大最好,那是佛在 [P766] 行菩萨道时,大愿精进修德所成的。

  菩萨、阿罗汉的七宝住宅,在地上,或在空中,多高多大,能随自己的意愿。也有不得自在的,那是由于慈心、精进、功德的不足。衣食都是平等的。佛国的讲堂住宅,胜过了第六天上。菩萨与阿罗汉,能见能知三世十方的事。顶有圆光,所照的有大有小。佛国的两大菩萨:盖楼!1宋 (Avalokites/vara观世音)、摩诃那钵(Maha^stha^mapra^pta大势至),顶中的光明,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善男子、善女人,如有危急恐怖的,归命这两位菩萨,都能得解脱

  阿弥陀佛顶的光明极大,连日月星辰都不见了,所以没有时劫,是永久的无限光明。佛国也不会败坏。佛的寿命无量,因为要度脱十方天人,往生佛国,得解脱或成佛。佛的恩德无穷,说法也难以数量;佛的寿量,是谁也不能数知的。将来阿弥陀佛入泥洹了,观世音菩萨作佛;观世音泥洹了,大势至菩萨作佛。智慧、福德、寿命,都与阿弥陀佛一样──以上说明阿罗汉的无数,佛光、佛国与佛寿的无量。

  佛对阿逸菩萨说:往生阿弥陀佛国的,有三辈:最上辈的,修六波罗蜜,出家,不犯经戒,慈心精进,离爱欲,不瞋怒,斋戒清净而诚愿往生的,常念不断绝,现生能见阿弥陀佛,菩萨与阿罗汉;临命终时,佛菩萨等来迎,往生佛国。在宝池莲华中化生,得阿惟越致,住处与阿弥陀佛相近。中辈人,不能出家,但能布施持戒,供养寺塔,不爱不瞋,慈心清净,斋戒清净而愿生 [P767] 佛国。能一日一夜念不断绝,现生在梦中见佛,临终化佛来迎,往生佛国,智慧勇猛。下辈人,不知道布施,供养寺塔,但也能不爱不瞋,慈心精进,斋戒清净而愿生佛国。能十日十夜念不断绝的,命终往生,也智慧勇猛。中下辈人,如中途疑悔不信的,命终时以阿弥陀佛的威力,生在边地疑城。五百岁后,才能出城,久久才能见佛,渐渐的开悟。

  (上辈)阿惟越致菩萨!皆当作佛。如愿生他方佛国的,也不会堕恶趣,一定成佛。(下辈)想往生的,应该修十善行,信佛法,作善事,十日十夜不断绝,往生阿弥陀佛国。(中辈)虽不能出家,能不念家事,不与妇女同床,断爱欲而一心斋戒清净的,一日一夜不断绝的,命终可以往生。往生佛国的,都生在七宝莲华上,自知宿命。

  佛国的菩萨、阿罗汉们,都一心行道,没有罪恶,终于趣入泥洹。佛国这样的清净美好,为什么要恋着世间,不肯作善为道?生死是不能相代的,千亿万岁在生死中,实在可怜!如信佛说而行善的,是佛的小弟(子)。学经戒(法与律)的,是佛的弟子。出家为佛作比丘的,是佛的子孙〔佛子〕。大家应该发愿修行,求生阿弥陀佛国!

  阿逸赞佛的慈悲、恩德;听见阿弥陀佛名号的,都欢喜开解。佛说:是的!如于佛有慈心的,就应当念佛。生死那样的苦恼,世间事不过须臾。往生阿弥陀佛国的,不再有罪恶、忧苦,得永久的安乐。求往生的,切不可疑悔不信,因此而生在疑城──以上明三辈往生,劝人念佛往生 [P768] 。

  佛对阿逸说:要制心正意,身不作恶。十方佛国,都自然行善,容易教化。我在这苦世间成佛,为的要使大家离五恶,修行五(戒)善,得福德而入泥洹。世间的苦恼,都由于五恶。大家要摄持根门,奉行六度。对于(释迦佛的)经法,能慈心专一,斋戒清净一日一夜的,胜过在阿弥陀佛国行善百年。作善十日十夜的,胜过在他方佛国行善千年。我在这苦世间成佛,慈心教导,人人行道,自然天下太平。将来佛去世了,作善的少了,五恶又要盛起来。大家总要持佛的经法,展转教化──以上说明释迦佛出于恶世,以五戒度人的意义。

  佛教阿难,向西方,为阿弥陀佛作礼,并说:「南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阿弥陀佛放光,无数世界大震动;法会大众,都见到阿弥陀佛与七宝国土。那时,一切苦难都停止了。

  佛说:十四世界及无数国土的菩萨,都往生阿弥陀佛国。宿德深厚的,才能听见阿弥陀佛的名声;狐疑不信的,是从恶道中来的。佛将经嘱累大众;将来经法灭绝时,此经留住百年,利益众生

  从大本『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佛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以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阿 [P769] 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0下──三0一上)说:

  「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9)。

  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一切佛。佛的光明、名闻(称),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诸天人民称叹,所以发愿往生:这是第二十四愿(10)。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的光明遍照,使一切众生的苦迫,得到解除,在释尊入胎、出胎、成佛的因缘中,部派佛教有不同程度的放光传说(11)。阿弥陀净土,是重视光明的利益众生,而予以高度的赞扬(12)。胜过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所以第十七愿说:「令我洞视(天眼通)、彻听(天耳通)、飞行(神足通) ,十倍胜于诸佛」。十八愿说:「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13)。也许这过于特出,不大适合「佛佛平等」的原则,所以这二愿,其他译本都删略了。根本意愿中的国土七宝所成,是第三愿,『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没有这一愿。在净土本愿思想的发展中,着重于来生净土者的功德。净土思想的重点,不止是理想的自然环境,而在乎净土中的德行与进修,圣贤间和平的向道。所以「三 [P770] 辈往生」,是弥陀净土的,怎样往生净土的重要问题。

  「三辈往生」,古译本都有明确的说明。在『阿弥陀经』中,与「三辈往生」有关的,共有四处:一、「三辈往生」;二、「二十四愿」的五、六、七──三愿;三、「三辈往生」段后,重说三类往生,为一补充说明;四、佛小弟、弟子、子孙──三类(14)。依『阿弥陀经』所说,往生阿弥陀佛国的,虽有不等程度的三类,然有共同的条件。如「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而「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愿欲往生的一心念,是往生者所必不可缺的。在这些共同的基础上,如出家,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断爱欲(「不与女人交通」)而常念至心不断绝的,是上辈,佛的子孙[佛子]。生到阿弥陀佛国,就作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不能出家的,能受持经戒,布施沙门,供养寺塔,就是能在三宝中广作福德的。一日一夜中,断爱欲(不念世事,不与女人同床)而常念不断绝的,是中辈,佛的弟子。依第六愿说:「来生我国作菩萨」,但其他三处,都没有明说是菩萨。如不能出家,又不能在三宝中广作福德,这是由于「前世作恶」,应该忏悔;奉行十善;在十日十夜中,断爱欲而常念不断绝的,是下辈,佛的小弟(子)。依『阿弥陀经』所说,往生的必备条件,是慈心,不瞋,斋戒与断爱欲──一日一夜……或尽形寿,一心念愿求生阿弥陀佛国。而出家行六波罗蜜的,是上辈、菩萨;广修福德的,是中辈;不修福德的,只能是下辈。这是推重出家与断爱欲,也是重视福德 [P771] 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所说的「三辈往生」,也是这样的;但在二十四愿中,仅有十八愿的「作菩萨道」,与十九愿的「前世为恶」,缺中辈人(15)。

  魏译『无量寿经』的十八、十九、二十──三愿,与「三辈往生」相当。仅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与『阿弥陀经』相合。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也是一心念愿生阿弥陀佛国的意思(16)。但在正说「三辈往生」,却有了重大的修改。如上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中辈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下辈是「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乃至一念念于彼佛」(17)。三辈都说发菩提心,有倾向于纯一大乘的迹象。上辈与中辈,都是一向专念,而下辈是「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往生的条件,大大的放宽了。「念」,也是专念无量寿佛,不再是念生阿弥陀佛国。『无量寿如来会』,与『无量寿经』相合,是四十八愿的修正本。『大乘无量寿经』,是三十六愿本。与三辈相当的愿文,是十三、十五愿,都是「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8)。与「三辈往生」相当的,也都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9)。四十八愿本,对于往生阿弥陀佛国的,倾向于纯一大乘,然经中所说无量数的阿罗汉,从何而来,并没有交待。三十六愿本才明确的说:「所有众生,令生我剎,虽住声闻、缘觉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宝剎之内,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0);「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21)。一切 [P772] 众生同归于一乘,从四十八愿本而演进为三十六愿本,露出了后期大乘的特色。

  依『阿弥陀经』,中辈与下辈往生的,是一日一夜或十日十夜念不断绝的。如「后复中悔,心中狐疑不信」,不信善恶业报,不信阿弥陀佛,不信往生。这样的人,如「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的,临终见佛的化相,一念悔过,还是可以往生的,但生在佛国的边界(四十八愿本等,称为「胎生」)。在城中虽快乐自在,却不得见佛,听经,也不能见比丘僧。要五百年以后,才能出城来,慢慢的见佛听法。疑信参半而生于边国,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有此传说,『阿弥陀经』引为「中悔」者的住处。经上说:「佛亦不使尔身行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诚信,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阿弥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22)。「中悔不信」,是应该堕恶道的。但依佛的慈悲威力,使他生在边地。阿弥陀佛对恶人的他力接引,在这里已充分表现出来了!

