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将百卷之释糅成十卷之文,即今《成唯识论》是。

  复由基师作《述记》,继有惠沼作《了义灯》,智周作《演秘》,如理作《义演》,道邑作《义蕴》,莫不兰菊各挺其秀。第论及注疏因卷帙繁多,钝根后学常难入门,所以时下的教家如太虚大师有《唯识三十论讲要》及《纪闻》,芝峰法师之《唯识讲话》等,期使便于了解。

  余因寄踪南洋,特为一班初机入门之方便而作此简易之讲话如下。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外人问:“如果照你们唯识家的道理,说一切外物都是‘假有\’,那末,为什么佛教也说有种种‘我相\’及种种‘法相\’呢?纵然在世间迷情的人说得不对,那末,你们觉悟的圣教上,就不应该这样说:也有‘我相\’和‘法相\’啊。”

  唯识家答覆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只用“假说”两个字就够了。意思就是说:世间人所执的是“无体随情假”,圣教上说的是“有体施设假”。

  什么叫做“无体随情假”呢?就是说,世间人所执的“我相”和“法相”本来是“无体”的。不过是因为世间上的人,随着自己的迷情而执着当为是“实有”的,其实在真理上说起来,完全是假的,所以叫做“无体随情假”。

  什么叫做“有体施设假”呢?就是说,佛经上所说的“我相”和“法相”,它的“真如法性”是普遍一切法上的,是有体性的,不过是佛菩萨亲证的“离言法性”,本来是没有言说的,因为要度众生起见,不得不用方便言说,施设种种名言,所以叫做“有体施设假”。

  (1)世间人所执的“我”,有种种相:有情、命者、作者我、受者我、……种种“我相”。

  (2)世间人所执的“法”,有种种相:实德业等、数论师所执的二十五谛等、……种种“法相”。

  (3)佛经上说的“我”,有种种相:声闻、辟支、菩萨、佛陀等、……种种“我相”。

  (4)佛经上说的“法”,有种种相: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相”。

  我们现在要研究这世间所执的和圣教所说的,对于这些种种“我相”和“法相”究竟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

  老实和你说吧,这些“我相”和“法相”都是依托各人的“八个识”,心王和心所的“自证分”变出来的“见分”和“相分”。列表说明之。

  识的自证分见分——我相——有知——能缘

  相分——法相——无知——所缘

  所变的既有“我相”和“法相”,那末能变的究竟有几种呢?

  答:能变的唯有三种啊。

  那三种呢?

  答:其一为“第八异熟识”,其二为“第七思量识”,其三为“前六了别境识”。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境识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怎样叫做“异熟”呢?“异”是“不同”,“熟”是“成熟”,就是我们这个果报的识。其意义有三:

  (1)异时而熟,由“因”至“果”,时间不同故。

  (2)变异而熟,由“因”至“果”,必有变易故。

  (3)异类而熟,由“因”至“果”,性质不同故。

  怎样叫做“异时而熟”呢?譬如桃李,从初种到开花结果,至成熟的时候,时间必有前后而不同,这就叫做“异时而熟”。

  怎样叫做“变异而熟”呢?譬如桃李,从最初结果至成熟的时候,中间的形相和味道也有些变易的不同,这就叫做“变异而熟”。

  怎样叫做“异类而熟”呢?譬如大海之水,是从江河溪涧而来的,其性质各各不同,但是到流到大海里面去,就变成一味了,这就叫做“异类而熟”。

  第八“阿赖耶识”是由前世造的“因”,而成了异熟的“果报”,所以时间就不同。既是由前世所造的因,至成熟时,当然也有些变易,从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在“因”中所造的善恶一到了受“果”的时候,就变成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是“异熟果”,不是“等流果”。

  怎样叫做“思量”呢?“思”是“思虑”,“量”是“卜量”。就是第七识的“见分”去思虑、卜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一、常、遍、主宰。

