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释疑篇(上集)

  写在前面

  长期以来,在各地举办了不少讲座。每次演讲结束后,大多都会留下半个钟头的时间给听众提问。这半小时往往也是每次讲座的高潮时刻。在参加讲座的听众中,既有学佛多年的信徒,也有初次接触佛法的民众。所以,他们的问题也反映了人们在学佛不同阶段存在的困惑。既有因对佛法无知而导致的疑问,也有学佛多年始终未能解决的障碍。针对他们的不同问题,我都会在现场一一给予解答。由于这个因缘,才有了数万字的“学佛释疑篇”。当然,从演讲音带到整理成书面文字,其间还需要不少功夫,这要感谢演如师的记录和宗慧居士的整理。

  《学佛释疑》去年就放到网上了,但只是按照演讲的时间、地点进行了分类,未将相关内容编辑到一起。为了便于查阅的方便,前段时间我又做了简单的分类,但问题中重复或者交叉的部分比较多,当时做了之后自己觉得不太满意,于是就搁下了。近来又把它翻出来,简单地调整了一下,觉得虽不尽理想,但大家查找起来要比原来那一稿更方便,估且先把它放上。

  2003年元月于阿兰若

  有关皈依的疑问

  问: 一定要举行某种仪式才能算皈依吗?自己内心皈依佛皈依法,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 不可以的,皈依佛法一定要举行相应的仪式。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在佛、法、僧面前至诚皈依,我们才能获得皈依体,才能获得三宝的加持,如果我们只是自己随便想一想:“哦,我皈依过了!”不但不能获得皈依体,也很难对自己产生多少约束的作用,效果不会很好。

  问: 如何依赖自身的修炼皈依三宝?

  答: 没有修炼就可以皈依。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之后再依法修行更稳当。

  问: 信佛一定要皈依吗?

  答: 真正信佛是一定要皈依的,否则就不能被当作是佛教徒。我们信佛、学佛,是为了寻找人生的归宿和依赖。那假如我们不皈依的话,也就说表明我们对学佛缺乏基本的诚意,又怎么能够真正地契入佛法呢?

  问: 怎样才算是佛教徒,有明确的规定吗?一定要诵经吗?

  答: 皈依三宝后就是佛弟子,区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界限和标准就是皈依。皈依就意味着取得佛教徒的资格的手续,当然要想成为一个佛教徒还得受持五戒。而念佛诵经则是佛教徒必要的修行方式。

  问: 我看过净空法师的《认识佛教》后,每天都在念佛、吃斋,但没有举行皈依仪式,算不算皈依?

  答: 既然没有举行过皈依仪式,就不能算是皈依。皈依必须经过三宝的证明,是有特定的仪式。

  问: 没有皈依的人是不是佛弟子呢?诵经不吃素有罪业吗?

  答: 信佛而没有皈依的人能不能算佛的弟子呢?显然不能。打个比方说,一个人不入党

  能不能算党员?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说信佛,为什么又不皈依呢?可见信的程度还不够。

  至于吃素的问题,只要是不杀生就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吃素当然最好,不吃素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杀生的原则。

  问: 三皈依中有皈依僧宝,我们应如何来抉择?

  答: 皈依三宝指的是佛宝、法宝和僧宝。全体的受过比丘戒的僧众,都是属于僧宝的范

  畴。当然,现实的僧团还是包含着凡夫僧和贤圣僧,也难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而皈依僧宝,尽管从究竟的意义上是指贤圣僧,而住持佛法、弘扬佛法却也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那么凡夫僧也是我们依止的对象。

  特别还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个出家师父。否则,碰到一个如法的师父,我们也随之变好了;接触一个不如法的师父,也可能就此变坏了。但佛陀又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虽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个师父,但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亲近一个好的老师,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如果自己盲修瞎练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如理思维,依教奉行。

  问: 皈依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帮助我们修持佛法的?

  答: 皈依就是学习佛法的开始,是寻求一种可靠的依赖,以真理为依赖,以三宝为依赖。然后通过对法的接受,解脱人生的痛苦烦恼。对学佛的人来说,皈依是学佛的开始。

  有关持戒的疑问

  问: 对在家居士来说,修学戒律应如何入手?

  答: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如果我们除了行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再受菩萨戒。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三皈五戒这部分讲得比较清楚,你们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另外,《优婆塞戒经》也是在家居士修学大乘菩萨戒的范本,系统介绍了从发菩提心到行菩萨道的整个修学过程,太虚大师曾大力地弘扬过。我觉得《优婆塞戒经》和《瑜伽菩萨戒》对于在家居士修学戒律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梵网菩萨戒》是顿戒,相对来说要求会高一点,行持起来也比较困难。

  问: 不杀生是不是也包括对蚊子、苍蝇、蟑螂这些害虫呢?

  答: 我们总是说,蚊子、蟑螂是四害嘛!或者说,如果我不杀它,它就要咬我!所以觉得蚊子、蟑螂是该杀的。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不杀生的戒律是针对一切众生的,当然也包括一切动物,包括蚊子、蟑螂。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不杀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通常,我们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既然蚊子要咬我,那我为什么不能杀它呢?觉得自己很有些道理。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认识:我们的思想境界比它高、度量比它大,不跟它一般见识,再说,它不过是咬了我们一下,罪不至死。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境界上。

  问: 佛教有三种斋期:观音斋、十日斋、六日斋,有什么区别?

  答: 斋期仅仅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人觉得自己有条件多吃几天素,那就可以持十天斋;也有人觉得条件还不够,就可以持六天斋。通常,我们总是将吃斋等同于吃素,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吃素不等于吃斋。斋是清净的意思,在佛经里,“过午不食为斋”。佛教里有八关斋戒,不仅要求受持者过午不食,更要以一种清净的身心去修行,那才是斋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六天或十天中要过着严格的生活,虽然是在家居士,但所持的戒律已接近于出家的生活。能够这样如法地过六天清净生活,才叫持六斋。如果光是吃素,其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那就不叫持斋,而叫吃素。

  问: 过午不食的“午”,是十一点到十二点还是十二点到一点呢?

  答: 按时间计算应该是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一般来讲就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柱子,当太阳的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的时间。那么,持午的人应从第一天的正午到次日早上什么时候才可以吃饭呢?早上不是按时间来计算的,佛经里讲,是明相现时,它又是以什么为依据呢?当我们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手上的指纹时,就可以吃饭了。

  问: 依《瑜伽菩萨戒》说菩萨可以用慈悲心去杀危及到人性命的恐怖分子,可是被杀的人以后可能也会变成好人,如果不能知道他将来的变化,又怎样判断自己杀他就是不正确的行为呢?