  注【88-001】『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下、七下)。

  注【88-002】『众经目录』卷一(大正五五?一一九中)。

  注【88-003】『众经目录』卷二(大正五五?一五八下)。『众经目录』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大唐内典录』卷六(大正五五?二八九下──二九0上)。

  注【88-004】『大周刊定目录』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 [P773]

  注【88-005】『众经目录』卷二(大正五五?一九一中)。

  注【88-006】『大周刊定目录』卷三(大正五五?三八九上──中)。又卷一三(大正五五?四六二中)。

  注【88-007】『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五五?四七八下)。

  注【88-008】『开元释教录』卷一(大正五五?四八六下)。

  注【88-009】『阿弥陀经』是长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大正一二?二八0下),『无量寿经』卷上(大正一二 ?二六七中),都是颂文,大意相同。『大宝积经』卷一七『无量寿如来会』(大正一一?九六上),『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大正一二?三一八下),颂意稍略。

  注【88-010】『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第十三愿,『无量寿经』第十二愿。

  注【88-011】如『佛本行集经』:「入胎」,卷七(大正三?六八二下)。「出胎」,卷七(大正三?六八六下)。 「成佛」,卷三0(大正三?七九五下──七九六上)。

  注【88-012】「唐译本」与「宋译本」,重于「无量寿」,对「无量光明」的憧憬,多少衰退些。

  注【88-013】『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二上)。

  注【88-014】一、『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三一一上)。二、卷上(大正一二?三0一中──下)。三、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一上──中)。四、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注【88-015】『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大正一二?二八一下)。

  注【88-016】『无量寿经』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八上──中)。 [P774]

  注【88-017】『无量寿经』卷下(大正一二?二七二中──下)。

  注【88-018】『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下)。

  注【88-019】『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三中──下)。

  注【88-020】『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大正一二?三一九中)。

  注【88-021】『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大正一二?三二一上)。

  注【88-02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中)。

  第二项 阿閦佛妙喜净土

  阿閦Aks!obhya佛净土的经典,华译而现存的,有一、后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西元一七八──一八九)译的『阿閦佛国经』,二卷。二、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西元七0五 ──七一三)所译,编为『大宝积经』第六『不动如来会』,二卷。这二部是同本别译,译出的时间,距离了五百多年,但内容的出入不大。汉译的分为五品,唐译的作六品;就是汉译的第五『佛泥洹品』,唐译分为『涅槃功德品』、『往生因缘品』。汉译的末后部分,显然是残缺不全,唐译是完整的。这部经在长期流传中,没有太多的变化──随时代而演化,所以在初期大乘思想中,能充分而明确的表示出早期的经义。 [P775]

  这部经的内容概要,是:舍利弗S/a^riputra请佛开示:「如昔诸菩萨摩诃萨,所愿及行,明照并僧那」,以作未来求菩萨道者的修学楷模。佛说:过去,东方有阿比罗提(Abhirati,译为妙喜)世界,大目Vis/a^lanetra?如来出世,为菩萨说六波罗蜜行。菩萨行是难学的,因为对一切众生,不能起瞋恚。那时,有比丘对大目如来发愿:「我从今以往,发无上正真道意」,一直到成佛,不起瞋恚;不起声闻缘觉心;不起贪欲,(瞋恚),睡眠,众想[掉举],犹豫狐疑、悔(以上是五盖);不杀生,偷盗,非梵行,妄语,骂詈[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以上是十恶)(1)。这位比丘这样的「大僧那僧涅」(maha^-sam!na^ha-sam!naddha,译义为着大铠甲)!由于不再起瞋恚,所以被称为阿閦Aks!obhya菩萨。

  阿閦菩萨又发愿:所行的不离一切智愿;一切智相应;生生出家;常修头陀行;无碍辩才说法;常住三威仪──行、立、坐;不念根本罪及妄语等世俗言说;不笑而为女人说法;不躁动说法,见菩萨生大师想;不供养异道,在坐听法;财施法施时,对人不生分别心;见罪人受刑,一定要舍身命去救助。当时,大目如来为阿閦菩萨证明,能这样发愿修行的,一定成佛。阿閦菩萨又发愿,将来的佛国中,四众弟子没有罪恶;出家菩萨没有梦遗;女人没有不净。那时,大目如来为阿閦菩萨授记,将来在妙喜世界成佛,名阿閦如来。

  佛对舍利弗说:阿閦菩萨受记时,如放光、动地等瑞相,都与释尊成佛的情况一样。阿閦菩 [P776] 萨发愿以来,他的「僧那僧涅」,是一般菩萨所不及的。手足头目,什么都能施舍;身体没有病痛;世世梵行;从一佛剎到一佛剎,供养,听法,修波罗蜜行。并以所有的善根回向,愿成佛时,佛国中的菩萨,都能这样的修行──以上『发意受慧品』。

  阿閦如来成佛时,放光,动地;一切众生都不食不饮,身心不疲倦,互相爱敬而欢乐;天上与人间,都没有欲念;合掌向着如来,见到了如来;天魔不作障碍,诸天散华;阿閦佛的光明,映蔽了大千世界的一切:这是阿閦佛本愿所感得的。

  阿閦佛国土,非常庄严:高大的七宝菩提树,微风吹出和雅的音声。没有三恶道。大地平正,没有山谷瓦砾,柔软而随足高低。没有风寒(热)气──三病,没有恶色丑陋。贪瞋痴都微薄。没有牢狱拘闭。没有异道。树上有自然香美的饮食,随意受用。住处七宝所成,浴池有八功德水。女人胜过女宝多多。床座是七宝的,饮食与天上的一样。没有国王,但有阿閦佛为法王。没有淫欲。女人没有女人的过失;怀孕与生产,没有苦痛。没有商贾,农作。自然音乐,没有淫声。这都是阿閦佛本愿所感得的。

  阿閦佛的光明普照。佛的足下,常有千叶莲华。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以七宝的金色莲华为庄严──以上『佛剎善快品』。

  阿閦佛国中,证阿罗汉,得八解脱的声闻弟子,非常多,多数是一下就证阿罗汉的;如次第 [P777] 证得阿罗汉果,那是懈怠人了。佛国的声闻,一定现生得阿罗汉,成就阿罗汉的功德。佛国也有三道宝阶,人间与天上,可以互相往来。人的福乐,与天上相同,但人间有佛出世说法,比天国好多了!佛说法的音声,听法的弟子,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弟子们衣食自然,没有求衣钵、作衣等事。没有罪恶,所以不说罪,也不用授戒。弟子们离欲、慢,少欲知足,乐独住)(2)。弟子们住三威仪──行、立、坐而听法。涅槃后自然化去,没有剩余。弟子们很少不具足四无碍解及四神足的──以上『弟子学成品』。

  阿閦佛国有无数的菩萨,(多数是)出家的受持佛法,或到他方去听法、问义。如往生阿閦 佛剎的,决定住于(声闻、缘觉)佛地,得阿惟越致。出家菩萨都不住精舍;出家与在家的菩萨,都受持佛法,死了再生,也不会忘失。如要在一生中见无数佛,种无数善根,为无数大众说法,就应当发愿,求生阿閦佛国。此地的出家菩萨,万万不及阿閦佛国的菩萨。如生在阿閦佛国,就得阿惟越致,因为恶魔不会娆乱,而且信奉佛法。以满大千界的七宝布施,愿生阿閦佛国,如炼金而制成庄严具一样。生在佛国的菩萨,都是「一行」──「如来行」。如王城坚固,不畏强敌的侵夺;远走边国的,不怕债主的逼迫。求菩萨道而愿生阿閦佛国的,也不会受恶魔的娆乱。

  佛知道舍利弗的意念,就现神力,使大众见到阿閦佛国众会的庄严。舍利弗说:阿閦佛国的诸天人民,没有胜劣的差别,充满了欢乐。佛在大众中说法,如大海那样,一望无涯的没有边际 [P778] ;听众都身心寂静不动。以大千界七宝布施,求生阿閦佛国,能得阿惟越致,如拿着国王的书印,出使到他国一样。生阿閦佛国的,与此间的须陀洹相等,不会再堕恶道,决定向于正觉。佛说:生阿閦佛国的菩萨摩诃萨,与此间的受记菩萨,坐树下菩萨相等。(阿难问须菩提:见阿閦佛国众会吗?须菩提教阿难向上看,但见虚空寂静。须菩提说:观阿閦佛国众会,应当是这样的) (3)!为什么相等?法界平等,所以说相等──以上『诸菩萨学成品』。

