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要义 所知相分第三

  何以故?

  为什么?也就是说,能不能说详细点儿?

  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

  说,这依他起自性随顺了遍计所执性,就成为了生死,就不得涅槃。就是说,从随顺遍计执这一方面说,“如来不得涅槃”。这依他起自性要是随顺圆成实的时候,就成就了涅槃,就没有生死可得,“如来不得生死。”就是说,只是一个依他起自性,从它通于遍计所执自性、通于圆成实自性,就成为“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在《般若经》中则说,生死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则无自性、毕竟空,所以“不得生死”,不得生死也就“不得涅槃”。没有生死可灭,也就没有涅槃可得。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在《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就把一切法分成了三种,“一、杂染分”,就是一切染污法。“分”就是部分,染污的部分。“二、清净分”,就是一切清净法。清净的部分。杂染分就是生死流转,清净分就是还灭涅槃。“三、彼二分”,就是通于污染、清净。“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佛是根据什么样的深义而这样说的?

  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

  这句长行中的“依他起自性”就是这部论说的十一个识,这十一识都是依他起,而且这十一识包含了一切法。“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遍计所执就是根本没有而妄执出来的,说这些就是杂染分,它包括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等。

  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

  “依他起自性”还是十一识,说,在这十一识上没有妄想执著,远离一切污染的就是清净的,这就是圆成实自性。

  即依他起是彼二分。

  依他起本身就是通于二分的,产生妄执了就是污染分,不产生妄执就是清净分。

  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这话本来是没有啥的,但妙老在这儿,说这和《大乘起信论》的真妄和合说是相通的,我倒不同意这说法,因为遍计所执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我们说它存在,这只是我们瞎搞,存在的是依他起,因为遍计执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没法和,根本和不起来。

  于此义中以何喻显?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只讲道理很艰涩,能不能说个比喻呢?

  以金土藏为喻显示。

  这里就说了一个比喻,金、土、藏。金是金子,土是土石,藏是土石里含有金子的成份儿,也就是金矿石。这是比喻我们的虚妄分别心里不全是杂染,其实也有清净。这一个金矿的比喻实际上也是佛教中很常用的。在《圆觉经》等中都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插问:说到佛性,还有一个无情有性的说法。

  这个说法在天台的湛然大师这儿得到张扬。当然了,其根源象《楞严经》之类的,就有“草叶线缕皆有佛性”之说(原文为“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大正藏19册109页上栏),湛然大师在其《金刚錍》中有详细的论证。但其反面作用是极其明显的,在董平老师的《天台宗研究》中有一个说明,我看过,但我手边儿现在没这本书,一方法师有。可以说对无情有性的张扬是天台宗的一个败笔。(注:原文为,“……佛性的极大泛化却同时亦造成了足以消解佛教基本理论建构之目的指向的可能性,因为在无情有性的意义上,佛性已不再是众生独有的‘觉性’;佛性既遍在于一切有情无情,那末亦就不仅是一切众生平等,而且亦是众生与一切无情之物的平等。如果作为众生成佛之依据的佛性之义的确立乃是在本体论层面上对于主体性的一种建构,那末无情有性之说恰好又同样在本体论意义上解构了这种主体性。因此就无情有性之实质而言,它恰恰是对佛性学说之整体的一种本质消解。”)

  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这是具体来说金矿比喻。就是说,在这个金矿的比喻中,有三法可得:一是地界,二是土,三是金。“地界”的“界”就是藏的意思,其实就是金矿,金矿就是地界。在金矿石之中,里边儿有金子,有石头。这里“地界”就是比喻依他起,石头比喻遍计所执,金比喻圆成实性。

  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

  在这个比喻之中,地界是因,土、金是果。在金矿石还没有炼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金子,你看到的只是土(石头),也就是说,在凡夫位,我们只能看见土,不过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虽然不是真实的,但确实是看见了。

  金是实有而不可得;

  金是真实的,可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土是“非实有”的,金是“实有”的。这是说,在金矿石里,我们看见了石头,但看不见金,当我们一炼,把石头给炼没了,石头是先有后没有,金子是一直有,先看不见后看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土非实有而金实有。

  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

  这儿无著论师说炼金是用火烧的。这种方法现在是不用了,而且我也没听说过这种炼金子的方法,从前是土法炼金,在我们河南洛宁县西山底以前就有老百姓土法炼金,现在呢,国家开采,成了上宫金矿,就没有土法炼了,老百姓当然还是土法炼,不过抓住就不得了,因为矿成国家的了,老百姓不准开,你要炼就只能去偷国家的矿石,因为老百姓偷矿石,还酿成过暴乱,政府请了当地驻军去才摆平的。现在黄金的提炼一般得有研磨、加汞、去汞等步骤,不过金子的提炼方法很多,现在不管这个,就按火烧这种方法吧。用火烧炼时,从金矿里提炼出了金,土就不见了,金看见了。所以说土石非实有,金子实有。我们会想,土石也实有,黄金也实有,无著论师在这儿毕竟只是一个比喻而已。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在金矿中,当你在看见土石的时候,那是虚妄的,不是真实显现,它是经不起考验的,而金子是真实有,它能经得起考验,金子显现的时候,它就是清净的。“是故地界是彼二分”,也就是说,地界里有虚妄显现的土石、还有真实显现的金。“彼二分”就是指土石、金。

  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

  这是说比喻是比喻啥的。“识亦如是”,识也象金矿一样通于二分,我们的虚妄分别识,就是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十一识,都通于二分。“无分别智火未烧时”,无分别智是圣人的智慧,他好比是火,在无分别智之火没有烧我们的分别心的时候,就是指凡夫阶段,“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在凡夫阶段,我们的虚妄分别心里全是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所显现的境界,都是虚妄的。“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清净离垢的圆成实自性,或者说是离一切相的真如境界,它是不显现的。就是说,在凡夫的分别心里,绝对不会显现圣者的境界。这就给前边儿的“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通上了。

  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

  “此识”还是指我们的虚妄分别。说,我们的虚妄分别心被无分别智之火所烧炼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是说,修学戒定慧,到无生法忍的时候,就出现这样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的分别心,虽然周遍执著,很顽固地,但要是用无分别智去观察,修奢摩他(止)、修毗钵舍那(观)。先知境不可得,然后是心不可得,最后是智不可得。这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圆成实自性就现出来了。“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虚妄遍计所执的妄想执著的境界,完全没有显现了。

  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虚妄分别的识是依他起性,依他起自性里“有彼二分”,就是遍计所执自性的杂染分和圆成实自性的清净分,这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就象比喻中说的,金矿石里有土石也有金子。我们的虚妄分别识里,有遍计所执自性,也有圆成实自性。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用三性也可以解释其他经典中的问题。现在就是解释其他经典。“世尊有处”,这里并没有具体说佛是在哪部经里说,只是说在有些地方。在有些经里,佛说一切法都是常住的,可是在有些经里又说一切法是无常的,在有些地方又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这各种各样的说法,在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佛说话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一定有他的用意,那么,“依何密意作如是说”?这就提出了问题。

  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谓依他起自性”,这是指虚妄分别的识,说,因为圆成实自性,所以说是常。圆成实是诸法的空相,它是没有生灭的。“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因为遍计所执自性,所以说是无常。遍计所执是我们的妄想执著,当然是无常。“常”就是不变,遍计所执变化性很大,所以无常。再者,遍计所执本身是毕竟空的,依他起是如幻有、假有,遍计所执就是在如幻有上执著真实,这个真实根本就不可得的,是毕竟空的。“毕竟空”就是永远没有的意思。所以,无常有两个意思,一是变动很大,二是永远没有。“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有圆成实自性所以是常,有遍计所执自性所以是无常,而依他起他本身,则是通于这两分的,也就是说,在依他起上看,又是非常,又是非无常。那么他是具足遍计执自性,所以是非常;他又具足了圆成实自性,是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佛陀就是因为这个所以说一切法常、一切法无常、一切法非常非无常。

