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六道轮回】图解说,佛教的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六道轮回图解说,第四圈:轮回的原理

  第四圈:轮回的原理

  最外圈有十二个小格,里面分别是盲人、陶匠、老人等十二种图案,分别对应十二因缘教法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一套浓缩地描述众生如何被无明等负面心绪及业所控制,无奈地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教法。如果了解了十二因缘的运作模式,便可以进而修持佛法,最终解脱轮回。在没有佛陀出世的年代,辟支佛就是靠自己观察十二因缘,而证悟解脱。十二因缘涵括了整个四谛教法。

  十二因缘:环上端右边的小格,表达了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其余的十一格,顺时钟分别是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及老死等其余十一支。

六道轮回图解说:无明

  无明:“无明”这一支,包含了对善恶、因果、业力及世上万事万物之实际情况的误解。这些无明,就似是一块黑布,障住了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自无始始轮回以来,无明就伴随我们,从没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佛教主张意识和物质是同体的,意识就是物质由于相互作用而存在的感应现象。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说来很有意思,其实是因果的问题。佛教的回答就是它们同时存在!当只能看到鸡时,蛋也是存在的,只是因为它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如果蛋不存在,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出蛋来的;当只能看到蛋的时候,鸡也是存在的,只是它由于缘不成熟,没有显现出来罢了,如果鸡不存在,蛋中永远也孵化不出鸡!这是因果一体的最好例证。

  物质和意识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第一因。否则从时间和空间上看,世界就有端点,成了有限的世界。这就不符合人类的社会实践。

  由于世界的物体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就是联系,就是力,就是矛盾。所以,所有物质都有感应能力,时时刻刻都在接受世界通过联系传递的信息和能量,同时也在时时刻刻的对这些信息和能量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意识产生的根源,故称意根。只是由于因缘非常复杂,事物的运动变化难以捉摸预测,故无明。因为无明的缘故,物体的运行和感应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有意的造作。由于这种感应的存在,在物体的内部的各个部分都在运动变化,而且毫无规律可言,无法捉摸预测,混沌一片,这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缘起性空。

  当某些和物体作用的力强烈而持久时,物体内因缘相似的部分就产生相似的感应,就像磁石对杂乱无章的铁屑的作用一样——有规则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条件反射,因为出现了有章可循的所谓的规则,可捉摸预测了,明就出现了,识由此就产生了。这种所谓的明,其实就是忽略了其它部位的感应,故只是对世界局部的反映觉知,这才是真正的无明啊!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大脑的运行机理时,发现大脑有相应的功能区,当大脑的某些部分特别活跃时,其它部分的活动就会被抑制。这些都说明觉知和认识的产生都是以抑制和忽略其它部分而作为代价的,都有错误存在!

  未觉之时,物体内部完全按照因缘作用运动变化,反映着整个世界的状况,虽然全面反映世界的状况,但无主次之分;而觉知之时,虽然被觉知物感应区突出活动,其它部分被抑制,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但是却主体部分被强调出来,聚焦和注意了当下所觉的物体,主次分明。

  在没有觉知认识的时候,并非是物体内部的感应变化(也就是行)停息了,而是对这些自己内部的感应变化(行)没有觉知认识而已,这种行是在自由自在(不受自身意识的干扰)的状态之下的行,物体内部所有部分都在顺应世界的法则而感应变化(行),顺应世界合力的方向而感应变化(行),虽然没有觉知认识,但是感应却遍行全世界,物体内部实际上全部被调动起来了,故能纠正在有觉知认识的时候产生的局限性,这就是现代生命科学中所说的潜意识,也就是佛菩萨的般若智慧。

  众生最大的颠倒就是把觉知认识作为明,而把没有觉知认识作为无明;而真正的无明却是认识觉知,真正的明却是没有觉知认识。《心经》中说的“远离颠倒梦想”就是指这个现象啊!

  未觉的般若和已觉的意识,其实都是智慧运作的两种形式。故未觉和已觉同时修炼,同时发展才是如来正法。

  凡夫由于已觉的意识经常运用,般若的意识却日渐退化,故不识本来面目。其实就是明和无明颠倒了。由糊涂变聪明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未觉就是最大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古人常说大智若愚,这是真实不虚的!

