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二十三

  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三)

  净界法师主讲

  乙四、证果篇第四

  前面的发心正见修行都是在因地上来说;这个是属于证果篇,果位上。

  入文分二:一、总标三乘果德。二、别明三乘果位。初中分二:初、菩提。二、涅槃。今初。丁一、菩提。

  在我们经过长时间修学以后,我们得到了两个功德:第一个是菩提,第二个是涅槃。当然圣人的阶位功德很多的,我们只是以这两个来代表。什么是菩提呢?

  梵语、此云「觉」、「智」、「道」。

  菩提就是觉,好像睡梦觉,我们从睡梦当中觉悟。第二个是智慧,智慧能够破除我们内心的烦恼,能够使令我们产生一种正确的观察。「道」是道路,比喻这种智慧能够使令我们从生死的此岸能够通达到涅槃的彼岸,这是道路。

  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这个是菩提。前面这个地方讲到无漏智慧,我们把无漏智慧加以说明,讲到无漏的智慧有两种,第一个是实智,第二个是权智。

  一、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谓以「空观」之无分别智,破除烦恼,亲证二空平等之真如理,名「实智」。

  这个是讲到根本智,以空观来破除烦恼以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

  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由前「实智」所生,谓能分别诸法事理,善能观察众生差别根机,以诸言辞,譬喻等善巧,化度有情,使令众生亦得悟入真如实相之理,名「权智」。

  所以这个无漏智慧等于是包括根本智跟后得智。它的生起,当然是我们最初先从空观里面,破除烦恼引生根本智,再启发后得智,这个是讲菩提第一个。

  丁二、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

  它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做寂灭又叫做无生。

  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具足无量无边微妙功德,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寂静无为」之法乐,名为「涅槃」,亦名「断德」。

  这个涅槃是借着我们断除烦恼以后,所显出来的一种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境界,这个涅槃当然具足无量无边微妙功德,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寂静无为的法乐;也就说这个涅槃的寂静,得到以后永远不会失去,这个是涅槃,亦名断德。

  涅槃有三种;第一个有余依涅槃,第二个无余依涅槃,第三个无住处涅槃。

  有余依涅槃叫做子缚已断,果缚还在,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子缚」指的是我们内心的烦恼跟我们的有漏业,这个是能够招感三界生死的集谛。「缚」是系缚。内心的惑业已经断除了,可能你内心成就了我空观,但是你的果缚还在,你这个三界的有漏果报还在,这个果缚还在,这个是属于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是说子果俱亡灰身泯智,你不但是有漏的惑业断了,而且你的苦果业也结束了,这个时候进入灰身泯智,「灰身」就是说你用三昧真火把身体烧掉了,「泯智」就是说你不起智慧的妙用,进入灭尽定,第六意识不起作用。第六意识不起作用,你的智慧就没有了。智慧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的,妙观察智。这两种涅槃都是属于二乘人所修的,在《法华经》上说是化城。第三无住处涅槃,他没有一个住处,他不住三界的生死,也不住界外的涅槃。他的境界是般若跟大悲。由于般若不住生死,由于大悲不住涅槃。使他内心当中有万德庄严,种种的功德。他因地的时候修习六波罗密,万善为因,所以万德为果。果上的时候,他虽然是寂静安乐,而且能够显出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的妙用,万德庄严。这是佛菩萨的一种涅槃境界。《法华经》说的宝所。佛是圆满的,菩萨是分证的。

  丙二、别名三乘果位,分三:初、声闻果位。二、缘觉果位。三、菩萨果位。今初。

  一、声闻果位

  一、须陀洹果-此翻「预流」。

  「预」是参预。他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圣流。

  此位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见「真谛理」故,名为「见道」,又名「圣位」。

  我们从凡夫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这时进入「圣位」。预入圣流。但是我们凡夫,所谓生死浩然,进入初果以后,你的生死已经有了了期了。一般我们说七番往来,决定能够了生脱死。所以这个地方讲已经预入圣人之流。在这阶段当中,已经断了三界八十八品的见惑,能够见到真谛理。「真谛理」我空的真如。名为「见道」,又名「圣位」。这是初果。

  二果,斯陀含果-此翻「一来」。

  他必须还要欲界来一次。这个阶段断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后三品还存,所以必须来一次。既然思惑还有,就须要招感三界的生死。

  三、阿那含果-此云「不来」。此断欲残思尽,进断上八地思惑。

  这个阶位,他已经断了欲界所有的思惑,所以他不再来欲界受生,他是生到色界四禅去了。他在那个地方去断上八地的思惑。

  四、阿罗汉果-此云「无学」。

  这个时候,他在整个声闻乘当中,已经是功德圆满。

  「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若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余涅槃」,又名「孤调解脱」。

  他这个解脱很单调,他只能够得到寂静,但是不能够生起妙用。我们讲法胜,跟菩萨比起来。譬如说,同样菩萨,他要能够断见思烦恼以后,他就能够显出种种的智慧、种种的神通妙用来度化众生。这个事阿罗汉不行,所以叫孤调解脱。

