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十一、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

  十一、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

  说观世音菩萨住在普陀山,当然少不了要谈谈普陀山了。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相传四位大菩萨都应迹住在那里。文殊菩萨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在四川峨嵋山;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观世音菩萨则住在浙江省 的普陀山。

  中国普陀山原名小白华,又称梅岑山,位于浙江省定海县东海中之舟山群岛,山上大小佛寺约三百余所,其中最大的三大寺是:普济寺、法雨寺及慧济寺。 每年由各地来进香朝圣者络绎不绝,香火之鼎盛,堪称各大名山之冠。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按《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记载:在 普陀山闭关及阅藏而得大智慧的有印光、太虚、谛闲、印顺等大师。至今禅那禅院门外石上还有太虚大师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太虚兰若」刻在石上。除了高僧 大德参访外,历代帝王、近代总统及国家领袖等御驾亲临,欣赏山光水色,朝山礼佛者大不乏人。相传清代的乾隆,微服私访普陀山达三次之多,其他达官贵人 慕名游幸普陀山者更是多不胜数。

  普陀山法雨寺藏有历代帝王御笔亲题字句,一对乾隆御赐的龙烛,放在后寺供游客们参观欣赏,蜡烛曝晒太阳下也不溶化,的确是无价宝物。寺内更有一万 斤重大锅,能煮一千人饭,可见当年普陀住众之多,香火之盛。

  --------------------------------------------------------------------------------

  [1] 《华严经?入法界品》大正藏第十册第七三二页下

  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

  根据《普陀山志》有两则观世音菩萨显灵「不肯去」的公案。

  唐朝时代,公元九一六年,有日本法师慧锷和尚到中国寻师访道参学。一天来到山西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看见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很是庄严,心生欢喜 。很想向住持商请运回日本供养,但又怕被拒绝,后来就不问自取,偷偷盗走圣像。

  得了这宝物,慧锷法师急不及待买棹回归。但当船行驶到浙江定海县舟山群岛时,海上突然生出无数「铁莲华」拦着去路,重重围困,不能前进。经过三日 三夜,船始终无法摆脱拦路的铁莲华,冲不出重围,只能在普陀山周围打转。慧锷法师这时也着慌起来了,悄自思量,自问并无作不可告人的大坏事,为何会遭 逢此风险呢?于是就跪在菩萨像前,求菩萨哀佑。当他跪下来的时候,猛然想起这尊菩萨像是不予自取的,虽然盗取菩萨像的出发点是基于在日本流通的菩萨圣 像很少,法师悲悯国人,希望国人能观像生信,恭敬礼拜,灭罪获福,但终究盗取是非法行为,犯了偷盗戒及起了不平等心。当下,他就向菩萨虔诚忏悔,更愿 意随顺船只停顿处,留下来安住并建立精舍供奉圣像。

  祷告完毕,船即能行,至潮音洞边,才停下来,亦是这方众生因缘成熟,获菩萨允肯在此地建立道场供奉圣像,令众生礼拜获福。那时普陀山是个荒岛,人 烟稀渺。慧锷法师得岛上居民张氏相助,在山上筑庵安住,取名「不肯去观音院」。就此因缘慧锷法师便成了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而这拦路铁莲华的海面亦 被称为莲华洋了。

  莲华洋之得名,除上述之说外,尚有多种传说,每遇轻法慢教者,船到莲华洋必有所感。

  有说宋朝太祖皇帝派王贵到普陀山礼佛,王贵只管奉命行事,对菩萨不生信仰。朝拜过后,怀着傲慢骄心离去,怎料船到莲华洋时,突然有铁莲华阻挡去路 ,致令船不能行。

  另有一说,元朝有大将哈喇歹,对观世音菩萨半信半疑。闻说菩萨常显灵于潮音洞,于是怀着好奇心,亲到普陀潮音洞看过究竟。但因心不诚,所以不能睹 得菩萨尊容。哈喇歹就恶作剧地拿起手上弓箭,朝洞射去。在回归途中,经过莲华洋时,忽遇铁莲华长满洋中,令船只寸步难移。

  更有传说明太祖不信佛法,听说普陀山菩萨很灵验,深得民心,拥有无量信徒,于是就派汤和到普陀山毁寺,没料到船到招宝山时,海面忽然满布铁莲华, 华叶上有金光缭绕,光明遍布四周,蔚为奇观。船被铁莲华所阻,不能过去,汤和无奈,惟有无功而回。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