  答: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此时不杀他的话,他当下就会危害到很多的人的生命安全,至于以后会不会变成好人则是另外一回事。作为菩萨,在这样的危急关头要挺身而出,宁可自己承担杀生的业报也要制止他造下罪业,使他未来的生命免遭无穷无尽的地狱苦痛。

  问: 受菩萨戒之后,还能不能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答: 佛教徒受戒之后,戒律的规范可能会和生活发生冲突,尤其是受了菩萨戒。这位居士所提的问题应该说还是很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可以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的目的是要开发智慧,而酒精会障碍我们的理智,会影响到智慧的开发。戒律既是这么规定的,那作为受了戒的人,当然是不能再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戒律的性质和法律一样,没有通融的余地,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作为借口。尽管戒律有时也会有开遮,譬如喝酒虽是禁止的,但作为药用还是可以通融,这就属于开的部分,但若是为了生计,为了生意,这样的理由就不能成立了。

  问: 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答: “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五戒的规范和世俗的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们获得人天福报。而八关斋戒更接近于出家人的戒律,是为在家居士种下了出世解脱的因。所以海外的一些道场,很多居士会在六斋日到寺院受八关斋戒的。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非常大,佛经记载,一日一夜受关斋戒的功德相当于一生受五戒的功德。将来机缘成熟的话,我们就多给大家举行一些“八关斋”的受戒仪式。

  问: 上山时不小心踩死了蚂蚁,是不是犯罪?

  答: 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故意造作的罪业较重,所以,罪业的轻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动机。受戒之后,所犯的罪业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过错本身形成的业罪,一是因犯戒而导致的戒罪。在无意间踩死蚂蚁属于不定业,业报是比较轻微的,像偶然被别人踩了一脚可能就是这样的业报。如果再通过忏悔,类似的不定业会变得很轻。当然,我们还是小心为善,勿因恶小而为之。当我们无意中干了对不起人家的事或者伤害了蚂蚁之类,我们要赶紧忏悔,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脱离畜生道

  问: 我们在搞环境卫生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到一些虫类,该如何处理?

  答: 我们总是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原始僧团,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佛陀教诫比丘们的处理方式是:首先,把环境卫生搞好,尽量避免虫类进来;对已经进来的,也可以将它赶走,尽量不要伤害它。如果是在搞清洁卫生时,无意伤害了虫类,虽不算犯戒,业罪还是有的,但因是无意间造成的伤害,业罪也很轻,且是不定业。但只要是有意地伤害,就有戒罪和业罪两重了。

  问: 人工流产是否属于杀生?

  答: 人工流产当然属于杀生。生命既然已经制造出来,就不能随便地剥夺他出生的权利,流产也是一种杀生的行为。

  问: 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在家人可不可以受具足戒?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这是否体现性别的不平等?

  答: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能得戒体的,要通过相关的羯磨、作法,戒体才能得到。也有不必要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所具足的“定共戒”,和成就无漏圣道时所具足的“道共戒”。从凡夫意义上讲,还是要通过受戒的形式才能得到戒体。

  在家人不可受具足戒。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在家人要真正做到心出家是不容易的。能发起出离心固然很好,但要成为比丘还需以身出家这种特定的形式来完成。

  佛陀制戒当初,并没有一开始就给男众制定250条、女众348条。佛陀所制的每条戒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有人犯罪后才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出来的,女众的问题比较多,因此,针对女众制定的戒律也相应地多一些,并不是佛陀对待男女的不平等。

  问: 当看到有人要杀人时,作为学佛的人该不该去制止?

  答: 从声闻乘戒律来看,当你看到别人杀人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是以自己止恶为主,止恶是消极的行善,放生、救人则是积极的行善。菩萨戒不仅强调消极行善,更重视积极行善。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作为菩萨,当看到歹徒要行凶之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发慈悲心,观想宁愿自己杀死凶手而造下罪业,不忍心看到凶手因为杀人而遭受无穷无尽的果报。以这样的发心,菩萨虽杀人而不犯戒,且功德无量,这和侠客那种嫉恶如仇的杀人是完全不同的。

  问: 为了不麻烦别人,有时讲了假话,这算“妄语”吗?

  答: 佛教中所讲的妄语也是有级别的,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去别人家里,怕麻烦别人,自己没有吃饭,却说吃过了,这叫方便妄语。其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和欺骗别人,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样的妄语一般来说是没什么妨碍的。戒律里有个案例,说有位老比丘住在山里,某日,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野猪从老比丘面前跑过,当猎人追来询问时,老比丘却指了另外的方向。老比丘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野猪的慈悲,虽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若以菩萨戒来衡量,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在菩萨戒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杀人,可以偷盗,甚至可以邪淫,但我们必须明确它的前提,必须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掺杂在其中。

  问: 在家居士因定力、智慧不够,容易破戒,应该怎么办?破了戒,对戒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 在家居士守持五戒,表面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要真正做好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因此,为慎重起见,在家居士在受戒时可以分受,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全受了,可能就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是不一样的,犯戒主要是指犯轻戒;而破戒则是犯重戒,比如杀人就是犯重罪,就要失去戒体。就象茶杯落地后摔成碎片,再要将它修补起来就很困难,若只是沾染了污点,清洗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所以,犯了轻戒可以通过忏悔来弥补过失,一旦犯了重戒,戒体就失去了。忏悔是弥补犯戒的方法,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问: 请法师说明戒律对僧团具有哪些作用?

  答: 在僧团内,任何问题都是通过法律来解决的。佛陀制戒,就是让那些没有惭愧心、喜欢惹事生非的人能够受到法律相应的惩罚,而使另外那些重视修行、有道心的人更安心地修行。

  问: “在家居士不可以读戒”,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答: 严格来讲,在家人不能参加僧团的大众会议,就像党员会议,非党员不可参加;同样的道理,非比丘也不可看僧团的会议。在戒律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家居士不可以看戒律,之所以不主张、提倡在家居士看戒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出家戒律是让出家人守持的,与在家人没有关系,在家居士了解并守持在家戒即可;二是为避免是非,在家众若看了出家人的戒律,而对僧团内的情况又不了解,只一味拿着这个标准去衡量出家人,难免产生议论、诽谤,以致造下口业,倒不如不了解更好些。所以一般主张不看,而出于研究的需要,看了之后也不属于很大的过错。

  问: 受戒时候,如何得到戒体?