  阿閦佛涅槃那一天,化身遍大千界说法;为香象Gandhahastin菩萨授记作佛,名金色莲华;国土、众会,与阿閦佛国相同。阿閦佛涅槃时,现种种瑞相。凡生阿閦佛国的,都能得授记,得阿惟越致。凡听闻阿閦佛功德法门的,不属于魔。应求阿閦佛本愿,生阿閦佛国,「读诵百八法门」(4),受持一切微妙法门。阿閦佛涅槃时,自身出火阇维,金色的舍利,有吉祥相(卍)。大众为佛起七宝塔,以金色莲华作供养。往生阿閦佛国的菩萨,命终时见(成佛的)种种瑞相。阿閦佛的正法,住世百千劫。因为少有听法的,说法的也就远离了,精进的人少了,佛法也就渐渐的灭尽──以上是阿閦佛的涅槃功德。

  愿生阿閦佛国的,要学阿閦佛往昔的大愿;行六波罗蜜,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愿见阿閦佛的光明,见阿閦佛国的无数声闻;无数菩萨,与他们共同修学。愿见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沙门)的;不起二乘心的;「谛住于空」的;常念佛法僧名号的。能这样,就能往生阿閦佛国, [P779] 何况与波罗蜜相应,善根回向愿生阿閦佛国呢!愿生阿閦佛国的,应念十方佛,佛所说法,佛弟子众。修「三随念」,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的,能随愿生一切佛国;如回向阿閦佛国,就能够往生。

  阿閦佛国的功德庄严,是一切佛国所没有的,所以菩萨应发愿摄取佛国的庄严,起增上乐欲心而往生。愿摄取清净佛国的,应该学阿閦菩萨摄取庄严佛国的德行。释尊有无数声闻弟子,但比阿閦佛国,简直少到不足比拟。弥勒Maitreya及未来贤劫的诸佛,所有的声闻弟子,也万万不及。阿閦佛国的阿罗汉,比大千界的星宿还要多。阿閦佛国的,十方世界的菩萨、声闻,对于阿閦佛国功德法门,受持读诵通利的,非常的多,都能生阿閦佛国。阿閦佛护念这些人,所以临终不受恶魔的娆乱,不会退转,也不受水火毒刀等危害。阿閦佛远远的护念他们,如日轮的远照,天眼、天耳通的远见远闻一样。

  佛护念付嘱菩萨摩诃萨,菩萨受此功德法门,为无量众生宣说。求声闻而能受持的,就能得阿罗汉。菩萨及阿惟越致,优先得到这阿閦佛功德法门。薄福德的,虽以满阎浮提的七宝布施,也求不到这一法门。菩萨能听闻的,一定成无上菩提。这部阿閦佛功德法门,受持者应该读诵通利,广为他人宣说。即使是远方,或是「白衣家」,为了说法,为了读诵、书写、供养,都应该前去,尽力的求得这阿閦佛功德法门(5),以上『佛般泥洹品』。 [P780]

  法门的流通世间,是如来的威神力,也由于帝释、四王天等的护持。如国内有雨雹等灾害,应专念阿閦佛名号。菩萨要现身证无上菩提,就要学阿閦佛往昔所修的愿行。诸天听了,都赞叹归命,散华供养。佛知道帝释的心念,就现神力,使大众见阿閦佛国与众会的庄严。佛劝大众发愿往生阿閦佛国──以上『往生因缘品』。

  从『阿閦佛国经』看来,阿閦佛净土法门,也是劝人发愿往生的。但在『阿閦佛国经』卷上,叙述国土庄严时,有这样的话(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有异比丘,闻说彼佛剎之功德,即于中起淫欲意,前白佛言:天中天!我愿欲往生彼佛剎!佛便告其比丘言:痴人!汝不得生彼佛剎。所以者何?不以立淫欲乱意着,得生彼佛剎;用余善行法清净行,得生彼佛剎」。

  「淫欲意」,「淫欲乱意着」,唐译作「心生贪着」、「爱着之心」(6)。净土,是不能以爱着心(贪图净土的庄严享受)往生的;要修善行,清净梵行,才能往生。这是重在德行,不是偏重信愿的。所以舍利弗最初启请,就是要知道过去菩萨摩诃萨的,「所愿及行,明照并僧那」。从大愿与净行,为正法而精进中,得来的净土庄严,可作为菩萨发心修学的模范;生在净土的,也是大好的修行道场。经中在叙述了佛的泥洹功德以后,说出了往生阿閦佛国的因缘,如:

  1.发愿学阿閦佛往昔的愿行。 [P781] 2.行六波罗蜜,善根回向,愿生阿閦佛国。 3.愿当来见阿閦佛的光明而成大觉。 4.愿见阿閦佛国的声闻众。 5.愿见阿閦佛国的菩萨众,与菩萨们一同修学。 6.愿见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的,舍离二乘心的,谛住于空的,念佛念法念僧的菩萨。 7.念十方佛法僧──「三随念」,回向无上菩提。

  前二者,足以表示阿閦净土法门的特质。次三则,愿当来生在阿閦佛土,见佛光、声闻与菩萨,主要是与菩萨共学。后二则是遍通的,愿见大菩萨,及念十方三宝,回向菩提。这是能随愿 往生十方净土的,如回向阿閦佛土,当然也可以往生。总之。往生阿閦(及一切)净土的因缘,是清净的愿行。

  修学阿閦佛功德法门的,有菩萨,也有声闻。但唐译这样说:「若声闻乘人,闻此功德法门,受持读诵,为无上菩提及真如相应故,精勤修习。彼于后生当得成就,或于二生补处,或复三生,终不超过当成正觉」(7)。这是声闻回心而趣入佛道了,与汉译本不同。经典在流传中,会多少受到后代思潮影响的。 [P782]

  阿閦菩萨当时的誓愿,是世世作沙门。世世着补衲衣[粪扫衣],(但)三法衣,常行分卫〔乞食〕,常在树下坐,常经行、坐、住(不卧)──头陀行(8)。这是典型的头陀行。经中一再劝人,要学阿閦菩萨的愿行。等到大愿成就,实现为妙喜世界。在妙喜净土中,「诸菩萨摩诃萨,在家者止高楼上;出家为道者,不在舍止」(9)。出家菩萨不住七宝的精舍,正是树下坐(露地坐)──头陀的生活形态。理想的出家菩萨,不是近聚落住,在寺院中过着集体生活,而是阿兰若处,头陀行的比丘。阿閦佛净土中的声闻弟子,汉译本说 (10):

  1.众弟子不于精舍行律──善本具足故。 2.诸弟子不贪饮食、衣钵、诸欲──少欲知足故。 3.佛不为诸弟子授(制)戒──其剎无有恶者故。 4.无有受戒事──得自在聚会,无有怨仇。 5.诸弟子不乐共住,但行诸善。

  阿閦佛国的声闻弟子,是不住精舍,依律行事的。佛没有为他们制戒,他们也没有受戒。没有和合大众,举行羯磨(「不共作行」),只是独住修行。这是比对释尊制立的僧伽生活,而显出净土弟子众的特色。佛教自制立学处、受具足戒以来,渐形成寺院中心,大众过着集体生活,不免有人事的烦扰。在印度,部派就在僧团中分化起来,留下多少诤执的记录。不满此土的律仪 [P783] 行,所以理想净土的出家者,是没有制戒的,受戒的,聚会时没有怨仇,过着独往独来的,自由的修道生涯。阿閦佛国的菩萨与声闻弟子,与「原始般若」出于阿兰若的持修者,是一致的。在现实人间,有少数的阿兰若远离行者,以释尊出家时代的生活(四清净),及佛弟子早期的生活(八正道)方式为理想,而表现于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里。从「重法」而来的,初期的智证大乘,不满于律仪行的意境,到西元六、七世纪,已缺乏了解,所以净土中声闻弟子的生活方式,唐译本竟全部删去了!