  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亦尔。

  “如常、无常、无二”,就象刚才说的,一切法常、一切法无常、无二。“无二”就是指非常非无常。同样的,我们还可以说“苦、乐、无二”,我们也可以说“净、不净、无二”,还可以说“空、不空、无二”等等。所谓“苦、乐、无二”,就是说,因有遍计所执而流转生死,这是苦,因有圆成实的大涅槃境界,这是乐,而依他起本身,是非苦非乐的,这叫“无二”。“净、不净、无二”也是这样,圆成实自性是清净的,他不受染污,所以是“净”。遍计所执是虚妄分别,是“不净”的。“无二”是指依他起自性,通于净不净。“空、不空、无二”也是这样。“空”是遍计所执自性,说它是我们的执著而已,其实根本就没有。“不空”是圆成实自性,说圆成实自性是不可破坏的。“无二”是指依他起自性。“我、无我、无二”也是这样,“我”是遍计执,说我根本就没有,但我执著其为有。“无我”是圆成实。要是反过来解释,说“我”是圆成实,圆成实自性是常恒不变的不可思议境界。说“无我”是遍计所执自性,说也能说通,不过不习惯,我们习惯了人无我、法无我,一下子说“无我”是遍计执,有点儿不习惯。“无二”是依他起自性。“寂静、不寂静、无二”还这样说。“寂静”是圆成实自性,“不寂静”是遍计执。“不寂静”就是流动、生灭变化,虚妄分别就有这些生灭变化。“无二”依他起自性。后边儿的“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都是这样说。就是说,从圆成实自性的角度来说如何如何,从遍计所执自性的角度来说如何如何,从依他起自性的角度来说无二。

  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

  “如是等差别”就是指前边儿说的常、无常,苦、乐,净、不净等等的不同情况。“一切诸佛密意语言”,说,这都是诸佛的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这些语言表面上看好象是矛盾的,但你要是能用三自性去思维观察,就完全可以抉择、可以通达、可以明了,不会有疑问的。“如前说常无常等门”,就像刚才说的用三自性来解释常、无常一样。

  此中有多颂:

  下边儿无著论师用颂子的形式来说。

  如法实不有如现非一种

  非法非非法故说无二义

  “如法实不有”,按遍计所执自性来说,我们遍计所执的一切法其实是没有的。“如现非一种”,虽然我们所执的境界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分明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现”就是显现出来,“非一种”就是很多。“非法非非法,故说无二义”,“如法实不有”是“非法”――法不可得,“非非法”是“如现非一种”,“故说无二义”,“非法非非法”就是无二,也没有法,也没有非法。这一个颂子韩老又依藏文译了一下,是这样的,“如其诸法非是有,如众多行相显现,如是诸法及无法,显示无有二之义”。尤其是这个“无有二之义”,咱们现在太喜欢“二”了,干什么都要“二”,“二”就是二元对立。一说长,就立马知道是有个短来与之对应,说要是没有短的话,根本就没有长可言了。这种思维方式禁锢着我们。后来佛告诉我们根本就没有二,世界的真相是“不二”的、是“一合相”,于是我们就拼命地要把二给合起来,这在佛教中的表现就是什么禅净合一、禅净双修之类的,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依一分开显或有或非有

  依二分说言非有非非有

  上一个颂子说“无二”,这个颂子是说三分,就是三自性。“依一分开显,或有或非有”,“一分”就是依他起自性,或者是单说遍计所执性、单说圆成实自性。“开显”就是解释明白,把道理显示出来。把依他起按圆成实自性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可以说是“有”,要是把依他起自性按遍计所执性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就是“非有”――不可得。“或有或非有”的这两个“或”字儿,是“有”的意思,就是“有有有非有”;也可以说是语助。“依二分说言,非有非非有”,“二分”是指依他起性通于二分。说,要是按依他起性自身来说的话,那就是非有非非有了。

  如显现非有是故说为无

  由如是显现是故说为有

  这要说无和有了。“如显现非有”,遍计所执是非有,根本是连一点儿的影子也没有的。我们虚妄分别心的遍计所执所显现的一切法,用正智来观察时知道它们是没有的。“是故说为无”,所以说是没有的。“无”是指遍计所执的境界。“由如是显现”,这是指依他起。由于我们无始劫来的虚妄熏习,在阿赖耶识里留下了很多的虚妄种子,这些种子在缘具的情况下生起现行,生现行的时候,就显现出了一切法,“是故说为有”,因为有一切法的显现,所以就说“有”。

  自然自体无自性不坚住

  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

  “自然自体无”其实是“自然无、自体无”。这四句颂子其实是说无自性的,说为什么无自性呢?这四句颂子就说了四个理由:因为自然无,所以无自性;因为自体无,所以无自性;因为自性不坚住,所以无自性;因为如执取不有,所以无自性。关于“自然无”,170页世亲释中说,“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这倒很明了,就是说一切法的生起一定要待众缘,他不可能不待众缘自然地就现出来,所以没有自然地生一切法的道理,这就是“自然无”――诸法皆不能自然而有。“自体无”世亲释说是“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就是说,事情过去就没有了,它的自体已经灭掉了。也就是说已经感过果的业没有再受报的可能了。世亲释、无性释都是这样说的。妙老说还有一个解释:这个因缘所生之法,因要是不同,所生法就一定不同,缘要是不同,这个法也一定不同。说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法是没有自体的。自体随因缘而变化,不能离开因缘而有不变的体性。我用手敲桌子,与我用铁锤敲桌子,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可见声音是无自性的,说这叫“自体无”。“自性不坚住”,说,一法在生起的当下它就灭了,生即是灭,没有一刹那的安住,所以说是无自性的。“如执取不有”,关于无自性的理由,刚才说的自然无、自体无、不坚住这三个理由,是大、小乘共通的,而这第四个理由“如执取不有”,则是唯识不共于小乘的说法。“如执取不有”就是说,你这一念分别心在一切法上的执著,所执著的境界是没有的,就是说,遍计所执是不可得的。就象在绳子上面执著有蛇,蛇是根本就没有的。最后一句“故许无自性”,是通于四个理由的。

  由无性故成后后所依止

  无生灭本寂自性般涅槃

  前边儿说了,因为自然无所以无自性,因为自体无所以无自性,因为不坚住所以无自性,因为执取不有所以无自性,我们就用这四无性来观察思维一切法,发现都不出这四种无自性,都是空无所有的。先看前两句,“由无性故,成后后所依止”,“后后所依止”就是指这个颂子第三句的“无生”,我们把这四句颂子放在一起看的话,实际上就是:因为无(自)性,所以“无生”。就是说,你用前边儿那个颂子中说的四无性来观察一切法,发现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无所有的,“空无所有”就是“无生”――无生就是不可得。既然“无生”就是没有“法”生,没有法生,也就没有法灭。有生才有灭,无生也就没有灭。既然无生灭,所以就是“本寂”。当我们这样观察一切法,发现它们本来就是寂灭的,本来就是不可得的。“自性般涅槃”是说,诸法本来寂灭、本性就是涅槃、就是不生不灭。“般涅槃”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前边儿那个颂子说了诸法无自性,这个颂子就说,因为无性,所以无生,这个无生要以无性为依止。这五个颂子最好背会。

  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言应随决了。

  前边儿说过要说秘密意趣,就在这儿说。“意趣”就是别有用心,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是心意,“趣”就是趣向,心趣向另外一个地方了。也就是另有所指。这是说佛陀说法不是字面意思,还有深义。“秘密”就是从表面上来看的话看不明白,他的真实用意不是明白地说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水平不够,所以佛没有一下子给我们讲真话,而是用方便善巧的方法来慢慢引导的。现在这句话就是说,佛陀说法我们都可以随顺这四种意趣、四种秘密来抉择,都可以这样来说明。

  四意趣者:一、平等意趣,谓如说言: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

  先来解释四种意趣的第一个,平等意趣。什么是平等意趣?无著论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比如说佛经里面有这样的话,佛说:“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就是说,我过去曾在另一个时候、另一个地方,叫过毗婆尸佛。“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胜观”就是毗婆尸如来。“正等觉者”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者。佛说,我就是过去的毗婆尸佛,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并不是毗婆尸佛,毗婆尸佛是过去七佛之一,明明不是为什么佛说他是呢?这就是“平等意趣”,佛这么说的意思,其实是想说佛佛道同、法身无别的,在平等意义上来说,此佛即是彼佛。释迦牟尼佛这句话你只能按平等意趣来解释,不然的话,就说不通了。

  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

  关于这别时意趣,无著论师是举了两个例子。“谓如说言”,就像佛在经典里说,“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就是说,你念诵多宝如来的名号,就可以得证无上菩提。这就是咱们常说的,“一声阿弥陀,即时成正觉”。这别时意趣就是说,佛确实这么说了,但佛的意思可不是说你当下念一声佛号,当下就成正觉了,而是说,你现在念了佛,你终有成佛的时候。“别时”就是另外一个时候。“又如说言”,经上还有这样的说法,“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只要你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就生到了极乐世界。这都是别时意趣――另外的时候,不是当下。你当下念多宝如来,当下也成不了菩提的,你当下发愿往生,可你当下还没有往生。你当下念了多宝如来名号,你熏习种子,然后展转增上,终究要得无上菩提。你当下发愿,就在阿赖耶识里有了一个名言种子,然后熏习增上,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刚法师说这别时意趣是“针对懒惰众生而说”。