  答: 受戒必须通过如法的羯磨、如法的仪式来完成。现在受戒,通常只是授戒和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待清楚。作为受戒人,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受戒,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受戒过程中,要听清楚授戒和尚的讲话,尤其是羯磨时一些关键的话,其中说三皈依文:“即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是最为重要的,戒体就是在这时得到。因此,必须以最为恳切殷勤的心,希望得到戒体,在授戒和尚宣布三皈归内容时,听得了了分明,答得明明白白,才可得到戒体。

  问: 请介绍一下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答: 中国八大宗派都有很多修行法门,而且都是相互联系的,以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佛、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础。我们不论学那个宗派,不论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声闻乘里有戒、定、慧、解脱、解脱之见,戒是最为关键的基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得成就解脱,乃至成就解脱智慧。禅宗也是以戒为基础,然后通过禅定的修习使身心得到安住。中观唯识、天台、贤首的学习,则是树立对佛法的正知正见

  佛法的修习,应以“八正道”为系统,其中,正命、正业和正语三个部分即属于戒的内容,但并不能涵盖整个修行过程。戒律在中国形成了独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色。但我们要清楚,如果仅仅持戒,而不修定,不修观,没有正见,也许只得到“人天果报”,使你来生继续做人或升天,还是无法成就最终的解脱。

  有关解决人生痛苦的疑问

  问: 解脱人生痛苦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那么,还要不要改变周围的客观环境呢?是不是要让自己的心态被动地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

  答: 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之际,也就是在同时改变周围的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以厌恶的表情去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与我们一定会形同陌路,自然也很难和睦相处。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以亲切的笑容去接触周围的人,彼此间就很容易进行沟通,即便有过什么不愉快,也能在宽容而和谐的气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说,改变自己的心态并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改变心态的本身就是在改变环境,就是在主动地创造环境。

  问: 佛经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请问追求何种错误的东西呢?

  答: 所谓错误的东西不是指具体的哪一样。我们为什么要拥有物质?因为有欲望,而欲望才是造成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同样的财富,有的人用它来造福人类、回馈社会;有的人却用它来为非作歹、多行不义。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东西,而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追求。记得我在复旦大学搞讲座的时候,有人问:我们工作、赚钱,建设社会主义,能不能算贪心?我就问他说:请问,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的?如果是以贪心去做,当然就是一种贪的行为;反之,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所以,要衡量我们的追求和行为,主要是看动机,这才是本质所在。

  有关修行的疑问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在家的人应该如何断除贪欲、执著和妄想?

  答: 认识无常,可以使我们的贪心、执著越来越少。无常的道理在座的可能都会知道,但我们对无常的体验还存在层次上的差别,深刻的认识到无常,贪欲、执著、妄想自然就会减少了。

  问: 佛法说:“心即是佛”,求佛先从心吗?

  答: 学过佛的人都知道,我们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现有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没有烦恼,我们也没有烦恼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虽然说“心即是佛”,可是我们的心还充满烦恼。所以,我们还是要先学佛,通过佛法的指导不断消除烦恼,运用佛法的智慧如实地认识自己,当我们自己成佛的时候,就不需再要求佛了,但这需要过程。

  问: 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怎样才能把心静下来?

  答: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智慧的观照和觉照。当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念头和妄想,这时,我们就要运用智慧来观照它。对于一个修行刚入门的人来说,观照的力量还非常薄弱,当妄念现起时,正念很快就会失去,因此对付不了情绪的波动。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依法修行,如理思维,时时提起正念,久而久之,智慧的观照力会越来越强。随着观照力的增强,五欲六尘就很难扰乱我们的心,即使妄想生起,也能以正念去对治、去克服,如同光明出现时,黑暗就会消失一样。到最后,我们就能使自己的心始终保持在了了分明的觉照中。

  问: 怎样区别魔和业障的显现?怎样对治魔障?

  答: 魔的范围非常广泛,在佛教来说,有烦恼魔、生死魔、天魔、五蕴魔。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凡是障碍我们解脱修行的一切因缘和行为都是魔障。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要诵经了,可孩子在一旁吵闹不休,是魔障;丈夫在一旁将电视的音量开得很大,也是魔障,所以说,魔障的范围非常广泛。

  那怎么对治呢?魔由心生,在修行中,不管是遇到好还是不好的境界,只要我们自己不在乎,不执著,那魔对你就无可奈何了。

  问: 修行的过程中妄想特别多,怎么办?

  答: 我们诵经念佛,修习止观,主要都是为了对治妄想。在妄想现起的时候,要以“止”的方法把心止在佛号或某种境界上,让心专注一处,就能对治我们散乱的心。

  问: 定中出现幻觉是否可信?

  答: 定中不管出现什么境界,都不可以去执著,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是好的境界,我们执著了就不会进步;如果是坏的境界,我们执著了就会走火入魔。所以,无论是什么境界,都不要去在乎、去分别,更不要去执著。

  问: 自我的回归是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感受?

  答: 自我的回归就是使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而不是生活在自己错误的情绪里面,并非不重视他人的感受。学佛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四摄法门里有一条是同事,就是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很讨厌他,可你设身处地去为他想一想,感觉就会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许和他从小的教育环境有关,和他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而身不由己,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任何现象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比较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问: 为什么通过修行便能认识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答: 人为什么会修行?为什么能认识宇宙的真理?要认识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都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就像有的人视力比较好,无论远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视眼,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当我们戴上黄色的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就是黄色的;而当我们戴上绿色的眼睛时,看到的世界就是绿色的。同样的道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就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纪以来的哲学非常注重认识论。如果不注重认识,直接以本体论,以我们的经验和理性去认识,而这种经验和理性又是错误的,那无论我们怎样认识,永远都处在错误之中。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认识宇宙?宇宙是无限的,要认识宇宙,就需要无限的智慧。我们现有的认识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知识又是经验的积累,它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是学到八十岁、学到八百岁,能将整个宇宙和世间的东西都学尽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们以这种有限的知识去认识宇宙,永远都是局限的!怎样才能开发出无限的认识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们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开发智慧,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所在。

  问: 自从学佛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对一切看得很平淡,这样的修行对吗?

  答: 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要当好父亲,当好丈夫,还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之外,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世界?平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就不对了。学佛的人要能够用佛法的智慧去观照现实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如幻如化,但同时又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止恶行善,利益众生。

  问: 如果升到天上也会堕落的话,我们应当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去处?

  答: 升天并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学佛是为了趣向解脱--解脱烦恼、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佛教的修行是通过智慧的开发,通过对佛法的证悟而获得究竟的解脱,我们整个的修行,就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以持戒、修定来开发智慧。而菩萨道的修行则要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他,在自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救度众生。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往生西方是比较稳妥的捷径。凡夫在六道流转,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们要深信弥陀净土,深信弥陀愿力,一心念佛,因为往生极乐世界能够使我们不再退转,不再流转生死。

  问: 我们在拜祭每尊佛菩萨的时候,是不是都要观想十方一切诸佛?