  丁二、缘觉果位

  一、有学位。二、无学位。

  谓从初发心乃至「无学位」之前,皆名「有学位」。

  缘觉,它不立分果,他要么有学,要么无学。他没有分果,不像阿罗汉,有二果、三果、四果。

  无学位-梵语,「辟支佛果」,此翻「缘觉」,亦云「独觉」。若值佛出世,禀「十二因缘」教,断见思惑,证「真谛理」名为「缘觉」。

  在有佛出世的时间,修习十二因缘,断见思烦恼,证得我空真如的是缘觉。如果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

  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无生」,名「独觉」。二者名虽不同,行位无别,断三界见思,与阿罗汉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之上。

  他的智慧比阿罗汉更高,他能够侵袭习气。

  (阿罗汉断三界正使尽,如烧木成炭;缘觉更侵习气,如烧木成灰;菩萨正习俱除,如劫火所烧,炭灰俱尽。)

  这地方是说明三乘圣人智慧的差别,阿罗汉只有断了正使的烦恼,好像烧木成炭,习气还在。缘觉又能够把这个习气消灭掉,如烧木成灰。菩萨正习俱除,如劫火,这个劫火很大,炭灰俱尽。说明三乘的圣者,同样断见思烦恼,但是智慧有差别的。

  问:?

  答:缘觉乘的智慧比较猛利一点,有些缘觉他是出生在没有佛出世的地方,在佛世的时候,经典的介绍就少一点。在律上说,杀阿罗汉的罪比杀缘觉的重,因为缘觉本身对说法利益众生没有多大意愿,阿罗汉他能够说法。小乘的圣者,他不是完全没有悲心,你要向他求法,他会告诉你,但是他不会主动。缘觉就很少接触人群,所以他的事迹就介绍比较少。

  问:?

  答:他直接从烦恼下手,因为他从十二因缘观察,知道一切的生死,都是从一念无明显现出来,所以他破除现前的无明、爱取烦恼。阿罗汉从四谛法,他必须经过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次第。禅宗的境界高,禅宗他悟到实相理,缘觉成只悟到真谛理,不同。我们讲到真如的障碍有两种障,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声闻跟缘觉在烦恼障当中能够下一番功夫。他能够降伏他的烦恼,超脱了三界。但是他的所知障很重。也就是说他还不能够通达真如法性,不能够通达一切唯心造。他有坚固的法执,他认为有生死可断,有涅槃可证,他不能够承担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二乘的圣者是烦恼障轻,所知障重。我们反观禅宗开悟的人,禅宗开悟的时候,可能烦恼还在,甚至于三界的见思都在,但是他的所知障很轻。他在因地的时候,都能够通达真如法性,都能够承担「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他能够承担这个实相理。他的所知障轻,智慧高,但是他的烦恼障重,他必须还要流转三界的生死。这不同。这样的差别应该知道。

  问:?

  答:就通途来说,有些快,有些慢。可是他到初果以后,初果是一个阶段。初果以后有两种功德,第一种功德,他不再堕落三恶道。我们还没有到初果都很难讲,因为初果的圣者,我空智慧现前的时候,他已经把恶的爱取烦恼给破坏掉。

  虽然过去有三恶道的种子,但是没有恶的爱取烦恼的滋润,他不起现形。他只剩下三界,善的爱取烦恼,因为还有思惑在。因为爱取烦恼只剩善的爱取烦恼,所以他以后的生命当中,已经永远离开三恶道果报。这是第一种功德。第二种功德,他的生死已经有了期了。我们在生死大海当中,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不到边。我们不知道我们流浪到什么时候?但是初果的圣者,虽然见惑断了,思惑还在,还要招感三界的生死,但是他已经看到岸了。他在生死大海当中,他已经看到岸边了。即使他再懈怠,他绝对不会再破戒。在律上说,一个初果的圣者,他投胎作一个杀羊人的儿子,他不会杀羊。你把他杀死,他不会杀羊。他成就四不坏心,佛、法、僧、戒,他这种信仰坚固不坏,即使他有隔阴之迷,生到一个没有佛法的地方,但是他的内心对佛法僧非常有信心,一定不会破坏。他修行已经正念存在,他见惑一破以后,他整个修行的功德自然能够增长,他再怎么懈怠,七次,七上天上,七来人间,自然能够了生脱死。如果利根的话更快,他要能够出家更快。

  问:?

  答:他有隔阴之迷,但是他的迷跟我们凡夫的迷不同。我们凡夫见惑没有断,完全迷的一蹋胡涂。就是说你碰到恶因缘,你还是会造恶业。初果的迷是说,他不能够忆念他过去是个修行人,但是他不会造业,你叫他造杀盗淫妄,他就是不要。他能够产生一种道共戒。戒有三种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律仪戒是我们根据羯摩法得到的戒体,我们尽形寿,寿命结束,这个律仪就失掉了。定共戒是属于修禅定的人,他进入四禅八定,禅定的力量,在禅定当中,自然能够防非止恶。他的戒是跟定相应。道共戒,道是无漏的智慧。初果的人,他的无漏智慧已经成就了,圣位成就。在他的内心当中,已经成就一种圣道的功德。这种功德不可破坏,一种无漏的智慧。这无漏的智慧,能够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道共戒。他任运不会犯戒。所谓任运不会犯戒意思是说,他宁可牺牲生命,他不会犯戒。虽然他隔阴之迷,只是说他不能忆念他过去是个修行人。但是只要让他听闻佛法,乃至听几句话,他就能忆念他过去是修行人,他马上就会修行,很快的。所以初果是一个抉择,我们从凡夫到初果,这是一个关键。初果被判作位不退,他的阶位永远不会退失掉。