  三、别义意趣,谓如说言: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

  什么是别义意趣?“谓如说言”,比如经上这样说,“若已逢事尔所殑伽河沙等佛,于大乘法方能解义。”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发心承事、供养殑伽河沙那么多的佛,“殑伽河”就是恒河,本来这个“殑伽”的意思是天上来,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恒河是神圣的,是从天上来的,所以把恒河称为“殑伽河”,“殑伽河沙”,你说恒河里有多少沙子?不知道,但数量很大是绝对的。现在一个人发心要供养殑伽河沙那么多数量的佛。经上就说了,说有人要是发心供养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则他对于大乘义理就能通达了。咱们知道,你如果一心注意该怎样供养佛陀,这与通达义理没有因果关系,供养佛陀是福德,而通达义理是智德。但这里佛就是这么说。这就是别义意趣――根本是两件事儿。

  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

  这一个我们习惯上是称为众生意乐意趣。“补特伽罗”就是众生、有情,严格来说是“数取趣”。“意乐”,通俗地说就是高兴、欢喜。这个众生意乐意趣就是说,佛陀说法是随着众生的欢喜而说的。现在都得这样,人们听不得真佛法的,于是就给说掺点儿假的佛法,他们把这个称为方便说法。其实是佛菩萨才能方便说法,他们有这个本事,我们没有这个本事,你一方便就只能出下流了。这里呢,无著论师也举了一个例子,“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这个例子很简单,就是说,佛对一个人先说布施有多大多大的功德,但到后来又说布施并不是好的佛法,只是一个善根而已,还喝斥布施。这是为什么?因为你悭,所以佛劝你布施,但后来你又执著你布施了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佛又喝斥布施。佛陀这么样说法给我们不一样在哪儿呢?我们是先作了事儿然后给自己找借口、找辩护的理由,而佛陀不是。这不是佛法有矛盾,而是佛的善巧,善巧了众生才能得到利益,你要是老板住一点儿,那不行。就是常说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你既知禅宗的奥秘又知道净土宗的奥秘,你需要用什么度我就用什么法门度,你适合修禅我就教你禅,你适合净土宗我就教你净土宗,这样的时候,我是现世就是可以为人师,我是够格的老师,来世我可以成佛作祖――菩萨以五明而成就,什么都得懂,你只懂你那一点儿就行了?不行的。人在修行的路上绝对不是只用一个法门的。我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我到北京去,我得用到好多的交通工具,首先得走路下楼,然后是公交车,然后是电梯,然后是火车或者飞机,然后是打的,再走路上楼。也就是说,我们得知道我们当下的位置,我现在就在火车站候车室,可你让我坐公交车,这行吗?不行。长行中的“毁訾”,是说你该换方法了,也就是该舍弃了。舍弃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我已经证初果了,你必须得舍弃初果方才能证二果,你要是不舍弃初果,一直在享受初果的法喜,你就不能上进了。

  如于布施,如是尸罗及一分修,当知亦尔。如是名为四种意趣。

  佛陀“先赞布施,后还毁訾”,佛对布施这个法门是这样子的,“如是尸罗”,佛对尸罗这个法门也是这样子的。“尸罗”就是持戒。“及一分修”的“一分修”是禅定,是世间禅定。“当知亦尔”,也是这样的态度,就是说,佛会先赞叹后毁訾。佛陀就是这样让你展转进步的。“如是名为四种意趣”,这就是四种意趣。

  四秘密者:

  四秘密是什么呢?下边儿说明。刚才的四意趣是从佛菩萨说法方面而说的,这四秘密是从众生获得利益方面而说的。

  一、令入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诸法自性差别。

  四秘密的第一个是令入秘密。什么是令入秘密呢?实际上就是方便权巧。说,本来佛教是讲无我的,可是,人们一听说无我,于是就心生恐惧,对佛教产生恐怖感,于是不来学佛了。《宗镜录》中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大正藏48册529页下栏)”。也就是说,先不要给讲真话,听见真话而不恐惧的大丈夫的不多的。听说无我就不学佛了,于是佛说有我,有补特伽罗。佛这话就是“依世俗谛理”而说的,注意,很多人把世俗谛理解错,实际上世俗谛、胜义谛都是真理,我们老爱对世俗谛说长道短的,这是不可以的。这“依世俗谛理”的意思就是指从凡夫可以理解的角度来说的,是一个方便说法而已。你给他说有我,他就容易相信生死流转,就容易相信善恶果报,这样就不敢作恶,他害怕堕三恶道~~说有补特伽罗就有这好处,所以佛就这么说了。“及有诸法自性差别”,佛说这个是为了让修行者知道没有堕入断灭见。一说人无我、法无我,有的人说,这不是堕入断灭见了吗?佛就说“有诸法自性差别”――有色、受、想、行、识诸法的自性差别,这样他就不断灭了,这也是佛接引众生的一个方便。这令入秘密就是说,本来是诸法皆空,但佛为度化某一类众生,所以方便地说有我、有诸法,反着讲,这是一个方便。令入秘密是说按世俗谛说有补特伽罗等,让众生进入佛法而出离生死。

  二、相秘密,谓于是处说诸法相显三自性。

  关于这个相秘密,比较难说,为什么?因为光看论文,感觉不到秘在哪儿。实际上秘密就是不直接说,要曲里拐弯地说。印顺法师讲到这儿有一个附论,用《大乘庄严经论》说,“为令小乘悟入无我,要使他不恐怖,所以说诸法有自性差别,这是令入秘密(初时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空,是相秘密(第二时教)。二秘密的本意在此。”妙老法师在解释的时候,说,“‘说诸法相显三自性’,是以三无性为秘密,说三自性,佛的那个意趣是在三无性那里,就是隐藏那个三无性。”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凡夫世界里提倡说老实话,看见啥说啥,就是说要直接表述,现在佛不是,是要隐曲地说。“谓于是处”的“处”,就是指你认取的境界,你对于自己认取的境界,用语言表述出来,当我们用语言表述的时候,我们立马就会认为语言所指的义一定是有的。但实际上语言所表示的义是根本就没有的,即遍计所执是没有的。而圆成实是有的,是真的有,依他起是缘起有。所以,这儿的相秘密,应该是说,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法,实际上都可以用三自性来表述。所以说,我们讲说三自性就是要表述我们所认识的境界背后所隐藏的秘密。印顺法师所引的《大乘庄严经论》,其中对于相秘密是这样说的,“相节者,应知于分别等三种自性,无体无起自性清净,说一切法故。(大正藏31册620页中栏)”《摄大乘论》中是“相秘密”,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是“相节”,这是不同的译者所用的词不一样而已。相秘密是说佛说三性教,让众生悟入诸法的真实相。

  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

  什么是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就是说,佛在这个地方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行”就是动,就是心动,也就是烦恼。说,佛说了很多对治烦恼的方法,但当把你的烦恼对治完了之后,对治方法也就不要了。所以说,这对治秘密是说,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要对治我们的烦恼的。

  四、转变秘密,谓于是处以其别义,诸言诸字即显别义。

  “转变”就是换个角度,不用你习惯了的说法来解释。“谓于是处以其别义”,佛说法的时候,用的还是我们的语言,但其作用给我们平常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平时我们说的话可以引来烦恼,但佛陀用这语言可以消除我们的烦恼。这个就叫转变秘密。