  答: 我们在拜佛、供佛的时候,要观想十方世界一切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这也是一种使我们开阔心胸的修行。

  问: 人是因我执而产生贪、嗔、痴诸恶,那么,如何才能破除自我执,尤其是对性格基本已定型的成年人?

  答: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因无始以来的习气而不断造作贪、嗔、痴种种烦恼,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倾向。但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调整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树立正见,因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是向善还是为恶都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因此,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我们改善自身生命的必要条件。

  至于如何破除我执。我是什么?我是常、一、不变、独存的意思。从缘起的智慧来看我们有情的生命体,看看有没有常、一、不变、独存这样的一种东西,如果找不到的话,那你自然就会认识到无我的道理了。

  问: 怎样去除贪心和嗔恨心?

  答: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恨心都有具体的对治方法,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破除我执。我们为什么会起贪心呢?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我们为什么会起嗔恨心呢?同样也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敌视、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恨心也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一种根本的对治方法。

  但从根本上破除我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治方法。如“多贪众生不净观”,就是说,贪心炽盛的人应以“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就像热恋中的双方,男孩子喜欢女孩子,或女孩子喜欢男孩子,这个影像总是挥之不去,怎么办呢?不妨以对方来修“不净观”,观想这个人死了之后,身体开始腐烂,在腐烂的过程中,怎样的恶臭扑鼻,然后九孔长流不净,又是怎样的污秽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可爱之处?哪里还有什么值得贪恋的?所以,要是爱上谁就对谁观!

  而嗔恨心则要以修慈悲观来对治。如果我们多有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恨心自然就无从生起。人为什么有嗔恨心?无非是因为心胸狭窄,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容人的气度。而学佛的人,就是要在无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之心,观想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都和我有父母关系、眷属关系,嗔恨心慢慢就会淡薄。

  问: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诵经念佛和行善哪个更重要?

  答: 诵经念佛和行善并不矛盾。行善是培养我们的福德资粮,而诵经念佛则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心态,使我们的心更宁静、更自在,这样才能将自己更好地奉献给社会,否则我们的心很浮燥,或是缺乏智慧,虽然也有心行善,但是不是能够做好,能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相应的利益却是个问题,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好心办了坏事。

  问: 在修行中发愿如此重要,那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 发愿是为我们树立学佛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心不同,所以,发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是行菩萨道的,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那每天就要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望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只有树立了人生目标,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有针对性。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为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努力地赚钱、存钱;反之,如果缺乏目标,钱一到手就会随手花掉,即便有再多的钱也无法积攒下来。对修行来说也是同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我们的所做的一切功德才会有明确的归宿,才会日益增长。

  问: 如何控制人的意识?比如说,只要我们想精进懈怠,便能持之以恒?

  答: 在佛法看来,人类的痛苦与烦恼通通都是因为意识造成的。在我们整个精神领域中,意识可谓神通广大,所有的善恶行为都是意识在发生作用,所以修行也要从意识下手。我们持戒,就是对意识的约束;修定,就是对意识的训练;开智慧,就是对意识的净化和转化。因此,佛教的修行主要是为了控制并改造人的意识。

  问: 刚发心修行的人,是不是要拜一位证果的师父呢?

  答: 如果能拜一位证果的师父是最好了。但证果的师父现在可不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证果的师父怎么办呢?只要这位师父能够持戒,具足正见,又有摄受你的慈悲心,也就可以依止。

  问: 当我们在拜佛菩萨的时候,心里应该怎么念?是不是在某个时间内持诵一个真言或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比较容易相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么样把专一和普遍这两种法门结合在一起?能不能在某一个时间内同时诵两个真言呢?

  答: 选择念哪个佛号,主要看我们对某一法门的理解以及和某个佛菩萨的缘份。有的人喜欢念观音菩萨,觉得跟观音菩萨特别有缘;有的人特别喜欢念阿弥陀佛,觉得念阿弥陀佛很有感应。我们对哪个菩萨或哪个法门有更多的了解,不妨就选择哪个圣号来念。

  从修行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应当将精力集中在一个法门上,不要四处涉猎。念阿弥陀佛就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就一心念观音菩萨。这并不是说念了阿弥陀佛之后,别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我们还是可以礼拜或读诵经典,专修是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通过读诵大乘经典,能够提升我们的认识和思想境界,比如读诵净土三经,可以使我们对净土法门有更深的理解,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就会更得力。

  有人家里供的很多佛菩萨,于是他就担心我念阿弥陀佛,没有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不会不高兴啊?事实上肯定不会,菩萨不会那么小气,那是我们凡人的境界,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菩萨有这种想法就没有资格成为菩萨了。专心致志地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一方面可以通过这句佛号达到摄心和专注的效果;另一方面,长期念一个佛菩萨的名号能够得到相应的感应。念佛的功夫越深,我们的心和佛菩萨就越靠近,就越容易得到加持和感应。如果心不专一,佛菩萨的加持力和感应力就不会太大。

  问: 静坐时如何把握“静”字?有念头时,是否用心地念佛去压住它?

  答: 静坐时,我们不要刻意地追求静,因为追求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追求静,执著静,就达不到静的境界。当我们执著于静的时候,就会因这一念头对妄想会持排斥的态度,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就是对这个念头的巩固,使它的力量越来越大,它所产生的效果恰恰背离了我们的初衷。

  所以,我们在静坐时,对各种念头都要不取不舍。无论是执著的取还是讨厌的舍,都会使我们的心越来越乱。当妄想到来的时候,我们只需以正念去观照它,不为妄想所动,不随妄想乱跑,这就是修行的功夫。所以说,真正的静并不是什么念头都没有,而是心不随着境界转。

  问: 请问如果想学《心经》,但如果只是念咒语,不理会经文,是否会有灵验?

  答: 我们专心念一样东西都会有灵验,你专心念“土豆”、“土豆”、“土豆”,也会有灵验,何况心经的咒语中还潜藏着诸佛菩萨的无量的威力,当然更会有灵验了。

  问: 念诵经典时,常常遇到生字或冷僻的字,影响读经的效果,应该怎么办?

  答: 有一本专门的字典,对佛经中经常出现的难字进行了注解,可以用它帮助你。

  有关禅净双修的疑问

  问: 请问法师对“禅净合一”有什么看法?