  丁三、菩萨果位

  我们这个地方讲到「果位」啊,把前面再加以说明。我们从凡夫到圣位以后,我们内心当中会产生两种的功德。第一种功德就是菩提。翻成中文就是无漏的智慧。从自利来说,无漏的智慧,它能够破除众生无始劫来的妄想执着。这种执着破坏以后,所有烦恼,贪瞋的烦恼,统统都不起现形了。所以就自利来说,他能够破除我们内心的烦恼。对利他来说,他能够观机逗教。这种智慧,他能够观察众生差别的根基,他得度的因缘,以种种的神通、善巧方便来度化众生。使令众生的善根,能够很快的增长、成熟,乃至于脱落。菩提有这么殊胜的功德,能够自己降伏烦恼,能够帮助众生降伏烦恼。第二个功德叫涅槃。一个圣者,他成就圣道以后,他内心会产生一种寂静的安乐,所谓的涅槃寂静乐。这种寂静安乐跟普通的五欲乐、三昧乐不同。这两种快乐都是建立在因缘法上,如果因缘有缺,这种快乐马上被破坏。这种寂静安乐就不同,他能够不为任何的因缘所破坏。不管碰到顺境、逆境,他的内心能够恒常保持涅槃寂静乐。这是圣者的第二种功德。我们从三乘者的果位当中,可以清楚,整个果位的安立,是就着菩提跟涅槃开显的程度,来安立的。也就是说,你的菩提涅槃圆满了一分,你的果位就进步了一分,完全是根据这两个安立。

  前面声闻缘觉,主要是自利,所以整个果位比较单纯。菩萨包括自利利他,所以果位就比较复杂。

  一、《菩萨璎珞本业经》所列五十二位次:

  我们在作菩萨的判教,所喜欢采用的是《菩萨璎珞经》。因为它整个条理非常的分明,也比较周详。它总共列了五十二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前面五十一个位次,是属于因地的菩萨果位。第五十二个是属于果上的佛的究竟果位,这是就果上来看,前面的五十一个是因地。

  一、十信位。「信」是指的十个修行人的境界,它都是属于信的阶段。

  「十」在这阶段当中有十个不同的阶位。

  言「信」者,「顺从」义。谓此位菩萨,闻说「真如实相」之理及「三宝功德」,能生信解,随顺不疑,名之为「信」。

  这十个阶位的菩萨,他的修行内容都是在修信。什么是信?「顺从」义。我们对一个法门,内心能够产生随顺,能够遵从,表示我们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谓此位菩萨,闻说「真如实相」之理及「三宝功德」,能生信解,随顺不疑,名之为「信」。这位菩萨,他听闻真如实相的道理。听闻,当然一开始还是依止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当中去听闻,如理的思惟,这种真如实相。「实相」是指诸法的相状。真实的相状。我们讲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无我无我所。这个就是诸法真实的相状,缘起性空。真实的相状,为什么讲真如?这种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我们讲真。这种道理是恒常不变的,所以我们讲如。所以讲真如实相。有时候我们看诸法实相,有时候我们讲自性清净心,事实上,这两个是一个东西。只是我们就着外在的境界来讲,来开显第一义谛的话,我们讲诸法实相。一切法如梦如幻,缘起性空,就外在的境界来开显第一义谛,是诸法实相。就着内心来开显第一义谛的的话,我们就着自性清净心来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到我们成佛以后,才发现自性清净心跟外在的境界是不二的。但是在讲语言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成两段,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而分离。这个地方讲实相,指外在的境界,都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无我无我所。这个菩萨对真如实相的道理,三宝的功德,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能够成就我们人天可乐果报,乃至于出世的涅槃。他能够产生信心,能够产生胜解。坚定不移的理解。对于真如实相,三宝功德能够随顺不疑。心中没有一点点疑惑,这个就是属于信位的菩萨。这个信位的菩萨,信心的建立,我们可以从《唯识学》摄大乘论里面,讲到一个惯例。这部论上说,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信位菩萨?可以是所谓的入劫。什么叫入劫呢?因为我们修习佛道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三大阿僧祇劫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呢?要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你要有清净力。你读诵大乘经典以后,内心产生一种胜解的力量。这个胜解的力量你能够降伏你粗重的烦恼,三界的见思烦恼。第二个必须建立坚固力。你内心能够发起坚固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第三个你必须有增上力。你对佛法能够数数的熏习,能够不断的增上。清净力、坚固力、增上力。你这三个力具足了以后,你就是所谓入劫的菩萨,属于信位的菩萨。信位的菩萨,虽然还没有悟入实相理,但是他靠胜解的力量,第二个靠坚固的菩提心,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已经是入劫的菩萨。这是十信。

  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有十个阶位。

  二、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十信」阶位,善根坚固,观慧增长,虽未如实证入实相妙理,而能安住不动,并逐渐伏断三界见思,证「位不退」,故名之为「住」。