  注【89-001】汉译本,「悔」盖在十不善内;唐译本,「疑」盖与十不善合为一段。似乎梵本传写,有点杂乱。

  注【89-002】没有罪恶以下,唐译本缺。

  注【89-003】这一段似乎是补入的,因为除去这一段,前后文恰好衔接。

  注【89-004】唐译「诵百八法门」,汉译作「八百门」,以唐译为正。

  注【89-005】以下,汉译本缺。

  注【89-006】『大宝积经』卷一九『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0五下)。

  注【89-007】『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一一下)。

  注【89-008】『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中)。『大宝积经』卷一九『不动如来会』,作十二头陀行(大正一一?一0二中──下)。 [P784]

  注【89-009】『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中)。『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作「在家者少,出家者多」(大正一一?一0七中)。

  注【89-010】『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

  第三项 东西净土的对比观察

  东西二大净土的圣典,集出的时代是相近的,所以有太多的共同性。可以作比对的观察,从当时净土法门的一般性中,发见彼此间的差别。

  阿閦佛Aks!obhya国中,有菩萨与声闻,阿弥陀Amita^bha佛国也是这样。『阿弥陀经』说:菩萨与阿罗汉的数量,是难以计数的;并举四天下的星,大海的水,比喻阿罗汉的众多(1)。『阿閦佛国经』说:声闻弟子的众多,如大千世界的星宿;舍利弗S/a^riputra称赞阿閦佛国为「阿罗汉剎」(国)(2)。『阿弥陀经』处处说「菩萨、阿罗汉」,反而将一般联类而说的「辟支佛、阿罗汉」分开了,如说:「佛、辟支佛、菩萨、阿罗汉」(3)。「菩萨、阿罗汉」的联合,表示了对菩萨与阿罗汉的同等尊重。二大净土法门,是不简别声闻的;声闻──求阿罗汉道的,与求菩萨道的,都应该往生净土。三乘同学、同入,与「般若法门」一样。『般若经』说到「大乘」maha^ya^na,所以有以为是比较迟出的(4)。其实,「大乘」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P785] 的固有术语,不是轻视「小乘」hi^naya^na,而是称赞佛法的,如『杂阿含经』卷二八(大正二?二00下)说:

  「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

  「下品般若」引用了大乘──摩诃衍,也是表示佛法的,如说:「摩诃衍者,胜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世尊!摩诃衍与虚空等。如虚空受无量阿僧祇众生,摩诃衍亦如是受无量阿僧祇众生。是摩诃衍如虚空,无来处、无去处、无住处,摩诃衍亦如是,不得前际、不得中际、不得后际。是乘三世等,是故名为摩诃衍」(5)。大乘,没有说胜出「小乘」,只是胜出世间法。虚空那样的含容一切,三世平等;虚空那样的大乘,是「无有量无分数」的。没有拒斥声闻,或否认声闻的果证,反而是含摄声闻。所以说:声闻、辟支佛、菩萨,同学般若波罗蜜(6);声闻、辟支佛果,都不离菩萨的法忍(7)。三乘的同学同入(或同往生),是初期大乘初阶段的特征。然而,般若、阿閦、阿弥陀法门,虽采取通教三乘的立场,而法门的特质,到底是重在菩萨,而与声闻(传统)的经典是不同的。所以尽管含容二乘,而不能不特别赞扬佛果的究竟庄严,赞扬菩萨的行愿,赞扬菩萨的智慧,这是二乘所不及的!阿閦菩萨立愿,不起声闻、缘觉心,与『般若经』相同。菩萨求成佛道,与声闻、缘觉是不同的。求阿罗汉道的,生在阿弥陀佛土、阿閦佛国,并不能成佛,证得四果而已。二大净土法门,到底重在菩萨;经中都说「得阿惟越致」。阿惟越 [P786] 致,是不再退转为二乘。所以『阿弥陀经』没有说不起二乘心,只是没有说到,并不能依此而分别出思想的迟早。

  阿閦菩萨发成佛的大愿时,是比丘,并誓愿「世世出家」。在阿閦佛的净土中,『不动如来会』说:「在家者少,出家者多」(8);这是推重出家的净土。阿弥陀佛的本生,法藏Dharma^kara 是一位出家的沙门(或作比丘)。在三辈往生中,第一(上)辈是:「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不能出家作沙门的,是中辈与下辈(9)。阿弥陀佛净土的尊重出家者,与阿閦净土是一致的。这与『般若经』的推重出家,希愿出家,没有什么不同。初期大乘的初阶段,如般若、弥陀、阿閦净土法门,如解说为从声闻出家中发展出来,应该是可以成立的。但近代学者,或重视大乘与在家的关系;或设想为大乘出于非僧非俗的寺塔集团,与部派佛教无关。所以对初阶段大乘经所说,重于出家的文证,解说为:菩萨出家的,称为沙门。部派佛教的律藏,是多说比丘而不用沙门的(10)。将沙门限于出家菩萨,与声闻出家的比丘对立起来,在早期的译典中,实缺乏有力的证明。如『阿閦佛国经』说:发愿求成佛道的阿閦菩萨,是比丘;又说「世世作沙门」(11)。沙门与比丘,这里都是菩萨,没有什么不同。『阿弥陀经』一再提到沙门,如「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字昙摩迦」(12),这当然是出家的菩萨。第一辈往生的,是「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亏经戒」(13)。这里所说 [P787] 的沙门,当然也是菩萨。经说「我小弟」、「我弟子」、「我子孙」──三类,是与三辈相当的。如说:「出身去家,舍妻子,绝去财色,欲作沙门,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子孙」(14)。与上辈相当的佛子,「欲作沙门,为佛作比丘」,可见沙门与比丘,是不能区别为菩萨与声闻的。又如中辈是不能作沙门的「善男子、善女人」,「当饭食诸沙门」。沙门是佛教的出家者,是在家者恭敬供养的对象,不可能专指出家的菩萨。尤其是经末说:「即八百沙门,皆得阿罗汉道;即四十亿菩萨,皆得阿惟越致」(15)。得阿罗汉道的,是沙门,沙门正是出家的声闻弟子了。支谶译『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四五五上)说:

  「弊魔复化作其师被服,往到菩萨所诡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是皆非佛所说,余外事耳!汝今更受我所语,我所说皆佛语」。

  「其师被服」,『摩诃般若钞经』作:「弊魔化作沙门若用被服」(16);『小品经』作:「若恶魔化作沙门」(17)。『道行般若经』在别处说:「正使如沙门被服,……亦复是贼也」(18)。可见「其师被服」。确是沙门被服,出家沙门的服装(袈裟)。依『般若经』文,弟子信受般若法门。恶魔化作出家的师长,要他舍弃『般若经』,会授以真正的佛经。这说明了,在出家沙门中,有的传授『般若经』给弟子,有的以师长身分,出来反对。这里的沙门,正是不信大乘的出家者。支谶所译『般舟三昧经』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心念阿弥陀佛」;接着 [P788] 又说:「若沙门、白衣」,沙门即比丘、比丘尼的通称。『般舟三昧经』,『阿閦佛国经』 ,『阿弥陀经』,『小品般若经』的古译,与支谶、支谦有关。古译所说的沙门,决没有专指出家菩萨的意思。沙门s/raman!a,本是一般出家者的通称;比丘bhiks!u也是一般的乞化者,佛教采用了印度当时的名称。佛教的出家者,最初只是比丘;比丘与沙门,可以互相通用,没有什么区别。后来出家的佛弟子,分化为五众,这才沙门是出家众的通称,比丘仅是五众中的一类。但比丘仍为佛教僧团的核心、领导者,为出家者的代表,所以沙门与比丘,还是可以通用的。律藏虽少用沙门一词(不是不用),而经藏却每以沙门为通称。如『增壹阿含经』说四类沙门(19);『长阿含经』『沙门果经』,说「四沙门果」,「四种沙门」,八众中立「沙门众」(20)。初期大乘经出于重法的系统,所以沙门与比丘通用。所以,以沙门为不属传统佛教的出家者,不过是想象的虚构而已!

  『阿弥陀经』是在灵鹫山Gr!dhraku^t!a说的;参预问答的,是阿难A^nanda、阿逸 Ajita,阿阇世Aja^tas/atru王子也来参加。『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及四十八愿本,才有观世音Avalokites/vara菩萨的问答(21)。『阿閦佛国经』也是在灵鹫山说的;参预问答的,是舍利弗、阿难、天帝释S/akradeva^na^m indra。『般若经』也是这样,在灵鹫山说;参预问答的,须菩提Subhu^ti、舍利弗、阿难等大弟子以外,就是弥勒菩萨与天帝释。参预问答的,都 [P789] 是『阿含经』以来,部派佛教所共传的佛弟子,表示了大乘初阶段的共同性。

  『阿弥陀经』末,因阿难的礼请,大众都见到了阿弥陀佛,七宝庄严的世界,与菩萨、阿罗汉们(22)。『阿閦佛国经』中,释迦佛为舍利弗现神足,见阿閦佛、佛国与弟子们(23)。经末,佛又现神力,大众遥见妙喜世界,不动如来与声闻众(24)。「下品般若」也在说经终了时,大众依佛的神力,见阿閦佛在大会中说法(25)。大乘佛法的初阶段,他方净土说传开了,但对发愿往生者来说,也许还不足以坚定信心,而非大众目睹,成为事实的传说不可。这是又一非常相同的地方。

