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基本经典之一。唐玄奘译。5卷。相传此经有梵文广本十万颂,汉译为其略本,一千五百颂。异译本有3种: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5卷;③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1卷。...[详情]

解深密经语体释 分别瑜伽品第六

  子三结摄诸义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结文可知。

  癸三约四义明知义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四义?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者杂染清净义。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以四义普摄诸义是:一、心执受义,心指第八阿赖耶识,执是摄持的意思,受是领觉的意思,合起来说,即由阿赖耶识于诸种子摄为自体而领受之,于有根身持令不坏能生觉受,是为此中心执受义。二、领纳义,领纳指第八识相应的受心所,谓由这受心所领纳心所变现的境相,为自怕缘,是名此中心领纳义。三、了别义,了别指心识的行相,通于诸识,因每一心识的生起,对自所缘的境相,都有一种了别的作用。四、杂染清净义,成唯识论说:‘又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故。谓染净法以心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种故’。如是四义,都约第八识说,是就胜立论的,同时,经说心之一字,是通于四义而非局在执受上的。菩萨行者,对此四义,皆能了知,所以名为知四种义。测疏另举一种意义解释说:心执受义,是身念住,说心而不说身者,举能执受的心以显示所执受的身。领纳义,是受念住。了别义,是心念住。杂染清净义,是法念住。这在显扬圣教论中解释四念住时有明文说:“所缘之境有四种事:一、心所执事,二、心领纳事,三、心了别事,四、心染净事”。所以此之四义,是能普摄诸义的。

  癸四约三义明知义

  子一标数列名

  “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三义?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

  标、列,如文。

  子二依名别释

  丑一文义

  “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

  文义,就是名、句、文三,此三各有聚集的意义,所以名为名身、句身、文身。同时,此二皆能彰显所诠之义,所以总名文义。

  丑二义义

  “义义当知复有十种:一者真实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差别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九者即彼随顺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

  十种义义是:一、真实相,即诸法的实相真如。本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说:“谛实者,谓诸法真如”。当知彼说谛实,即此所说真实相。二、遍知相,即苦谛,以苦是应遍知的,所以说:“此是苦,汝应知”。三、永断相,即集谛,以集是应断除的,所以说:“此是集,汝应断”。四、作证相,即灭谛,以灭是应亲证的,所以说:“此是灭,汝应证”。五、修习相,即道谛,以道是应修习的,所以说:“此是道,汝应修”。六、即彼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意指前说的五种相,各有多种的义门差别。七、所依能依相属相,一切法都有能所依的,如六根是所依,六识即为能依;能诠是所依,所诠即是能依等:如是能所互相系属,名相属相。依瑜伽论说:四谛中的集、道,属于因,为所依;苦、灭,属于果,为能依,如是能所因果互相系属,名相属相。依杂集论说:就是前面的真实相等次第相依,名为能依所依,如真实相为遍知相之所依,遍知相为永断相之所依等。如是次第相依,名为能依所依相属相。八、即遍知等障碍法相,是指四谛下所当断的烦恼,为障碍相。依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彼障碍法相者,谓即于修菩提分法,能随障碍诸染污法,是名彼障碍法相”。九、即彼随顺法相,是指能断遍知相等四谛下烦恼的智慧,为随顺法相。依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彼随顺法相者,谓即于彼多所作法,是名彼随顺法相”。十、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谓若不能遍知、永断等,即成烦恼过失;若能遍知、永断等,即成智慧功德,是为二者差别相。依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彼过患相者,当知即彼诸障碍法所有过失,是名彼过患相;彼胜利相者,当知即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是名彼胜利相”。

  丑三界义

  “言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方便界。

  界能摄持一切法差别之义,名为界义。以一切法,于此五界中,能够摄尽无余。一、器世界,总摄十方染、胜、劣、粗、细、远、近等无量世界。二、有情界,总摄十方无量世界中所有业报差别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等的一切有情。三、法界,总摄十方无量世界中所有的诸法自相、共相、是色、非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四、所调伏界,总摄十方无量世界中所化的有情,若声闻姓、若独觉种姓、若如来种姓,以及一切所当调伏的种姓。五、调伏方便界,总摄十方无量世界中调伏有情所当运用的种种方便,如或以秘密法而调伏之,或以显了法而调伏之,或以摄受法方便调伏之,或以折伏法方便调伏等。是为五界总摄一切法差别之义。

  子三结摄诸义

  “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

  结文可知。

  庚二约能知辨

  辛一三慧差别

  壬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毘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

  前辨所知,有法有义的差别;现辨能知,有闻、思、修慧的差别。问意,如文可知。

  壬二如来解答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佛解答当机者的请问,每慧约六义以辨他的差别。先说闻所成慧:一、依止于文,闻慧的完成,是由于听闻,听闻必须要依名、句、文身,然后方得生起的。二、但如其说,在听闻的过程中,唯依所说的取其所诠的意义,不能依所诠的意义取其能诠的教文。三、未善意趣,虽在如文取义的听闻,但并不能善巧的通达圣教意趣。四、未现在前,谓依所闻的去缘所缘的境,由于尚未得定的因缘,不能获得同分影像显现在前。五、随顺解脱,由听闻圣教的因缘,虽还在散心位上未得入定,但已远能随顺于涅槃解脱了。六、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谓虽远能随顺解脱,但因在散心位上不能解决障碍解脱的烦恼,所以唯以闻慧不能证觉解脱。思所成慧的六义差别:一、亦依于文,此如闻慧所说。二、不唯如说,谓能思惟了不了义的二教差别,不是但如其文而取其义的。三、能善意趣,谓由如理思惟的因缘,能够善巧的通达圣教意趣,如摄论说的平等、别时、别义、补特伽罗的四种意趣,均能通达了知的。四、未现在前,此此闻慧虽进一步的思惟所缘的境相,但因仍在散心位上,同样的不能获得同分影像显现在前。五、转顺解脱,转是转胜,因为如理思惟的缘故,随顺解脱的成分,已胜过了闻慧。六、未能领受成解脱义,随顺解脱虽已胜过闻慧,但因烦恼未断的关系,还不能证觉解脱。修所成慧的六义差别:一、亦依于文亦不依文,是说修慧取义,有时缘于总别教法而取其义,即是依文,有时离于言教而取其义,即是不依文。二、亦如其说亦不如说,义如思慧所说。三、能善意趣,其义亦如思慧。四、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谓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因缘,即能得定,由得定故,即有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现前。若修不净观的,即有不净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现前,若修缘起观的,即有缘起所知事的同分影像现前。五、极顺解脱,谓由定力伏除现行烦恼的活动,就最极的善顺于解脱了。六、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谓由修慧的力能,解决烦恼的障碍,证得寂灭的涅槃,所以就领受解脱之乐了。如上所说,是为三慧知义的差别。

  辛二智见差别

  壬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诸菩萨众,知法知义,云何为智?云何为见”?

  这是当机者的请问,如文可知。

  壬二如来解答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我无量门宣说智、见二种差别,今当为汝略说其相。若缘总法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智;若缘别法修奢摩他、毘钵舍那所有妙慧,是名为见”。

  佛解答说:智与见,就他的体说,同以慧为性,就他的义说,我曾以无量门宣说智、见的二种差别,可是现在不能为你广为分别,只好为你略说其相而已。什么是智相?依经前说:“若诸菩萨,即缘一切契经等法,集为一团、一积、一分、一聚,作意思惟……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缘此总法而修的,即名为智。什么是见相?依经前说:“若诸菩萨缘于各别契经等法,于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缘别法奢摩他、毗钵舍那”。缘此别法而修的,即名为见。其它诸教分别智、见差别很多,广如测疏所引。

  己十三作意遣相门

  庚一分别除遣诸相

  辛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钵舍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当机者提出三个问题:一、诸作意中由何作意?二、除遣何等诸相?三、用何方法除遣诸相?

  辛二如来解答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如于其名、于句、于文、于一切义,当知亦尔。乃至于界及界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佛解答说:一、作意分别起来,的确是很多的,如瑜伽师地论,说有七种根本作意及余四十种作意。本经这里说的真如作意,就是瑜伽四十作意中的真实作意。真如作意的意思,依瑜伽的解释,就是对于自相、共相及真如相,作如法合理的思惟诸法作意;依显扬的解释,就是缘于流转、实相、唯识、安立、邪行、清净、正行的七种遍满真如作意。二、止观行者所要除遣的诸相,就是法相与义相。法相,即指知法知义文中的所知法,如前经说:“由五种相了知于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别,五者知总”。义相,即指知法知义文中的所知义,如前经中说的十义、五义、四义、三义是。此中不论是法是义,在如来的圣教中说起来,都是假名安立而没有他的实自性的,然佛所以还要如是种种宣说者,无非是为了令诸众生的了知。如不了知他的假名安立而以为有实自体,那就成为遍计执了。由是应知此中说所除遣,是遣除遍计执,并不是遣除法义;文中所以说除法相义相而不说遣除遍计者,因为了知法义才起遍计执的,所以说法义相,是所除遣。如下经说:“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种种文字相,就是执着实法实义。三、用什么方法除遣呢?先以知法中的名来说,谓请菩萨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而观名时,知彼诸名, 及名自性,唯是意言为性,并不是离开心识,另有他的实在自体,也没有亲得所诠的作用,如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的一一名称都不过是识上现起的名言相,所以诸名及名自性,都是无所得的。不但观名是无所得,就是观彼所依之相,也是无所得的。观名无所得,是遍计执无所得,观彼所依相无所得,是依他起无所得。如是观无所得,名为除遣名的法相。如观名的无所得,当知观句、观文,亦复如此。名、句、文三,为菩萨的所知法。如观知法的无所得,当知观于一切义,也是如此。一切诸义,为菩萨的所知义。乃至是超略之词,上说义有十义、五义、四义、三义的多种差别,其中,界义说在最后,现单举出最后的界义,即总摄前面的一切义,所以说乃至。菩萨修奢摩他、毗钵舍那观于彼界及界自性时,了知此等也是无自性可得的。不但观界及界自性是无所得,就是观彼所依之相亦不可得。如是观察遍计执无、依他不现,是为除遣法义诸相的方便,离这方便,没有其它的可以除遣,所以说如是除遣。此中主要说明以止观行观察法义境时,怎样才能悟入唯识实性。依于本经,略如上说;而摄论中,说由四寻思及思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可作参考。

  辛三重征通释

  “世尊!诸所了知真如义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善男子!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当何所遣?善男子!我说了知真如义时,能伏一切法义之相,非此了达余所能伏”。

  此中,先是当机者的重征,次是如来的通释。真如义的义,可约道理讲,也可约境界讲。境界名义,因真如是清净所缘的境界;道理名义,因真如理性非是虚妄颠倒的。当机者问:如前所说真如作意所缘的真如,当如理观察了知这真如义相时,这真如相是不是也可遣除呢?佛为他解释说:行者入真观时,没有能取所取的相貌,能所取相没有,那里还会有所得呢?无得无相,又有什么可遣?所以说当何所遣。无相,是无能所取的遍计执相;无得,是无依他起的现前可得。因此,佛更进一步的对慈氏说:要知我说一切诸相,是以真如去遣除的,但遣除了诸相后,证得实相真如时,这所证所了知的真如,是没有相貌可得的,所以不可再用其它的法来遣此真如。摄论讲记说:“修法观的菩萨……在观心上,达到义不可得,识也就不可得时,这就悟入圆成实性,悟入一切义无分别名的法界。于法界中,亲证现见与法界相应而住。这时候的菩萨,那平等平等的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能缘智是无分别的,所缘的真如境也是无分别的,在这如智的无分别中,所取能取的行相,都不可得,能所双亡,所以叫平等平等。由此平等平等的无分别智现前,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了”。当知摄论说的圆成实性,即是本经说的真如异名。

  庚二分别堪任观察

  辛一当机请问

  “世尊!如世尊说,浊水器喻,不净镜喻,挠泉池喻,不任观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与上相违。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则不堪任如实观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观察。此说何等能观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说”?