  如有颂言: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

  这是说转变秘密的一个颂子。“觉”是智慧。“坚”就是难调难伏,地藏经中说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这就是坚。这里指我们的烦恼、妄想难调难伏,想让下它停下来是很难的。这里我给你说一下静坐,在静坐的时候,老师会教你一些法子,比如数息,当然了,什么法子都行。让你观呼吸,一、二、三、四就这么来,你会发现你连一百也数不到,甚至连五十数到的都很少。老师说,这是前方便。其实这是老师的一个诡计,他只是在告诉你,让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乱而已。平时的时候,你的心太乱了,但你不觉得,你不知道你的心有多乱,你还认为你的心很静呢,这时候让你知道真相。当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乱的时候,其实老师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坐下观佛像也可以,咱们这办公室里贴着一张阿弥陀佛像,你就来观这张佛像,我告诉你实话,其实观佛像并不能使你成佛,你的目的是成佛。你会说了,我是想成佛的,所以才来学习、修行,老师教我观佛像,可是这观佛像要是根本就不能使我成佛的话,我学这干吗?其实老师就是在让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乱而已,先让你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观佛像即使观成了也不能使你成佛,何况你也不一定能观成呢~~为什么说观成了也不能成佛呢?我只能给你胡说一个理由,因为这理由根本就不对:佛像只是一半,只有脸前边儿这一半,没有背后这一半儿,观成了也是一半儿佛。那你说我应该怎么观,实际上应该这样观:观想我自己就是佛菩萨,佛菩萨是慈悲的,所以我也要是慈悲的,佛菩萨是智慧的,所以我也要是智慧的等……这样慢慢观你就成佛了,而不是你坐下观这张佛像。观这佛像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让你知道你的心有多乱而已。可能你会说,我知道我的心很乱,不,你还是得观,因为你不直观。对凡夫说法,直观最好。我记得小时候刚上学老认为一百是可大可大一个数了,忽然间学到一万,想不到一万是多大一个数,问老师:一万到底有多大?老师就说,这个星期天你就作作业,作业就是从一写到一万。结果从早上就开始写,小孩儿们写字儿再慢一点儿,写到下午也没有写到一万。星期一老师说,这下你知道一万有多大了吧~~这就直观了。扯远了。咱们还说这个颂子。我们的烦恼难调难伏,这就是“坚”,本来是坚的我们老认为它“不坚”,它太坚了以致于我们认为它不坚。就象电影银幕上的特写,胶片是一直活动的,一秒钟过几张?记不得了,就是因为跑得太快了以致于我们认为它静止了。这张桌子也是,因为它生灭得太快了,以致于我们认为它不生灭。颂子中的这个“不坚”,是指把烦恼给调伏,它很难调伏就叫“坚”。难调也得调,不是说不调了,一定要调伏,调伏了之后就叫“不坚”,调伏之后的“不坚”给我们凡夫认为的“不坚”,两个字儿是一样的,但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叫转变秘密。下一句是“善住于颠倒”,“颠倒”就是错误。把无常认为是常,这就是错误。把无我当成我,这也是颠倒。但是佛说的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不可是我们的把无常认成常,把无我认成我,佛是把认清了无常的真面目叫常,把认清了无我的真面目叫我,也就是说,佛说的常、乐、我、净,给我们的错误见解从文字表述上是一样的,但本质完全是两回事儿,这叫转变秘密。也就是说“觉不坚为坚”是说的禅定,“善住于颠倒”是说的般若智。“极烦恼所恼”,众生有太多的烦恼,难调难伏,菩萨为了度化我们这些刚强众生,我们就特别讨厌这些菩萨,因为菩萨是逆我们而行的。我们习惯于作坏事儿、喜欢作坏事儿,比如说打牌上瘾,佛千方百计地来对治,这就使我们讨厌。关于上瘾,我就想到了佛教上瘾,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佛教徒其实不是学佛,只不过是有些上瘾而已。比如说打七,他打一个七、二个七,十个七的,哪儿有打七的他就去赶场子。我们知道,学佛和对佛教上瘾根本是两码事儿。如果你是学佛的话,那里边没有痛苦、忧虑,如果你是对佛法有瘾的话,佛法也会使你产生忧虑――你变成了佛的盲从者。这样,你的生命就变得非常的复杂。平时就得用功学佛,打七的时候只不过是强调一下要用功而已。我们惯于这样作,佛菩萨不让我们这样作,于是我们讨厌他。可佛菩萨又没有脾气,不管我们怎么讨厌他,他也不舍弃我们,使得我们极其的讨厌他。这就是“极烦恼所恼”。讨厌有时候的表现很奇怪,还可以用喜欢来表现,比如说佛菩萨来救我,我会爱上他这也不是不可能,这也是烦恼。“得最上菩提”,我们也要有禅定、有般若,得证无生法忍,然后去度众生,不怕被众生讨厌,也就是我们努力修习,最后我们就可以得证无上菩提。这个颂子有点儿物极必反的意味儿。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

  这是说,有人想来解释大乘经典,想给大乘典籍作注释。这主要是发菩提心的缘故,如果要作这件事儿,得依三相来作,也就是说,要从三方面来解释大乘教法。哪三方面呢?

  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

  第一是“说缘起”,就是从因上来解释。诸法之因是啥?阿赖耶!第二是说缘生,就是是从果上说。“由说从缘所生法相”,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识,所生的一切法相,就是前面说的相识、见识等,就是七转了。第三是“由说语义”,也就是赞叹菩萨的功德。造论要从这三方面来造。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

  先说“说缘起”。什么是说缘起?无著论师举例子说,比如说吧,“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比如说这个颂子,“言”就是名言,每一法对应的都有能诠的名字,既然有能诠的名字儿,当然有所诠之义,这能诠、所诠就是名义,名义就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就是说有“名”的时候心才会分别,有能分别就有所分别。这样就够成了三件事:名、义、觉,这三法是不相离的,就是说,你只要心一动,名、义、觉就具备了,你心一动,就熏习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里就把你所熏习的情况摄持了下来。这个“言熏习所生诸法”,就是说,由于有名言所以就熏习了种子,有了名言种子就会生出一切法,也就是说,诸法是名言种子所生,名言种子是能生,诸法是所生。“此从彼”,名言熏习能生诸法,那名言熏习是怎么有的?“此从彼”,就是说,此名言种子由诸法而生,因为诸法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一动就熏成了名言种子,名言种子一动就现出一切法。佛教的缘起就是这样的。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说明白点儿,我们心一动就是缘起。因为心一动,一定是有名言种子,有名言种子它才能动,可你心一动,同时又熏成了名言种子,这就叫做缘起。一切法都是这样的,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这样,不过世间法是杂染的,出世间法是清净的。“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这两句话其实还是前边儿两句儿,意思一样,重复一遍儿而已。“异熟”就是阿赖耶识,就是一切种子识。“转识”就是前七识,“转”就是生起,前七转识是以阿赖耶识为因缘而生起的。异熟识和转识是“更互为缘生”,“更互”就是相互辗转,辗转为因缘。异熟识和转识是互相为因缘而现起,这就叫缘起。这个颂子同时也告诉我们一点儿,就是自作自受,自己的转识与异熟识互为因缘,没有别的,容不得别人来插手,这就是自作自受!有人说要替别人消业,这都不是事实,只是一个愿而已,与人欢喜而已,佛菩萨也不可能替别人消业的。

  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

  下边儿开始说缘生。“彼转识相法”,“转识”是七转识,七转识是从阿赖耶识的名言种子而生起的。转识的相法“有相、有见”,前头说过的,识都有见分、相分。“相”是根身器界。根、境、识都是相识。这《摄大乘论》中开列了十一识: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哪是相识?哪是见识?忘了?翻到23页,看,“若眼等识,以色等识为相,以眼识识为见,乃至以身识识为见。若意识以一切眼为最初法为最后诸识为相,以意识识为见。”就是说,五根色识,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识身都是识,色、声、香、味、触、法也都是识,不过是相识。“见识”是眼识识、耳识识、鼻识识、舌识识、身识识、意识识,或者加上末那识识,这是“见识”。阿赖耶识它是因识。由阿赖耶识的因识现起这个相识和见识。“识为自性”,在我们习惯上,“见”是识,“相”好象不是识,比如说色、声等,这怎么是识呢?它也是以识为自性的,它离不开识,要离了识,他没有体性,他是阿赖耶识的名言种子所变现的,是如幻如化的,是虽有但不真实的,它是分别心的境界,要是离开了虚妄分别心,就无法可得。相也好、见也好,都被七转识包括。

  又彼以依处为相,遍计所执为相,法性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相。

  这是说转识有三种相,就是三自性。刚才说了,转识就是相识、见识,“有相、有见”,三自性判摄一切法。“彼以依处为相”,“彼”就是转识。说,转识有依他起相。“依处”就是指依他起,因为依他起是遍计执、圆成实的依止处,所以叫依处。这是说,缘生转识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起的,是有依他起相的。第二相是“遍计所执为相”,遍计所执是依他起的似义显现被虚妄的执著心所执著,转识也被虚妄执著,这就是他的遍计所执相。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毕竟空了还怎么遍计执呢?就是因为名!一有名字,心识在缘取名的时候,就有了遍计执,要是没有名字,遍计执是没有办法生起来。“法性为相”,就是说,你要是通达了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法性就显现出来了,这是圣人的境界。

  如说:

  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

  这是无著论师引了佛说的二句偈:“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在相识、见识里边儿,就具足三相。相识、见识都是从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起的,就是依他起相。依他起里面有名,有了名,就有执著心活动,这就是遍计所执相。但执著心的境界是毕竟空的,这就是圆成实相。

  复次,云何应释彼相?