  『阿閦佛国经』与「下品般若」,是有亲密关系的。「下品般若」说到了阿閦净土,如说:恒伽天女受记以后,「生阿閦佛国」(26),「能随学阿閦佛为菩萨时所行道,……能随学宝相(即宝幢)菩萨所行道」的,虽没有达到阿毗跋致的地位,也为十方佛所称扬赞叹(27)。听闻般若波罗蜜,能信解不疑的,将来在阿閦佛及诸菩萨那里,听了也不会疑悔(28)。大众见阿閦佛在大会中说法(29)。「香象菩萨今在阿閦佛所行菩萨道」(30)。『阿閦佛国经』所说:「发无上正真道意」,「萨芸若意」、不起「弟子(即声闻)、缘一觉意」(31)。「僧那僧涅」(32)。「如仁者上向见空,观阿閦 佛及诸弟子等,并其佛剎,当如是」(33)。「谛住于空」(34)。这些,都与『般若经』义相合。而「受是经,讽诵持说。……有是经卷,当说供养之。若不得经卷者,便当写之」(35)。『般若经』所有普及一般的方便──听闻、读诵、书写、供养,『阿閦佛国经』也采用了。所以东方净土,是与 [P790] 般若法门相呼应的。西方阿弥陀净土,在二十四愿本的『阿弥陀经』等,虽没有明显的文证,但在四十八愿本的『无量寿经』,却一再说到:「遵普贤大士之德」(36);「得佛华严三昧」;「现前修习普贤之德」(37)。四十八愿本,传出要迟一些,已受到菩萨大行及般若法门的影响。西方净土法门,在流传中,为什么与「佛华严」、「普贤菩萨」相关联? 想在「华严法门」中说到。

  阿閦佛净土,处处比对释迦佛土──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而表示出理想的净土。阿閦佛土有女人,但女人没有恶露不净,生产也没有苦痛(38)。佛土中有恶魔,但「诸魔教人出家学道,不复娆人」(39)。阿閦佛国与释迦佛土一样,有三道宝阶,人与忉利天人,可以互相往来。人间的享受,与诸天一样,但「忉利天人乐供养于天下人民,言:如我天上所有,欲比天下人民者,天上所有,大不如天下,及复有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40)。人间比天上更好,这是「佛出人间」,「人身难得」,「人于诸天则为善处」,原始佛教以来的,人间佛教的继承与发扬。阿閦菩萨授记时的瑞相,与释尊成佛时的瑞相一样(41)。这些瑞相,出于传说的佛传──『因缘』。『阿閦佛国经』说:「菩萨摩诃萨,便当讽诵八百门」;『不动如来会』作「一百八法门」(42)。『佛本行集经』,『方广大庄严经』,『普曜经』,都说到百八法门(43)。可见『阿閦佛国经』的集出,是参照了释迦佛传的(44),所以阿閦佛国,充满了人间净土的色彩。阿弥陀佛净土,舍宅自然,「如第六天王所居处」;相貌相同,都同一色类,「皆如第六天人」(45)。百味饭食的随意受用,「比 [P791] 如第六天上自然之物」(46)。第六天王的相貌,「不如阿弥陀佛国中菩萨、阿罗汉」;第六天上的音乐,也不如阿弥陀佛国的音声(47)。「阿弥陀佛国讲堂舍宅,都复胜第六天王所居处」(48)。阿弥陀佛国如第六天,而又胜过第六天。第六天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从佛国充满光明、香华、音乐等庄严,受用饭食等来说,这是取法欲界天,佛化(没有女人爱欲)了的第六欲天模样。一是人间的净化,一是欲天的净化,阿閦佛土与阿弥陀佛土,是不相同的。

  阿弥陀佛的本愿,重在往生净土的菩萨与声闻。庄严的佛国,愿十方佛国的人民,都来生在这样的净土中。阿閦佛的本愿,在『佛剎善快品』中,说到佛国庄严,总是说:「是为阿閦如来往昔行菩萨道所愿而有持」。说到佛国中的菩萨,也说:「是为阿閦佛之善快。所以者何?如昔所愿,自然得之」(49)。佛国庄严与菩萨的胜行,似乎都与阿閦佛的本愿有关。然经中正说阿閦菩萨的誓愿,主要是菩萨的德行。仅国中没有罪恶者,梦中不会遗失,女人没有不净──末后三愿,才有关于未来的净土。这就表示了东西二大净土,誓愿的重点不同。『阿閦佛国经』也劝人发愿往生,而主要在劝人学习阿閦佛往昔菩萨道时的愿行。净土法门,当然有佛力加持成分,但阿 閦净土是以自力为主的,所以说:「不以立淫欲乱意者,得生彼佛剎,用余善行法清净行,得生彼佛剎」(50)。重于菩萨行、自力行的净土,与般若法门相契合,阿閦佛净土,是智证大乘的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国,重在佛土的清净庄严。往生极乐世界的,也要「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 [P792] 清净,(长期或短期的)断爱欲」,但与菩萨行愿相比,只是一般人天的善行。往生阿弥陀佛土的,在乎「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即使是疑信参半的,到了临终时,也会依佛力而起悔心,生在极乐世界的边地。这是「阿弥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尔」(51)。重于信愿的、佛力的,是信愿大乘的净土法门。阿閦佛净土,与智证大乘相契合,所以采用听闻、读诵、书写、供养为方便;这是「法行人」的「四预流支」中,「多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方便施设。阿弥陀佛净土,显然是重信的。「信行人」的「四预流支」,是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阿弥陀经』,正是以戒行为基,而着重于「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念阿弥陀佛。东西二大净土,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阿閦菩萨的大愿,是世世出家,行头陀行。阿閦佛国中的出家菩萨,是不住精舍的。阿兰若比丘,远离行者,在『阿閦佛国经』中,明显的表示出来。与阿閦净土相呼应的『般若经』,原始也是从阿兰若比丘,持行无受三昧而发展出来的。阿兰若行第一的须菩提,被推为般若法门的宣说者,受到一再的赞叹(52)。『阿弥陀经』没有阿兰若行、远离行者的痕迹,这是从寺院中心的佛教中发展出来的。阿兰若比丘、聚落(近聚落)比丘,如第四章所说。寺院中心的佛教,在六斋日,为来寺的在家信众,授三归、五戒及八关斋戒。『阿弥陀经』的第一(上)辈人,是出家的(少数),中辈与下辈人,都是在家的。『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 [P793] 二?三一0上)说:

  「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作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经语深,当作至诚中信。饭食诸沙门;作佛寺、起塔;散华、烧香、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莫,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爱欲,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

  这是中辈人往生的信行。在家的布施作福,如饭食沙门;造寺、起塔,以散华、烧香、然灯、悬彩来供养塔寺。并在一日一夜间,斋戒清净,断爱欲而念欲往生。「一日一夜」,是佛制受持八关斋戒的期限。中辈人往生的信行,显出了寺院中心的,信众的受法形态。下辈人的「十日十夜」,是八关斋戒的延长。受持八关斋戒的时限,有以为是不限于一日一夜的(53)。在寺院中心的通俗教化中,在家人本以受三归、五戒、八戒为信行的。等到大乘思想的机运成熟,他方佛菩萨、净土的传说中,适应于信愿行的阿弥陀净土法门,从寺院、斋戒的通俗教化中发展出来。唱导者,当然是法藏及上辈那样的出家沙门,出家者有着崇高的地位;一般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信行者,是中、下辈的在家众,这当然是多数。这一重信愿的法门,传入中国、日本,在在家信众中特别发达,是有其原因的。二大净土法门,有不同的特性,适应不同的根性,在不同情况下传布出来。但同属于初期大乘的初阶段,所以三乘共学,尊重出家等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P794]

  注【90-001】『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七下──三0八上)。

  注【90-002】『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中──下)。

  注【90-003】『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上)。

  注【90-004】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二)。

  注【90-00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九上)。

  注【90-006】『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注【90-007】『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四0下)。

  注【90-008】『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0七中)。

  注【90-009】『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三一0下)。

  注【90-010】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四九七)。参看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五五)。

  注【90-011】『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一下、七五二中)。

  注【90-01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0下)。

  注【90-013】『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卷上的第七愿,大同(大正一二? 三0一中)。

  注【90-014】『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二下)。

  注【90-015】『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七下)。 [P795]

  注【90-016】『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卷四(大正八?五二七中)。

  注【90-017】『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大正八?五六四中)。

  注【90-018】『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四六一下)。

  注【90-019】『增壹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六五三下──六五四上)。

  注【90-020】『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大正一?二五上、一八中、一六中)。

  注【90-02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二(大正一二?二八八中)。

  注【90-02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下)。

  注【90-023】『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下)。

  注【90-024】『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一二中)。

  注【90-025】『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注【90-026】『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中)。

  注【90-027】『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六下)。

  注【90-028】『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七上)。

  注【90-029】『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中)。

  注【90-030】『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九(大正八?五七九中)。

  注【90-031】『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二上)。 [P796]

  注【90-032】『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四中)。

  注【90-033】『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0中)。

  注【90-034】『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下)。

  注【90-035】『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四上)。

  注【90-036】『无量寿经』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

  注【90-037】『无量寿经』卷上(大正一二?二六六中、二六八中)。

  注【90-038】『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中)。

  注【90-039】『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五九上)。

  注【90-040】『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中)。

  注【90-041】『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三中──七五四中)。

  注【90-042】『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一上)。『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0九中)。