  当机请问文中,先举喻,次合法,后发问。喻有三:一、浊水器喻,器皿中的净水,本可照面的,但若是混浊不净的水,那就没有这个功能了。二、不净镜喻,镜是照面用的,假使上面布满了不净的尘垢,那就失却这个效能了。三、挠泉池喻,例浊水器喻可知。这是喻没有闻思修的三慧,不能观察诸法真如。若能观察自面影相的话,就成清水器喻,净镜面喻,澄泉池喻,所以说与上相违。合法是,行者在未得三慧前,是不善修心的,由不善修心,所以就没有力量堪能如实的观察真如之相,如浊水等不能见到自面影相一样。行者苦获得三慧,能善巧的修心,由善修心的因缘,就有力量堪能如实的观察真如之相,如清水等能见自面影相一样。若法若喻,都是世尊所曾说过的,但是,能观察心固有多种差别,所观真如也有七种不同,那末,你佛是依于那种能观察心而作如此说的?又是依于那一种的真如而作如此说的?请佛为我指示出来!

  辛二如来解答

  “善男子!此说三种能观察心,谓闻所成能观察心,若思所成能观察心,。若修所成能观察心。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

  佛解答说:在众多的能观察心中,我依三慧心作如是说。然此名观察心而不名观察慧者,因三慧是属定地所摄的,或心是一切之主,所以说心。在七种的真如相中,我依了别真如作如是说。了别是识,于各各境别,识能了达的。所以诸识名能了别,诸所缘境是所了别,而所了别的境,不离能了别的识,是识体上所现的影像,因此名一切行唯是识性。

  庚三分别难遣诸相

  辛一难遣谁遣

  壬一当机请问

  “世尊!如是了知法义菩萨为遣诸相勤修加行,有几种相难可除遣谁能除遣”?

  当机者问:了知法义的菩萨,为了进一步的遣除诸相,特别精勤勇猛的修诸加行,可见这所要遣除的诸相,是很困难的了!但是:一、于诸相中究有那几种相最为难可除遣呢?二、这难可除遣的几种相,究又有什么能够除遣他呢?请佛为我指示一下!

  壬二如来解答

  “善男子!有十种相,空能除遣。何等为十?一者了知法义故,有种种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二者了知安立真如义故,有生、灭、住、异性,相续随转相;此由相空及无先后空,能正除遣。三者了知能取义故,有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正除遣。四者了知所取义故,有顾恋财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五者了知受用义、男女承事资具相应故,有内安乐相、外净妙相;此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六者了知建立义故,有无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七者了知无色故,有内寂静解脱相;此由有为空,能正除遣。八者了知相真如义故,有补特伽罗无我相、法无我相、若唯识相,及胜义相;此由毕竟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及胜义空,能正除遣。九者由了知清净真如义故,有无为相、无变异相;此由无为空、无变异空,能正除遣。十者即于彼相对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佛解答说:难可除遣的相有十种,能够除遣这十种的是空。照文中说,相有十六,空有十七,为什么在标数略答中,只说十相说,是有十六相的;从所了义说,只有十种:所以总摄为十相。难遣的相是有相,所以能遣的唯说于空,因为唯空能遣于有的。现将所遣相、能遣空分别说明如下:

  一、诸佛离去一切戏论执着而证觉离言法性后,为欲使令众生也能破除迷执现正等觉,所以就为可度的有情,广说种种的法义。众生听了佛所说的法义,就在自己的意识上聚集解生,因而就有种种的文字相现。如本经的胜义谛相品说:“彼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即于如是离言法性,为欲令他现等觉故,假立名相,谓之有为,谓之无为”。愚夫不了这是佛的假说,就依言执着以为实有有为、无为可得了。众生如在所闻的法义上,生起文字相执,那就唯有一切法空能够正式的遣除他了。依大般若经说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如于如是一切法中,不生坚固执着之想,以为他有实自性,是为一切法空。依本经说:“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如是有为、无为,是本师的假施设句,为遍计所集言辞所说,是没有实在的有为、无为的,所以是一切法空。这空所以能正除遣种种的文字相,因文字相,是在染净诸法上所起的自体想,如诸法一样的没有实在自性的。

  二、安立真如,就是四圣谛中的苦圣谛。现知这生命的苦果有二种的相貌:(一)、生、住、异、灭的四相,(二)、相续随转的形相。生、住、异、灭的有为相,如常所说。相续随转相,是指阿赖耶识的生命体。此识从无始时来,都是刹那刹那的果生因灭,因灭果生的相续随转。相续,表示生命苦果的非断,随转,表示生命的苦果非常。非断非常,为生命的实相。同时,阿赖耶识能够执持一切诸法的种子,所以他一方面为未来生命苦果的生因,一方面又为现实生命苦果的自体,如是名为相续随转相。这二相,唯相空及无先后空,能够正式的遣除他。即由相空遣除生、灭、住、异相;由无先后空,遣除相续随转相。生灭等的有为相,是在世俗门头说的,在胜义的理性中,实没有生灭相可得。如生是怎样生的?讲到生,不出有因、无因的两类;有因中,不出从自、从他、从共生的三种,合起来就是四生。然以正现观察时,于此四门而生,都不可能,所以诸法无生,无生那里有灭?无生、无灭,又那里会有中间的异、住?辗转推求四相不可得,名为相空。相续不断的流转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有先后的,如初生为先,最后灭为后,但从胜义去观察,诸法是刹那即灭的,刹那即灭,还有什么先后流转的自性?自性的先后相不可得,名为无先后空。无先后空,般若经叫做无际空,际是本际,或三际。约时间的元始说,名为本际;约时间的流变说,则有三际。元始的本际不可得,流变的三际也不可得,名无际空。

  三、前讲所知义的时候,说到内五色根若心意识及诸心法,为能取义。现在所了知的能取义上,生起两种的执着(一):一是顾恋身相,(二)是我慢相。四大和合的生命体,从其物质面看,有眼等的五色根,从其精神面看,有心意等的诸心法。以五色根取色等境,便以为我能摄取诸法,染着于身,顾恋不舍,名顾恋身相。以诸心法能够认识分别诸法,便恃已凌他的生起我慢,以为我是如何的能得爱不爱境,名为我慢相。此之二相,唯由内空及无所得空,能够正式的遣除他。即由内空遣除顾恋身相,无所得空遣除我慢相。眼等诸根,是佛随俗说的,实则没有他的自性可得。如般若经说:“言内空者,内六处空”。根有能取作用,空即显示作用无实。如以眼根见色的功能说,若果眼根不由色识等而自体成就能见性,那在没有见色生识的时候,理应眼根也有所见,这就是自己见到自己,但事实上,他从来只见外境,不见已体的,怎么可说眼根能见呢?眼根如是,余根类知。所以名为内空。心识为生命的主宰,故执心为自我,由执自我,而起我慢。现在就来观察我体可不可得。然以种种方法观察我体,是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名为无所得空。

  四、前讲所知义的时候,说到外在的色等六处,为所取义。现在所了知的所取义上,生起一种执着,就是顾恋财相。色、声、香、味、触的五境,为我人之所受用的,由受用色等,就觉得色等如何如何的好,而生顾恋执着了。为了遣除这顾恋财相,就由外空来担任这工作。般若经说:“外空者,谓外六处”。境有受用的意义,空即显示受用无实。色等诸法,是从众缘生的,缘生的,只有和合的幻相,从真实的自性去观察,是丝毫没有实体的。色等外境,无实自体,所以名为外空。

  五、前讲所知义的时候,说到受用义说:“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现在所了知的受用义上,生起两种执着相。谓于男女承事资具为受用时,依内自身生起安乐相,依外他有情起净妙相。安乐,就互相承事时所得的适悦感而言;净妙,就对方生起的可意感而言。或说:资具相应,是除男女承事外的其余资具讲,因受用诸资具时,能受所受,是和合相应不离的。这样,即依内能受用的直安乐相,依外所受用的起净妙相。能正除遣这二相的,是内外空及本性空。般若经说:“内外空者,谓内外六处”。此说于男女承事资具为受用时,缘他有情的身色为境,而起内外想,想空无有,名内外空。因为他有情数,不是自己的内身,所以不起内;虽非自身,但也不是外器,所以不起外想。假使唯就资具而说内外的二相,那就是约能受所受,假名为内为外了。现说彼假,名内外空。本性空,是观一切法的自性,本来是空的,并不是境空,也不是境不空而观想为空。因为存在的一切是缘起的,缘起的决没有自居、常在、独立的自性,名本性空。诸法既是本性空的,在受用时,那里还会有什么内安乐相、外净妙相?所以说由内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六、前讲所知义的时候,说到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的器世界,于十方面有无量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现在所了知的建立义上,生起这相,名无量相。遣除这相,是大空的任务。般若经说:“言大空者,谓十方空”。智度论解释说:这空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十方,都是无量无边的;一切处皆有的;遍一切色中的;常常时恒恒时有的;有益于世间的;能令众生不迷闷的。由这种种因缘,所以名大,但这广大的十方,能够破除,所以名为大空。十方既同一空,那里还有无量世界相?