  答: “禅净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寿禅师就曾说过:“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为什么这样说呢?禅是纯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觉自立、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所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古人行处行”。但是,完全依靠自力来修学佛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业力太重了,要靠自己解脱难度很大,所以,禅宗的祖师即使开悟了,有时难免还要迷惑。而净土主要是靠他力,就是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再依赖佛菩萨的力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当我们要抵达某个目标之时,自力就是自己走路去;而他力则是乘坐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去。相比之下,他力显然要比自力简便得多。如果说,我们能够在自力在基础上再借助于他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比较理想。所以,宋元明清以来的很多祖师都提但倡禅净双修“。

  问: 如何理解禅净双修?

  答: 禅,是禅宗,比较偏向于自力,也就是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甚至在修行上,也不走古人的老路。正如禅宗祖师所说的那样:”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古人行处行“。而净土宗,相对来说就比较倾向于他力,他力是谁的力量呢?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通过念佛,借助于弥陀的愿力。比如我们到上海去,如果步行去,就是纯自力;如果坐火车、汽车去,就是借助他力。显然,他力要比自力要方便些。

  在修行方式上,禅宗是无门为法门,入门比较难,相比之下净土宗的持名念佛,就容易多了。禅宗因为依靠自力,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即使修行工夫很深,如果不往生西方,死后还有没有把握呢?即使开悟了,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来生也还有可能迷失。只要生死未了,那么,流转三界还是非常地不保险。所以很多禅宗祖师虽然修禅,但同时也回向往生西方;更有一些祖师会采用念佛的方式来修行,比如参”念佛是谁?“将念佛和禅宗的修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而修净土宗的人,如果只是念佛,又容易落入心外求法,境界也不容易提高。所以,净土宗的一些祖师提出,要念自性弥陀。自性弥陀是相对他方弥陀而言,西方有阿弥陀佛,但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本性、我们的自性、我们的佛性,跟阿弥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一样的!因此,念佛不仅要念西方的阿弥陀佛,同时也是为了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阿弥陀佛。这样念佛就不是一般的念佛了,念的是自性弥陀,是唯心净土,因为净土也不能离开我们的心。这么一来,念佛自然也和禅宗结合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禅净双修。

  问: 禅净可以双修吗?有言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请法师开示?

  答: 禅净双修可以说是宋元以来佛教修行的的主导路线。但禅净双修还是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侧重于禅就是以禅为体,以净为用;侧重于净就是以净为主,以禅为辅。禅宗和净土宗的重要分歧之处,就在于禅宗比较侧重于自力,净土宗比较侧重于他力。比如禅宗参话头,也会参”念佛是谁?“这从修行上说,走的是禅宗的路线,参”念佛是谁?“,是把这句佛号做为话头,这时的念佛其实是属于禅宗,当一声佛号绵延不绝,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同样能入三摩地。而念佛还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由观想念佛证得念佛三昧,就是禅、净的融合。进入念佛三昧后,得佛菩萨的接引往生西方。这里面既包含着禅,也包含着净。

  很多禅宗的祖师觉得在修行中光靠自力总是有所不及,即使有些小开悟,但对生死大事还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参禅几十年后,最后还是以以净土法门为依归,觉得回向往生西方更保险一点。但在念佛的时候,更多的又是采用参禅的方式。因为念佛也有不同的层次,从念身外的阿弥陀佛到念即心即佛、唯心净土,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说,一句佛号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我们念的时候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却很重要。所赋予的内涵有多深,所念的佛号力量就有多重。平时,我总是劝那些念佛的人要多看些经教,也是为了念那句佛号的时候获得更好的效果。禅宗自四祖、五祖之后,也有提倡这个念佛禅的,同样,有的比较侧重于禅宗式,有的比较侧重于净土式。总之,禅和净土是可以统一的,但总有一个侧重点,有主次之分。

  有关临终超度亡者的疑问

  问: 请出家师父到家里设道场念经是否有作用?能不能产生消灾超度的效果?

  答: 当然还是有作用的,《地藏经》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说明。请出家师父念经消灾,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效果和作用大小可能有所不同。

  问: 超度亡人能否将他度到西方极乐世界?

  答: 其实,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太可能,除非对方的功力和道行都无比地高。一般来说,超度就是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说本来要下十八层地狱,超度一下,上到十六层;本来要堕地狱五百年,超度一下,减少到五十年;功夫再好一点,也许五年就可以了;功夫再高一点,也许能超度到畜生道。或者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到了天道,这都有可能,效果是要根据超度者的能力而定。就像我们请人介绍工作,能不能如愿,也要看所托的人是不是有能力来帮你办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问: 每年的鬼节,要烧纸钱祭拜先人,纸钱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邮寄去的呢?

  答: 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先人已经生天的话,他会不要你的钱;如果先人在畜生道里,它也用不着你的钱;如果先人在地狱道里,那里根本就不需要钱。纸钱只有对生到鬼道里的先人还有些用。虽然这样的祭奠方式并不佛教里的,但至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自我安慰的效果。

  有关佛教流传与兴衰的疑问

  问: 人们说现在是末法,是不是指世界的末日?

  答: 末法并不是末日,末法是针对佛法在这个世界的弘扬情况而言。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的三个时期。正法时代,接触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也多;而在像法时代呢,接触佛法的人多,修行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却相对减少了;至于末法时代,修行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而一般宗教或邪教所说的末日,则是世界将要毁灭的日子。

  问: 当世界到空劫时,一切都不复存在,佛教还存在吗?

  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这个世界不存在的时候,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不要说世界不存在的时候,就是世界进入坏劫的状态时,佛法也基本失去了生命力。因为人类道德已经完全堕落,人类只懂得享受欲乐,只懂得彼此勾心斗角,嗔恨心也非常重。于是,佛经乃至佛教就在这个世界逐渐地消失了。

  问: 佛陀时代得神通的人很多,现在为什么没有?

  答: 因为神通是要通过禅定的修习来获得,现在修禅的人很少,而在佛陀时代,每个比丘都要修禅定,而且当时的人根基深厚、道心坚固,修行很容易成就。有了禅定的基础之后,神通自然就具备了。

  问: 为什么经典经书传至今天,仍然不会过时?

  答: 佛经,是佛陀给我们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理,既然是真理,它必然是超越时空的真理,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就永远不会过时,就像佛法讲的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揭示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无常变化的道理能过时吗?不会过时吧。古代世界是无常变化的,今天的世界还是无常变化。中国的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外国的世界仍然是无常变化。任何一个时空,都没有办法摆脱无常变化的规律。因为它是真理,所以不会过时。

  有关如何信佛学佛的疑问

  问: 佛教是种信仰,有人说共产主义也是一种信仰,但却是无法实现的。法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 共产主义是不是信仰,能不能实现,我们在这里就不作评论了。至于佛法,它不纯粹是一种信仰,它还是一种智慧。佛法是”以信为能入,以智为能度“。如果我们对佛法的学习只有信仰而没有智慧,那么只能增长愚痴,永远都得不到佛法的真谛

  问: 学佛后有很多障碍,如何来对治?