  注【90-043】『佛本行集经』卷六(大正三?六八0下──六八二中)。 『方广大庄严经』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 四五上)。上二书,都作「百八法门」。作「八百法门」的,是『普曜经』卷一(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注【90-044】女人没有恶露不净,生产没有苦痛,也与佛传中的佛母一致。 [P797]

  注【90-045】『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一中、下)。

  注【90-046】『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下)。

  注【90-047】『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五上、中)。

  注【90-048】『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八中)。

  注【90-049】『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五八下)。

  注【90-050】『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六上)。

  注【90-051】『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0中)。

  注【90-05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五三八中、五三九下)。

  注【90-053】『成实论』卷八(大正三二?三0三下)。

  第四项 法门传出的时代与地区

  论到阿弥陀Amita^bha与阿閦Aks!obhya净土法门,流行与集出的先后,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以为:「原始般若经与阿閦佛国经」,「般舟三昧经与大阿弥陀经」,为「最古的大乘经」,约形成于西元一世纪末。并略述学者间,对阿弥陀佛国思想,或迟或早的不同意见(1)。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以『小品般若经』为「初期大乘」;『小品般若经』以前的,『大阿弥陀经』与『阿閦佛国经』等,为「原始大乘」。而『大阿弥陀经』的成立 [P798] ,在『阿閦佛国经』以前,这就达成了『阿弥陀经』最古的愿望(2)。『阿弥陀经』是古老的,但不能说是「最古」的,试略述我们的看法。如上面所说,『阿閦佛国经』与『般若经』,由于重自力的,智证大乘的共同性,关系密切。智证大乘,本为少数「法行人」的深证。发展而流布起来,继承「法行人」的「四预流支」,而成为听闻、读诵、解说、书写、供养、思惟、如法行等(十法行)方便。『阿弥陀经』是重他力的信愿大乘,适应「信行人」,继承了「信行人」的「四预流支」──念佛、念法、念僧、戒成就。由于佛教界「对佛的永恒怀念」,特重念佛。般若与阿閦净土法门,虽同样的一般化,成为善男子、善女人所能学的,但到底是适合于能读诵、能书写,能多少理解的根器。阿弥陀净土的斋戒念佛,是更适应于一般人的。不同的法门,有不同的适应,不同的方便,不能依据同一标准来分别先后的!如同一讲者,对不同的听众,讲不完全相同的问题,内容当然不一样,这是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的。该书所举的理由,都不足以证明『阿弥陀经』是最古的,如1.贬抑声闻:『阿閦佛国经』也是三乘同学的,声闻一定究竟入泥洹的。舍利弗S/a^riputra说:「如我所知,当观其佛剎为阿罗汉剎」(3),毫无毁斥的形迹。『阿弥陀经』主要是劝人往生极乐净土,并不想说明菩萨与阿罗汉的差别;而『阿閦佛国经』重在劝学菩萨道,所以说「不发弟子,缘一觉意」,这怎能作为先后的区别?2.空s/u^nya:『阿 閦佛国经』说到空,而『阿弥陀经』没有说。然「空」是『阿含经』以来固有的术语,如「诸行 [P799] 空」、「胜义空」等都是。『中阿含经』『拘楼瘦无诤经』说:「知法如真实,……此行真实空」(4),与『不动如来会』的「安住真实空性」(『阿閦佛国经』作「谛住于空」)(5),有什么差别?『阿閦佛国经』说:菩萨得受记的,与菩萨生阿閦佛国的,「是适等耳」。在这中间,插入须菩提观佛剎如虚空一小节(6),应该是受『般若经』的影响而附入的。3.「僧那僧涅」sam!na^ha-sam!naddha ,见说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佛传──『大事』(7)。4.「一切智」sarvajn~a^ta^ ,是说一切有部、化地部Mahi^s/a^saka、法藏部Dharmaguptaka等所同说的 (8)。5.「回向」parin!a^ma,在相当早的原始大乘经,『舍利弗悔过经』,已经说到了(9)。6. 「法师」dharma-bha^n!aka,从「呗!2塱者」bha^n!aka演化而来。在通俗教化中:「呗!2塱 者」是主持(通俗)说法、赞颂的;在大乘的经典书写流行时,就负起经典的读诵、讲说、书写等任务,转化为「法师」。这些『阿弥陀经』所没有的术语,或是『阿含经』所固有的,或是部派佛教所有的,或是重智大乘(读诵经典等)所有的。『般若经』与『阿閦佛国经』多了这些术语,是不能证明为后起的。

  该书论定先后的某些理由,是很难赞同的,如说:「佛塔供养」是古老的,「经典供养」是新起的(10)。「佛塔供养」是部派佛教所固有的,当然比「经典供养」要早得多。但大乘兴起,大乘兴起以后,「佛塔供养」还是照旧的流传下来,所以大乘『阿弥陀经』说「佛塔供养」,不能 [P800] 证明比大乘『般若经』、『阿閦佛国经』更早。又如说:『阿弥陀经』所译的「阿罗汉道」,『阿閦佛国经』译作「弟子道」,弟子是声闻s/ra^vaka的异译。『小品般若经』也译作「声闻」,所以论断『阿弥陀经』比『阿閦佛国经』等为早(11)。然大乘经集出以后,在流传中,梵本是会有多少变化的。所以论究初期大乘,古译是有重要价值的。汉(或说吴)译的『阿弥陀经』,译作「阿罗汉道」。「下品般若」的汉译『道行般若经』,吴译『大明度经』,经审细的比对,知道虽偶有「声闻」一词,而多数也是「阿罗汉道」,与『阿弥陀经』没有差别。今分类举例来说:历举四果及辟支佛的,『道行般若经』作「阿罗汉、辟支佛」,如说:「及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大明度经』作:「及求沟港、频来、不还、应仪、缘一觉」 (12)。「应仪」是阿罗汉的义译;缘一觉是辟支佛(缘觉、独觉)的义译。凡说超过二乘,堕于二乘,二乘所不及的,(除卷一)都作阿罗汉。如『道行般若经』说:「堕阿罗汉、辟支佛道中」;「过于阿罗汉、辟支佛道上」;「阿罗汉,诸辟支佛所不能及」(13)。『大明度经』与此相当的,都译作「应仪、缘一觉」(14)。上二类,是汉、吴二译相合的,原语都是阿罗汉。也有二译的译语相反的,如『道行般若经』『觉品』,提到「声闻、辟支佛道」、「声闻法」,『大明度经』译作「应仪、缘一觉道」、「应仪法」(15)。反之,『道行般若经』初『道行品』说:欲学阿罗汉法、辟支佛法、菩萨法,当学般若波罗蜜,而『大明度经』译作弟子、缘一觉、佛(16)。『道行般 [P801] 若经』说:菩萨得不受三昧,「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而『大明度经』却译作弟子、缘一觉(17)。上二例,是汉、吴二译相反的。原语应该是阿罗汉,在传写中,或写作声闻(弟子),写本不同,译语也就不合了。惟有弥勒所说,与易行道有关的「随喜回向」部分,二译都是「声闻」。如『道行般若经』说:「声闻作布施持戒,自守为福」,「及于声闻中所作功德」;『大明度经』也译为:「诸弟子所作布施持戒守法」,「诸弟子于中所作功德」(18)。与易行道有关部分 ,用词的体例,与古译「下品般若」不合。这可能本为一独立法门,因为「离相」的意义相合,而被编入「下品般若」的。声闻与阿罗汉,含义不完全相同。阿罗汉局限于第四果,声闻是通于四果,通于因位的。声闻是说一切有部、法藏部等固有的名词,并非大乘佛教的新名词。大乘经后来不称「阿罗汉、辟支佛」,而称「声闻、辟支佛」,大概是词义更适宜些。终于古本的阿罗汉,如『小品般若经』,都改成声闻了。从阿罗汉与声闻的译语而论,「下品般若」是不能说比『阿弥陀经』迟出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是以『阿閦佛国经』为「原始大乘」,早于「下品般若」,为什么「下品般若」,原语为「阿罗汉、辟支佛」,而『阿閦佛国经』反而是「弟子、缘一觉」呢? 大乘经不是一地区、少数人集出的。或作「阿罗汉道」,或作「声闻道」,只是法门传出与集成的地区不一,各采取一般惯用的词义而已。又如说:『阿弥陀经』是菩萨六度说,六波罗蜜先成立,然后有特别强调般若波罗蜜的经典(19)。这与佛塔在先的理由一样,是 [P802] 不足以证明『阿弥陀经』在先的。从『阿弥陀经』看来,在六波罗蜜中:是相当重视般若(智慧)的。经中不断的说:菩萨,菩萨阿罗汉的「智慧勇猛」;在愿文中,就说到了三次──七、二十二、二十三愿。阿弥陀佛为大众说『道智大经』(「原始般若」──『道行品』),不正是特重智慧的经典吗?『阿弥陀经』的集出者,对于智慧的重视,是不能说不知道的!