  七、无色,指四无色定。亦即八解脱中的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修无色定者,得到内心寂静,不知这不究竟,以为就是解脱,名内寂静解脱相。能够遣除这相的,唯是有为空。般若经说:“有为空者,谓三界空”。四无色定,为三界内的定,虽于色想已能解脱,但还不能伏除名想。为了破除名想,所以说有为空。若色若名,都属有为,有为诸法空无自性,无有少法可以说是或生或灭的,因此有为诸行,皆是世俗之所分别假立的,求其体性,本来空寂。如是伏除名想,名有为空。

  八、前讲七真如时,说有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的相真如,并一切行唯是识性的了别真如。现在总于了知相真如的义上,生起四相,即二无我相与唯识相、胜义相。实则就是真俗的二相。二无我相即胜义相,如无自性相品说:“复有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唯识相即世俗相,为欲遮去外境实有,说名了别真如,其实不是真胜义谛。文说若唯识相及胜义相,正是显示真俗的差别。这四相,由毕竟空等四空,能正除遣。由毕竟空,遣除补特伽罗无我相。般若经说:“毕竟空者,谓诸法毕竟不可得”。补特伽罗,是诸法之一,唯有假名,无实自体,体尚不可得,那里还可说为无相?不可说他相的有无,就是由毕竟不可得的毕竟空,遣除无我相。由无性空,遣除法无我相。般若经说:“无性空者,谓无少性可得”。诸法的少性都不可得,何来法无我的相?若有法无我相,此相亦空。所以由无性空,遣除法无我相。由无性自性空,遣除唯识相。无性,无诸法的体性,自性,离法体外,没有能和合性,合此二者,名为无性自性空。分别瑜伽品略释说:“谓世尊说一切诸行唯是识性,此遮外境实有,故作是说,非谓境无识是实有……此中境无,说彼无性,唯有识故,说名自性,此自性空,名无性自性空”。由胜义空,遣除胜义相。胜义,是最胜清净智所行的境义,名胜义性,不可执着他有胜义相,若认为胜义有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胜义,因胜义是无一切相的,如是无相,能空于彼,名胜义空。所以说由胜义空,能正除遣胜义相。

  九、清净真如,为七真如之一,亦即佛所说的灭圣谛。现于所了知的清净真如义上,有无为相及无变异相的生起。无生、住、异、灭的四相,名无为相;常住一味相,名无变异相。能遣除这二相的,是无为空及无变异空。无为是对有为说的。有能相的生、住、灭三相,就可成立所相的有为法是有为;但用种种方法推求,并无能相的三相,能相没有,怎会有所相的有为?有为法不可得,那里还有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所以胜义谛相品说:“决定无实有为、无为”。无为不可得,名无为空。般若经说:“无变异者,无放、无弃、无舍可得”。无变异是对有变异说的。一般以为生死是有变有异的,所以生死是无常故苦;涅槃是无变无异的,所以涅槃为常住故乐。殊不知涅槃的常乐,对生死的无常苦说的,实际涅槃界中,离诸性相,永绝一切分别戏论,没有实常实乐可言的,所以不可执有无变异相,此相不可得,名无变异空。

  十、即于彼相,指前九相,对治空性,指前十六相。为对治彼相而思惟十六空时,即有十六种的空性相现前,所以说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这空性相,唯有空空能正除遣。般若经说:“言空空者,谓一切法空,由空空,是名空空”。中边论说:“能见此者,谓智能见内处等空。空智空故,说名空空”。由此空空,能正除遣有空性相。如一定认为有空性相的存在,那还是一种妄执,不能见诸法实相的。

  辛二除相解脱

  壬一当机请问

  “世尊!除遣如是十种相时,除遣何等?从何等相而得解脱”?

  当机者提出二问:一、除遣何等心相?如前所说的十种相,于定、于散、于遍计、于依他,心相非一,究是遣除的那种心相?二、从何等相而得解脱?解脱说是离缚,纯有有相缚粗利缚二种,究从何等缚而得解脱呢?请佛为我指示!

  壬二如来解答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从杂染缚相而得解脱,彼亦除遣。

  佛解释说:由空所遣的诸相,是三摩地的所行影像,不是散心位上所见的境相,所以是定非散。所遣定中的影像,是依他起相,不是遍计执相,所以是依他非遍计。由能遣除三摩地所行的依他影像相,因而就从杂染的相缚而得解脱了。杂染,指一切的有漏法,有了有漏法的存在,就使有情的身心不得自在,所以名缚。如是名缚,有相缚、粗重缚的差别。不能了知依他境相,是缘生如幻、如阳焰等,于是能缘于他的见分,就为所缘的相分拘碍,不能得到自在,名为相缚。假使能缘于他的心与诸染污法相应而起,而为染污法所缚,不能堪任如实的观察所有真如,名粗重缚。彼亦除遣的彼字,指杂染缚。意谓三摩地中的所行影像能够除遣,彼杂染缚也就可以除遣了,因为勤修止观,是能解脱杂染缚的。如胜义谛相品说:“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即此意。

  壬三通外疑难

  “善男子!当知就胜说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无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诸杂染法。就胜但说能生于行,由是诸行亲近缘故。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有人生这样的疑问说:如上所说的十七空,难道真是如上那样的对治十相吗?岂不一一空皆能对治十相吗?佛为他通释说:上面分别说明以什么空对治什么相,是就殊胜的意义说的;若就实际而言,一一空是能遣除一切相的,所以说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十二缘起中的最初无明,不但能够生行,实也可以生识、名色、六入、乃至老死的一切杂染法的;通常所以都说无明生行者,那是就胜说的,因他是诸行的亲近缘故。此中道理,当知亦尔,是举法同喻,可知。

  辛三总空性相

  壬一当机请问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总空性相?若诸菩萨了知是已,无有失坏于空性相、离增上慢”?

  依唯识学者说,空与空性,言别而久殊:“执非有故,说之为空;理非无故,说名空性”。这与中观者说的空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空,是不同的。现在当机者的问意是:所谓空无彼体之法,究是指的什么?由彼空所显示的空性,又是何相?这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菩萨行者,假使了知了这空与空性的差别,无的如实知他是无而不执为有,有的如实知他是有而不执为无,远离增益损减二边的过失,契会于中道的真理,那就不会失坏于总空性相,同时也就离去增上慢了!执有执空的学者,不特失坏总空性相,且也离不了增上慢。正因为问题的重要,所以慈氏特别提出来请示!

  尔时,世尊叹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令诸菩萨于空性相无有失坏!何以故?善男子!若诸菩萨于空性相有失坏者,便为失坏一切大乘。是故汝应谛听!谛听!当为汝说总空性相。善男子!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如是名为于大乘中总空性相”。

  尔时世尊下,赞问有益,如文可知。何以故下,说明有益的所以。是故汝应下,许说正答。现在分别说明如下:

  一切大乘,总括的说,是指一切的大乘教法,分别的说,是指教、理、行、果的四者。唯识学者的空有观,是依、圆有,遍计执无,若能了知遍计执无,依、圆是有,即不失坏大乘,如有拨无依他起与圆成实,那就失坏一切大乘了。瑜伽真实义品说:“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实?由此道理,彼于真实及以虚假,二种俱谤都无所有。由谤真实及虚假故,当知是名最极无者。如是无者,一切有智同梵行者,不应共语,不应共住。如是无者,能自败坏,亦坏世间随彼见者”。唯识学者认为一切唯假的,是罪大恶极的!罪大恶极的人,不能正确的理解佛法,当然是失坏大乘了!所以瑜伽论又说:“于色等法实有唯事起损减执坏诸法者所有过失,由是过失,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对于失坏大乘的广为说明,详如瑜伽真实义品,兹不具释。

  失坏大乘有这样的过失,所以我不能不为你解说总空性相,希望你好好的听!好好的听!善男子!一切法相有三,就是我在一切法相品中说的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如此三相,遍计是无的,依、圆是有的,如有颂说:“遍计所执无,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坏,堕增减二边”。所以此中说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表达式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就是远离遍计所执相,亦即是于依他起的生无自性性中,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及于此中都无所得,是约所了知的空性相中,空有二相皆已除遣说。如前经说:“于所了知真如义中,都无有相,亦无所得”。如是空有都无所得,为大乘中的总空性相。若诸菩萨了知如是大乘总空性相,那就名为善取于空而不失坏空性相,亦复远离增上慢了。

  一切唯似,在唯识者看来,是失坏于大乘,而随入恶取空见了;但在中观者看来,却没有这样的严重过失。因据色即是空的自性空义以理解一切断有为法的假名不实,只是理解他的假名不实缘起幻有而已,并没有把这假名不实的缘起法拨之为无。这样,不但不是恶取空者,且是真能善解一切法自性空义者!所以从空宗看恶取空者,那是这样的:一分学空的学者,不了解即缘起而性空,即性空而缘起,误会了即世俗而胜义的性空义,以为即胜义而世俗的缘起因果事相也是无有;同时,又误会了即有而空的自性空,于是就破坏了即空而有的缘起有。由他破坏了因果事相的缘起有,所以称他为恶取空者!性空者没有拨无缘起事相,所以他是不负恶取空的雅号的。因此,什么是总空性相,中观者与唯识者的看法又不同。若于依他起相及圆成实相中,一切品类杂染清净,遍计所执相,毕竟远离性,是显遍计所执空;及于此中都无所得,是显依他、圆成亦无。如是三性都无所得,名为总空性相。所以般若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能够这样的善解总空性相,才不会失坏大乘;不然,是否不失坏大乘,那还是问题哩!

  己十四止观摄定门

  庚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能摄几种胜三摩地”?

  当机者问:行者所修的三摩地,是很多的,如空、无相、无愿的三三摩地等,但现在所修的这大乘的止观,能够摄几种的三摩地呢?

