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种类

  菩提心的种类

  关于菩提心的种类,各经论有不同归纳方式。

  在《入行论》和《道次第》中,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萨行论·菩提心利益品》云: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在《显扬圣教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分为世俗发心和证法性发心(胜义菩提心)。《显扬圣教论》云:

  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

  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则开为十种,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

  谓世俗受发心,得法性发心;不决定发心,决定发心;不清净发心,清净发心;劣发心,强盛发心;未成果发心,已成果发心。世俗受发心者,谓诸菩萨未入菩萨正性离生所有发心。得法性发心者,谓诸菩萨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1.愿菩提心

  所谓愿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证得无上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正如《瑜伽师地论·发心品》所说:

  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槃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愿菩提心的特点,是以希求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无上菩提为所缘。就希求这一心行本身来说,我们并不陌生。事实上,希求伴随着每个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侧重不同而已。我们希望自己学习优秀,工作出色;希望买套房子,买辆汽车;希望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这些都属于希求。其实,发菩提心也是这样一种“我要达成什么目标”的心行,区别只是在于希求内容,是由希望个人得益转而希望利益大众。这种不同的希求内容,决定了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生方向——一是解脱成佛,一是继续轮回

  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是以希求作为菩提道的起点。他们的愿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圆满生命品质,一是利益所有众生。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下四十八大愿,最终成就西方净土。此外,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也是广大佛子耳熟能详的。他在因地修行时,为救度因杀业深重而堕落地狱的母亲,于十方诸佛前至诚发愿:

  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

  恶道众生是无量无边、难以穷尽的,但地藏菩萨却毫无畏惧,勇于担当,甘愿将他们度尽之后方证菩提。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愿力。

  除佛菩萨在因地的不同发愿外,我们平时所念的四弘誓愿,可以说是菩萨行者的通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要发愿救度;对于无始以来的烦恼,我们要决心断除;对于诸佛开显的法门,我们要精进修学;对于至高无上的佛果,我们要努力成就。所有这些愿望,都属于愿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是将誓愿转化为利他行为。当我们有了利益众生的愿望之后,需要将愿望落实到行为上。为保证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应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制定相应规则,也就是说——我必须为利益众生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否则的话,凡夫心会有种种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个人利益暂时出现冲突时,“我执”会本能地对利他产生抗拒,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规则,使自己无法回避。

  菩萨戒,就是为发心修习大乘菩萨行的学人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将止恶作为准则,也将行善戒律的条文固定下来。菩萨戒在中国的弘扬,主要有三种。一是梵网菩萨戒,出自《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轻。二是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轻。以上两种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还有出自《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的在家菩萨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轻。

  菩萨戒虽有种种不同的戒相和细则,但核心无非是六度四摄。所谓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摆脱烦恼,一是抵达彼岸。六度,就是通过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帮助我们摆脱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所谓摄,就是摄受。如果六度比较偏向自利的圆满,那么四摄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饶益有情,以爱语开导其心,以利行帮助他人,以同事感化众生。相对自利来说,利他还特别需要注意与人交往的善巧,必须以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帮助,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3.胜义菩提心

  虽然我们发愿利益众生并付诸行动,但对凡夫来说,这些愿行仍是不究竟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础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满不平等的,故称世俗菩提心。如何将这种有限的愿心转化为无限的慈悲?需要通过空性慧进行提纯,进行拓展,将发心过程中掺入的各种杂质逐步剔除。唯有通达空性之后,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才能对众生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胜义菩提心须证得空性后才能发起,换言之,是初地菩萨才能做到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