  经上来的检讨,『阿弥陀经』在先的论证,是没有充足的理由来证成的。『阿弥陀经』、『阿閦佛国经』、「下品般若」,我赞同『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的意见,这都是早期成立的。属于早期的理由,我以为是:参与问答者,除帝释、弥勒外,都是释尊当时的大弟子。法门是三乘共学共入的,当然主要的是菩萨。推重菩萨,而不否定二乘的果证。可以说:这是「通教三乘」,「重在菩萨」。推尊出家者,而受化的通于在家、出家,普及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的寿命,不论长与短,终归是要入般涅槃的。阿弥陀、阿閦、般若法门(『舍利弗悔过经』也如此),都是这样的,表示了从传统的(声闻)佛教,出家佛教中流演出来。三乘共学,表示了大乘的初阶段,尊重传统,含容声闻的特色。初期的大乘佛教,是以成佛度众生为重,愿行为中心,论到佛果与菩萨行的。对于部派佛教,虽以区域的关系,与某一部派有关,但决不受一部一派的局限。这是活用部派佛教,「取精用宏」,而阐扬趣向于佛道的法门。

  般若法门渊源于南方,流传到北方而兴盛起来。般若在北方流行,是经文自身所说到的。以 [P803] 乌仗那Udya^na为中心,向东(包括犍陀罗)西延申的罽宾Kas/mi^ra区,说一切有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Ka^s/yapi^ya、大众部Maha^sa^m!ghika──「五部」(20),也就是大众、分别说Vibhajyava^din、说一切有──三大系,都在这里流行。这里,民族复杂,部派众多,所以思想比较的自由,富有宽容的特色。如说一切有部的西方师,就是这样(21)。『阿閦 佛国经』,重愿行与净土,是般若法门以外的一流。在流传与集成中,有了相互的影响,所以『阿閦佛国经』的传出,也应该是这一区域的。阿弥陀净土法门的引发与集出,可能更西方一些。初期大乘的兴起,主要是佛教自身的开展,与适应印度神教的影响;这点,阿弥陀净土也不应例外。但『阿弥陀经』,可能为了适应西方的异教思想,而更多一些外来的气息。太阳崇拜,原是不限于波斯Pa^rasya的。但阿弥陀佛的净土在西方;「当日所没处,为弥陀佛作礼」(22),确为佛在西方的具体表现。『阿弥陀经』二十四愿以下,说明国土庄严以前,广说阿弥陀佛顶的光明,结论为:「阿弥陀佛光明,名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23)。阿弥陀佛的原始思想,显然着重在「无量光」Amita^bha,以无量光明来摄化众生。在波斯的琐罗斯德(Zoroaster教,无限光明的神,名Ormuzd,是人类永久幸福所仰望的(24)。两者间,多少有点类似性。中国有一传说,如『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大正五一?八三一下)说: [P804] 「安息国人,不识佛法,居边地,鄙质愚气。时有鹦鹉鸟,其色黄金,青白文饰,能作人语;王臣人民共爱。(鹦鹉)身肥气力弱,有人问曰:汝以何物为食? 曰:我闻阿弥陀佛唱以为食,身肥力强,若欲养我,可唱佛名。诸人竞唱,鸟渐飞腾空中,……指西方而去。王臣叹异曰:此是阿弥陀佛化作鸟身,引摄边鄙,岂非现身往生!即于彼地立精舍,号鹦鹉寺,每斋日修念佛三昧。以其(疑「!1驰是」之误)已来,安息国人少识佛法,往生净土者盖多矣」!

  这是出于『外国记』的传说。传说不在别处,恰好传说在安息Arsaces,也就是波斯,这就有传说的价值。安息人不识佛法,却曾有念阿弥陀佛的信仰,也许是说破了阿弥陀净土思想,与波斯宗教的关系。与波斯──安息宗教的关系,不必远在现在的伊朗Iran。琐罗斯德教的光明崇拜,是以大夏Tho-kor的缚喝,今Balkh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在大乘兴起的机运中,适应这一地区,而有阿弥陀净土法门的传出吧!

  注【91-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一九)。

  注【91-002】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二──四六、六0──六六)。

  注【91-003】『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二下)。

  注【91-004】『中阿含经』卷四三『拘楼瘦无诤经』(大正一?七0三下)。 [P805]

  注【91-005】『大宝积经』卷二0『不动如来会』(大正一一?一一0上)。

  注【91-006】『阿閦佛国经』卷下(大正一一?七六0中)。

  注【91-007】见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所引(二一九)。

  注【91-008】『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大正二四?一二七上)。『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一五(大正二二?一0四上)。『四分律』卷三二(大正二二?七八七下)。

  注【91-009】『舍利弗悔过经』译作「持好心施与」(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注【91-010】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二)。

  注【91-011】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六一──六二)。

  注【91-012】『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大正八?四三二中)。『大明度经』卷二(大正八?四八四上)。

  注【91-013】『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五(大正八?四五一下)。又卷六(大正八?四五四下)。又卷七(大正八?四六二中)。

  注【91-014】『大明度经』卷四(大正八?四九三上、四九四上)。又卷五(大正八?四九九下)。

  注【91-015】『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大正八?四四七上、中)。『大明度经』卷三(大正八?四九0下)。

  注【91-016】『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上)。『大明度经』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上)。

  注【91-017】『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八?四二六中、下)。『大明度经』卷一(大正八?四七九中、四八0上)。 [P806]

  注【91-018】『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卷三(大正八?四三八上、四三九上)。『大明度经』卷二(大正八?四八六上、下)

  注【91-019】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四三、六二)。

  注【91-020】『大唐西域记』卷三(大正五一?八八二中)。

  注【91-021】拙作『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三一一──三一三)。

  注【91-022】『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一二?三一六中)。

  注【91-023】『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一二?三0三上)。

  注【91-024】参照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二五一)。

  第二节 净土思想的开展

  第一项 净土与誓愿

  『多界经』说:「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有处有位,唯一如来」(1)。「唯一如来」的经说,部派间有不同的意见:如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肯定的以为:在同一时间,唯有一佛出世,佛的教化力,是可以达到一切世界的。大众部Maha^sa^m!ghika 以为:经上所说的「唯一如来」,是约一三千大千世界说的;在其他的三千大千世界里, [P807] 可以有多佛同时出世的。有佛出世的他方世界,就这样的流传起来。大乘佛教的多佛多世界,他方佛世界,起初当然是大众部所说那样的。释尊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名为娑婆Saha^,是缺陷多、苦难多的世界。传说的他方世界,都是非常清净庄严的。他方也有秽土的,只是不符合人类的愿望,所以没有被传说记录下来而已。他方清净佛土,到底是比对现实世界──释迦佛土的缺陷(如『阿閦佛国经』说),而表现出佛弟子的共同愿望。「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想,依佛的愿力而实现为净土,不外乎依人类的愿望,而表现为佛的本愿。

  佛法的本质,是以身心的修持,达成苦痛的解脱,是不离道德的、智慧的宗教。说到人类的苦痛,有的来于自己的身心──贪瞋痴,老病死,传说佛是为此而出世的。有的来于自他的关系 ──社会的,或爱或恨,都不免于苦痛。有来于物我的关系──自然界的缺陷,生活资具的不合意,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求。佛要人「知苦」,在部派佛教中,「苦」已被分类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解脱忧悲苦恼的原则,是「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离烦恼,不再为老病死苦所恼,实现众苦永灭的涅槃。这是圣者们的修证,与身心修证同时,对于(众生)人类的苦难──社会的、自然界的苦难,要求能一齐解除的,那就是佛教净土思想的根源。上面曾说到:净土思想的渊源,有北拘卢洲Uttarakura式的自然,那是从原始山地生活的怀念而来的。有天国式的庄严,那是与人间帝王的富贵相对应的 [P808] 。这是印度旧有的,但经过佛化了的。北洲与天国,可惜都没有佛法!有佛出世说法的净土,以弥勒Maitreya的人间净土为先声。等到他方佛世界说兴起,于是有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有佛出世说法,成为一般佛弟子仰望中的乐土。

  净土,是比对现实世间的缺陷,而表达出理想的世界。佛法的意见,为了维持人与人间的秩序与和平,所以世间出现了王,王是被称为「平等王」的(2)。佛法有轮王的传说,与未来弥勒成佛说法相结合,成为佛教早期的人间净土。经典编入『中阿含』或『长部』,可见传说的古老。依『说本经』说(3):将来人寿八万岁时,阎浮提洲(我们住的世界)由于海水的减退,幅员比现在要大得多。那时,人口众多,安稳丰乐。『大毗婆沙论』所依的经本,说到「地平如掌,无有比(坎?)坑砂砾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4)。当时的转轮王,名「螺」S/an%kha。轮王是不用刀兵,统一四天下,以正法(道德的,如五戒)化世的。如有贫穷的,由王以生活资具供给他。在这德化的和平大同世界里,什么都好,只有「寒热,大小便,(淫)欲,饮食,老」的缺陷。弥勒佛在那时出世说法(佛法是与释尊所说的一致),政治与宗教(佛法),都达到了最理想的时代。这是佛教初期,从现实人间的、佛法的立场,表现出人间净土的理想。