  庚二如来解答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此所摄”。

  佛解答说:凡我过去所曾经说过的,不论是声闻所修的、菩萨所修的、如来所修的无量胜三摩地,当知都是止观所摄,没有一种三摩地,不是这止观所摄的。

  己十五因果作业门

  庚一辨因果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因”?“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净闻思所成正见,以为其因”?“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以何为果”?“善男子!善清净心,善清净慧,以为其果。复次,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

  当机问:以什么为因方能修这止观呢?佛答说:由二原因:一是清净尸罗,即别解脱戒。谓由严格的守持所受的净戒,内心欢喜而没有什么愧悔,于是身体便得轻安,身轻安故,内心就寂静,所以戒是定因。经说:“由戒生定”,就是此意。二是清净闻、思二慧所成的正见。出世清净的正见生起,是由两个因缘,即依他言音的多闻正法,与依所闻教法而作如法合理的思惟。以此闻、思,于是通达诸法实相的出世正见便生起了。正见生起,就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所以此为定因。

  当机问:修这止观所得的果又是什么呢?佛答说:善清净心,是修奢摩他所得之果。心是显定,所以三增上学中,名为增上心学。善清净慧,是修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这是约殊胜的等流果说,若约共有的增上果说,止观各得如上二果的。所得定慧之果,是无漏而不是有漏的,所以名善;是清净而不是杂染的,所以名为清净。除这为正所得果外,其它如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所有的世出世间的一切善法,当知皆是这止观所得之果。有人说:佛所得的一切,都是无漏的,怎可说如来得世间的一切善法?测疏解说:“世间有二种:一体有漏,故名世间;二者体虽无漏,缘世间故,名为世间。谓后得智相应心等,是故世尊有民间法”。

  庚二辨作业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所谓相缚及粗重缚”。

  当机问:所修的奢摩他、毗钵舍那,究有怎样的胜能业用?佛答说:止观二者,有解脱相缚及粗重缚的二种胜能业用。相缚,在印度有两种的解脱:一、一切有漏相分,名为相缚。谓以能知的心识去认识所知的诸有漏法时,本应了解他的如幻如化非有似有的,但因有漏的相分力,使能见的见分失却这种力用,且由无明蒙蔽的因缘,不特不能了知有漏的色心等法,是如幻非有,反妄执他有实在的自体。如是,相即是缚,名为相缚。二、第七末那识为相缚体。眼等前六识,对各自所缘的相分,本可了知他的如幻非有的,但因末那识恒时有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惑与他相应的关系,所以就影响到前六识的认识不清,妄执自所缘的境相有实自性。如是,相指相分,缚指末那。相分之缚,名为相缚。粗重缚,向来也有两种的解释;一、有漏法上没有一种堪任的功能性,名粗重缚。二、烦恼、所知的二障种子,名粗重缚。如是相缚、粗重缚,缚住众生在生死海中不能出离,若要挣脱这两根强有力的绳索系缚,唯有精勤勇猛的修习止观,所以说此能解脱二缚为业。

  辛一五系障

  “世尊!如佛所说五种系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毘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顾恋身财,是奢摩他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是毘钵舍那障;乐相杂住,于少喜足,当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佛所说的五种系,就是答文中的:一、顾恋身,二、顾恋财,三、于诸圣教不得随欲,四、乐相杂住,五、于少喜足。当机者的问意是:在这五种系中,几为修止的障碍?几为修观的障碍?几为止观双修的障碍?系为系缚,有了这五者的存在,就能拘碍定慧不能顺利自在的修成,所以名系。佛解答说:五种中的顾恋身与顾恋财,是修奢摩他的大障,为什么呢?因对自身外财生起顾恋不舍的心,那无始来的贪欲,必然就会炽盛起来,由贪欲的炽盛,就牵引内心向外奔驰,不能寂静安住下来了,所以成为奢摩他的大障。第三种于诸圣教不得随欲,是修毗钵舍那的大障,为什么呢?因对如来为诸菩萨所说的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不曾能够随顺的“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由于不能做到这步工夫,因而对佛所说的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也就不“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所以成为毗钵舍那的大障。第四乐相杂住,第五于少喜足,是双修止观的大障,为什么呢?因喜在热闹的地方与广大的群众杂处在一起,多求多务多诸事业,不能安心的修止修观,所以成为二者的大障。或者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稍微得到了一点境界,便生厌足之想,以为自己的工夫到家了,不再更进一步的希求胜上妙法,所以就障碍了止观的圆满成就。分开来说:由第一的乐相杂住,认为世间非常的系华热闹,生不起厌离之心,所以就不能造修止观。由第二的于少喜足,认为自己所得的已经圆满究竟,无须再画蛇添足的修习了,所以所修的加行不能到达究竟。

  辛二五盖障

  “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毘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毘钵舍那障;贪欲、瞋恚,当知俱障”。

  五盖,就是答文中的:一、贪欲,二、瞋恚,三、惛沉、睡眠,四、掉举、恶作,五、疑。此五所以名为盖者,杂集论说:“能令善品不得显了,是盖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不转故”。瑜伽论产:“覆真实义,故名为盖”。当机者的问意是:有情有这五盖的存在,是与所修的止观不相应的,但当正式修习止观时,那几种盖是奢摩他的障碍?那几种盖是毗钵舍那的障碍?那几种盖是止观共有的障碍?佛解答说:掉举、恶作盖,是奢摩他的障碍,因这二者的自性是躁动的。如掉举,是以身心躁动为相的,恶作,是以令心变悔为相的。心悔就不能安定,躁动就不能寂静,而修奢摩他的唯一目的,在求寂静与安定,现既因此二者的捣乱,不能达到目的,当然就成为修止的大障了。惛沉,是以身心沉没为相的,睡眠,是令观心昧略为相的,疑,是令心犹豫不决为相的。沉没就不明了,昧略就不清醒,犹豫就不果断,而修毗钵舍那的最大目的,在求惺惺明明,果决不惑,现既因他们的存在,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当然就成为修观的大障了。贪欲、瞋恚、的二盖,是止观的俱障,因这二盖都有扰乱止观的特性的。如贪欲,是以耽求诸欲为他的自相的,瞋恚,是以瞋恚有情为他的自相的。由耽求诸欲而向外追求,内心就不能寂静,被欲所蒙,内心就不能明了;由瞋恚有情而多所寻伺,内心就不能安定,心生恚怒,内心就不能认识清楚,所以这二盖,俱是止观的障碍。

  辛三明满净

  “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圆满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毘钵舍那道圆满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毘钵舍那道圆满清净”。

  当机问:行者修习奢摩他道,要到达怎样的程度,方算圆满清净呢?佛答说:掉举、恶作盖,说为奢摩他的障碍,是约最初得止说的,假使把这除遣了,获得了奢摩他定,还不能算是已得圆满清净,必须再进一步的遣除所有惛沉、睡眠盖,方能达到清净圆满的地步,因为惛、睡也是奢摩他的障碍的缘故。如瑜伽说:“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所以需要解决他,才得圆满清净。当机问:行者修习毗钵舍那道,要到达怎样的程度,方算圆满清净呢?佛答说:惛沉、睡眠与疑的二盖,如前所说,是毗钵舍那的障碍,也是约最初得观说的,假使把这遣除了,获得了毗钵舍那,还不能算是已得圆满清净,必须再进一步的遣除所有掉举、恶作盖,方能达到清净圆满的地步,因为这二者也是毗钵舍那的障碍的缘故。如瑜伽说:“若于修学增上慧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所以需要解决他,才得圆满清净。

  辛四五散动

  “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毘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善男子!应知五种: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麁重散动。善男子!若诸菩萨舍于大乘相应作意,堕在声闻、独觉相应诸作意中,当知是名作意散动。若于其外五种妙欲诸杂乱相,所有寻思随烦恼中,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纵心流散,当知是名外心散动。若由惛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没,或由爱味三摩钵底,或由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之所染污,当知是名内心散动。若依外相,于内等持所行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动。若内作意为缘,生起所有诸受,由麁重身计我起慢,当知是名粗重散动”。

  心散动法,就是相应心所中的一类心所,能令其心散乱倾动的意思。这散动法,摄论说有十种,本经说有五种。文中先是当机者的请问,次是如来的解答。在解答中,先是标数列名,次是次第别释。现就根据他的次第,别释如下:

  一、作意就是用心的意思,有大乘相应的作意,有小乘相应的作意。菩萨行者修学止观,应该运用大乘的作意,不应运用小乘的作意;假使止观行者,舍于大乘相应的作意,而堕落在二乘相应的请作意中,去修学止观,那就名为作意散动了。为什么呢?内放弃大乘的用心,习二乘作意的缘故。杂集论说:“作意散乱者,谓于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谓依余乘,或入余定,舍先所习,发起散乱”。这是必然的,你原先修这样的定,忽又放弃了,去修那样的定,其心自然要散乱,所以名为作意散动。

  二、外心就是心向外而奔放的意思。修习止观,自心应安住在所观的境上,假使还是向外界的境相去追求,那就违反自己所修的止观了。五种妙欲,即色、声、香、味、触的五欲;诸杂乱相,即贪、瞋、痴、男、女的五相。由五欲、五相的牵引其心,就发生种种不正当的寻思,以及生起诸随烦恼的活动。因为不正寻思及随烦恼,都是缘于五相、五欲而起的,如果没有这些,一心一意的安住在所观境上,那里还会有不正寻思的产生?又那里会有诸随烦恼的现起?及于其外所缘境中的外所缘境,仍是指上说的五欲、五相,而这与上所说不同者,前所举的五欲、五相,意在显示不正寻思及随烦恼的依处,不是显示散心的所缘;此所举的五欲、五相,是约散心的所缘境说,不是就什么所依讲,这是二者的差别。诸相,有使心向外驰惊的效力;寻思,能令心发生思慕躁动的功能;随烦恼,则又有令心恒时不得寂静的作用。合此三而言,就是纵心流荡驰散,务外而不务内,名为外心散动。杂集论说:“外散乱者,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外驰散,处妙欲中”。就是这外心散动的最好说明。

  三、内心就是内在的心念或上或下而不得安定的意思。修止观行,其心固须向内而不向外,但向内并不就是显示心的安定,如不善用其心,还是有散动的。此内在的散动因素,就是诸随烦恼的染污心所。惛沉,是大随烦恼的一种,其相瞢懂,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他的业用。睡眠,是不定心所的一种,其性昧略,用能障观。沉没,是一种下劣心,由他能使所修的静定退失的。爱昧三摩钵底,三摩钵底是梵语,此云等至,由前加行的因缘,平等的离去沉掉至得此定,名为等至。爱味就是贪,谓由欲界的贪爱,爱味染着所得的上定,所以名为爱味三摩钵底。言随一三摩钵底诸随烦恼者,三摩钵底,指八胜处、八遍处、四无色的诸等至;诸随烦恼,指放逸、懈怠等。是诸烦恼在诸定中,不一定俱有,所以说随一。由如是等的诸随烦恼,扰乱所修的禅定,令定退失,名为染污。杂集论说:“由沉掉退失静虑”,亦即此意。所以叫做内心散动。