  什么叫「住」?慧住于理。观照智慧能够安住在实相理当中,名之为「住」。住位菩萨已经「十信」阶位。善根慢慢的坚固。「善根」指的对佛法信解的力量,以及他的菩提心。「信解」主要是指的智慧。他的智慧,他的菩提心已经慢慢的坚固。「观慧」空观的智慧慢慢的增长。虽然他没有如实证入实相妙理,他还不能够破无明,证法身。但是他内心能安住不动。信位的菩萨他在修行,根据《四教仪》上说,多重事相。也就是他每天拜佛念佛、诵经、持咒,他还是在事相上修。遇境逢缘的时候,他的般若智慧不够坚固,恒常的忘失正念。但是住位的菩萨不同,他平常也是诵经拜佛,在事上用功。遇境逢缘的时后,碰到顺境、碰到逆境的时候,他般若智慧能够现前。真正能够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境界。他能够把一切的境界,汇归到实相理上。往道上去会,所以他能够安住不动。他能够逐渐伏断三界的见惑跟思惑。初住的菩萨,他是断了见惑,我们讲一个初果的圣者。到了七住的时后,断了见思。这个时候,初住以上就是位不退,他内心无漏的圣道已经成就,不管碰到任何的境界,他不会退失掉。他不会退到凡夫的境界。譬如说一个初住的菩萨,他虽然有隔阴之迷,但是他三界的见惑断了,他隔阴之迷以后,他绝对不会破戒的。他已经产生所谓的道共戒,位不退,不再退回凡夫。名之为「住」。

  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当然定力更增上,每一个位比前面更殊胜。

  二、十行位-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胜故。此位菩萨,「空观」既成,为进趣无上菩提故,「从空出假」,以诸善巧,度化有情,生起利他之妙行,以此「成熟众生,庄严佛土」,故名为「行」。

  十行,「行」就是进趣。他能够不断的往真如的目标前进趣入。一般的菩萨发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包括自利利他。但是在十信位跟十住位的菩萨,他的利他的功德没有那么殊胜。也就是说,菩萨初发心虽然是发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刚开始,他以自利为主,他必须要读诵经典,慢慢建立胜解,乃至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内心的妄情执着,种种的烦恼。禅宗讲作一种大死一番的功夫。一直要到行位的时候,这个菩萨空观成就了,他为了要进趣无上的菩提。这个时候讲从空出假。从般若的空观当中,内心的清净心当中,生起大悲心的妙用,生起假名假相假用。能够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众生,生起利他的妙行。这样子的话,能够成熟众生,庄严佛土。成熟众生就是利他。因为十行位的菩萨,他已经能够生起种种的神通,他能够以宿命通观察众生过去的因缘,以他心通观察众生内心的种种喜好等等。他能够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他这样度众生有什么好处?庄严自己未来的佛土。他能够为自己的佛身净土积集资粮。故名之为「行」。十行位的菩萨,在《四教仪》讲一句话。前面的十住是生于佛家,这个十行谓是摄行佛事。「住」他能够在实相理安住,他在佛家里面等于是生于佛家。整个菩提的幼苗已经成长,到一个阶段,不再破坏。不像信位,他是进进退退。十住位的菩萨是生于佛家。这个十行谓是摄行佛事。他能够作种种的佛事。十行,开始作利他的妙行。

  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四、十回向位-言「回向」者,具足三义:一、回事向理。二、回因向果。三、回自向他。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回向」就是回转导向。把一切的功德作一个回转导向。回转导向到那一个地方去?有三个地方。一、回事向理。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管是布施放生,种种的行门,都属于事相的修行。这位菩萨能够把这样的修行,汇归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理体,汇归到我们自性清净心,内无所求,外无所得。二、回因向果。把一切因地的修行,回向诸佛的果上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果」指的是究竟的果,不是指二乘的人天福报,也不是二乘方便的果,是究竟的佛果。三、回自向他。表示一种悲心,把自己的功德,能够普遍的回向法界众生,使令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以此三义,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他以这三种回向,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使令这个事相跟不生不灭的理体,能够圆融无碍,随顺契入真如的法界。他这种修行,可以说无不从此法界流,从清净心当中生起六度的妙行,最后无不还归十法界。整个六度的妙行还是庄严这一份清净心,开显这一念清净心。所以叫做回向。

  前面的十行位菩萨,他已经能够从空出假,历事练心。这个十行位的菩萨,中道的智慧还没有坚固,有时候会偏空,有时候会偏有一边。一直要到十回向位的时候,十回向位的菩萨,念念跟中道的智慧相应,不管自利、利他,都能够不偏空,不着有。因为他有这三种的回向,所以他念念能够跟中道的智慧相应。这是十回向。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五、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三、负荷一切。此为菩萨亦尔,既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动,并能运无缘大悲,荷负一切众生,故名为「地」。