  凭什么说在相识、见识里有三相呢?你说说我听听。下边儿就解释了。

  谓遍计所执相,于依他起相中实无所有;圆成实相于中实有。

  “谓遍计所执相”,先说遍计所执相,说,遍计所执相在“依他起相”里头是“实无所有”的,是根本就没有的。依他起相是相识、见识从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显现出来的,是似义显现、如幻如化的,他自己本身还是无有少法可得的,是不真实的,哪儿还管得了你遍计所执~~就是说,它自己还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管你遍计所执?不管!依他起虽然不是真实的,但它似义显现的相貌好象是真实的,我们就在这上面产生执著了,这就成就了遍计所执相。这实际上只是你的执著而已,它根本是“实无所有”。这儿我插一点儿,为什么它不真实可似义显现的相貌要好象真实呢?为什么要这样?难道它不能不真实就老老实实地表现出自己不真实吗?为什么要迷惑众生呢?佛教中常举照镜子的例子,就是说,镜子里的相给自己是最象的了,要是我往镜子前一站却显出来了别人的像那才怪。我往镜子这儿一站,镜子里的像给我是最象的,象成什么样子呢?象成给我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我的左成了像的右,我的右成了像的左。就是这样:给自己截然相反的是最象的。依他起也是这样,心识的活动给表现出来的相貌是截然相反的:我们看见有的实际上恰恰没有,我们看见没有的实际上恰恰有。佛菩萨知道这个,可我们不知道,所以佛是还灭生死,我们是流转生死。我们说有的佛说没有,我们说没有的佛说有。这才是真佛法。咱们的法师们现在在干什么?在随顺众生流转生死,然后给自己找借口,说是方便权巧,骗得了别人你骗不了自己的。现在说,依他起是似义显现,不是真实的,但执著心认为它真实,这就是遍计所执相。但是,我们修习佛法,慢慢地我们认清楚了,是没有一丁点儿的犹豫,绝对认清楚了,这样我们就把我们的认识转变了过来,知道了依他起是毕竟空的,遍计所执是无所有的,这时圆成实就显现了。你恍然大悟,圆成实原来真的有啊!

  由此二种非有及有,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

  “由此二种非有及有”,“二种非有及有”就是遍计执非有、圆成实有。“非得及得,未见已见真者同时”,这句话应该是“非得及得,未见真者、已见真者同时”,“未见真者”就是我们这些没有见到圆成实性的人,就是凡夫。“已见真者”是指圣者,他们见到了圆成实。说,这两者是“同时”的,这个“同时”就是说圣者具备“非得及得”,凡夫也是“非得及得”,不过圣者是“非得”遍计执而“得”圆成实,凡夫是“非得”圆成实而“得”遍计执。

  谓于依他起自性中,无遍计所执故,有圆成实故。

  说,在依他起自性里,遍计所执是不可得的,是毕竟空,而圆成实性是有。

  于此转时,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

  “于此转时”,“转”是生起现行,就是指我们的分别心在依他起里活动的时候,“于此”是指依他起活动的时候,“若得彼即不得此,若得此即不得彼”,要是得遍计所执就不能得圆成实,要是得圆成实就不能得遍计所执,不能二者同时兼得,就是鱼和熊掌不能同时兼得。

  如说:

  依他所执无成实于中有

  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

  这是用偈颂再说一下。“依他所执无”,在依他起的似义显现相识、见识中,根本就没有遍计所执的境界可得。“成实于中有”,但在如幻如化的依他起里,圆成实的诸法空相是有的。“故得及不得,其中二平等”凡夫得到了遍计执,同时就得失去圆成实,圣者得了圆成实,你就得失去遍计执,有一得有一失,这是平等的,不能让一个兼得遍计执和圆成实。

  说语义者,谓先说初句,后以余句分别显示。或由德处,或由义处。

  “说语义”就是赞叹佛菩萨的功德。“先说初句,后以余句分别显示”,就是说,先说一个总纲、提要,然后再一句句来分别解释。这里又分成两段儿:“或由德处,或由义处”,就是说,或者从德处来说语义,或者从义处来说语义。“德处”的“德”指圆满无上菩提的佛陀的功德,就是果德。“义处”的“义”是指菩萨在因处修行时的功德。所以“或由德处,或由义处”实际上就是说,或从果方面来说,或从因方面来说。

  由德处者,谓说佛功德: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其所安立不可思议,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于一切法智无疑滞,于一切行成就大觉,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得佛无二住胜彼岸,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证无中边佛地平等,极于法界,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先从“德处”说,就是从果方面来说。是“最清净觉”,什么是最清净觉?下边无著论师用了二十一句话来解释。所谓“最清净觉”,就是有“不二现行”的功德,有“趣无相法”的功德等等。

  最清净觉者,应知此句由所余句分别显示,如是乃成善说法性。

  说,什么是最清净觉呢?下边儿有二十一句来“分别显示”,这二十一句就说清楚了什么是最清净觉,这是说得最圆满的,是“善说”。

  最清净觉者,谓佛世尊最清净觉,应知是佛二十一种功德所摄。

  “最清净觉”是什么?这是成佛以后的事情。其余的都不是最清净,只有佛陀的才是最清净。“应知是佛二十一种功德所摄”,“最清净觉”的内容就是佛的二十一种功德。下边儿一句一句来说二十一种功德。前边儿无著论师用了二十一句话,下边儿有二十一种功德,实际上可以一一对应。

  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

  这个与“不二现行”对应,就是对“不二现行”的解释。说,啥是“不二现行”?“谓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就是说,佛对于所知的一切品类差别,连一点儿障碍都没有,知道得清清楚楚。所谓“不二现行”的“二”就是指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有障碍、无障碍,但佛不是,佛是“不二”,没有不知道的、没有障碍。我们把这个称为“一向无障转功德”,就是没有一点儿障碍,什么事情都清清楚楚,也就是大自在的境界。这个可以体现佛的“最清净觉”。

  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

  这个与“趣无相法”对应,就是对“趣无相法”的解释。说,啥是“趣无相法”呢?“趣”就是趋向、进入。我初得无生法忍,证入了无相法,但还没有圆满,要继续精进修行。到成佛的时候就圆满证入无相法了。这个“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说,真如是无二相的。“无二相”的“二相”是有、无。真如就是圆成实性,他不是“无”。真如超越了有、无二相。“最胜清净”的“最胜”是说,佛陀超过了一切二乘圣者、超过了一切菩萨。“清净”就是远离一切尘垢。“能入”是指能够证得无相的真如。其实真如是二乘也可以得证,只不过二乘的不是最胜而已,佛陀才是最胜。

  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

  这一句对应于“住于佛住”。“住于佛住”的“住”有天住、梵住、圣住三种。“住”就是内心的境界,如果内心是在天的境界里活动,就叫天住。象我们现在,内心是散乱的,就叫散乱住,不过我们不把散乱住算作住。“天住”一般得是色界天、无色界天,我们说的天住是在色界天、无色界天里的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佛只住第四禅,佛要得证无上菩提,得在第四禅得证。得证阿罗汉者,有的在未到地定里就可以得证阿罗汉,有的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不一定。辟支佛也可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证,也是不一定的,但要想成佛果,必须在第四禅得证。我们就把第四禅的天住叫“佛住”。再看“梵住”,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梵住里边儿,我们把悲无量心叫“佛住”。因为大悲心是佛所具足的不共功德。第三是“圣住”,天住和梵住是通于凡夫的,凡夫也能住在里边,这个圣住是不共于凡夫的。圣住有什么?有空、无相、无愿三种,佛是住在空里,我们把空叫“佛住”。所以说,“住于佛住”,就是佛住于第四禅,住于悲无量心,住于空,这叫“住于佛住”。“住于佛住”是“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这个“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是说,佛广度一切众生,但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是无功用的,所谓“无功用”就是不刻意,也就是度而无度,随缘而度。“佛事”是指度化众生成佛的事业,可不是什么打普佛、放焰口等。“不休息住”,说,佛度化众生的时候不刻意,但也不不度,不停歇,一直在度众生,他是把不休息当成休息。

  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

  这一句与“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对应。“逮得”就是获得,获得一切佛的平等性。你得到这样的功德,就和一切佛是平等的。看“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所依意乐作业”,“所依”是佛度化众生的无边妙用,他凭的是什么?就是佛的清净的无分别智慧,就是说,是以无分别智为所依。“意乐”是后得智。“作业”是行动,普度众生的行动。一切佛的“所依、意乐、作业”是无差别的,这就是“逮得一切佛平等性”的功德。