  四、外相指先见闻觉知所认识的色等事相。于内等持所行诸相,指内三摩地中所行的影像。定中的影像相,为定的亲所缘缘,所以是内;所知事的本质相,为定的疏所缘缘,所以是外。虽说他是疏远的外相,但修观的行者,在三摩地中,对他却需要加以拣择思察的,由拣择思察的因缘,于是对所缘的所知事相,不能使之明了的现前,也即不能令心得到安住,所以名为相散动。杂集论说:“相散乱者,为他归信,矫示修善。谓欲令信己有德,故现此相。由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此说与本经的讲法不同,他的意思是:本来没有一种德相,而矫现出自己有德的样子,诳惑大众,欺骗大众,而实际于所修的胜定,一点功能都没有,名为相散乱。他与本经的主要差别;杂集是约外面的矫示相言,本经是约内面的缘外相言。不论是内缘外相,外现矫相,二者都有一种扰乱内心使心散动的特性,因此都名相散动。

  五、内作意,指定中的作意,拣别不是散心的作意;所有受,指定中所起的喜乐情绪,拣别不是从外所得的喜乐。由粗重身计我起慢者,粗重是我见我慢的种子,这种子是在所依的身上有的,所以名粗重身。众生有这粗重身的存在,当他修习止观,于内作意为缘而生起喜乐的情绪时,就由见、慢的种子,计执我我所及我慢,以为我能得定,我能在定中得到喜乐,不知正因如此,不能如实的了知正所缘境,是为粗重散动。杂集论明显的说:“粗重散乱者,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粗重力故,修善法时,于已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取相。谓由我执等粗重力故,于已生起乐等受中,或执为我,或执我所,或起我慢。由此所修善品,永不清净。执受者,谓初执着。间杂者,从此以后,由此间杂诸心相续。取相者,谓即于此受数执异相”。读这段文,对本经所说的粗重散动,可以完全明白,可说这是本经这里的最好注脚。

  辛五十一障

  “世尊!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从初菩萨地乃至如来地,能对治何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于初地中,对治恶趣烦恼业生杂染障。第二地中,对治微细误犯现行障。第三地中,对治欲贪障。第四地中,对治定爱及法爱障。第五地中,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对治相多现行障。第七地中,对治细相现行障。第八地中,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对治于一切种善巧言辞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钵舍那,于如来地,对治极微细最极微细烦恼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证得无着无碍一切智见。依于所作成满所缘,建立最极清净法身”。

  初菩萨地,指最初的极喜地,如来地,指最后的佛地,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词,就是力量去初后中间的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的九地。地有多种的意义,主要的是依持义,种种修行的功德,依之而成立,依之而生起,所谓“能生功德名为地”。地的体性,就是无分别智契证法界实相,种种功德,只是地的眷属庄严。所以建立十一地者,是约对治十一种障而安立的,以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渐离十一种所治障的隐覆,也就次第的深入于法界实相。此中,当机请问,如文可知;佛陀解答,略如下释。

  一菩萨行者在不断的实践止观的过程中,从加行位世第一的后心,入于见道证得初地时,就对治了恶趣的烦恼、业、生的三杂染的重障。恶趣,通常是指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趣,实则可以总指五趣说的,因为同是所毁责的。菩萨未见道时,恶趣与三杂染,为入初地之障,修习止观可以对治,所以这能治道现在前时,那能障法就被对治了。二地的圣者,能够对治微细误犯现行的大障,微细误犯现行,就是于诸众生身误犯身、口、意的三业染行,这染行,在初地中还存在着,所以就障碍了二地的证得。若从初地趣证二地时,运用止观的能治道,对治这微细的烦恼垢,不再依有情身等误犯三业,就证得二地的真如法界了。三、三地的圣者,能够对治欲贪的大障。欲贪障,就是在五欲的境界上所起的贪爱。既在五欲上生起贪爱的染者心,当然就时时的住在散乱中,障碍胜定而不得生起了,所以名为欲贪障。若从二地趣证三地时,运用止观的能治道,对治这贪欲障,其心不再向外奔驰,就可证得胜定而发妙慧之光了。四、四地的圣者,能够对治定爱及法爱的大障。定爱,是对第三地上所得的胜定,生起贪爱染着之心而不能舍;法爱,是对第三地上所得的大法总持,生起贪爱染着之心而不能舍;由是障碍了四地的证得。若从三地趣证四地时,运用止观的能治道,对治这障,不再于胜定及大法总持上起爱,就可证得最胜菩提分法了。五、五地的圣者,能够对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的大障。背谓厌背,趣谓趣向。四地菩萨还不能舍弃一向背厌生死、一向趣向涅槃的作意,以为生死是可厌的,涅槃是可欣的,不知生死即是涅槃,所以就违碍了五地的无差别相。若从四地趣证五地时,运用止观的能治道,获得真俗并观,通达法界的生死涅槃无差别性,就远离此障而证得相续无差别的法界了。六、六地的圣者,能够对治相多现行的大障。相多现行,就是别观十二缘起的流转门是杂染的,还灭门是清净的。在作观时,观中多时有这染净的差别相现行,所以就障蔽了六地无染无净的妙境。若从五地趣入六地时,修缘起智,观缘起毕竟空,通达染净平等,就证行无染净的法界了。七、七地的圣者,能够对治细相现行的大障。细相现行,是说前六地的菩萨,对如来的种种教法,还有微细的取相现行,所以就违碍了第七地的妙无相观,就可通达如来一切法门,法法皆是无差别的了。八、八地的圣者,能够对治于无相作功用及于有相不得自在的大障。第七地的菩萨,虽已能够做到无相行的地步,但还是有功用行的。同时,对于随所欲乐的现相现土,如现金银等相及大小土,还不能速疾自在的成办所作。因此,障碍了八地的无功用道。若从七地趣证八地时,运用止观的能治道,对治此障,悟入八地,就离有功用行,“证得无生法忍,通达诸法的不增不灭,得二种自在依止,能任运的现起身相及国土。八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观一切法无碍,随心所欲现的即能显现,叫相自在依止。能观诸世界,随心所欲变的何种国土即能变现,叫土自在依止。这两者,也是八地所证入法界的义相”。九、九地的圣者,能够对治于一切种善巧言辞不得自在的大障。于一切种善巧言辞就是四无碍解。菩萨在八地位上,虽已得到无相的妙乐,但于无相寂灭还有些耽着,还不能无功用行的去利乐一切有情,所以对于异名众相训词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不能得到无碍的自在。入九地时,断此大障,成就微妙的四无碍解,遍往十方宣说善法,都能无碍自在,所以就证得智自在依止了。十、十地的圣者,能够对治不得圆满法身证得的大障。谓在九地菩萨的位上,对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还不能得到确实的自在,所以不能证得圆满法身,因不能证得无量无边妙功德法所庄严的法身所以名障。若能远离此障,就得身、口、意的三业自在,自在的化导一切众生,完成自己的无边妙德,也就证得圆满法身了。十一、菩萨所修的止观道,不特能对治十地中所有的大障,就是如来地上的极微细最极微细的烦恼、所知的二障,也能对治。成唯识论说:“十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定断入如来地”。证入如来地,就超过如一切菩萨行菩萨地了。超过菩萨地的如来地,由于永远的解决极微细最极微细的所知障,所以就究竟证得无着的一切智见;由于永远的解决极微细最极微细的烦恼障种,所以就究竟证得无碍的一切智见。智见的差别,如前所说的,缘总法所有的妙慧,是名为智;缘别法所有的妙慧,是名为见。无着,是约如实知说;无碍,是约速遍知说。依于所作成满所缘,是四种所缘境事中的所作成办所缘境事。瑜伽论对这有解释说:“云何所作成办?谓修观行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粗重,悉皆息灭。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最极清净法身,是对不极清净法身说的。十地菩萨,都得法身的,但前九地所得法身还未圆满,第十法云地虽已证得圆满法身,然未到达最极清净的阶段,如来由于把一切的烦恼习气,都已永断无余,所以所证得的法身,也就是最极清的了。

  己十六能证菩提门

  庚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依奢摩他、毘钵舍那勤修行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当机者的请问:谓行菩萨道的菩萨,从不断的实践中,完成了止观行,又怎样的依这止观的勤修加行,而证无上正等菩提的大利大果呢?

  庚二如来解答

  辛一正释

  壬一法说

  癸一加行位

  子一思惟真如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已得奢摩他、毘钵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闻所思法中,由胜定心,于善审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内正思惟。

  菩萨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在加行位中,因在这位中,依四种胜定,修四加行的。在这已前的资粮位上,虽也不断的在修菩萨行,但多住外门而修,是不能得止观的。中行位上已得止观的菩萨,为更进一步的修习,乃依流转等七真如的所观之境,于如过去所听闻所思惟的教法中,由殊胜的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定心而修。以这止观二者,思惟染净法中的所有真如,有大堪能,有大势用,所以名胜;二道双运和合俱转,总称为一名胜定心。由这定心变缘真如之相,因三慧的不同,所以有三种的心相差别:一、于善审定,这是闻慧的功能。谓由闻慧生起一种胜解,而于所缘的真如,令心审定印持,没有一点犹豫。二、于善思量,这是思慧的功能。思谓思虑,即是思数发生智慧,而于所缘的真如,善巧思择,令心通达了知,没有一点颠倒。三、于善安立,这是修慧的功用。修谓修习,即是胜定发生智慧,而依真如的言教,善取其相,安置成立,以为所缘,令心安住,使之速证现观的。内正思惟者,内指在定中,简别不是散心,所以言内思惟;正是如理作意,简别不是不如理,所以言正思惟。虽说能够内正思惟,但在加行位上思惟真如,实际只能见到真如的相貌,并不能真正的见到真如的理性,这不可不知!

