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观 五、学佛不盗世太平
五、学佛不盗世太平
说过了不杀,这是仁,再来讲义。义者,在佛法讲就是不偷盗,偷盗是犯法的。一个讲义气的人,东西给人都唯恐人不要了,还会侵占、偷拿人家的东西吗?
佛法讲盗,倒并不是讲你去做扒手或拿刀枪杀人抢劫,那些你不敢做!其实盗戒是很微细的,例如顺手拿人一针线都不可呢!又如有个朋友将钱放在你这里,后来他忘了或死了,这钱就归你吗?不是的!他的钱只是寄存在你这里,你是他的好朋友,应该看看他家是不是有老有小?有老有小就还给他家。如果没有,就帮他在社会上做善事;如果你是佛教徒,当然为他供养三宝。这钱自己不能受,受了也是犯盗戒。佛法其它那些微细的戒,现在我们不讲,不要把你们吓倒了。
还有,学佛的人做生意决定不可以瞒税,瞒税也是犯盗戒--盗了国家的钱。想一想!你怎么能做生意、怎样能赚钱?因为国家有诸多的事情在保护你。保护你就需要钱用喔!所以人民不尽义务怎么可以?做生意不能瞒税,乃至做公务人员,或不管在公家、佛家的团体生活也一样,都不能侵损国家、常住一粒米、一根火柴棒,要爱惜国家、常住物如自身心腑。
刚才叫你们不要吃荤腥,这是戒杀;佛法叫人不杀,也不许人盗。如果人人学佛,就决定不会杀生、偷盗;大家都不杀、不盗,世界不就安宁了?好多事情都是因为杀、盗而产生的,乃至发动战争侵略人家,这不是强盗吗?如果大家都奉公守法,不贪无义之财,守住不杀、不盗,那多好!世间多祥和!世界多平安!国家也就没这么多惊世事情,那里还要什么法院、还要什么警察局?大家守法、自尊,岂不天下太平?
犯杀、盗,于社会、于人都不安宁,自己也苦。其实真正苦的不是对方,对方当然是受点小苦,大苦还是你自己要受杀、盗之报!所以一人学佛一人安乐,千万人学佛世界都太平。
世界太平没有战争,那国家还要国防吗?不用了!你看一个国家的国防,钱财、最精华的人才都用在国防上,是不是很可惜?如果大家都慈善,没有争夺,那多么安乐!大家学佛都忍让、守礼了,不但国防用不着,警察也是多余的,要警察干什么?大家都学佛,国防、警察这些就不需要了!所以大家学佛,社会、世界都和平,可惜少人学。
这要学佛才能做得到、要有佛教的人生观才行。这样说来,大家要不要学佛呢?想世界和平就要依佛的观念、依佛的教导,现在安乐,将来也安乐。你现生不造恶又修善,死后会升天;再有佛法的正确观念,就不想升天,还能超三界免轮回六道的生死之苦。佛法的好处多么大、多么妙、多么高!但是你要信、要学,不信、不学,好处是好处,你没有分!有的是什么?就是生生世世受轮回之苦。这些苦处太多了,现在没时间说,你们都亲自受过了,还要人来说什么?早自觉悟吧!
佛法既然这么好,谁不想学?但是大家没有听闻到,怎么学?所以我们还是要弘扬佛法。弘扬佛法要有僧伽,可是出家人从那里来呢?要从信佛之家来。不信佛的人还能叫他来出家吗?不诽谤已经好了。出家修行不是求自己的安乐而已,还要度人,所以初上来要自修;为什么要自修?为了度他而自修。再说为什么要度他?不度他,不能与众生广结善缘喔!与人没有缘,那你好苦!我们要有福有慧,还是要与众生结缘;要与众生结缘,那就要利益众生。
学佛有这样的好处,你们初发心的人来听闻佛法,佛法不会令你受苦的,闻了佛法你到社会去身心安乐自在,得到佛的智慧了嘛!得到佛的智慧就不会做恶事,不做恶事是消极的,开了佛的智慧你要利他,这是积极的。能积极利他,你的福慧就有了,没有福慧好苦!要多利人培自己福慧。
- 上一篇: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 下一篇: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有什么因缘?
- 念佛怎么用功好?身口意与佛法相应
- 别问佛法灵不灵,要问自己有没有诚心修到位?
- 佛弟子是否要名利呢?
- 凡事有因就会有果!
- 每逢节庆更要将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 念佛其实就是消业障
- 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
- 佛门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
- 应留钱给儿女吗?如何留?为什么会生个讨债鬼?
- 念佛时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 这样修行一年就能超过别人十年功德
- 有钱不做好事 菩萨能让你发财吗?
-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 学佛愈是遭遇不顺 其道心愈是坚固
- 动物一吃到肚子里,冤魂就跟到肚子里
- “认错”是最珍贵的宝物
- 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 怎么才叫会讲话?
- 念佛,一定要拜佛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