  修一切障对治功德,

  这与“到无障处”对应,就是由有障碍的地方达到无障碍的地方了。要想到无障碍的地方,你就得努力修行,这“修一切障对治”,就是把烦恼障、所知障都对治掉。

  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这与“不可转法”对应。“不可转”就是不能干扰,指佛所施设的教法、佛所证悟的真理是不能干扰的,你也干扰不了。佛所施设的教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七觉支、八正道等等,你能否认吗?根本否认不了。佛所证悟的真理更是不可干扰了。因为佛的教、证是干扰不了的,所以佛能降伏一切外道。

  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

  这与“所行无碍”对应。“所行无碍”的“行”就是活动,就是来来去去。佛有自己的世界,但他想到我们的世界来,是很随便的,他想来就来了,不受一点儿的限制、障碍,我想到什么地方去可不行,想到月亮上去,能吗?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生在世间”,就是说,佛为了度化世间众生,从佛的世界到众生的世界来。“不为世法所碍”,佛不受世间法的障碍,不被世间法所影响。世间法就是八法、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就是得到了如意,“衰”就是失掉了如意。“毁”就是背后讲你的坏话,“誉”是背后讲你的好话。注意,不是当面讲,是背后讲。“称”是当面赞扬你,“讥”是当面耻笑你。“苦”是顺苦受,“乐”是顺乐受。世间人都受这八法的影响,而佛陀不受。

  安立正法功德,

  这一句与“其所安立不可思议”对应。安立的是什么?是“正法”,这都是名言安立,但这安立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安立是佛的后得智的功德。佛能够取无相法证入真如,那是根本智的功德。因有大悲心,所以能够为一切众生演说佛法,这是后得智的功德。佛的后得智是究竟圆满,所以叫“不可思议”。辟支佛一般是现神通度众生的,他不说法,这是因为他的后得智不圆满。阿罗汉是说法的,阿罗汉的说法是因为佛已经安立好了,他照着来就行了。

  授记功德,

  这“授记功德”与“游于三世平等法性”对应。“游于三世平等法性”是说,佛的大智慧能游于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一切法的差别性,因为佛有这种无障碍的境界,所以他能够授记。“授”就是“与”,就是把未来的事情给你说明清楚,这叫“授记功德”。“游于三世平等法性”的“平等”是指佛看未来的事情与看现在的事情一样清楚,同样清楚叫“平等”。

  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

  这给“其身流布一切世界”对应。“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是说佛身能到一切世界去度化众生。佛有三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法性身是自受用身,而受用身和变化身是可以度化众生的。登地的菩萨所见的就是千丈大身,当然了,各地所见皆不相同。凡夫见的是丈六比丘身,这都不一样。畜生见的是畜生身,天人所见是天人身。长行中的“受用”就是受用身,“变化”就是变化身。也就是对不同的众生现不同的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度之”。我们常说的八相成道的这个佛是变化身。

  断疑功德,

  这与“于一切法智无疑滞”对应。说,佛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法相、法性,佛都是了了分明无有疑惑的,所以能断一切众生的疑问。

  令入种种行功德,

  这一句给“于一切行成就大觉”对应。说,对于一切行为,佛都圆满觉悟了。“一切行”就包括众生的烦恼心行、罪障心行、业障心行,乃至于你遇见三宝、栽培善根的心行,清净的、染污的心行等等,佛都明了。佛能够教授一切众生,教导你学习佛法,契入佛法中的清净法门,这都叫“行”。佛能让你学习空、无相、无愿的法门,学习三十七道品的法门,学习六波罗蜜的法门等,反正能令你契入种种法门,令你得入圣道,佛有这样的功德。

  当来法生妙智功德,

  这一句与“于诸法智无有疑惑”对应,“当来法生妙智功德”是指佛能够观察到这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入圣道,辟支佛、阿罗汉都不行。你想跟罗汉修行,罗汉观察你的宿世因缘,发现你没有善根,他就把你给舍弃了,他观察到某个人有善根,他就去度化,但佛来观察的时候,他超越罗汉的境界。

  如其胜解示现功德,

  这一句对于于“凡所现身不可分别”。“如其胜解示现功德”的“胜解”就是有力量的思想,强有力的观想。无量众生各有各的观想,佛陀都能随顺,“如其”就是随顺,随顺无量众生的不同的胜解,示现不同的身相出来度化他。

  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

  这一句与“一切菩萨等所求智”相应。一切的菩萨都希求成就这样的智慧。就是说,佛有这种智慧,能够调伏众生。众生修行,也是发大心修行,可是当业障来了的时候,就不能进步了,但佛能调伏,他告诉你一个方法来忏悔业障,把这个障碍消除了你就能上进了。佛的这个圆满智慧,是无量的众生都可以依止的,我可以依止,你也可以依止。

  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

  这一句与“得佛无二住胜彼岸”对应。“得佛无二”的“无二”,就是平等,就是无差别。“波罗蜜多”就是“彼岸”,你“波罗蜜多成满”了,就是成功了、圆满了,这就叫“住胜彼岸”。这是佛的涅槃境界。前边儿是度众生的,这是佛自身的功德。

  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

  这一句是与第十七句“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对应。刚才说的“如其胜解示现功德”是现身,这一句“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是现佛世界。这一句说,佛陀随顺众生的不同程度,众生有什么样的胜解,佛陀就示现什么样的佛土。“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的“不相间杂”就是不混乱,就是说,虽然同在一处,但佛所示现的无量差别的佛土是不混乱的,你所见的佛世界是这样,他所见的佛世界是那样,不可思议得很,这是佛的妙智究竟的境界。就是说,在这儿有初地菩萨、有二地菩萨,他们坐在一起听佛讲法,他们所见皆不相同。

  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

  这与“证无中边佛地平等”对应。“三种佛身”就是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方处”是所居住的地方。“无分限”,就是没有限制、没有间隔。比如说我们说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药师佛在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的佛国给药师佛的佛国有间隔,这就叫有分限,但实际上这是我们凡夫的分别而已,因为我们凡夫有分别心,所以佛就随顺我们凡夫而说,但实际上是没有分别的。我们还说,佛陀的法身在什么地方,报身在什么地方,化身又在什么地方,这也是我们的分别而已,都不是事实真相,实际三种佛身没有分限,各佛土也是没有分限的。“证无中边佛地平等”的“中边”,“中”是中央,“边”是边地,有中有边,论中是“无中边”,就是没有中央和边地的不同。三身就没有中边的分别。

  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

  这和“极于法界”对应。“极于法界”的“法界”,就是佛的妙正法教,也就是十二部经。这个“穷生死际常现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功德”是说佛是穷生死际演说十二分教,不间断、长时期地去利益一切有情。“穷生死际”的“生死际”,就是有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是有生死的,一过这个界儿、这个范围,就超越生死了。“穷生死际”就是穷尽了生死的范围,就是过了生死的界儿,众生过了生死的界儿,就是众生没有生死了。说,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众生都超越了生死,佛一直说法度众,度过生死之后就不需要佛来说法度你了。

  无尽功德等。

  这个“无尽功德”是对应于“尽虚空性”。“尽虚空性”也就是尽虚空界,虚空是无量无边的、无生无灭的、无有变异的,现在说佛的法身就象虚空一样,无有穷尽,利乐有情,永不休息。“无尽功德等”的这个“等”字,前边儿是二十一句,对应的功德只二十句,这就少了一句,前边儿还有一句“穷未来际”,现在没有什么功德来对应,那么就让这个“等”字儿来对应,“等”都说成佛的是“究竟功德”。

  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

  前面赞叹佛,这里又赞叹菩萨的道德,赞叹菩萨的境界。“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说,菩萨成就三十二法,才能叫菩萨。哪三十二法呢?