  但“思量”的意义八个识都有,须加“恒”和“审”二字来区别它:

  (1)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

  (2)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

  (3)第七识是亦“恒”亦“审”的思量。

  (4)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

  列表说明:

  前五识

  怎样叫做“了别境识”呢?“了”是“明了”,“别”是“分别”,就是前六识:

  (1)“眼识”明了“色尘”的境界。

  (2)“耳识”明了“声尘”的境界。

  (3)“鼻识”明了“香尘”的境界。

  (4)“舌识”明了“味尘”的境界。

  (5)“身识”明了“触尘”的境界。

  (6)“意识”明了“法尘”的境界。

  “三能变”中现在先讲初能变的“阿赖耶识”,所以叫做“初”。梵语为“阿赖耶”,译为“藏”,其意义有三:

  (1)能藏: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故名“能藏”,对种子说——“持种义”。

  (2)所藏:被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染,故名“所藏”,对前七识说——“受熏义”。

  (3)执藏:为第七识所执持,故名“执藏”,对第七识说——“被执义”。

  最初的“阿赖耶识”叫做“自相”,其次的“异熟识”叫做“果相”,也就是“果报相”。再次的“一切种识”叫做“因相”,也就是“种子相”,因为在凡夫位一切杂染有漏的善、恶、无记法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之故。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不可知”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讲到这第八识,因为无论“能缘”的“行相”和“所缘”的“境界”,在我们凡夫位中都是不能明了,因为我们凡夫“智慧”不够,“法执”未除,“所知障”未破故。

  “不可知”并不是说连佛菩萨都不可知道,如果佛菩萨也不知道,怎么可以讲得出来呢?所以这“不可知”三个字但约凡夫位上说的,诸佛菩萨是究竟证到了。

  这样说起来,“不可知”到底是甚么东西呢?其意义有三:

  执有二义:一是摄为自体,二是持令不坏。

  受有二义:一是领以为境,二是令生觉受。

  甚么叫做“摄为自体”呢?“摄”是“收摄”,就是摄收这根身为自体性。

  甚么叫做“持令不坏”呢?“持”是“执持”,就是执持这根身不会损坏。

  甚么叫做“领以为境”呢?“领”是“领纳”,就是领纳这根身为所缘的境界。

  甚么叫做“令生觉受”呢?“觉”是“知觉”,就是令这根身有知觉的领受。列表说明之:

  “处”就是器界,山河大地等,但可作第八识所缘的境界。

  “了”就是明了,也就是第八识的行相。

  能缘的是“见分”。

  所缘的是“相分”(根身、器界、种子)。

  这第八识“能缘的见分”和“所缘的相分”都是深微和广大,在凡夫位的智慧是难了知的。

  甚么叫做“心所”呢?就是“与心相应”、“恒依心起”、“系属于心”等意义。

  第八识计有五个“心所”,就是:

  (1)触:是对于所缘的境界相接触。

  (2)作意:是对于所缘的境界去注意。

  (3)受:是领受所缘的境界。

  (4)想:是想像所缘的境界。

  (5)思:是造作所缘境界的行为。

  第八识在五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之中,只同“舍受”相应。因为第八识不是苦、乐、忧、喜的,是非苦、非乐、非忧、非喜,所以只有“舍受”同“第八识”相应。

  【是无覆无记 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瀑流 阿罗汉位舍】

  第八识的性质不是善,也不是恶,它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分为两种,一是“有覆无记”,二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心王”既然是“无覆无记”,那末它的“心所”也是“无覆无记”,所以说“触等亦如是”。

  第八识的行相是“恒常”呢?还是“断灭”呢?不是“恒常”,也不是“断灭”。那末是什么样子呢?它是“恒转”。“恒”是简别不是断灭,“转”是简别不是常住;它是无始以来流动,所以不是“常”,也不是“断”,是“非常非断”。譬如山上急水流下来的瀑布一样,试看那瀑布的水,你说它是“常住”吧,它是时时刻刻在那儿流动着;若说它是“断灭”吧,它又是不断的在那儿流动着。所以第八识“相续流转”,好像瀑布水一样的“非常非断”。