  答: 学佛有障碍,是很正常的。有的人学佛很顺利,事事如意;也有的人学佛障碍很大,麻烦很多。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学佛之后麻烦还多起来了,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也不关照呵?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有的人业障很多,但一时还没有显现,因为学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脱烦恼生死了,业障就显现。就像我们欠下的债务,本来还相安无事,可有一天你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债主立刻就会来追着讨还的。学佛也是这样,当我们要向善的时候,往昔的很多冤家债主就上来找了。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为我们消除业障,排除学佛道路上遇到的违缘。

  问: 从理上我能够理解,但有没有”心能转物“的实例呢?你们在修行过程中,或在遇到的大德中,有没有实例确实能够证明”心能转物“的现象呢?

  答: ”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随时都在转物,比如说用木头加工成桌子,这就是一种”心能转物“的例子。人类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改造,都是体现了”心能转物“的过程。当然,这种转物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条件。就更高的层次来说,有修行的人,如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直接就可以通过心念来改变物质原有的状态。现在很多气功师也有这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意念把物体折断或用意念来治病等等,在佛教看来,这只是一些小神通。佛经记载,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为国王得罪于他,结果一气之下就用意念下了场冰雹,把整个城市都毁灭了。佛经里还讲到,八地菩萨可以随着自己的意念把海水变成黄金。外在的世界在我们看来是实在的,因为我们的业力相同,但是在不同业力的生命看起来,它们是不是一样的呢?佛经说,同样的境界,四种不同的众生看了有不同的境界。唯识宗里经常举这个例子:海里的水,我们人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饿鬼看到的是脓血,而鱼就像住在房子里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大便觉得臭秽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我们不要以为所看到的东西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们非常信赖自己的感觉,听到与我们感觉有所不同的观点,总是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我们的见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里?在不同的生命状态之下,看到的世界不同,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同。

  问: 十年前,我偶然看到弘一大师的像,说不出来的感动和激动,痛哭流涕,哭了好长时间,但是这种感动过了一会儿就消失掉。这是为什么?

  答: 大家读到佛教经典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激动得想要痛哭的感觉呢?佛法讲因缘,这个”因“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在我们的学佛过程中,善根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佛经或看到佛像,有些人会产生莫名的感动,而有些人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如果宿世善根深厚,他自然就会有这种感觉。

  问: 为什么进大殿我的眼泪不住地流下来?

  答: 我想这是潜意识中善根的流露,这不是有意识的,是感觉不到的,你有这样的感觉而不是无动于衷,说明你有善根,可以好好学佛。

  问: 为什么要学佛?要怎么样学佛?

  答: 学佛就是因为人生有问题,没有问题不必学佛。问题是什么呢?也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困惑;还有是探究生死的问题、寻找生命的归宿和人生的意义。如果不是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佛,往往会流于迷信,或功利的学佛。那样的话,与学佛的本身是背道而驰的,比如佛教叫我们不要贪心,可我们带着强烈的贪心来学佛,希望佛菩萨给我们这个那个,要了平安健康不够,还要升官发财,这叫学佛吗?

  问: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不是去以心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最后证得的又是什么呢?

  答: 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智慧去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其中包括我们所学习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它能帮助我们改变以往错误的观念,通过对无常的认识,可以打破我们对永恒的执著;通过对无我的认识,可以打破我们对我的执著,当这些执著去除之后,我们的心就清净了,我们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就有能力去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实相了。过去的出家人根基非常好,常常在佛陀几句话的引导之下就能打破长期积累下来的执著,当下亲证诸法的实相,在佛经里叫作”得法眼净“,当下就开了智慧的眼睛,当下就开悟了。

  问: 学佛是否就是修心?

  答: 可以这么说,学佛的关键在于修心。《金刚经》里说:”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可见,如何降服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

  问: 抄佛经时出了错怎么办?是否会有罪过?

  答: 如果是无意抄错的,也就谈不上罪过;如果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抄错,就会对信众产生误导,当然有罪过的。

  问: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 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种差别,当然是不一样的。

  那么,学佛究竟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通过工作和劳动可以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通过学习和娱乐可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为什么要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

  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去看电视就是解决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决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暂时的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依旧还是烦恼,可能还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会说,物质条件的改善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的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的财富和权利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我们更烦恼,可见,改善外在的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烦恼。

  也有人会说,我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们的痛苦?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烦恼是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习气,来自我们往昔做造下的恶业,所以,我们只有铲除这一切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内心的困惑。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会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吗?

  答: 学习佛法肯定是要勤奋精进。我们在世间,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学佛成佛是要成就最大的事业、最大的利益,假如不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努力精进,怎么可能达得到目标呢?如果觉得在佛前供上二个苹果就可以成佛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天道酬勤,我们有了努力的因,才能结出成就的果。

  问: ”学海无边苦作舟“,学佛居士是不是也要以这样的精神去探索真理才能成就正果?

  答: 这和前面的问题类似。学佛是为了获得人生的解脱、心灵的自由。但在我们的人性中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而修行就是要战胜这些无始以来的缺陷,的确是艰难的。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战“,我们要战胜自己的烦恼,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古德云:”学佛修行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可见,修行证果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但学佛修行也不要去追求无谓的痛苦,佛陀所提倡的是中道的修行,智慧的修行,而自苦其身并不是获得解脱的途径。

  问: 学佛的目的是成佛,这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答: 当我们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才能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打破各种执著,所以,当我们的修行在达到相当的程度的时候,不能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经达到了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妄念,那还是典型的凡人境界,没有达到佛菩萨的境界,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关修学教理中出现的疑问

  问: 《菩提道次第论》怎么解释?

  答: 这是一部论的名称,全称是《菩提道次第论》,是十四世纪西藏高僧宗喀巴大师所造,包括《广论》和《略论》两部。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觉悟之道,这条道路应当怎么走呢?这就是次第所要讲的,初学佛时应如何入手修行,然后,如何从人天乘至声闻乘进而菩萨乘,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讲述得非常清楚;论指的是论典。也就是说,这是一部讨论成佛次第的论典。其次第依道前基础、人天乘、声闻乘、菩萨道。要领有出离心、菩提心、性空见

  问: 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要随缘,这说法是否正确?

