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次课 上节

  第二次课(2009年3月7日)

  上节

  大家跟我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好。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能和大家一起研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浩瀚的般若经典中,《金刚经》在中国非常普及,很多对佛教没什么了解的人,也接触过《金刚经》。包括我自己,起初接触佛教,也是因为看了南怀瑾老先生写的书《金刚经说什么》,觉得佛法非常微妙。我们应当以文字般若进入学习,起观照般若,最后证得实相般若,就再也不会有迷惑了。

  一、全经的脉络与结构

  (一)全经分为两大部分

  大家翻到第12页。有这样的话:“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再翻到第50页。“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前后有两次这样的问题。

  以此为标志,我们可将全经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般若道,第二部分为方便道。这是依智者大师的分法。我在学习《金刚经》的过程中,觉得这个分法非常好。

  有人认为这前后两部分是重复的,第一部分是佛陀在细说,有些人来法会迟到了,他们来到的时候,佛陀又为他们简单地复述了一下。但是,如果你细细品味前后两部分经文,会发现味道不一样,后面一部分,在观法上、在行持上都不同。所以,把它们划分为般若道和方便道,很有道理。

  般若道,首先要证得般若。从初发心开始。发起了求智慧的心、愿成佛的心、利益众生的心,从当下开始不断修习空性的无我智慧。最终开悟了,从资粮道、加行道,一直修到见道位,就证入了圣果。这段时期的修行,注重通达性空和离相,破执著,把凡夫心转过来,了解无相的道理,看破,放下。这个阶段,以般若的修学为主,就叫做般若道。

  方便道,是以般若而起的巧用。当你开悟了,证到空性之后,没有结束,这恰恰才是进一步修行的开始。见道位以后,进入了修道位。证到空性的菩萨,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不断地圆满他的福德,空性的智慧也越来越广大、越来越圆满。这是一个漫长的修习过程,一直到成佛。这个阶段,是依空性而起方便。因为断除了我执,所以菩萨有很多方便。而众生是没有那么多方便的,因为我们有执著、有挂碍,我们的执著还没有打开。

  (二)两道包括五种菩提

  般若道、方便道有五种菩提。

  1、发心菩提: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在座的诸位,可能很多都已经发起这样的心。这个阶段的发心,叫世俗菩提心。

  2、伏心菩提:就是《金刚经》讲的“云何降伏其心”。实行六度,降伏烦恼,净化身心,渐与空性慧相应。

  3、明心菩提:折伏了粗大的烦恼后,修习止观,按照道次第,定力要修到近分定以上,然后观察,修毗婆舍那,这时就可以断一切烦恼,彻证诸法实相。明心菩提是般若道的成果,修到明心菩提,般若道就圆满了,同时这也是修方便道的起点。这个阶段所发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比世俗菩提心更殊胜,更了义,更圆满。

  4、出到菩提:登地菩萨继续往上修,要修方便道。一般来说,从修行的位次而言,初地菩萨已经证悟空性了。但是,空性的完整的通达,要到七地以上,也有些经文说要到八地。在此之上,他要庄严国土,成熟众生,圆满福德,渐出三界,到于佛果

  5、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圆成佛道。

  《金刚经》围绕着这五种菩提展开。

  二、序分

  经典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经典前面的序言,开场。

  序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证信序,第二部分是发起序。

  (一)证信序

  证信序,一般经典里都会有,内容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大菩萨众多少人俱……

  1、六成就

  这一部分并非佛陀亲口所说,它是阿难结集的时候加上去的。为什么要加上这部分呢?这是结集经典的六种成就的需要——证信序为了证明经的确信与可靠,从六个方面来证明。

  佛陀在世时,阿难问过佛陀:未来把佛经流传出去的时候,如何让后世的人生信心呢?佛陀慈悲地告诉阿难,一切经典前面,先加上“如是我闻”,把时间、地点都告诉大家。

  佛灭度后,很多僧人非常悲伤。但也有些佛弟子挺高兴的,觉得佛陀在世时经常管我们,这不许做、那不许做,现在我们可以轻松了。大迦叶尊者听了,非常心痛,他想:佛陀经过六年雪山苦行,无量劫积累资粮,才证到佛果,为我们说妙法,他入灭之后,如果大家都不按照他的法学习了,法不就灭了吗?于是,大迦叶尊者在僧团面前说,我们应该把佛陀说的法结集出来,留给众生,让后世的弟子们可以依靠。

  结集时,由阿难诵出经典。当阿难升上法座,诵出佛陀的经典,他的身体突然光芒四射,具足了庄严的威德。弟子们看到了,觉得疑惑:佛陀没有入灭吗?还是他方佛前来说法了呢?或者是阿难成佛了?这时,阿难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如是我闻。”这时大家明白了,阿难所说的,就是佛陀所说的法。