  净土,是理想的修道场所。在这里,修道者一定能达成崇高的理想,这是佛弟子崇仰净土的真正理由。释尊出生于印度(阎浮提),自然与社会,都不够理想,佛弟子的修行,也因此而有 [P809] 太多的障碍。政治与佛法,都达到理想的弥勒净土,还在遥远的未来。阿育王As/oka被歌颂为轮王的时代(5),迅速的过去。现实的政治与佛教,都有「每下愈况」的情形。我以为,大乘净土的发展,是在他方佛世界的传说下,由于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而寄望于他方的理想世界。在大乘净土中, 阿閦佛Aks!obhya净土是较早的,他还保有人间净土的某些特性。阿閦佛净土中,是有女人的,只是没有女人的过失,不净(也没有男人的不净),生育的苦痛(6)。人间的享受,与天上一样;佛出人间,所以人间比天上更好(7)。这是人间净土的情况,但为什么又引向他方净土呢?以释尊的时代来说,社会有政治的组合,佛没有厌弃王臣,而是将希望寄托于较好的轮王──王道的政治。对佛法,佛出家时,佛最初摄受弟子时,还没有律制。为了「正法久住」,释尊「依法摄僧」,使出家者过着集团的生活。「戒律」,不只是道德的、生活的轨范,也是大众共住的制度。「僧事」,是众人的事,由出家大众,依「羯磨」(会议办事)来处理一切。简单的说,佛教的出家僧众,在集体生活中,过着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的修道生活。这种多数的律仪生活,在佛塔、寺院中心发展起来,渐成为「近聚落比丘」、「聚落比丘」。重于法制的形仪,不免忽略修证,终于(佛法越兴盛)戒律越严密,僧品越低落。传说摩诃迦叶Maha^ka^s/yapa ,早就提出了疑问(8)。僧团中,出家,受戒,说戒,犯罪的忏悔;为了衣、钵、食、住处而繁忙。特别是犯罪、说罪,或由于论议的意见不合,引起僧团的诤执与分裂。传统的「律仪行 [P810] 」,部派分裂,在少数专修的阿兰若aran!ya、头陀行dhu^ta者,是不能同意的。对这「律仪行」而崇仰「阿兰若行」,于是阿閦净土中,声闻人没有律仪生活,如『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一一?七五七下)说:

  「其剎众弟子,终无有贡高憍慢,不如此剎诸弟子,于精舍行律。……诸弟子不贪饮食,亦不贪衣钵,亦不贪众欲,亦不贪着也。为说善事行,所以者何?用少欲知止足故。舍利弗!阿閦佛不复授诸弟子戒;……是诸弟子但以苦空非常非身以是为戒。其剎亦无有受戒事,譬如是剎正士,于我法中除须发,少欲而受我戒。所以者何?其阿閦佛剎诸弟子,得自在聚会,无有怨仇。舍利弗!阿閦佛剎诸弟子,不共作行。便独行道,不乐共行,但行诸善」(9)。

  阿閦净土的声闻弟子,不在精舍行律,不受戒,也不用剃除须发,只是少欲知足,「独住」的精进修行。「得自在聚会,无有怨仇」,是无诤的意思。菩萨出家的,也是「不在舍止」(10),过着阿兰若式的生活。总之,释尊在此土人间的僧制,由于净土「诸弟子,一切皆无有罪恶者」 (11),一切都不用了。戒律,原是为了过失罪恶而制的。净土的修行,使我们想起了释尊当时的修道(四清净),及初期弟子众的修行(八正道)情况。

  社会方面,阿閦佛净土是没有政治形态的,如说:「如!4钴单曰天下人民无有王治,如是舍利 [P811] 弗!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佛剎无有王,但有阿閦如来天中天法王」(12)。超越政治组织,没有国王,在传说上,受到北拘卢洲自然生活的影响。对现实世界来说,自阿育王以后,印度的政局,混乱已极,特别是大乘勃兴的北方。希腊Yavana、波斯(安息Pahlava、赊迦Saka 人,不同民族先后的侵入印度。「三恶王」入侵,使民生困苦,佛教也受到伤害。佛教的圣者,作出了「法灭」的预言(13)。对于现实政治,失望极了,于是北洲式的原始生活,表现于阿閦佛国中的,就是没有国王。国王,是为了维持和平与秩序,增进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但在净土的崇高理想中,和平、秩序与利益,是当然能得到的,那也就没有「王治」的必要了。社会困苦与混乱的原因,主要是生活艰苦与掠夺。在阿閦净土中,没有「治生者」,「贩卖往来者」,衣食都是精美而现成的,享受与天人一样。住处,是七宝所成的精舍;床与卧具,女人所用的珠玑璎珞,都自然而有,满足了人类的一切需要。一方面,女人没有女人的过失、不净与生产的苦痛。大家都「不着爱欲淫!3迿」,连音乐也没有淫声,这就自然消除了男女间的纠纷与苦恼。在净土中,没有一切疾病;没有恶色的(印度的种姓阶级,从肤色的差别而来,没有色的优劣,就没有种族与阶级的分别);没有丑陋的(身体的残障在内);没有拘闭牢狱的事;也没有外道的异端邪说。生在阿閦佛净土的,虽只是「淫怒痴薄」,却是「一切无有罪恶者」。没有罪恶的理想社会,也就没有王政与僧团的必要。这一净土形相,为一般佛净土的共同型式。还有,阿閦净土是没有 [P812] 三恶道的,与『阿弥陀经』所说的一样。「其地平正,生树木无有高下,无有山陵溪谷,亦无有砾石崩山。其地行,足踏其上即陷,适举足便还复如故」。有八功德水的浴池。气候不冷不热;徐风吹动,随着人的意愿,树木吹出了微妙的音乐。佛的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用七宝金色莲华来庄严(14)。对国土、树林、浴池、楼观、香华、光明、音声等庄严,没有『阿弥陀经』那样的七宝庄严,详细的写出。大概『阿弥陀经』为斋戒的信行人说,所以应机而说得更详细些。

  净土的内容,阿弥陀Amita^bha净土有了进一步的东西。1.「女人往生,即化作男子」(15)。这与「下品般若」的恒伽天女,受记作佛,就「今转女身,得为男子,生阿閦佛土」一样(16)。社会上,重男轻女;佛教女性,厌恶女身的情绪很深,有转女成男的信仰。于是超越了男女共住的净土,进而为(色界天式的)纯男无女的净土。2.阿閦净土但说佛成佛时,即使没有天眼的,也能见到佛的光明。生在阿弥陀佛净土的,菩萨与阿罗汉,都有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等神通(17) 。3.阿閦佛净土,着重于声闻的究竟解脱,菩萨的阿惟越致(18)。阿弥陀净土却说:阿罗汉与菩萨,都是「寿命无央数劫」;而阿弥陀佛寿命的无量,更是着力写出的重点(19)。4.净土没有三恶道,所以没有鸟兽。但飞鸟的美丽,鸣音的和雅,不是能增添净土的美感吗?所以后起的『观无量寿佛经』说:「水鸟树林,……皆演妙法」(20)。这不是净土有恶道吗?小本『阿弥陀经』说:「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21)。于是净 [P813] 土有了众鸟和鸣,宣说妙法的庄严。从净土思想发展来说,面对我们这个世界的缺陷,而愿将来佛土的庄严,是「下品般若」、『阿閦佛国经』所同的。阿閦佛净土,保有男女共住净土,及人间胜过天上的古义。『阿弥陀经』是比对种种净土,而立愿实现一没有女人的,更完善的净土。在这点上,应该比『般若』、『阿閦』的净土思想要迟一些。当然,色界天式的七宝庄严,纯男性的世界,在印度佛教是早已有之的。

  大乘净土法门,与本愿pu^rva-pran!idha^na有关。本愿,是菩萨在往昔生中,当初所立的誓愿。菩萨的本愿,本来是通于自利利他的一切,但一般净土行者,特重净土的本愿,本愿也就渐渐的被作为净土愿了。净土所以重视本愿,是可以理解的。原始佛教所传的七佛,佛的究竟圆满,当然是相同的,但佛的寿量、身量、光明,度化弟子的多少,佛与佛是不同的。这也许是不值得深究的,但释尊的时代,社会并不理想,佛教所遇的障碍也相当多,于是唤起了新的希望(愿),未来弥勒成佛时,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世界。弥勒的人间净土出现了,又发生了弥勒为什么在净土成佛,释尊为什么在秽土成佛的问题,结论为菩萨当初的誓愿不同,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 『佛本行集经』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