  第八识的“染污相”要到什么时候才舍弃呢?小乘在阿罗汉,中乘在辟支佛,大乘在七地菩萨,并最后的佛果位,都是断了烦恼障,所以都舍弃了杂染的第八识。上面的“初能变”已经略略的讲过了,下面是说“第二能变”的“第七识”了。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 思量为性相】

  第二能变是“第七识”,梵语叫做“末那”,译为“意”。其意义为“恒审思量”,在初能变中已经说过了。

  这个“第七识”究竟是依托什么东西呢?老实告诉你吧,是依托“第八识”。那末“第七识”又是缘的什么东西呢?也是缘的“第八识”。所以叫做:

  (1)“依彼转”。

  (2)“转缘彼”。

  这两个“彼”字都是指的“第八识”。但是这个“转”字要读两次,第一次要读“转变”和“转起”,第二次要读做“转过来”才对。

  第七识的“本性”是“思量”,它的“行相”也是“思量”,所以叫做“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 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 及余触等俱】

  这第七识的“相应心所”本来有十八个,现在先说四个根本烦恼:

  (1)痴:就是“无明”,无智为性,烦恼所依为业。这“无明”乃是“不共无明”,是第七识独有。

  (2)见:就是“不正见”,染慧为性。“见”虽然可以通邪正,但现在谈的是“无明之见”,即是“邪见”,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3)慢:就是“高慢”,因邪见之故,而起了高慢。心高举为性,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4)爱:就是“贪爱”,因见解不正,而起了贫着。根本烦恼共有六,何故仅言其四呢?因为——

  “瞋”是缘逆境,而起瞋恚,第七识缘第八识念念贪着,那里还有什么瞋恚呢?

  “疑”是不信,第七缘八,决定无疑,故留四除二。

  又当知贪、痴、慢、见,可通内外。通外者宽,可缘一切;通内者狭,唯执第八。故加一“我”字,正显“第七识”缘“第八识”,执“第八识”为“我”,故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第七识除了四个“根本烦恼”相应外,还有“遍行”五个、别境中“慧心所”一个、“大随烦恼”八个。因为遍行五个是遍一切心,有见必定有慧去推想;有根本必定有随从,所以有大随烦恼相从,如何不有其余?详在《成唯识论》。

  【有覆无记摄 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 出世道无有】

  “第七识”的性质是“无记性”,因为它被四个根本烦恼所覆,所以又叫做“有覆无记”。随便第八识至何界,第七识都是一刻不离的,随着第八识所生的地方,第七识就系缚在那里。

  “第七识”要到下面三位时候,才灭了染污,才不执为“我”、“常”、“遍”、“一”、“主宰”。

  (1)阿罗汉位——是能舍弃杂染的第八识。

  (2)灭尽定位——是灭受想定的人。

  (3)出世道位——是无漏真空见现前。

  到了这三位的时候,它的染污就没有了。

  【次第三能变 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 善不善俱非】

  “初能变”的“第八识”和“二能变”的“第七识”约略讲过了,现在要讲“前六识”的“第三能变”。第三能变分开来有六种差别不同,虽然不同,但都是以“了境”为“体性”,也都是以“了境”为“行相”。前六识是通三性(善性、不善性、无记性)的。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第六识”与“六位心所”是完全相应的。仔细区分,共有五十一个,

  就是:

  若是“受”的话,“苦受”、“乐受”、“舍受”都相应的。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以上五十一个心所均各有其“体性”与“业用”。

  “遍行心所”有五:

  (1)触:是根、境、识三种和合。分别为“性”,与受、想等所依为“业”。

  (2)作意:令心警觉发悟为“性”,任持攀缘为“业”。

  (3)受:是识之领纳,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为“性”,想、思所依为“业”。

  (4)想: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5)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能推善、不善、无记为“业”。

  这五个心所叫做“遍行”,乃普遍行动于八识心王、三界九地、三性、三际的,就是:

  ①八识心王——是遍行于一切心。

  ②三界九地——是遍行于一切地。

  ③善恶无记的三性——是遍行于一切性。

  ④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是遍行于一切时。

  “别境心所”有五:

  (1)欲:于可爱事,希望为“性”,能与精进所依为“业”。

  (2)胜解: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余无转动为“业”。

  (3)念: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与不散乱所依为“业”。

  (4)定:于所观事,心注一境为“性”,与智所依为“业”。

  (5)慧:于所观事,择法为“性”,断疑为“业”。

  这五个心所叫做“别境”,因为它是各别缘境的,就是:

  ①“欲”——是缘所乐境。

  ②“胜解”——是缘决定境。

  ③“念”——是缘曾习境。

  ④“定”——是缘所观境。

  ⑤“慧”——是缘所观境。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善心所”有十一:

  (1)信:于业、果、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与欲所依为“业”。

  (2)惭:于所作罪,对自羞惭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3)愧:于所作恶,对他耻愧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4)无贪:无著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5)无瞋:以慈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6)无痴:如实正行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7)精进:善品现前,勤勇为“性”,完满成就善法为“业”。

  (8)轻安:调畅堪能为“性”,除障为“业”。

  (9)不放逸: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0)行舍: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1)不害:以悲为“性”,不烦恼为“业”。

  这十一个心所所以叫做“善”者,因为它们可以领导你走向“善法之路”啊。

  【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根本烦恼心所”有六:

  (1)贪:染爱耽着为“性”,生苦为“业”。

  (2)瞋:损害为“性”,恶行所依为“业”。

  (3)无明:痴迷为“性”,烦恼所依为“业”。

  (4)慢:心高举为“性”,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5)疑:犹豫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

  (6)见:染慧为“性”,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这六个心所为甚么叫做“根本烦恼”呢?因为它们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

  “随烦恼心所”计分“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共有二十。

  先讲“小随烦恼”,计有十:

  (1)忿: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鞭杖所依为“业”。

  (2)恨: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3)覆:隐藏为“性”,能与追悔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4)恼:陵犯为“性”,能与忧苦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5)嫉:心妒为“性”,自性忧苦所依为“业”。

  (6)悭:心吝为“性”,无厌足所依为“业”。

  【诳谄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

  (7)诳:诳现不实功德为“性”,能与邪命所依为“业”。

  (8)谄:心曲为“性”,障正教诲为“业”。

  (9)害:损害为“性”,加鞭杖等所依为“业”。

  (10)憍:于盛事染着倨傲为“性”,能尽福慧为“业”。

  这十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小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各别而起,并且行相粗猛故。

  次讲“中随烦恼”,计有二:

  (11)无惭:于所作罪不自羞惭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12)无愧:于所作罪不他耻愧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这两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中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故。

  再讲“大随烦恼”,计有八:

  (14)昏沉:无所堪任,蒙昧为“性”,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

  (15)不信:心不清净为“性”,能与懈怠所依为“业”。

  (16)懈怠:于诸善品心不勤勇为“性”,能障勤修众善为“业”。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17)放逸: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18)失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能与散乱所依为“业”。

  (19)散乱:令心缘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20)不正知:能起不正身语意行为“性”,违犯律行所依为“业”。

  这八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大随烦恼”呢?因为它们亦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并遍染二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故。

  这二十个“随烦恼”相互的关系如何?列表说明之:

  “不定心所”有四:

  (1)悔:心变悔为“性”,障止为“业”。

  (2)眠:不自在转,昧略为“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3)寻: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4)伺: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这四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不定”呢?因为它们可善,可恶,皆不定故。

