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一)释疑篇 六、佛教是保险公司吗

  六、佛教是保险公司吗

  “心悟大师,不是一位有修行的人吗?为什么佛菩萨不保佑他手病速好,反而会圆寂了呢?”

  今天上午有一位居士是这样问着。

  我当时听了,几乎忍不住的要笑出声来,但履行观机逗教的原故,只好略略的替他解释一番。

  晚上又有一位坏着目病的居士来向我说:“我家里的人,都是信心念佛的,但我家里有个小宝宝,常年到头的总是害着病,最近并且死去了。这是什么原故呢?”

  真的,为什么释迦佛不保佑他呢?再说,释迦佛自己为什么也不久住世间呢?拖着这个臭皮囊,在世间多住一个时候,岂不是很快乐吗?佛自己固不这样做,又叫人去了生脱死,这不是一大怪事吗?(P60)

  病,是谁也免不了的,有了病就要请医生诊治,但医生只能按照病情开方医病。如果一时病不得好,可不能责怪医生,问他为什么我的病不好呢?不错,医生是治病的,但若医生反问我们一句:“你有没有服我所开的药呢?是不是遵照我的药方去配药的呢?”这么一来,也许我们将不知以答!

  释迦牟尼佛是医生,而且是大医王;因为他不唯是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身病医生,而且是知道众生生老病死种种众苦,无法避免,只有从心理上去医治的心病医生。因为有生则有身,有身则是众苦的大本营,所以必定要从根本的“心”病上医起,作釜底抽薪的解决;所以便开出了三藏十二部医心病的药方。我现在学着医生的口吻问一声:“我们到底已经遵方服药没有呢?到底已看破了生老病死的苦世间,依佛教训,发愿勤求出离没有呢?到底已信佛的话,知道身命寄在世间,如同做梦做戏一般没有呢? ”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老夫妇,在山上哭得扑地打滚。佛问他为什么伤心得这样?他说他的独生儿子死了,所以这么伤心。佛当时答应与他救活转来,叫他向从来没有死过人的家里,去取点火来配药方。他当时忧疯了,便(P61)依命去取。当他走了几家,没有讨到火的时候,忽然忆起佛说过“世间有生必有灭的道理”,当时不独恍然大悟前非,而且还证了一点小小果位。

  还有一个:当佛在世时,印度有个村庄,那村里的人道德声誉,遍播了四乡,村外有个人,很羡慕他们特去探望。那一天到了他们的村中,见两个人在田中做工作,忽然来了一只猛虎,衔去了一个,但是这一个人自己却也不怕,也不叫唤,任那个人被虎衔去。村外的人不觉怪异起来,乃进而问这个人:“方才衔去的那个人是你什么仇人,你为什么不叫唤呢?”这个人回答着,是他的儿子,不要睬他。村外的人,更加莫明其妙!这个人还很镇静地托村外人到他家里叫他的老婆送一份饭来,因为儿子被老虎吃掉了。村外人好奇心动,倒要到他家里去看看。那里知道,连他的母亲、妻子、儿子、仆人等等,都是异口同声的四个字答覆着:“不要睬他。”

  后来村外的人,仔细探询他们能没有悲苦的所以然,才知道他们是受了释迦佛的教化。我们在这人生的大戏场里,只要在生时互相爱敬,万一大祸临头,不要作无聊的悲哭。他们这一村的人,因为具有远大的眼光,从世间(P62)事实上,见到是要解决生死,不是从虚假的悲哭所能回转的。

  我还要举出个家庭好榜样:从前湖南衡州,有个庞蕴居士,家里共有四个人——老婆、女儿、儿子和自己。有一天要死的时候,嘱他的女儿,去看日头当午没有。他的女儿灵照,一刻子回报他,日头已当午了,而且有蚀。当庞老刚走到门口去看,他的女儿便坐在父亲座上死了。庞老便再延七日,等到太守于頔到来,便枕着于公的膝头死去。他的儿子,方在田中做工,有人报信给他——庞公和灵照死了,他的儿子便扶着锄头,立死在田中。后来他的老婆听了,便将三个人尸化了,自己辞了邻人,走去山中修行。你们看这是多么一个好榜样,一个生死中得大自在的榜样。

  所以我们应当知道:释迦佛不是叫人不病不死,是叫人要不生不死;要证到不生不死的真性,就要不生出这个身子。这个身子,是从那里来的呢?是由过去的“业”来的。“业”由那里来的呢?是由现在贪、瞋、痴、慢、疑、恶见等来的。有智慧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应去作无聊的悲苦,应当从根本上解除这招生死的根源——贪、瞋、痴、慢、疑、恶见,这(P63)等的迷惑!不信吧?释迦牟尼佛的三藏十二部,现在看那一卷经是开人寿保险公司的?示图如下:

  (图缺)

  我们看了这个图表,可知道生死是轮回的。若要解除众苦,必须不起惑造业,就要依据释尊所开的药方,勤修精进,才能达到不(P64)生不灭的目的,才能免除一切痛苦,才不至把佛教当作保险公司。(P65)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