  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

  这就开始说菩萨成就的三十二法了。首先呢,无著论师先总说一下。“于一切有情”,这是说菩萨的大悲心,是对于所有的众生的,菩萨度众生的时候,没有远近亲疏之分,所有人都度,你是我的仇人,我度,你是我的亲人,我也度。“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菩萨利益众生,让众生得安乐的心,利益众生的心特别的切,所以叫“增上意乐”,就是说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强烈,永不退转。“利益”是指菩萨教你的法子,不但可以让你现在得利益,而且让你将来也得利益,就是说菩萨教你的是长远的利益,现在的人的所为可能就是目下得利益,从长远来看可能是有坏处的。“安乐”就是从内心里感到快乐。利益和安乐有时候看起来不是那么的一致。比如说你打禅七,这是利益,可是你一下子努力地经行、禅坐,不得安稳的休息,你不一定觉得安乐。而你放逸,可能一下子你觉得安乐,但那不是利益。这一句的重点儿是“增上”――特别的强,我们有些凡夫也好心肠,但不一定是“增上”,菩萨绝对是增上。下边儿具体解释三十二法。无著论师是用了三十八句话来解释三十二法的。

  令入一切智智故

  为什么菩萨是“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令入一切智智故”,这是第一个原因。就是说菩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他的目的,是教化众生使其都能够证入无上菩提。这个“令入一切智智故”是菩萨“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的第一个理由。无著论师在赞叹佛的时候,说佛是“最清净觉”,佛的最清净觉有二十一句来体现,对应的有二十一种功德。现在赞叹菩萨的时候,说菩萨有三十二法,用三十八句来体现,对应的有十六种业,现在我把对应的业放在三十八句这儿对应起来说,我给画一个表。三十二法、三十八句、十六种业对应起来。这样看起来就清楚了。

  菩萨三十二法、三十八句、十六种业相摄表:

\

  对应着这张表来看的话,那就清楚。这第一句“令入一切智智”是给后边儿的“展转加行业”对应的。“令入一切智智”是说,菩萨利益一切众生,让他证得无上菩提,对应的“展转加行”是说,菩萨利益一切众生,但不是一下子就直接让你接触到佛法,得慢慢来,先让你作世间善行,然后让你三皈五戒之类,一步步地上进,展转上进。或者说是教大家,让大家互相展转帮助,互相上进,最后你可以得证无上菩提。这就是“展转加行业”。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这是第二个理由,你看对应的表格,是“无颠倒业”。什么是“无颠倒业”?要想知道无颠倒业,就先得知道颠倒业。第180页,世亲论师在释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比如“劝饮酒等”,说这就是颠倒业。现在的某法师,就说我有半斤的酒量,可我只喝一两,这是可以的,还说佛要是知道大蒜可以治疗癌症的话,他也是让吃的,这就是典型的颠倒业。出现了这样的事儿怎么办?这里就说了,“自知我今何假智故”,就是说,菩萨自己要反省自己,我这么说到底对不对?是我的智慧出了问题还是什么?就是说,菩萨学了一些佛法,但我相还在,用我相来学佛法,是会出现颠倒的,所以要修无我观。不然的话,就老作错事儿,自以为在行菩萨道,但其实是颠倒业。

  催伏慢故

  这个与“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对应。我慢是很不容易除掉的。作为一个菩萨,就要不断地精进六波罗蜜,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千万不要让我慢占据心灵。我们知道,到七地菩萨还有些微的我慢心,所以这很不容易除掉。菩萨要努力把它催伏。怎样催伏?就需要“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所谓“不待他请”就是不用等别人来请,你自然就努力,努力干吗?努力作利益众生的事,自然知道要催伏内心中的我慢之类不如法的东西。

  坚牢胜意乐故

  这个与“不动坏业”对应。说这个“坚牢胜意乐故”,有这么一句话,叫能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大庙里大家精进的话,在这么一个环境中,你自然无法懈怠,而小庙里无人管就容易放逸。所以要给大家一起。总说的时候说是“于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的意乐”,现在这个“坚牢胜意乐故”则是自己的胜意乐。大家都是好的,你一个人没法儿坏。就是说,社会的安乐的,社会里的每个人自然都是安乐的。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人都是安乐的,则整个社会就是安乐的。现在就是说,我们要发菩提心,也要劝大家都发菩提心。如果只我一个发菩提心,我就不能舍弃众生,既然不能舍弃众生,那么,众生在生死中流转,我就也得在生死中流转,苦吗?你说,那我就不干了,我先管自己吧,这就不是大乘了。如果说我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山禅修,我会感到很适意,可是我到众生中的时候,我看到众生太苦了,眼不见心不乱,见了就知道了。作为一个菩萨,知道了众生的苦,利益一切众生的誓愿不能退转,这就是“坚牢胜意乐”,就是说菩提心非常坚固。或者说,众生很难度,我要度化他,他会诽谤我,要不然我要度化他,他会爱上我,总之,众生特别难度,我刚度他出来,可不一会儿,发现他又掉到恶道去了,你看看地藏经,就因为这些众生,所以劳得地藏菩萨在地狱中来往不停。虽然众生如此,可是菩萨的心仍然不舍弃众生,这就是“坚牢胜意乐”。

  非假怜愍故,于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

  这三句与后边儿的“无求染业”对应。“非假怜愍故”,菩萨是怜愍众生苦而行菩萨道的,来利益众生的,如果是“假”的,所谓“假”的,就是说他其实不是真怜愍众生苦,而是表面上如此,但其实是为了名利,要是这样的话,你的所为根本就不是菩萨道。所以菩萨要有真的怜愍众生,发真慈悲心。在表中这个“非假怜愍故”后边儿还有一个“无染系故”,因为是“非假怜愍”,是真是,当然就没有杂染束缚。“于亲非亲平等心故”,在凡夫这儿,因为亲、非亲,所以关系就有远有近,这就心不平等,而菩萨是不管是亲还是非亲,同样对待,不讲人情。表中这个“于亲非亲平等心故”后边儿还有一个“恩非恩无爱恚故”,这是说,亲者就觉有恩,非亲者就觉非恩,我们对有恩者会爱,对非恩者会出嗔恚,但菩萨不会。“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因为你的心中是纯然的慈悲心、平等心,所以就可以永远为众生的善友,一切为了众生,你就可以在最后入涅槃,宁愿为众生殿后。表中的“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后边还有一句“生生恒随转故”,这是说众生在生死中流转,即使你流转了,菩萨的慈悲心仍然救度你,不会因为救过你一次你却不上进又掉到恶道里来了而烦你了,不救你了,他还是会救度你的。这三条合起来是“无求染业”,所谓“无求染业”就是指菩萨对众生无所求,不要求众生来回报你,纯是慈悲利益众生。

  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

  这给后边儿的“相称语身业”对应。“应量而语故”,“应量”就是吃饭的钵,吃饭的钵叫“应量器”,这个“应量而语”就是说,菩萨在说法的时候要应不同的众生而说。吃饭的时候,你得知道饥饱,不知道饥饱的话,已经够了你还一直吃,那会吃死人的。菩萨为众生说法也是这样,要知道量,到时候就不能再说了,也就是说,不要一直地说,你追着人家说你要念佛呀,人家会讨厌你的,你还以为你怕别人掉恶道受苦,人家现在听你说法就够苦了。所以要注意量。所以说什么话,说多少,这都要随着所要度的这个人而不同,这就叫相称语业。“含笑先言故”就是说说法的时候要面带微笑,这是给人欢喜的意思。现在我们说法的时候会有一种我比别人深刻的这种姿态,很不好。这是指身业,要给人欢喜。

  无限大悲故

  这个与后边儿的“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对应。“于乐于苦于无二”,作为一个菩萨,看见众生受苦,我就忍不住要救度他们。众生的苦有三种,这里的“于乐”就是坏苦,“于苦”是苦苦,“于无二”是行苦,用八苦说也可以,不过这儿无著论师是用三苦说的。看到众生有苦苦、坏苦、行苦,菩萨就发起“无限大悲”,无限大悲是指所有的众生都度,要是只去度苦苦者而不度坏苦者,那就叫有限。所以菩萨的慈悲心是无限。

  于所受事无退弱故

  这一个对应后边儿的“无下劣业”。这个“所受事”是指菩萨自己所要作的事儿,也就是度众生这件事,菩萨对自己所要作的事儿“无退弱”,“退弱”就是指在度众生的过程中觉得这事儿太难了,我不干了,或者说,我不管他们了,我管住我自己就得了,这叫叫“退弱”,菩萨不是这样的,虽然度众生这件事很难,但菩萨是有勇气承担的,他的大悲心是勇猛的。这个“无下劣业”的“下劣”是指退弱,要是退弱了就是下劣,菩萨不退弱就是“无下劣业”。

  无厌倦意故

  这一个对应于后边儿的“无退转业”。“无厌倦”就是说度化众生这件事儿是要长时间作的,不是一天两天,那是要很多劫持续地作的,我们可能前几天还行,还能保持热忱,但过不了多久就没劲儿了,就是后劲儿不足,可菩萨不是,他是一直满腔热忱地去作而没有厌倦的时候。对应的“无退转业”,“无退转”给“无退弱”稍微有点儿不一样,“退弱”是指少度点儿吧,“退转”则是干脆只管自己,干脆不管别人了。

  闻义无厌故

  这给“摄方便业”对应。“闻义无厌”就是说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从不厌足,就是说没有说我学这些已经完全够了,已经圆满了,因为在菩萨的眼里,一切法都是佛法,而我们可能说这是佛法,那不是佛法等,有这样的分别,菩萨没有这样的分别。“闻义无厌”就是一直需要学习、一切都需要学习。“摄方便业”是说,在我没有度众生的时候,我觉得可以了,但当去度众生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多得很。所以,什么样的东西都得掌握,这样才能广度众生,不然的话,总是有限的。