  “二各二”者,是说“悔、眠”和“寻、伺”,各有善恶二种。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波涛依水】

  “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因为一切法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由“种子”生起“现行”,所以“前六识”都是依托止宿在“第八识”的。但“前五识”起“现行”的时候,不能随自己的自由,必定要遇“缘”才可,应知道“前五识”的“缘”,也有多少不同啊。

  颂曰:“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表列以明之:

  九缘颂:“根境空光明,作意分别依,染净根本依,最后种子依。”

  我们就知道,每个“识”照它的“具缘”,一样也不可缺少,有“缘”(P161)则生,无“缘”不生,这是佛法唯一的定理。譬如波涛相似,是依风缘而生起的。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至于“意识”,它只要“五缘”就够了。它的绿少,所以常常现起,但是也要除了下面五个地方:

  (1)无想天——即无想报。

  (2)无想定——即灭第六识。

  (3)灭尽定——即灭第七识。

  (4)睡眠时——即无梦时。

  (5)闷绝时——即麻木时。

  这五个时候“意识”都是不行的。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诸识”就是“八个识”,由这“八识”转变出来的“见分”即是“能分别”,“相分”即是“所分别”。由此“见”“相”二分的道理,所以“我相”“法相”是虚假没有的。

  自证分见分——即我相影

  相分——即法相影

  “二影”离开了“二分”,当然没有的。明白这道理,才知道一切法都不能离“识”了。

  【由一切种识 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一切法的生起,都是由“第八识”的“一切种识”,“种子”生“现行”变起来。千差万别的变出来,都是因为“现行”熏“种子”,“种子”又生“现行”,展转的力量,所以彼彼的一切一切才有分别生起。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诸业”就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二取”就是能取的见分及所取的相分,“习气”就是种子的别名,“异熟”就是第八识的果报识。这就是说:

  一者,由三性习气为“缘”。

  二者,由二取习气为“因”。

  那末,前面的果报异熟受尽了,复再生第二个其余的果报异熟了。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现在要说到“三性”了,(1)遍计所执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圆成实自性。

  怎样叫做“遍计所执自性”呢?因为它对于各种彼彼事物上,都去“周遍计度”这是甚么?那是甚么?名言种类,坚执我法。若论这“遍计所执”的“我”和“法”,有没有“体性”呢?完全是没有的。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怎样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是“依托”,他是“众缘”,就是说,这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东西,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切的一切没有一法不是“依托众缘”所成的。既然都是依托众缘所生的东西,那末,就分别这众缘所成的东西,这是甚么?那是甚么?

  怎样叫做“圆成实自性”呢?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性是“体性”。这圆满成就真实二空所显的“真如法性”,要怎样才显现出来呢?就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前面的“遍计所执”,就可以显现了。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圆成实性”既然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那末,这“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这两种自性不能说它是“异”,也不能说它是“不异”;什么理由呢?

  (1)若说它是“异”,离开了“依他起”的万法,又不能显现“圆成实”的法性。

  (2)若说它是“不异”,那末,“圆成实”的法性岂不是和“依他起”的法相,一样的也有“生灭”了吗?这道理如果不懂,我来说个譬喻吧。好像小乘说的“无常性”不能离开“一切法上”来显现,圆成实的“真如性”也是在“一切法上”显现啊。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上面说的是“三自性”,这里说的是“三无性”:

  (1)相无性:就是说,前面的“遍计所执性”当然是没有实在的相状。

  (2)生无性:就是说,前面的“依他起性”当然是没有一固定的生相。

  (3)胜义无性:就是说,前面的“圆成实性”是因为它在“依他起性”上,离开了“遍计所执性”,是约殊胜的义理来安立的。

  所以说,依前面的“三自性”才来安立这“三无性”。这三无性的说法乃是佛的密意——方便善巧,破凡夫外道的“我执”及二乘权教的“法执”,才说“一切法无性”,这是般若会上“毕竟空”的道理。