  经典的六成就:

  信成就:如是

  闻成就:我闻

  时成就:一时

  主成就: 佛

  处成就: 在某处(处所)

  众成就: 与比丘等人俱(听法者)

  为什么把“如是我闻”作为信成就和闻成就呢?有很深的道理。

  这是《大智度论》里的问题:“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信也。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听法。若无是相,则不解。”

  一个人如果相信,就会说“如是如是”——是这样的。如果不相信,就会说“不如是”。“如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相信,阿难说,我就是听如来这样讲的。以这样的信心,我们就能虚心地领纳法义。

  “如是”还包含智。

  一切外道出家,他们都心念:“我法微妙,第一清净。”世间上处处都在说法,有其他宗教,有种种学问。大家都在说:“我的理论是最好的,是最正确的,别人的都有问题。”因为这样自赞毁他,现世陷入斗诤,后世堕入地狱

  而佛陀说法不是这样。“佛意如是,我弟子无爱法,无染法,无朋党,但求离苦解脱,不戏论诸法相。”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表达他的见解,也不是他发明了一种理论,与世人争。《金刚经》上也说:“如来无所说法,若说如来有所说法,是为谤佛。”如来说法,无非是为了我们断除痛苦,内心得到安乐和解脱。所以,佛陀所说的法可称“如是”——世间的真理,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不需要去增加它,也不需要去减少它。

  佛陀曾经来到一个村庄,给村庄里的居民说法。这些居民很困惑,说:前段时间也来了几个其他的宗教师,做过演讲,而且说自己是对的,以前的人说错了。你现在也说自己是对的。那我们怎么知道,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我们该听谁的呢?佛陀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别人说他是正确的就相信他,也不要因为一个人的相貌和出身相信他,要看他说的是否符合真理。要亲身体验,看实践这个法的时候,是否能够解脱,他说的是不是世间的如实相。

  所以说,依智能断除戏论和争竞。

  我们对佛法要有这样的态度和认识。大家为什么来听《金刚经》?首先是因为相信这部经是佛陀所说,有它的可信性,值得我们闻说、学习。第二,我们不是来学一种观点或知识,以后好跟别人夸夸其谈。我们是通过这部经,学习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规律,如何断除烦恼,从这部经得到智慧,得到启发。这样,我们才真正领受了“智”的含义。

  2、具体经文讲解

  我们进入经文。“如是”。其含义,前已言之。

  “我闻”。是阿难自称听佛所说。

  “一时”。是说法的时间。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其实并不是一个国,而是憍萨罗国的国都。“舍卫”意为“闻物”,说这个大城的物质文明发达,在整个印度闻名。人们也会以此城指代这个国家。

  祗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说法的地方,在舍卫的郊区,以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命名。这是佛教最早期的两个园林之一。

  起初,佛教弟子没有地方住,都住在旷野里,住在树下。波斯匿王的国家里,有一位商人,是给孤独长者的内弟。这位商人很有钱,也很有信心,看都佛弟子打坐时经常风吹雨打,向佛陀请求为佛弟子建房子,佛陀同意了。这位商人就在城外建了竹林精舍,环境优美,有60间房子,这是最早的精舍。

  一次,给孤独长者来到内弟家,见全家人都忙碌着,是为了准备请佛陀来应供。给孤独长者听到佛陀的名号,内心震动,生起极大的欢喜心,为了早一点见到佛陀,次日他早早起床,摸着黑往城外走。当他见到郊外一片黑暗,有些恐惧,又打算回去。这时,有位护法在空中对他说:不要停留,往前走利益极大,哪怕给你十万头象、十万匹马、十万辆骡车等财宝,都没有往前走一步的利益十六分之一大。给孤独长者生起了信心,继续前进。

  到了竹林精舍,他看到雾中有人在经行,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只听此人叫他:“来,须达。”给孤独是这位长者的外号,因为他喜欢布施给孤独贫穷的人,大家叫久了这个外号,都没有人叫他的名字了。但是浓雾中的这个人,叫的是他的名字。这就是佛陀。给孤独长者意识到,除了佛陀,没有人有这样的庄严,也没有人有这样的智慧。

  给孤独长者顶礼了佛陀,由于紧张、激动,结结巴巴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后来他问佛陀,您睡得好吗?应该说,这句话问得不是太恰当,好像是说,您这么早就起来了,是不是睡不着啊?