  「地」指的大地。为什么以大地来形容菩萨呢?有三种的意义。第一个、能生万物。因为大地能生长一切的万物,一切的草木能依止大地而生长。比喻这位入了地的菩萨,他等于是破无明证法身。他的法身显现以后,他的修行,修一个法能够生起无量的功德。举一个例子来说,修六度。一个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他修六度,修布施就是布施,修持戒就是持戒,他不能够圆融无碍的。入了地的菩萨,他修布施一个法,他把一个东西布施给众生,他就能够圆满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的功德。所以就好像大地一样。一个大地能够生长一切的万物。这是就生善来说。二、住持不动。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不管碰到顺境逆境,他能够不动转。比喻大地能够如如不动。这是就破恶,他不会被一切的烦恼所破坏。三、负荷一切。这是就着悲心。他能够普遍的教化一切众生,就好像大地能够负荷一切一样。这三个正好是我们因地的菩提心,第一个生善,第二个破恶,第三个度众生来说。因为具足这三个意思,所以以地来形容菩萨。此位菩萨亦尔,既证中道实际理地,能生成佛智,住持不动,并能运无缘大悲,荷负一切众生,故名为「地」。他能够证得中道实际理地,他能够证入真如的悲性,生起诸佛的智慧,中道的智慧,内心住持不动,而能够运起无缘的大悲,这种大悲心就不假藉因缘,从自性生起。他不必经过种种的因缘,而生起大悲。他能够负荷一切众生,故名为「地」。

  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

  到第七地刚好是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凡夫到初地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初地以后,他内心突破无明,初露法性,内心生起极大的欢喜,这是欢喜地。从初地以后到七地,第二大阿僧祇劫。从八地以后,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这是第三个阿僧祇劫。初地以上的菩萨,在天台宗说,能够月映千江,百界诸佛。千江有水千江月。在一百个世界当中,在没有佛的世界当中,示现八相成道,来教化众生。因为他已经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他就能够生起部分法身的妙用。二地菩萨在一千个世界,地地十倍的增上。这是讲十地菩萨的功德。

  六-等觉菩萨-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等」,又「望于妙觉,犹有一等」故名「等觉」。

  等觉菩萨又叫「一生补处」,再一生就可以补佛位。「等」在《教观刚宗》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所证觉体与佛相等。他所证入的觉体,我们的真如本性,跟诸佛是相等的,没有差别。在理上是完全相等,在事上是还没有圆满。另外一个「等」字怎么解释呢?望于妙觉,犹有一等。对望的诸佛妙觉来说,还差一等,还有一份的身相无明没有破,故名「等觉」。

  等觉在《楞严经》里面作一个譬喻,有一个人在外面流浪,好不容易回到家里面。他前面的脚已经踏入家,后面的脚还是在门外。另外一个人要从家里面出去,他前面的脚已经踏出去了,后面的脚还是留在家里面。《楞严经》就以这个来比喻,等觉菩萨跟诸佛的差别。等觉菩萨是所谓的顺法界之流,好不容易慢慢的回到家。诸佛是逆法性流,入生死流,从空出假要度化众生。他前面的脚踏出去,后面的脚还在家里面。我们这样思惟就知道,等觉菩萨跟诸佛还是有差别。望于妙觉,犹有一等。

  七、妙觉-即究竟圆满之「佛果」。谓由等觉后心,入金刚喻定,更破一品无明,而入此妙觉,此中烦恼尽除,智慧圆妙,故名「妙觉」。

  「妙觉」事实上就是佛。菩萨的果位,因地只有五十一个,第五十二个是果位,圆满的佛果。等觉后心,入金刚喻定。定为什么以金刚来作比喻呢?特别的坚固,特别的深。在金刚喻定当中,他能够观察思惟诸法的实相,以一念的相应慧,更破一品生相无明,这个无明有生、住、异、灭四相。生相无明,是我们最初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所谓的根本不觉的那一念无明的时候,是最微细的。到了等觉以后,完全破除,进入了妙觉。进入妙觉阶位,烦恼尽除,智慧圆妙。一切的恶法,恶法以烦恼代替。一切的恶法,恶无不尽,善无不满。善法以智慧来代表。一切的智慧圆满,微妙不可思议。故名「妙觉」。妙觉简单讲就是佛果。这个是说明根据《菩萨璎珞经》来说,有五十二个阶位。

  问:?

  答:「后心」每一个阶位有三心。入心、住心、后心。譬如十地,刚刚进入初地的人,叫初地的入心,或讲初地的初心,初心、入心都可以。第二个阶段叫住心。快要离开初地,马上要增上了,叫做后心。就是这个时候要进入下面一个阶段,叫做后心。

  问:?

  答:我们如果在事相上修,譬如持戒,汇归到心地上去,持戒就是持戒的功德。布施就是布施的功德。如果我们在修行当中,我们真正不是靠语言文字在思惟,能够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他能够把一个法门,真正是法法消归自性。他知道布施的目的,真正是破除我们的悭贪。持戒的目的是破除我们内心的有漏欲。既然每一个法门都是在开显自性,那就可以说是法法圆满,法法圆融。因为他把每一个法门,都消归到无不还归十法界。他布施的时候,他也能够具足破除有漏因,也能够具足禅定,内心能够不动,乃至于能够做正确的观察,能够做智慧。所以六度是互含互摄,有通有别。通的话开出来,六度各有各的修行的方法跟理论,你要汇归到一心的时后,完全是圆融无碍的。当然我们靠语言文字思惟,能够隐隐约约知道一点,但是初地菩萨,他真正能够做到。他不管作什么事,都能够消归自性。就是我们讲「乘性起修,全修在性。」他每一个行为的出发点,不是我们每一个行为都是无明出发。譬如今天,煮饭扫地,内心不愿意,从无明出。但是我们假借正念力量,来降伏我们的烦恼,勉强去作。但是初地菩萨不是这样的。他行每一个法门,都是从真如里面流露出来。「无不从此法界流」。从真如当中流露出智慧,流露出慈悲。整个行为「无不还归十法界」,再启发他的真如,所以他的真如不断的增长。但是他这种行为没有一点的勉强。这个就是所谓的理事无碍。

  问:?