  子二弃舍诸相

  “彼于真如正思惟故,心于一切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善男子!言细相者,谓心所执受相,或领纳相,或了别相,或杂染清净相,或内相,或外相,或内外相,或谓我当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灭、道相,或有为相,或无为相,或有常相,或无常相,或苦有变异性相,或苦无变异性相,或有为异相相,或有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补特伽罗无我相,或法无我相。于彼现行,心能弃舍。

  彼加行位上的菩萨,依七真如的正思惟,于是那能观的心上,一切所执受等的细相现行,皆能弃舍,那散心位上所现的一切粗相,或一切染污所现的粗相,或欲界下地所现的一切粗相,能弃舍,当更不成问题。这里说的弃舍粗细诸相,一往而谈,是指的遍计所执,实则依他亦在弃舍之中,因为内正思惟真如时,其依他起相亦不观察的,不观察依他,依他就不显现,约不显现,说之为舍。如前经说:“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与义相。若于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由这可知遍计、依他的二相,都在弃舍之列。现将弃舍的细相,分别的说明如下:

  所除的细相,总有二十二种,归纳起来分十一段说:一、所执受等的四相:心所执受相,即四义中的心执受义,或四念处中的身念处,或即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领纳相,即四义中的领纳义,或四念处中的受念处,或即六受身,而以领纳顺逆俱非境相为性的。了别相,即四义中的了别义,或四念处中的心念处,或即八种识,而以了别别境为其行相的。杂染清净相,即四义中的杂染清净义,或四念处中的法念处,或杂染相为烦恼、业、生的三杂染,清净相,为离系的菩提分法。二、内等的三相:内相,即顾恋身相及我慢相,或指自身名内,或以有情名内,或以六根名内。外相,即顾恋财相,或指他身名外,或以非情名外,或以六境为外。内外相,即男女承事资具相应相,或合自他身名内外,或合情非情名内外,或合根与境名内外。三、利他相,就是以四摄利益一切有情。或说菩萨执有菩提可求,有情可度,为了求得实有的菩提,即修学一切胜行;为了度实有的有情,即作一切有情义利。四、正智、真如的二相:正智,有世出世间的正智,有唯出世间的正智二种。如如,就是真如,为法无性所显圣智之所行的,不是言谈的安足处,亦即是言说之所不及的。五、四谛相:苦是以逼迫为相,有苦、空、无常、无我的四相;集是以生长为相,有因、集、生、缘的四相;灭是以寂灭为相,有灭、尽、妙、离的四相;道是以出离为相,有道、如、行、出的四相。六、为无为相:与生、住、异、灭的四相相应的,名有为相;无生、住、异、灭的四相相应的,名无为相。七、常无常相:常相,约没有变异说,实则就是无为相;无常相,约有变异说,实则就是有为相。八、苦变异等相:有说,苦、乐二受名有变异性相,舍受名为若无变异性相。有说,处在杂受的有情类中,容或与乐受相应的,名苦有变异性相,捺落迦中的有情,一向是苦,纯苦无乐,名苦无变异性相。九、有为同异相:有为法中有很多品类差别相,如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若善、不善、无记等,如是名有为异相相,因一一自相不共与他的。若说无常是有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如是名有为同相相,因遍一切行皆是无常而共与他的。十、知一切相,谓知一切是一切已,是显诸法的自相,有一切相,是显诸法的差别相。或谓知一切是一切已,为尽所有相,有一切相,为如所有性。十一、二无我相:补特伽罗无我,约人无我说。众生是由众缘组织成的,离了一切的缘生诸行,要求别有一个实在的自我,是不可得的,所以名为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是约诸法没有实在的自性说。每一法的存在,都是依于众缘而存在的,离了一切的缘生诸行,要求别有一个实在的自性,是不可得的,所以名为法无我。于彼现行心能弃舍者,谓即于彼如上所说的现行诸相,加行位上的菩萨,依七真如而观心时,有力能够遣除他,使他不再现起的。

  子三善修治心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于时时间,从其一切系盖散动,善修治心。

  菩萨行者,以能如理作意观察思惟真如相故,就能使他一颗跳跃的心,安住在胜定中,不向外驰散,如是久久修习,要怎样的入定就可以怎样的入定,名为多住。既能多住,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修习止观,都能从五系、五盖、五散动中,善修治心。修是修习,治是对治。能对治道,不是随便的可以自己生起的,而是要多多修习方便生起的。能对治道生起,就能对治所治的诸障了,所以说善修治心。

  癸二见道位

  “从是已后,于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证通达智生,名为见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证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胜德。彼于先时,由得奢摩他、毘钵舍那故,已得二种所缘,谓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彼于今时得见道故,更证得事边际所缘。

  见道,是约见先所未见的真理说的,因在加行位后无间的真智生时,就能照会体见真如的。自内所证,是说见道时所证的真如理性,是圣者的圣智圣见,内自所证的,不是寻思所行的境界。寻思所行,是诸异生的俗智俗见,辗转所证的。通达智生,就是体见真如的无漏妙智,初从种起的,这初从种起的无漏妙智,有种功能可以契会真如,所以名为通达。前面说过,加行位上的菩萨,只能思惟真如,并不能真实的观察真如,只能见到真如的行相,并不能真正的见到真如的理性,对于所思所见的真如,还没有决定性的体认,所以不是自内所证。就是缘那真如的智慧,也属分别的有漏所摄,并不能现观,所以不能通达真如,不是无漏所摄。可是从加行位入于见道已后,由于不断的思惟真如的缘故,无漏的无分别智任运的生起,顿时的断除一切见所断惑,证得遍一切一味的真如。现说于七真如有七各别自内所证,是从诠而说,并不是说无相真见道位的前后七时而各别内证的,因为真如的自体唯一而非七的。菩萨在见道位中,由于通达智生证得自内所证的真如的缘故,于是就得入菩萨正性离生的殊胜利益了。正性,就是无漏圣道,生,就是二障种子。以无漏的圣道,断除分别的二障种子,使那能生后有的分别烦恼,永不现行,名为正性离生。入,谓趣入。谓菩萨的正性离生,要在初地中初入地心时,方能正式的证得,因此名为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者,谓登地的菩萨,深入诸佛自证的法界,具有佛慧的气分,由此能令诸佛种姓,无断无绝,名生如来家,为真佛子。证得初地者,谓此地中所有无量威力神变的胜德,皆得自在受用。同时,菩萨行者在见道位以前──先时,由于获得止观行故,已得四种所缘境事中的前二种的所缘境;因此,彼于今时的见道位上,由于初入现观的关系,更复证得第三事边际所缘境。如是所缘,就是上面说过的诸法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这些名义差别,如前已说,不再重释。

  癸三修道位

  “复于后后一切地中,进修修道,即于如是三种所缘作意思惟。

  修道,是约亲证真如法界后,仍不断以无分别智数数修习观察说的,因要再进一步的修习,才能渐渐减俱生二障种子。每入一地,有入、住、出的三心。前见道位,就是在初地初入地心时所建立的。从此初地住及出心以后,乃至一直到金刚无间道那个时候,都名修道位。见道后的十地不是一数,所以重言后后。在这后后的十地位中修学,就是对于如上所说的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的三种所缘,加以数数作意思惟,使能缘的观智渐增,所缘的妙境渐显,是为修道的意义。

  壬二喻合

  “譬如有人,以其细楔出于粗楔。如是菩萨,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内相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粗重亦遣。永害一切相粗重故,渐次于彼后后地中,如炼金法陶炼其心。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满所缘。

  以其细楔出于粗楔是譬喻:譬如竹管里有粗的东西──楔壅塞着不能拿出,要把他取出,先得用细的楔打进竹管去,才能把粗的挤出来;粗的一出来,细的也就出来,竹管就打通了,这叫做以其细楔出于粗楔。如是菩萨在定中发出一切法的无分别智,以此出世的无分别智,除遣粗细诸相,也就如这以楔出楔的方便一样,并不是不用这样的方便,可以除遣粗细诸相的。内相,就是三摩地所行影像的诸相。前说以胜定心,内正思惟真如理时,心于一切细相现行尚能弃舍,何况粗相,就是此意。菩萨修习止观,由能遣除内三摩地所行影像的诸相的缘故,一切随顺杂染分相,也就除遣,由除遣杂染分相的缘故,那沉重、刚强、障碍、怯劣、不自在转无堪能性的粗重相,也就被除遣了。若以细楔粗与法相合,那是这样的:内三摩地的影像是细楔,自性诸相是粗楔;或说身轻安为细楔,身粗重为粗楔:如其次第以细楔出粗楔。无性摄论说:“圣道微妙,故如细楔,所治种子,其性粗重,故如粗楔”。菩萨修习三摩地,以圣道的细楔,遣除二障的粗楔,是为以楔出楔义。因菩萨悟入见道时,于初地位中,永远的断除相及粗重的二缚,所以进入修道以后,就能渐渐的于彼后后的诸地中,如陶炼生金的方法一样来陶炼自己的内在的心。瑜伽论说:“谓陶炼生金略有三种:一、除垢陶炼,二、摄受陶炼,三、调柔陶炼。除垢陶炼者,谓从金性中,渐渐除去金中细垢,乃至唯有净金在。摄受陶炼者,谓即于彼郑重销煮。调柔陶炼者,谓销煮已,更细炼冶瑕隙等秽,如金性内所有生金,种性位中心净行者,当知亦尔”。陶炼生金者,炼去一切垢秽,使所陶炼的金性,调柔随顺,随其所乐的要怎样的转变就怎样的转变,可作种种的庄严具。如是勤修瑜伽行的行者,将内心中的一切粗细垢秽除去,就可随心所欲的,或安立在奢摩他品上,或安立在毗钵舍那品上,于种种义中,如所信解的皆能成办。非但地地这样的陶炼其心,乃至究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时,又依此位,于四种的所缘境中,更得第四所作成满所缘。

  辛二总结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内止观正修行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总结。地前地上的菩萨,对于止观二道,能勤正修行的缘故,所以就证得无上菩提。菩提心言,显与四智相应的。菩提与菩提心的差别:菩提,是约智的功用增上说;菩提心,是显与智相应的心心所法。

  己十七引发威德门

  庚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发菩萨广大威德”?

  菩萨的广大威德,就是六神通的诸功德法,这神通的功德法,有种广大不可思议的威力,所以名为广大威德。六神通,即天眼、天耳、他心、神境、宿命、漏尽的六种。这在大小乘的圣者都有的,不过菩萨有不共于二乘的地方,这就是关于利他方面的。如于无量无数诸有情类,及于无量无数威力方便,如所应作的利益众生的事,在大乘圣者,不特能如实的知道,且能真实的去做;但在小乘圣者,去实践利益众生的事固办不到,其实连知都还不知哩!如是菩萨广大大威德,要依勤修止观的妙行,方能引发,但是什么是引发彼广大威德的方便呢?当机者还不知道,所以特别提出来请示佛陀!

  庚二如来解答

  辛一正释

  壬一标数列名

  “善男子!若诸菩萨善知六处,便能引发菩萨所有广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减,六者善知方便。

  处是广大威德的所依处。菩萨若能以善巧智如实了知心生、心住等的六处,就能引发菩萨所有的广大威德了!