  答: 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不是的。因缘包括着善缘和恶缘两个方面,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干坏事是缘,善知识要带你学习佛法也是缘,我们要懂得分析和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佛法讲因缘,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用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树木生长的条件,是次要的缘。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一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竹林精舍为你们创造听闻佛法的机会,这就是缘,好的缘能够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在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因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讲,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是相互的。

  问: 阿赖耶识是人类独有,还是有情生命都有的呢?

  答: 有情生命都有阿赖耶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就像佛教所说的佛性,无论什么人,甚至包括蚂蚁在内的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

  问: 阿赖耶识是第八识,那么第七识又是什么?它在生命里起到的最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 第七识叫做末那识,生命存在的重要特点就是强烈的自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因为第七识在发生作用。

  问: 如何认识阿赖耶识的作用?

  答: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简单来说,保存经验、生命延续、维持色身等等,都是属于阿赖耶识的作用。

  问: 阿赖耶识与细细身是否等同?

  答: 细细身是什么?是不是指中阴身?中阴身也是色身的一种表现形式,也需要阿赖耶识来执持它,就如我们的身体和阿赖耶识的关系一样。一种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一种是执持生命存在的主体,两者是这样的关系。

  问: 《阿弥陀经》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带业往生又怎么解释呢?

  答: ”带业往生“与”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并不矛盾。往生净土的确要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在这一前提下,也允许带着尚未除尽的业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业“和”善根、福德“并不是完全敌对的,福德也是业,是善业,我们所积集的往生净土的资粮,都是善业。

  问: 阿赖耶识与业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在阿赖耶识中,保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并在业力的推动下去受身。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储藏作用,业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业力的推动,阿赖耶识就不能去受身,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业力的源源不断,所以生命才能得到延续。如果那些有漏的力都没有了,就可以从三界中超越出来。到那时候,我们就不是随着业力,而是随着愿力去投身,靠着愿力来选择自己的去向。可一般的人,生死都无法自主,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只能随着业力身不由己地流转。很多人都无法选择理想的工作,这也是业力,谁都想要环境优越、收入丰厚、自由轻松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为什么?能力不同,业力不同。

  问: 阿赖耶识是无始瞬间的生灭,其中的因果报应也是无始无终的。如此说来,我们无法追究无始的因,但那个因为什么会产生现实的痛苦执著呢?

  答: 既然阿赖耶识是无始的存在,那我们就不能去寻找第一因,如果第一因,也就不符合佛教的缘起说了。那它为什么会产生现实的痛苦呢?众生的痛苦有来自心理的,比如心态不健全,就会自寻烦恼,无端地制造许多痛苦;还有来自生理的,比如因四大不调而引起的痛苦;还有来自客观环境的,比如生存环境过于恶劣等等,这些都会给我们造成痛苦。

  问: 佛教所说的佛性与阿赖耶识有什么关系?

  答: 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是一种虚妄的东西,它是我们虚妄生命的积累,本身就包含着很多烦恼和不真实的成份在里面。而佛教所说的佛性,则是真实而远离颠倒梦想的,也就是《般若经》里所说的般若,它是指人认识宇宙人生的能力,是一种无限的智慧。成佛就是要开发出这种智慧。所以阿赖耶识与佛性的区别就在于虚妄和真实的区别。唯识宗认为,学佛修行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将虚妄的识舍去,将智慧和佛性开发出来。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还是以虚妄的阿赖耶识为主,那么仍是处于生死杂染中,本有的佛性就无法得到显现。

  问: 何谓无漏智?

  答: 所谓”漏“,就是有缺陷的、不圆满的。假如杯子上有个窟窿,就不能把一杯水装满,只有完好无漏的杯子才能装满满的一杯水。”无漏智“就是圆满的智慧,它可以消除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可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修行,就是为了获得这样一种圆满的、无量的智慧。

  问: 应当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答: ”烦恼即是菩提“也就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本身就是了不可得的,我们现在觉得有烦恼、有妄想,但是这个烦恼妄想究竟是什么呢?禅宗有个公案说,”二祖请达摩为他安心,达摩当即回答道:把心拿来,我就给你安心。二祖闻言开悟:到哪里去觅这颗心呢?了不可得呵!“所以说,心根本就不是个实在的东西,当我们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所谓烦恼和菩提也就不是对立的两个东西。如果烦恼是独立的不变的,那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但烦恼并无自性可言,因此,烦恼解脱的当下就是菩提。

  问: 什么是证果?

  答: 所谓证果,也不可一概而论。所证的有小果、有大果,就象水果中还有苹果、西瓜的区别一样。而证果的本身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比如菩萨的五十二位,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都算证果,当然不是最终的结果,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

  问: 请问法师”般若“与”智慧“的区别何在?

  答: 般若是梵语,和汉语中智慧的含义相当,古德之所以不译为智慧,采用音译,

  中国文化中智慧这一名称,不足以充分体现般若的内涵。因为人世间的智慧是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它是有限的,有缺陷的。人类以有限的经验所建立起来的智慧,是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真实的,原因何在呢?宇宙人生的真实是无限的,而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有限不能认识无限。何况人类的智慧,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益,但是人类智慧所发明的东西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过患。就像科学,它会制造许多新事物,给我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怖,如核武器。佛法讲的”般若“是超越经验的、超越我们的思维的,乃至于只有打破现有的意识所构成的层面后,佛法所说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般若“是证得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也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一种能力。而人间的智慧是难以办到的。

  问: 可否请法师开示持《心经》的功德?

  答: 有很多读诵《心经》,是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这并不是《心经》最重要的功用。《心经》的全名具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思是以大智慧到彼岸。这就告诉我们受持《心经》的功德,一是开般若智慧,二证得宇宙人生真实,三是解脱人生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何谓涅槃?

  答: 涅槃是梵语,汉译寂灭的意思。指人通过修行摆脱了烦恼之后,生命了进入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安静而无躁动不安,即为涅槃。

  问: 什么是佛法?有什么作用?

  答: 佛法最简单的定义是:佛法是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烦恼的方法。人生的烦恼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但不能得到究竟的解决,这时就需要佛法。

  问: 金刚经里说,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以三千大千世界财宝布施,请法师开示。

  答: 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们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我们人生的烦恼。我们以财富去扶贫济困,虽然能解决他们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还会使人堕落,会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佛法的布施则不同,它能够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烦恼得到解脱,因此,法布施的功德更大。

  问: 智慧与成佛有什么关系?智慧与识的关系怎样?

  答: 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一旦将智慧开发出来,就是成佛了。那么,智慧和识有什么关系呢?识就是我们现有的虚妄的生命,成佛就是要将真实的生命开发出来,它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问: 兜率内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么区别?