  其实“三自性”中只空其“遍计所执性”的“我、法”就够了,至于“依他起性”的“俗谛”和“圆成实性”的“真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只有能缘的智,没有所缘的境,诸佛所证的“根本智”和“后得智”就都没有功用了。何以故?因为:

  (1)根本智即是“亲证真如”,亦即是“真谛”。

  (2)后得智即是“能缘差别”,亦即是“俗谛”。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前面说过了“三无性”,第一是“遍计所执的相无性”,第二是“依他起的自然无性”,第三是“由远离前面所执的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识实性】

  “此诸法”三个字就是指一切依他起的法。“胜义”就是指的一切法的真如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是不生不灭,常恒不变的“真如性”,也就是唯识的“真实性”。

  【至乃未起识 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 犹未能伏灭】

  前面二十四颂是讲“唯识相”,第二十五这一颂是讲“唯识性”,后面这五颂是讲“唯识位”。

  (1)资粮位:从最初发起菩提心一直到未证“唯识真如性”以前,他一心希望安住“唯识真如性”。但是他虽然是有这种希望,对于“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二取种子”——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这“二取”烦恼的种子,“现行”还没有降伏,“种子”还没有消灭,这是在资粮位上“十住”、“十行”、“十回向”的当儿。

  【现前立少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2)加行位:这“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现行)为什么不能降伏呢?而“种子”又为什么不能灭除呢?这是因为正用功修“唯识观”的时候,空境现前,他误认这空境——少物,就以为是“究竟”;这“空境”就是“有所得的少物”,把这“有所得的少物”认作是“唯识的真如性”。老实说,如果把这“有所得的少物”当作“唯识真如性”,那不是真实安住“唯识的真如性”。这正是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加行位”。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3)通达位:设若到了对于“所缘唯识性”的时候,连“能缘的智”都无所得,在这时安住“唯识性”,才把“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两种相状离开了。这就是初破了“一分无明”,而证到了“一分真如”之理,名为“见道初地”。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

  (4)修习位:用功如果到了“无所得”的境界,不是口能说出,也不是心能想到,这叫做“不可思议”,也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亦即是“无分别的智慧”,因为舍弃了“两种粗重”:

  一是将“烦恼障的种子”舍弃了。

  二是将“所知障的种子”舍弃了。

  因此,便能亲证得“二种转依果”:

  一是能转“烦恼”成“菩提”。

  二是能转“生死”成“涅槃”。

  【此即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5)究竟位:在这首颂里面要分做七项来说明。

  ①无漏界:“界”是“种子”,“无漏界”就是“无漏种子”。

  ②不思议:“思”是“思虑”,“议”是“言议”,佛的境界是不可用心思言议的。

  ③善:就是“白净法”,无量无边的“无漏功德”所成。

  ④常:就是佛所证的“无为”和“有为”的一切“功德”,是一证永证,永无生灭的。

  ⑤安乐:“安”是“安然”,“乐”是“快乐”。佛既然把“烦恼障”和“所知障”通通都断了,当然是“安然快乐”的。

  ⑥解脱身:解脱身本来是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都有,因为都是断了“烦恼障”所得的。不过佛证的是“无住涅槃”,其故有二——

  一是不住生死,即与“凡夫”不同。

  二是不住??槃,即与“二乘”不同。

  ⑦法身: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佛是亲证“一切法性”,为他的“身”。这“法”有两种分别,若是一真法界的真如性,那是属于“无为功德的法”;若是在因地修的六度万行的法,那又是“有为功德的法”。唯识家所说的“法身”是“无为”和“有为”两种功德都有的。

  “牟尼”译为“寂默”,它的意义是“真”本“圆”,“妄”本“寂”,“无上究竟”佛陀的“德号”。

  即说偈曰;

  【唯识意义 本非容易

  随我所知 尽心竭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