  壬二次第别释

  癸一善知心生

  “云何善知心生?谓如实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别,是名善知心生。十六行心生起差别者:一者不可觉知坚住器识生,谓阿陀那识。二者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或顿于一念瞬息、须臾现入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来,分别意识。三者小相所缘识生,谓欲界系识。四者大相所缘识生,谓色界系识。五者无量相所缘识生,谓空、识无边处系识。六者微细相所缘识生,谓无所有处系识。七者边际相所缘识生,谓非想非非想处系识。八者无相识生,谓出世识及缘灭识。九者苦俱行识生,谓地狱识。十者杂受俱行识生,谓欲行识。十一喜俱行识生,谓初二静虑识。十二乐俱行识生,谓第三静虑识。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谓从第四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识。十四染污俱行识生,谓诸烦恼及随烦恼相应识。十五善俱行识生,谓信等相应识。十六无记俱行识生,谓彼俱不相应识。

  善知心生,生是生起,即心正在现行活动。善知,指能知智心生,指所知心。有十六行心的生起差别不同,如能以善巧智如实的了知,是名善知心生。

  一、阿陀那识的心生:阿陀那,译为执持,依摄论说,有执受色根和执取自体的两个意义。依本经心意识相品说,有于身随逐执持的意义。不可觉知,是说阿陀那识的能缘行相,所缘的对象,都是难可了知的。因为,能缘的行相,是极微细最极微细的,所以难可了知;所缘的对象,就执受境说,是极微细的,就器世间说,是难测量的,所以难可了知。坚住,是约阿陀那识具有坚住性说。坚是安定稳固的意思,并非没有变化,不过在变化的一类相续中,有相对的固定。凡过于流动性的东西,他没有保持熏习的能力,那功能性就会散失。阿陀那是相续一类、固定一味的,有被熏的可能性,不像那转易间断的转识,不堪受熏,所以说为坚住。器是识所变现的器世间相,亦即外大种及所造色,所以名为器识。又有合坚住器三字解释,谓坚住即器世间相,因为识所变现的外器世间,一定是一劫住的,不同业所感的根身,随其寿命的结束而结束,而是恒时相续的,所以名为坚住。二、种种行相所缘识生,行相是能缘的见分,所缘是所缘的相分;所缘的不是一种,名为种种所缘;行相也非一个,名为种种行相。无性摄论说:“于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见。此之二分,各有种种差别行相俱时而起。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应无一时觉种种境”这具有种种行相种种所缘的识,唯约具有分别的意识说,所以说谓顿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别意识。色等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境。眼识唯取色境,乃至身识唯取触境,而意识可以顿取一切所识的六麈境界。顿取,是说在一刹那中,可以遍缘诸境,不是先缘一境,后又缘一境。及顿取内外境界觉受者,分别瑜伽品略释中说:‘此第二释。义说一切识,名种种行相所缘识也,非唯一意识。何等一切?如摄大乘“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这是摄论所说的十一种识。身识,就是五色根。身者识,是五识所依的意思。受者识,是无灭意,即六识生起的无间灭意根。彼所受识,就是所取的色等六麈。彼能受识,就是能取的眼等六识。世识,是相续不断的时间。数识,是一二三四等的数目。处识,是有情的住处,如聚落、庄园等。言说识,是依见、闻、觉、知而起的言说。自他差别识,是有情间自他的各各差别。善趣恶趣死生识,是在善恶趣中的死生流转。如是十一种识,最初的五种,为觉受体,后面的六种,为前五的差别,亦属觉受所摄。如是诸识,若取内境,若取外境,从上所说可知。一念瞬息须臾乃至分别意识者,这是约无漏识的种种行相所缘识说。地上的菩萨,由于后得无漏自在力的缘故,具有无量的威德神变,所以有时在一念间,能入多定,以净天眼,见多佛土,见多如来,所以说顿于一念瞬息须臾现入多定见多佛土见多如来分别意识。三、小相所缘识生,即欲界所系的第八阿赖耶识。小相,就是欲界的境相。以阿赖耶识在欲界中,唯缘狭小的执受境,了别狭小的执受所缘。四、大相所缘识生,即色界所系的第八阿赖耶识。大相,就是色界的境相。以阿赖耶识在色界中,是缘广大的执受境,了别广大的执受所缘的。五、无量相所缘识生,即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所系的阿赖耶识。无量相,就是空识二处所有的相,是无边无际的。阿赖耶识在这二处中,是缘无量的执受境,了别无量的执受所缘的。六、微细相所缘识生,即无色界中无所有处所系的阿赖耶识。此处中相,超过一切有所有的相,所以是微细的。阿赖耶识在这无所有处中,就缘这微细的执受境,了别这微细的执受所缘的。七、边际相所缘识生,即无色界中非想非非想处所系的阿赖耶识。此处中相,第三界相的最后边,所以名边际相。阿赖耶识在这处中,就缘这最极微细的执受境,了别这最极微细的执受所缘的。八、无相识生,即出世的识及缘灭的识。无相,是约远离有漏的一切戏论相说。出世识,是与出世间智所相应的净识,通于无漏的八种净识,不是唯指那一识说。缘灭识,是与灭谛所相应的识,通于无漏的八识及有漏的意识。九、苦俱行识生,即地狱所有的转识。地狱中的众生,时时在受极苦,认识生起,即与诸苦相应,所以名苦俱行识生。十、杂受俱行识生,即欲界中所有的转识。欲界的七转识,时而与苦受相应,时而与乐受相应,时而与不苦乐受相应。与这三受相杂俱转,所以名杂受俱行识生。十一、喜俱行识生,即色界初二静虑天所有识。初静虑名离生喜乐地,二静虑名定生喜乐地,所以此二静虑中的识,有喜受与之相应而起。本来,此二地也有乐受的,因本经分五受差别的缘故,且说喜受俱行。十二、乐俱行识生,即色界第三静虑天所有识。三静虑名离喜妙乐地,所以唯有乐受与之相应而起。十三、不苦不乐俱行识生,即色界第四静虑天及无色界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天所有识。此诸天中,唯有舍受与之相应而起的。十四、染污俱行识生,即与贪等六根本烦恼以及小、中、大的诸随烦恼所相应的有漏七识。本、染污俱行识生,与他相应而起的心识,也就名为染污俱行识了。十五、善俱行识生,即与信、惭、愧、无瞋、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的十一善法相应而起的有漏六识与无漏八识。信等十一是善行法,与之相应而起的识,亦即属于善性,所以名为善俱行识。十六、无记俱行识生,即与染污与善都不相应的有漏六识及第八识。无记,是约在善不善的益损义中,不可以记别他是什么,名为无记。与之相应而起的识,亦即属于无记性了,所以名为无记俱行识生。

  癸二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

  住是安住,不散乱的意思;或住是依住,能为受用居处的意思。了别真如,即经前面说的“谓一切行唯是识性”。识性,就是唯识的真胜义性。以无漏的无分别智,确实的证得这真胜义性,名为如实了知了别真如。到这时候,无漏智与真如理,平等平等的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亦可名为实住唯识。三十颂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癸三善知心出

  “云何善知心出?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麁重缚。此能善知,应令其心从如是出。

  出谓出离,是出离系缚的意思。相缚及粗重缚,如两根绳子牢固的系缚住众生,使之不得出离。行者从修学中通达真胜义性后,能总观察自内所有的一切杂染,同时并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缚所缚。如是如实了知的因缘,应令无分别智相应之心,从这二种系缚中超出,不再为他所缚,名为善知心出。

  癸四善知心增

  “云何善知心增?谓如实知能治相缚、粗重缚心,彼增长时,彼积集时,亦得增长,亦得积集,名善知增。

  增谓增长,即使所修的成为上品法,名为增长。能治相缚及粗重缚心,就是修道当中所有的能治道。这能治道在活动的过程中,势力增盛,名为增长,由于他的增长,所熏识中的本有种子亦得增长,是为彼增长时此亦得增长。若能治道在活动的过程中,摄植习气,名为积集,由于他的积集,所熏识中的新熏种子,亦得积集,是为彼积集时此亦得积集。若增长,若积集,能够以如实慧如实了知,名为善知心增。

  癸五善如心减

  “云何善知心减?谓如实知彼所对治相及麁重所杂染心,彼衰退时,彼损减时,此亦衰退,此亦损减,名善知减。

  减谓损减,就是使所有的杂染,渐次的成为下品,名为损减。所杂染心,就是阿赖耶识。因他一方为杂染法之所熏习,一方又执持所有的杂染种子,所以名为所杂染心。彼相及粗重的二缚,是所对治的杂染,当彼势力赢劣衰退时,或生不增益而损减时,此所杂染的阿赖耶识,也就衰退损减。若约种子与现行对说,二缚的现行衰退、损减时,二缚的种子也就衰退、损减。若衰退,若损减,能够以如实慧如实了知,名为善知心减。

  癸六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方便?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

  方便,就是加行。解脱,就是八解脱:一、内有色想外观色,二、内无色想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处。在四禅中修这八解脱,最初从观色自在到离于色相,渐渐舍劣修胜,进到灭受想处。胜处,就是八胜处: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内无色相外观色青,六、外观色黄,七、外观色赤,八、外观色白。于定中观察,最为殊胜,名为胜处。遍处,就是十遍处: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于定中观此十者,一一都遍一切处,,名十遍处。或修或遣者,谓于所缘的解脱、胜处、遍处而修加行时,即对所缘的境界,生起极坚强的胜解。虽然,但不于此起执,随复将其除遣,除遣后,复在这境界上生起胜解,或在其它的境界上生起胜解。如是这样的一面除遣,一面生起,使后后的胜解,一个比一个明净,乃至究竟显现,是为或修或遣的意思。修此方便加行,引诸功德,如瑜伽论说:“八色遍处善清净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如其胜解,随所转变,皆能成就。又能变作金银等物,堪有所用。由识遍处善清净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善清净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这似乎是说唯十遍处,能够引发功德,而就本经看,解脱、胜处、遍处,都能引发功德的。

  辛二总结

  “善男子!如是菩萨,于诸菩萨广大威德,或已引发,或当引发,或现引发。

  如是善知六处的菩萨,由于善巧的如实的了知六处的缘故,对于菩萨的广大的威德神通;或在过去世中已经引发,或在未来世中当能引发,或在现在世中能现引发。不论是过去、未来、现在的菩萨,如不能如实的了知上述的六处,那是不能引发菩萨的广大威德的。

  己十八无余永灭门

  庚一当机请问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何等诸受于此永灭”?