  答: 兜率内院是个特殊的地方,是补处菩萨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还在说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发愿往生兜率内院,一则可以亲近弥勒菩萨听闻佛法,二则可以追随弥勒菩萨直到人间成为一片净土。

  问: 升天需要什么条件?

  答: 升到欲界天要通过布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则是要通过禅定,即四禅八定。

  问: 法师,”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中的业是什么意思?

  答: 当我们的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里,这种力量就是业。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动卫星上天的作用一样。

  人的一生在这个世界奋斗的几十年,许多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业、地位、财富等,应有尽有,令人羡慕。可是当他离开这个事业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正像一个人来到世界光着身体来的时候一样,走的时候两只手也是空空的。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所能带走只是我们这一生造下善恶业,以及生活中养成的各种好坏习惯。

  问: 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时间概念吗?可以改为三时因果吗?

  答: ”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我们所说的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因此世与时差别不大。所谓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也可以说成是前世、今生和来世。但过去、现在、未来,有其相对性,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已成为过去;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未来已进入现在空间,所以时间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不必过份执著,哪段是过去,哪段是现在,哪段是未来,这就是凡夫之见,不是佛法智慧。

  问: 什么是涅槃?

  答: 涅槃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寂灭,寂灭我们的烦恼和痛苦。一个人如果彻底断除了烦恼和痛苦,就进入了涅槃的境界。

  问: 圣严法师在禅学开示中指出,第七识是意,用意修行便是走上捷径的正路,请法师开示心意识?

  答: 这属于佛教心理学的内容,佛教把人的心理分为八识,小乘佛教讲六识,大乘佛教讲八识。心是第八识,意是第七识。第七识和第八识都属于潜意识的范畴。前六识则是意识的范畴。心、意、识三个概念,有时同时使用,名称不同,但内容往往相同。譬如说,心是积累,我们生命中积累很多东西,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都储藏在心里,这就是第八识;识属于了别,就是对世界的认识,及我的意识和思维,这主要是识的作用,通过识对世界的认识,然后将很多知识储藏在生命里。意是指第七识,人有强烈的自我,而自我意识的建立,就是以第七识为基础,这个问题讲起来,要讲很长的时间,以后再详细说。

  问: 什么是佛法?

  答: 确切而又简单的说: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方法。

  问: 假如今生有两人因为口角而起争斗,最后甲杀了乙,当然甲就种下了恶因。假如来世还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颇有修为的佛弟子,这时乙该怎么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守不杀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那么乙是否应把对方干掉才符合因果的原理呢?

  答: 因果报应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从佛教的修行上来说,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因果规律,所以才不能杀生。如果乙再去杀了甲,那在无始的生死中,这样的冤冤相报又何时了呢?所以,不杀生才是对的。

  问: 如果定业可以通过行善来改变,那么”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又如何解释呢?

  答: 定业不可转,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至诚忏悔之后,还是会有转机,如果不忏悔,那就是不可转。

  问: 请法师详细解释一下”贪、嗔、痴“三个字的含义?

  答: 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产生的贪念。贪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吝啬就是其中的一种,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自己的钱财与别人分享,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的一种,自恋的人自己的任何长处都引以为荣,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会去阿谀奉承。

  嗔恨是对讨厌的人或环境所产生的排斥心理。它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而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嫉妒而产生的嗔恨;或是因得不到而产生的嗔恨。

  痴就是愚痴,因为不明事理,不知道佛法的因果,不了解无常、苦空,不了解解脱之道,这些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贪、嗔、痴,在佛教里被称为”三毒“,就是三种生命的毒素。

  问: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说明不可以以某种形式来求佛,而现在到处有人拜佛求圣,是否就是以色求如来?它和行邪道有什么区别?

  答: 佛陀在这个世界的示现有很多种形式,从他的法身、报身、化身一直到我们现在所礼拜的佛像,但《金刚经》的思想却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佛像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拜佛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拜佛,主要是起到见贤思齐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三宝、对佛法生起信心。因为凡夫都是比较着相的,如果没有那样一个相作为对象,就很难对佛法、对三宝产生恭敬的心。所以,礼佛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修行,在于启发我们的信心和恭敬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执着佛像,崇拜佛像,礼敬佛像就能使我们获得解脱。真正的解脱,是要依靠佛陀所证悟的法,只有佛陀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是我们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如果概括地来说,整个佛法的修行就包括在八正道之中: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命。真正的解脱,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成就。所谓行邪道,是指一个人执着于佛陀的色身或佛像,而不是根据八正道去修行。

  佛像有存在的意义,但佛像并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身相也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什么呢?是法身。因为色身是会毁坏的,佛陀八十岁就入灭了,就是告诉我们,即使身为佛陀,他的色身也不能脱离成住坏空的规律。所以,佛像的建立只是引导信徒的一种方便,而不是让你去崇拜这个偶像。但一般人很容易着相,看到佛像就以为是佛的真身,只见佛像而不见佛法,这也是《金刚经》要求我们不要着相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佛,是佛的法身。我们可以通过对佛像的礼拜而加深对三宝的信心,但一味执著于佛像,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问: 如何理解明心见性?

  答: 明心见性,其实是超越了我们认识和理解的一个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我们常规的认识和思维去理解,可以举个禅宗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求法之后,就离开了。五祖的弟子中有个慧明,是将军出身,觉得六祖还是个在家人,怎么就把祖师的衣钵拿走了呢?他很不服气,就去追赶。他追上之后,六祖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但衣钵是祖师传下来的,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动的。慧明拿不走衣钵,就感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于是就请慧能大师出来,说:”我是为了求法而来,不是为了抢衣钵而来的。“六祖说:”既是为求法来的,那我就给你说法!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慧明闻言即刻开悟。

  禅宗里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的所见的性,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生命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思维的状态里,一念接着一念,当我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当我们的念头还没有产生时,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样的状态?当我们还没有出生之前,我们的生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我们生命的真正主人!我们现在都身不由己地被妄想和烦恼包围着,没有能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因而,六祖就对慧明说:你好的也不要想,坏的也不要想,你什么都不要想,最后看看你自己究竟是谁?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要你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认识。

  问: 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是什么意思?

  答: 在修行上来说,理一心不乱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层面,或者说已经见道了,如果按照禅宗的要求,就是已经达到见性的程度。而事一心不乱则还没有见性,只是获得了相当的定力,感觉一句佛号念起来时,任何妄想都不再出现了。当你念着念着,念到有一天,突然间你的意识一下子粉碎了,你的智慧随之一下子打开了,这时候,就进入理一心不乱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