  答:这种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语言文字而建立起的菩提心,不是我们讲真正破无明,正法身那个菩提心。他是一种胜意菩提心,不同的。他这种菩提心,我们前面说,十信位的整个内容,完全建立在整个对佛法的胜解,仰信的力量。所以这种仰信的力量,他靠不住的。要是碰到恶因缘,他还是会被破坏掉的。十信位,不能讲位不退。他还是不保险,他要是不保任的话,还是有问题。跟住位不同,初住菩萨他住位以后,断见惑。三界见惑一断了以后,他进入圣位。他整个内心里面菩提涅槃的幼苗,坚固成就。所以你看初住菩萨就好像小乘的初果一样,他转识到隔阴之迷。他转世到一个杀羊的家里面,他父亲叫他杀羊,他宁死不杀。他绝对不会破戒,堕落到三恶道去。他以后的果报,人天果报。都在人天,破了见惑的菩萨有这个好处。而且他破思惑,已经迟早的问题。见惑一破以后,思惑就很快了,迟早的问题。每一个阶位还有很深的内容,诸位要详细的话,可以看看《天台四教仪》,它讲的很清楚。

  (二)天台「六即佛」

  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一般的判教方式。天台六即佛很重要。我们看很多法师天台的批注,六即佛经常用到。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在整个对菩萨的判教当中,很重要。

  释题。六即佛可以第一个从六个佛,第二个从即佛。这当中有一个观念。首先看

  「六」-显因果事相。

  从凡夫到成佛,就因果的事相。因果是说每一个阶位,有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功德妙用。每一个菩萨有他的修因证果,他果上的功德妙用不同。所以开出来就有六个差别。

  「即」-显佛性理体。

  虽然这六个菩萨,他的每一个境界妙用不同,但是就他的理体来说,是完全没有差别。「即」两个东西能够互相的融合成为一体,叫做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能够完全圆融无碍。即指的是两个东西能够互相的融合成为一体。

  「即而常六」-无差成差。

  就佛性来说,这六个人没有差别,每一个人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叫无差。为什讲成差?在缘起的因果上来说,每一个菩萨有不同的境界,功德的差别。就事相来说,成差。

  「六而常即」-差即无差。

  虽然有六位的差别因果,但是就佛性来说,是平等没有差别。天台宗为什么要强调「六」?又强调「即」呢?破除我们众生偏一边的情况。譬如说有一种人,执事眛理。他能够不断的修行,从事相上用功。但是他不敢肯定他有佛性,他内心本具的清净心跟诸佛完全没有差别的。虽然他内心很多烦恼,但是他具足诸佛的德能。诸佛果上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这种德能具足,他不敢承认。这种叫执事昧理。另外一个叫执理昧事。他认为他内心「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他就不假自求。虽然具足,我们就因缘上说,一念不觉,所谓法身流转六道,名之为「众生」。我们知道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我们就能保持一种中道。我们知道性德我们本具,但是必须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就是六即佛。

  一、理即佛-佛性理体,众生本具。

  理即佛,一切众生在理上来说,他就是佛。为什么就理上来说他是佛呢?佛性理体,十法界的众生通通具足,地狱的众生也有佛性。众生本来具足,并不是说诸佛才有的,众生本来具足的。

  「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众生的身口意三业,或者动态,或者静态。不管是动还是静,理全是。理体上当体就是真如的全体大有。当体就是真如。在理上来说。但是「行藏事尽非」。「行」是现形。「藏」是隐藏。行藏跟前面的动静是完全一样的。前面就理上来说,理全是。这个地方是事,看众生的起心动念,身口业的造作,完全是事尽非。完全是违背真如佛性。完全是随顺无明烦恼,造的业跟真如完全不相应的。为什么是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这句话是说明众生的情况,「冥冥」是昏昧不明。内心完全被无明覆盖,随物去。「物」是六尘的境界。被六尘的境界转。贪爱、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所以讲冥冥不知归。不知道回归我们真如本性。佛陀作一个比喻,一个穷子,他不住在自己的家里面,他家里面种种的珍宝。他到外面去流浪,过乞丐的生活。比喻众生不能安住在我们真如本体上,去受用菩提解法乐,涅槃寂静乐的功德。被六尘的境界所转,流转六道,受生死的果报。说明我们众生的情况,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因为这样子,所以我们的佛性才不能开显,完全是随顺攀缘心。理即佛是指的一切众生,就佛的理体来说,都有佛性。

  二、名字即佛-闻经达理,断疑生信。

  他能够听闻经典,如理的思惟,通达实相的道理。不但能够达理,还能断除内心的疑惑,生起了信心。他能够真正对所谓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他能够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