  无余依涅槃,对有余依涅槃说的。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离烦恼而得到内心的解脱,名为涅槃,但由前生惑业所感的果报身还在,尚有所余,是为有余依;烦恼断尽而果报身亦灭,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了无所余,是为无余依。涅槃,简单的说,就是众苦永寂的意思。证入无余依涅槃界中的圣者,一切相应的诸受,无有余剩的永远灭尽,这是佛在过去曾经说过的。但所谓诸受,究竟是此什么受,在此涅槃界中永灭呢?当机者还不大了然,所以提出来请示佛陀。

  庚二如来解答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种受无余永灭。何等为二?一者所依麁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粗重受,当知有四种: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无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满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满麁重受。果已成满受者,谓现在受。果未成满受者,谓未来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顾恋受。于有余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领彼对治明触生受,领受共有。或复彼果已成满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惟现领受,明触生受。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此亦永灭。是故说言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佛陀解答:无余依涅槃界中无余永灭的诸受,说来虽然很多,但切要而言之不出两种,一是属于内身所有的诸受,即所依粗重受;一是属于外器所有的诸受,即彼果境界受。前者又可分为四种:一、有色所依受,就是五识相应的身受,以别别依于色身而有的。身是色法,名为有色,这有色的身体,为身受的所依,名有色所依受。以五受配属说,身受唯有苦受与乐受,忧、喜、舍的三受是没有的。有说有色所依受,是欲、色二界所有的受,因这二界中是有色的。二、无色所依受,就是意识相应的心受,以唯依于内心而有的。依这无色的心识为所依,而直忧、喜、苦、乐、舍的五受,名为无色所依受。有说无色所依受,是无色界所有的受,因无色界中是无色的。三、果已成满受,谓由过去无明、行所生的现在果受,已与果故,所以名为果已成满受。四、果未成满受,谓由现在的烦恼、业,能感未来的因受,未与果故,所以名为果未成满受。简单的说,前者是现在果受,后者是未来因受。第二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依持受,是缘器世界的受,因器世界为一切之所依持的。二、资具受,是缘饮食等的受,因饮食等是资生所需的资具。三、受用受,是缘苦、乐等的受,因依于器界受用资具而有苦、乐等的感受不同的。四、顾恋受,是与贪相应的受,因贪而顾恋已有的财物的。如是四受,能与六根为增上果,依内六根,缘外六境,从境得名,所以叫做彼果境界受。集论说:“眼等六根,受用力故,有六境生”,就是此意。

  如上所说的诸受,要到什么时候,才可把他永灭呢?依本经说,于入有余依涅槃界中时,就可永灭了。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者,谓证阿罗汉的圣者,住在有余依的涅槃界中,一切烦恼皆已断尽无余,由烦恼的无余断尽,不再感受未来的诸苦,是为果未成满受一切已灭。从凡夫到圣者,主要的是要断除无明与贪爱,无明断了,那所缘不如实知的诸无明触所生的诸受,也就断了,所以在现法中,就证得慧解脱。同时,由无明断故,无明触所生诸受相应心中所有的相应贪爱烦恼,也就随之解决。灭除一切,最好是以缘起诸行来说明,谓于现法中,最先解决无明,无明灭故,无明所相应的触亦灭;无明触灭,从无明触所生的诸受亦灭;无明触所生诸受灭故,爱亦随灭,如是乃至诸行皆灭,一切不生,就得于现法中,就得住于有余依的涅槃界,而证得现法涅槃了。领彼对治明触生受者,触有无明触、明触的二种,受也有无明触所生受、明触所生受的二种。现说领彼对治明触生受,就是简别无明触所生受,因无明触所生受是明触所生受之所对治的。也可说前者是有漏受,后者是无漏受。领受共有者,谓领受共有的器世间受。器世间不是那个个人独自受用的,而是无数有情所共受的,所以说领受共有。这在阿罗汉的圣者还是有的,因为共分别所起的相等诸物,虽自己对他不起分别,但为其它有情分别之所任持的关系,并不因圣者的无分别而永灭。或复彼果已成满受者:这是阿罗汉现实所有的身受。因为住在有余依涅槃界中,虽已断除无明与爱,但由过去业所感得的果报身还在,那些饥渴之苦,时节变苦,以及所有的逼迫等苦,仍然是免不了的,所以说领受彼果已成满受。彼果已成满受,是所依粗重受的第三种受,实际,有色所依受与无色所依受,罗汉也是有的,此中略而未谈。领受共有,是彼果境界受中的第一依持受,至于第二资具受,第三受用受,罗汉亦有,但是略而未谈。然因圣者已灭除贪爱,所以没有第四顾恋受。又二种受一切已灭者,谓所依粗重受与彼果境界受的所有差别诸受,悉皆已灭,名一切灭。惟现领受明触生受者,谓无学身中漏尽所有的诸受,为无漏受,以此诸受都是明触所生的缘故。有余依涅槃界中所未灭的诸受,如第一释中的明触受,共有受,彼果已成满受,及第二释中的惟现领受明触生受,一入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时,就一切永灭了,所以说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

  戊二结叹劝修学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告慈氏菩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请问如来。汝于瑜伽,已得决定,最极善巧。吾已为汝宣说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所有一切过去、未来正等觉者,已说、当说皆亦如是。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应依此勇猛精进,当正修学”!

  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约四义来显示他:圆满是对不圆满说,二乘圣者所修圣道,虽能断烦恼障,但不能断所知障,是以不得名为圆满。最极,是最极无上的意思。所修的止观道,只有超过其它的一切道,而决不会为余道所超胜,是以说名最极。清净是对杂染说,要得清净,须修无漏道,若以有漏道修习,那就不能离诸杂染获得清净,所以说清净,是简别有漏的。妙是难测的意思,谓菩萨所修的瑜伽道,是微妙甚深难可测度的,所以说妙。合此四义,名为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修此瑜伽道的圣者,证得事边际所缘境界,对此妙道,就能发起最极善巧决定之心,所以说已得决定最极善巧。这是赞叹当机者的请问有益。吾已为汝宣说下,显诸佛同说。意谓我所说的这止观妙道,不特是我一佛是这样的宣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这样宣说的。诸善男子、若善女人下,是结劝修学,如文可知。

  丁二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于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义;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觉。

  这一颂是总标失、德。谓佛为诸菩萨所说的法假安立的十二分教,及佛为诸菩萨所说的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若诸菩萨于此教、道之中,行有放逸,那就失去重大的义利。这大义利,就是大涅槃果。若诸菩萨于此教、道,能够依之而正修行,那就可以证得大觉了。这大觉,就是大菩提果。简单的说:修就有功德,不修就有过失。

  “见有所得求免离。若谓此见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远,譬如大地与虚空。

  这一颂是显见有所得的过失。谓修瑜伽行者,如依止观推寻见有所得,而即执着此见为所得法,以为得到什么了,那你要求解脱,免生死苦,不特很难,且亦无有是处,所以说之为难。同时,与己所修的妙瑜伽道,也相去甚远,其去远的程度,如大地之与虚空的相距一样。

  “利生坚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穷劫量,便得最上离染喜。

  这一颂是显利生、离染的功德。谓修瑜伽行者,虽不断的为自利而修行,但也不断的作利益众生的事业,他之所以能够积极行利他行,是因大悲心的圣固使然。可是从大悲出发而利益众生,内心从不作这样的想:我是能够利益他的,他是为我所利益的,自他能所一切皆泯。悟达了这个真理,于是就更加精进勇猛的修学利益有情的事业,乃至穷劫量的时间,都在做这利生的工作,所以就得最上离染的喜乐了。

  “若人为欲而说法,彼名舍欲还取欲。愚痴得法无价宝,反更游行而乞丐。

  这一颂是显为欲说法的过失。谓利他的菩萨,为了度生,当然就要说法,但说法时,要以以愿心说,不可为求名闻利养说。说法,是舍欲;求名利,是还取欲。如有为求名闻利养而为人说法,是名舍欲还取欲。舍欲还取欲的人是愚人,可怜愚人已经得到正法的无价宝,他不知道藉此上求无上正等菩提,反而向下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这是多么的愚蠢呀!如世间的痴人,得到了无价的宝贝,自己不晓得受用,反而向街头去做乞丐,你说他可不可怜呢?

  “于诤諠杂戏论著,应舍,发起上精进。为度诸天及世间,于此瑜伽汝当学”!

  这一颂是显舍着利生的功德。谓利他的行者,对于一切诤论,一切諠杂,及诸戏论的取着,应完全的舍而不执,发起增上的勇猛,去修如来所说的妙瑜伽道。为什么呢?为度世间的诸天人等呀1为了度生,如果不舍一切执着,而于此妙瑜伽道精进勤修,怎能完成自己的功作呢?所以佛陀特别劝告说:于此瑜伽汝当学!

  丙二奉持教名

  尔时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是解深密法门中,当何名此教?我当云何奉持”?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义之教,于此瑜伽了义之教汝当奉持”?

  佛给慈氏菩萨以十八门详细的辨明止观之相,慈氏听后,虽已明了其中所诠的教义,但能诠的教名应当叫做什么,怎样的奉持这教法,还不明白,所以特又提出来请示佛陀。佛陀一面告诉他叫做什么教名,一面又指示他如何奉持。如文所指可知。

  丙三显示教用

  说此瑜伽了义教时,于大会中,有六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一百五十千声闻,诸漏永尽,心得解脱;七十五千菩萨,获得广大瑜伽作意。

  在深密法会中,听佛说瑜伽了义教的,有众生,有声闻,有菩萨,他们听了,各得一种胜利,分别说来,有四种的胜利差别:一、发心胜利,这是众生得的。约有六十万的众生,听了瑜伽了义教后,发起上求下化的大菩提心来。二、远麈离垢,这是一分声闻得的利益。约有三十万的声闻,听了瑜伽了义教后,远离现行烦恼的麈,除去烦恼种子的垢,而得法眼净──见四圣谛。三、得解脱益,这也是一分声闻得的。约有十五万的声闻,听了瑜伽了义教后,永尽诸漏心得解脱。漏是烦恼的别名,主要的是爱与无明。永尽爱漏,得心解脱,永尽无明漏,得慧解脱。四、得广大瑜伽作意益,这是菩萨得的。约有七万五千菩萨,听了瑜伽了义教后,得到广大的瑜伽作意。广大,指人法二空说,瑜伽,即止观二道。菩萨获得缘二空性的止观作意,名为广大瑜伽作意。如上所说,都是由听闻瑜伽了义教所得的殊胜利益,所以听闻正法,只要摄心谛听,决不会唐劳无功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