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的境界是一种状态:无执无碍,逍遥自在,在日常的生活事件中自有一份适意和幸福。禅是不可说的,只能在生活中体味它和守护那种境界。禅的真谛往往体现在禅的传承和禅...[阅读全文]

问:师父好,为什么我打坐的时候,反而觉得心里的念头比我平时生活中多很多?心很乱,有的时候都坐不下去了? 明贤法师答:《楞严经》里讲,一间黑房子里射进一条光...[阅读全文]

释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其意义何在? 佛教贵在解行并重,理通事修,理即是道理,孕育着人生宇宙广说层面,学道着应该契悟,不能丝毫含糊,一一洞彻事理真理,使内心...[阅读全文]

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么呢?他悟出了诸法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阅读全文]

现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即佛教徒如何修行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体会。一、唐代高僧神秀禅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法语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作为一个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