  他能够听到无生曲,又能够听到不死歌。「无生」指的是不生不灭。他知道我们在一切的生死果报当中,一切的生灭法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佛性存在。「不死歌」我们在无始劫的生死当中,有一个不生死的东西存在。无生曲,不死歌,都是指我们众生本具的佛性。这个时候,他能听闻到,也能生起信心。当然他一定是从大乘经典里面去得到这种认识,产生胜解。今知当体是,方恨自蹉跎。原来我们这一念妄想,即妄是真。我们真正要开解佛性,真正是不必心外求法,就在我们现前一念无明烦恼当中,我们能够降伏它,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当体是,即妄是真。方恨自蹉跎。到这个时候这个菩萨他能够闻经达礼断疑生信以后,他内心的感觉是怎样?方恨自蹉跎。冤枉啊!无始劫来,都是随顺无明妄想,流转三界生死。这个时候,他能够真正的往菩提道上前进。若能到名字位,在教下来说,大开圆解。在宗门来说明心见性。为什么讲名字呢?因为他对佛性的认识,是假借语言文字而认识的。这是属于开悟的,但是他还是属于凡夫。

  三、观行即佛-依解起观,境智相应。

  前面能够产生理解,这位菩萨,进一步能够生起观照的智慧,乃至于境智相应。「境」是他所攀缘的境界。「智」是能观的智慧。能够相应,能够合和不相分离。「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每个念头开始,不管碰到什么境界,能够照到真如佛性之理,常理。心心息幻尘,「心心」就是念念。能够熄灭内心对虚幻六尘的贪爱跟执着。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普遍的观照一切法的本性,他这个时候不再被诸法的相状所转,观到诸法的实相理体。是什么情况呢?无假亦无真。「假」指的是有。「真」是就空来说。观察一切法非空非有,如梦如幻。你说他没有,他有假名、假相、假用。你说他有,他没有真实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行即佛,从前面的名字位,达理生信以后,开始依照解,依教起观,来降伏他的烦恼。观行即佛,境界更高。观行即佛,能够伏住三界的见思烦恼。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临命终的时候,他的弟子问他说:师父!您老人家一生专研天台判教,您老人家的位置在那里?蕅益大师讲:「言教位中真佛言,不知毕竟付何人?」言教,名字位。当然,蕅益大师也可能是谦虚。可能是法身大士乘愿再来,也有可能。不过他老人家自己说言教名字位。天台智者大师就是言教五品观行位,伏住见思烦恼。

  四、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

  这个时候由前面的观行慢慢的增长,实相的第一谛理,相似得见。就是没有真正得见。这个菩萨都是断了见思烦恼,已经了脱三界分段生死。「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我们把一切的烦恼分成五住,欲界的见惑是一住,欲界的思惑是一住,色界的思惑是一住,无色界的思惑是一住。三界的思惑就等于三住了,界外的无明是一住,总共五住。这个菩萨能够四住虽先落,能够把前面的四住都脱落了。简单讲是断了三界的见思烦恼。六尘未尽空。他对六尘的执着,还不能完全降服,还有界外的无明。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比喻,眼中还有白内障。「翳」就是白内障。他的智慧还没有完全开显。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空里见花红。虚空本来没有花的,他在虚空当中还能够看到花红,看到红花。他还有界外的俱生的我法二执存在。所以空里见花红。简单讲他还不能证到诸法毕竟空,不能够证到二空的真如。他只是断了三界的见思而已。这是讲到相似即佛,断了三界见思烦恼的菩萨,以后他就剩下变异生死,他没有分段生死。但是他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所以讲于实相理,相似得见。他还没有真正的破无明,证法身,还没有到地。相似即佛的阶位有三个,十住、十行、十回向,都属于相似即佛。名字即佛跟观行即佛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

  五、分证即佛-分破无明,分证法身。

  菩萨能够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分破无明。当然能够破两分无明,证两分的法身。「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豁尔」指的是通达无碍的意思。内心能够对一切法通达无碍,能够开悟。湛然一切通。「湛然」是清楚。一切通。他能够观察一切法是如梦如幻。不管是三界的一切法,乃至界外的生死涅槃,都是等空花。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他虽然能够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但是他有四十一品的无明,必须要地地的破。穷源犹未尽,他对整个真如佛性的开显,还没有完全。下面作一个比喻,尚见月朦胧。譬如一个月亮,被四十一个云层所遮盖,去掉一层的云层,整个月亮的亮度就增加一度。分证即佛的菩萨,他就是这种情况。真如佛性的开显,还是慢慢的开显,还不能够完全圆满。但是月亮已经显现出来了,看起来是朦胧,还不是很清楚。十地到等觉的菩萨都是分证即佛。分破无明,分证法身,名之为分证。

  六、究竟即佛-穷源极底,智断圆满。

  他能够穷究诸法的根源。「极」是通达。碰到诸法的根底。诸法的根底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一切的法都是我们真如佛性显现出来,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究竟即佛是讲佛果。穷源极底,智断圆满。不管是智德、断德都圆满。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过去的境界是真是妄。一念的迷,全真成妄。完全是随顺妄想习气。全水成波。现在是什么情况?今日妄皆真。现在是全妄即真,全波成水。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成佛只是恢复我们本来具足的佛性而已。更无一法新。没有一个法是外来而得的。譬如说佛的功德庄严,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事实上我们都是本来具足的,更无一法新。事实上,我们学佛的过程,是修舍,你把你的妄想执着舍掉,并不是修得。《金刚经》说的好,「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们能够离一切相。离一切相不是说,我们内心不是什么事都不作,一切境界都没有了。就是我们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内心不执着。这就是离一切诸相。更无一法新。把无明妄想去掉,更无一法新。使令整个本性的德能,性德开显出来。更无一法新。