  佛陀微笑了,对他讲了一个偈颂:“断除诸执著,心中无挂碍,佛陀实安眠,已达心安稳。”佛陀说法,都是一语双关的。世间众生,都是那么彷徨,有那么多牵挂,没办法好好睡觉,梦中还在纠缠。而如来的心是安稳的。

  佛陀为给孤独长者讲法,告诉他,修习布施等善法非常好,你也因此得到了快乐,但你如果能进一步放下执著、烦恼,就会得到内心寂静清凉的安乐,涅槃之乐。一刹那间,给孤独长者就证到了初果。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当下就开悟了,证到了空性。

  给孤独长者感恩佛陀,想请佛陀到自己所在的国家去说法,并想供养一所住所。佛陀答应了。给孤独长者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寻找合适的幽静之处建造精舍,选中了一座园林。这座园林为祗陀太子所有,给孤独长者想买过来。祗陀太子不想卖,说除非用黄金布地,才把园林卖给他。给孤独长者很高兴,用马车拉来黄金,一块一块地铺在地上。祗陀太子本来是说玩笑话,看到长者真的这样做,被感动了,决定也参与供养一部分精舍。

  给孤独长者将精舍建得非常精美,请佛陀和他的弟子过来。佛陀告诉他,把精舍供养给十方僧团,这房子不属于那一个人,而是一切出家人到了这里,都可以住进来。然后佛陀说了一个偈颂:“免受寒暑野兽害,以及夏季蛇、虫、雨,避开可怕之热风,庇荫禅观得自在——佛陀称赞之住所,对于僧伽第一施。因此智者为自福,应为学者建住所,以清净心施仁者,给予食、水、衣与住。彼等教他断恶法,悟法达无漏涅槃。”

  这个园林,佛陀住过很久,讲过很多殊胜经典,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的名字,也随着经典流传。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有人说,看很多经典,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不是佛陀走到哪里,都带着这千二百五十人呢?其实并不是。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指佛陀最早教化的弟子,在律藏里都有记载,我们就不一一讲了。这是一个表达方法,并不是说他们什么时候都跟着佛陀。

  (二)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那个时候。

  读诵经典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法会的现场,这样会觉得格外欢喜。

  “世尊食时”。

  世尊,是佛陀的十个名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的含义。此字梵文音译为:婆伽婆、婆誐嚩帝、婆伽梵、薄伽梵。《往生咒》里,就有世尊的名号。意译作“世尊”之外,亦直译作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祐、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

  食时,到了吃饭的时间。今天我们讲《金刚经》,缘起很好,今天很多人都受持了八关斋,过午不食。七世诸佛皆受持过午不食,吃饭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如来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时候都吃东西,他在合适的时间才吃,一般是上午到中午这段时间。

  “著衣持钵”。

  著衣,世尊出门穿袈裟

  袈裟有三种:

  1、五衣:安陀会,作务时所穿。在汉地,一般看不到僧人穿五衣。在藏地,僧人所穿的裙子就是五衣。

  2、七衣:郁多罗僧,入众时的常礼服。上殿、诵经时搭的衣。

  3、大衣:僧伽黎,乞食、入聚落时穿。佛陀在《金刚经》里著的衣,就是大衣。如来重视威仪,搭上大衣显得庄严,这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如来虽然证到了空性,但做事非常有条理,一丝不乱。

  印度很热,平时一般用不着搭大衣,这是礼仪的需要。

  汉地僧人,因为历史上灭佛的缘故,平时穿的并不是袈裟。我们现在穿的,是明代的俗装。

  袈裟者,“杂”也,又称“坏色衣”。一般不允许用漂亮的颜色,是青色、黑色、褐色,黯淡、难看的颜色。与俗服有异。不住于色,不炫耀的意思。在印度,传统的衣服没有袖子,出家人和在家人都是穿着一块布料,所以在颜色上区分开来就更加重要。印度的在家人喜欢穿白衣,所以“白衣”也是在家人的称呼。

  对在家人来说,买衣服要考虑颜色,而我们出家人一年到头都是穿着这样的衣服,无所谓流行色,少了很多烦恼。这就是持戒的好处,不张扬。

  另外,袈裟是把布料割截开拼起来的,也就是破布做的。僧人在野外修行时,强盗们看了这样的衣服,就不会起贪心。还有,把袈裟缝起来的时候,佛陀说,要按田地的样子来缝,一格一格的,因为僧人是世间的福田,衣服要有田相。在家人受了菩萨戒之后,也会搭缦衣,这个衣,与出家人的衣服有差别,就是没有田相。在家人如果搭了带田相的衣,是有过失的。在家人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而不是接受别人的供养来生活。

  持钵,钵梵名钵多罗,意为“应量器”。

  应有三种:

  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

  二体相应,钵体粗质,使人不起贪意。佛陀不许出家人用七宝做钵,不能做得太豪华。一般是铁钵、瓦钵。

  三大小相应,不过量也。钵有大中小号,根据饭量来定。

  钵有一个好处,不管什么饭菜都放在一起,不会分几个碗。吃的时候,你对自己每一餐的饭量就会有个标准。可以在钵在做一个记号,托钵的时候,托到这么满了,就可以止住了。这样可以防止贪心,不会吃过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