  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

  这两句对应后边儿的“厌恶所治业”。菩萨在还没有成佛的时候,总还有不圆满的地方,“于自作罪深见过故”,菩萨自己作错了事儿,自己就承认错误。咱们凡夫不是这样,作错事儿了还要给自己辩解,把责任推给别人。“深见过故”就是深深地知道自己作错了,这个“厌恶所治”的“厌恶”是远离,指以后不再犯这错误了。“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你收徒弟了,徒弟有了错误,“不瞋而诲”,不要不高兴,要去教诲他,让他也“厌恶所治”,远离自己的错误。当然,不一定的徒弟,是别人有错,就得教诲,不过要善巧。

  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

  这给后边儿的“无间作意业”对应。“于一切威仪中”,一切威仪就是行住坐卧所有的威仪。“恒修治菩提心故”,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失掉正念,时时要策励自己的菩提心。走路的时候注意,睡觉的时候也注意。对应的“无间作意”,就是不间断地如理作意,提起正念。凡夫是一下提起,一下又跑了,但菩萨是时时能提起。

  不悕异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方便相应修般若故,由四摄事摄方便故

  这七句是对应于“胜进行业”。“不悕异熟而行施故”是说的布施。菩萨的大智慧者,同时菩萨的福德也是很好的,所以他时常能够对众生有所布施,法布施、财布施都有。“不悕异熟”是不悕求因为布施而得到什么好的果报,也就是他的利益众生是无条件的。“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是说的持戒,说,受三皈五戒等,最少可以保证不失人身,不到三恶道去。但菩萨不是这样想的,他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说,菩萨是自然而持戒,不是为了不失人身所以要持戒,不是为了什么所以要持戒,他纯粹是自然的。“一切有趣”的“有”是三有,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趣”是六道,就是说,他的心不是为了三界中的、六道中的什么而持戒的。“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是说的忍辱。众生触恼他,他不嗔恚,你要是一嗔恚,那就给众生有隔阂了、有障碍了,菩萨没有。“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这是精进,菩萨不会去作什么无益的苦行呀等,他只是为了积集无量无边的功德而精进修学。这主要是四正勤。“舍无色界修静虑故”,这是禅定。“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是说,菩萨修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但他不生到无色界天,因为在无色界天他没有利益众生的事情可做,他要失业了,所以他要到能行菩萨道、能弘扬佛法、能广度众生的地方去。“方便相应修般若故”,这是般若,其中的“方便”这个词,是指大悲心。要是没有大悲心那是声闻乘罗汉。菩萨不忘一切众生苦。“由四摄事摄方便故”,前头是六度,这是四摄,用四摄来引导众生。“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财布施、法布施,菩萨用财物布施众生,用法布施给众生,还有一个无畏施。“爱语”,就是为他说佛法,这才是真实的爱护他,为他讲解佛法来消除他的愚痴。这叫爱语。“利行”,要他发起正行,就是开始修行,修四念处、四正勤、修八正道等,这叫利行。“同事”就是劝众生也修道,劝众生和自己一样也修行,大家都努力,最后都得圣道。“四摄”实际上就是信、解、行、证。这六度四摄对应的是“胜进行业”,就是说,菩萨修行这六度四摄,不断地用功、自利利他,功德展转地胜进,进而得证无生法忍,然后可以由初地、二地,渐次增上,直到无上菩提。“胜进”的“胜”,是有力量。

  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兰若故,于世杂事不爱乐故,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

  这八句对应“成满加行业”。“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说,菩萨也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两种:一个是持戒的善知识,一个是破戒的善知识。对于这两种善知识,菩萨都要亲近,不能因为他破戒了就不亲近他了。只要他能为你开演佛法,能为你破疑,菩萨就去亲近。也就是说,我只取他的长处就行了。要想挑毛病的话,阿罗汉也有毛病。菩萨要亲近善士的时候,要只取其长处。注意一下,这里说的持戒善友、破戒善友,实际上是指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和德相有缺的善知识。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间,给出的善知识德相有十个,我把原书拿来了,614页,这是科判中的,正文是在24页,这里清楚、简单,正文中麻烦。具戒、具定、具慧、多闻、通达实相或教理、功德胜己、善说法、具悲悯、有勇猛、无疲厌。这一句长行中的“持戒破戒”就是指这十相圆满不圆满。“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亲近善士”是干吗的?就是为了“听闻正法”,在听闻正法的时候要有“殷重心”,就是不要等,想着以后还有机会,这不行。“以殷重心住阿兰若故”,菩萨自己也要用功修行,修行的时候要在寂静的地方,就是环境要适合修行,你在城市中度众生是适合的,但在自己精进的时候还是寂静的地方好,这是指自己能把握自己, 的菩萨,要是我们凡夫,那还是大众熏修为好。这时候的“殷重心”,是不偷懒,在寂静的地方精进修行,一刻也不懈怠。“于世杂事不爱乐故”,对世间的杂乱的事,心里不欢喜。这是因为他通达了佛法,以佛法的价值观来看,世间的事情没有价值,所以他不爱乐。“不爱乐”就是要“远离”,表上这儿有一个“离恶寻思”,就是说,在内心里远离这些恶的寻思,恶的寻思就是杂染分别、妄想,这些都没有。“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对小乘不欢喜。“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喜欢大乘。注意,这是说,不喜欢只顾自己,而不是说小乘佛法不好。我以前说过大乘佛法是把小乘佛法含括在里边儿的,现在我们有些人说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是对应的,这不对,实际上小乘佛法这个集合是属于大乘佛法这个集合的。在“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和“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的后边儿,表中有个“作意功德”,就是指菩萨时时不舍弃无上菩提的的愿力。“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就是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在刚才说的亲近善知识中,有一个破戒善知识,那是指虽破戒但能演说正法,这个“恶知识”则是指破了戒,他还不能演说正法。这八句话对应的是“成满加行业”,就是说,这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住阿兰若、离恶寻思、作意功德、助伴功德都是“加行”你修学这些加行,可以使你成就无上菩提。

  恒修治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

  “恒修治四梵住”的“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菩萨要让自己的慈、悲、喜、舍时时增长强大。表中“恒修治四梵住”的后边儿有个“无量清净”,是说,四无量心成就了,则你的行为是清净的。我们现在看起来好象也是在作佛事,可因为内心有三毒,所以不清净。“常游戏五神通故”,说,因为禅定的关系,菩萨能够很自在地成就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没有禅定就没有神通。“依趣智故”,说,菩萨修学种种法门,现种种神通度化众生,但他内心里面是“依趣智”――趣入无相的智,“无相”就是真如,无相智也就是根本无分别智。菩萨的内心是与第一义谛相应。这三句是与“成满业”相对应的,就是说,菩萨证悟了第一义谛,成就了无上菩提的业相貌。

  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言决定故,重谛实故,大菩提心恒为首故

  这四句是与“安立彼业”对应的。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有的众生能安住正行,不断进步,但有的不能安住正行,他做恶、他放逸,菩萨对这种种的众生都不舍弃,都尽力教化。对于“安住正行”的,菩萨帮他,使他更快地进步,对于那些“不住正行”的,菩萨慈悲心也千方百计教化他,甚至现恶相吓唬他等。“言决定故”是指对众生来说,菩萨的话是决定的,说话算数,表中显示,这一个是“决定无疑教授教诫故”,就是指菩萨对众生的教授、教诫是决定的。“重谛实故”,说,菩萨是不随便说谎话的。我们凡夫习惯了说谎话,一发现自己说谎话了,就求忏悔改正,但下一次还说谎。菩萨“重谛实”,就是尊重事实真相。表中显示这一个是“财法摄一故”,就是说,菩萨也集财、也积集法,比如说,我为了让众生有一个拜佛的地方,所以我去化缘盖庙,我说我盖庙,我化来的钱就真的用在三宝事上,绝对不挪作他用。“大菩提心恒为首故”是说,菩萨不管是做什么事,都是以菩提心为出发点儿。表中显示这一个是“无杂染心”,就是说,除了菩提心,确实没有别的心了。这四句对应于“安立彼业”,就是说,让众生安立于佛法中。还有最后一个颂子所知相就完了。

  如说:

  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

  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

  颂子的前两句是指对佛功德的赞叹,“最清净觉”是总说。后边儿的是一句一句分别说。说佛有二十一种功德。颂子的后两句,是对菩萨的功德的赞叹,也是先总说,接着一句一句分别说。

注:部分内容有所删减和更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