  甲三、结劝

  分二:初、结示法要。二、总结劝修。今初。

  我们先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结示。我们强调整个修行的下手处,是现前一念心性。因为这个是十法界生成的关键,现前一念心性。就源起上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不觉。第二个是觉。不觉是指我们凡夫的境界。一念的不觉,随顺无明的妄想执着。起惑,起贪瞋痴的烦恼。造业,造有漏业。杀盗淫妄业。由这个业招感三界的生死。我们面对三界的生死,又起另外一层的惑,再造业,再受苦。我们这一念心性就着凡夫来说,完全是惑业苦的境界。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业、跟果报障碍我们真如本性的显现。像我们一个穷子在外面流浪一样,过着乞丐的生活。现在怎么办呢?就必须要觉悟了。学佛以后,体验到三界生死的痛苦,我们知道我们真如本性,等待我们去开发。这个时候觉悟了,觉悟以后必须发心,立定我们整个修行的目标。最初思惟苦谛,能够发起出离心。把苦谛扩大,我本身有苦,一切众生都有苦。我必须赶快成就圣道,来解救众生的痛苦。把苦谛扩大以后,就变成一种悲心,菩提心。这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目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譬如以净土来说,我是一个业障凡夫,我不能为众生作什么事。我要赶快往生极乐世界,成就我的法身以后,才能够乘愿再来。那个时候我们是一个法身大士,我们有神通妙用,我们能够观察众生的根基,能够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否则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很有限。所以我们这个时候,立定一个修行的目标,发心。发心以后,我们必须要具足正见,从人天的业果,三法印,实相印。把整个宇宙观、人生观,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第三个,我们有正见就开始修行。以戒定慧来降伏我们的现前烦恼。修行以后,我们慢慢产生功德,我们内心慢慢从烦恼不寂静当中,慢慢成就菩提解法乐,涅槃寂静乐的功德。证果的功德成就,我们能够进一步的发起更深一层的目标理想,再引生下一次的正见修行。这个就是一种所谓的返妄归真。他所开显的功德,从前面的烦恼障、业障、报障,变成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清净的法身、般若的智慧、解脱一切的束缚,自在解脱。

  整个四篇,它所探讨的相状,整个讲到凡夫的境界,讲到圣人的境界。讲到从凡夫怎么到达圣人的境界。整个根源就是离不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说正式说明,我们修行的下手处。转我们这一念的不觉,你用什么方法,诵经、持咒、拜佛的方法,要把我们这念不觉的心,转成觉。这个就是我们整个修行的目标。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够心外求法。

  乙二、总结劝修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有为依。

  佛法修学,第一个必须持戒,特别是四种根本重戒。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地基。譬如说我们今天修行很多,我们出家、持戒、诵经、拜佛等等,我们必须把这个功德导到那里去呢?我们应该找一条路,能够让我们今生解脱三界的生死。这个时候就净土为归。把我们一生的修行,汇归到我们临终的正念分明,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是我们的整个目标。我们内心有目标,我们内心就安定了。我们活了一天,我们就自利利他,活了两天,就自利利他。只求临终的一念,能够正念分明,往生极乐世界。观心为要,善友为依。我们平常修行,可贵的是要观心。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不能起烦恼,起烦恼马上要转。把一切事相的修行,汇归到我们这一念。借事修心。善友为依。我们修行,旁边的善知识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还没有进入圣位,外在的环境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亲近善知识。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我们无始劫来的身体,「委」是我们丢弃的尸体,回头一看,哎呀积如山。堆积起来像须弥山一样。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告诉我们说,他过去在三界当中,他作白狗的尸体堆积起来,就像须弥山一样。可见我们的生死,真正是生死浩然,无穷无边的生死。在这生死当中,别泪翻成四海澜。在生死当中,因为生离死别所流的眼泪,堆积起来像四大海一样。须弥山旁边的东西南北有四个大海,有这么多。可以看得出来,从譬喻当中,我们知道历经多生多劫的生死。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说明世间无常,乃至于这个世界,整个山河大地,这个地球,在怎么样,总有一天要破坏的。今生饶你百般快乐,无常终究到来。人生弹指有何欢?这个弹指的时间,我们不能够念念这种刀上的蜂蜜。刀上的蜂蜜啊。人生饶你在怎么快乐,都是无常的。好像梦幻泡影一样。梦再甜美总要醒过来。肥皂泡在好看,总要破裂。我们如果贪爱三界的生死,以后的生死就没办法了断。我们必须觉悟所谓人生弹指有何欢啊?。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我们在人道当中,作男作女经千遍,堕落到三恶道中,戴角披毛历万端。时间更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当中,受苦。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我们一再强调,修行可贵的是在临终的一念。你临终的一念要把握好,平常就要注意。对整个境界的贪爱,娑婆的境界必须要降伏。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这句话说得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佛法不能把握这种无始劫生死当中,唯一能够解脱生死的机会。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临终一念,要是胡涂的话,瞥尔情深,三界枷锁,万劫缠绕。投胎一错悔时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