  众生连无明都不知道,连自己在梦幻的世界中都不知道,自以为自己是明白人,常常要与世界的合力相抗衡,结果境界不能称心如意,苦就产生了,故无明是苦的根源!

  我们错误的执见就是只有生命体才会有条件反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有条件反射!故万物都是众生!

六道轮回图解说:行

  行:这一支因缘以陶塑工匠来表义。在他身旁的陶泥,表义无明。这些陶泥经陶匠的运作,而变作各式各样的成品。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一小格,表义说基於无明,便会发作出种种形式不同的善业及恶业。

  行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由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的效果就是业。善业就是好的效果,恶业就是坏的效果。

  在没有觉知认识的时候,就是真正不执着的时候,这时的行是自然的行,随遇而安的行,顺乎天理的行,故全是善行;在有了觉知认识的时候,就是有执着的时候,行是有意的行,有欲念的行,不一定总是顺乎天理的行,故善行恶行都有,合称无明行。此处的行是指无明行,有有意造作的行。

  无明行有善行、恶行两种。

六道轮回图解说:识

  识:猴子是永不停下来的,只会走来走去,就似众生的心识,显示心的剎那变異,有如猿猴一般,一刻也不安靜,永不止息地带着各种业因而在六道中转来转去。所以,图中的小格以猴子来表达“识”。

  识就是觉知、认识,从识的产生过程来看,它忽略了世界其它部分的信息,总是反映着不全面的世界信息,总是有焦点、有局限。故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

  识从产生起,就伴随着无明。故虽然能见形色,但却错觉层出不穷。《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这个道理。对错觉的执着就会产生执见和妄想,进而产生恶行。这里的恶行是指背离天理的变化,因背离天理,故会生苦,所以,所有的苦,都是恶业的积累,自作自受的,随缘而显。

六道轮回图解说:名色

  名色:名色这个名词,人们历来认为是指在众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刹那之蕴身。“色”是指色身,“名”是指受、想、行及识蕴。在入胎时,投生的心识其实已包含了十二支的前三支-“无明”、“行”与“识”。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识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后,心识便乘这个名色肉身生存。在图中,可见数人乘船渡河。船象征色身,乘船者表义其他四蕴。我们的名色身,在初成胎时并没有具体的模样,慢慢才会发展出四肢、经脉及各种感官功能。由于我们的肉身源自父精及母血,故在逐渐长大后我们会长得像父母的样子。这种论点及胚胎发展学在佛陀所说《入胎经》及藏医典着中有详述,而且这些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开示的内容,与现代西方医学的胚胎学及遗传基因学相符。

  传统的认识只是人们的误解,名色其实就是名称和形色,当识产生之后,意识当中的形色就产生了,现象界就出现了,各种名称和概念也就相应的产生了。因此,在轮回图中把名色放在了识的后面,这是符合意识产生的规律的,很有深意。

六道轮回图解说:六入

  六入:六入是外界信息进入物体内部之后的处理场所,因为名色的产生,外界信息进入物体内部之后的处理场所也就逐步发展形成并且固定下来,各种功能区(器官)就逐步形成,在六入产生后,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意识才完全发展出来。“六入”这一支,正是指上述六种功能具备的时候。在这时候,功能虽然具备了,但却未运作起来,所以图中以一间有六个窗口的空房子来表义。

六道轮回图解说:触

  触:指出胎后,六根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一般认识作用,也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起的单纯知觉作用。

  由上 “六入”的条件具备了,此时乃至我们长大成人后,在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识三者碰上时,便会有所作用及反应。例如我们会在透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与外境接触时,产生了乐、苦及中性的知觉。

六道轮回图解说:受

  受:受在有了“触”后,我们对乐、苦及中性的经验,便会分别产生喜欢、厌恶及中性的分别感受,这是“受”的意思。在图中,此支以一个眼睛中箭的人来表达。

六道轮回图解说:爱

  爱:爱是指对事物的情感反应,是领受外境而感受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爱由“触”及“受”这前二支,我们会对乐、苦及中性的体验继而分别产生欲求、抗拒及中性的心态。这便是十二支因缘中的“爱”。在图中,此支以一个嗜酒的人表义。

  《增支部》经典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在佛法看来,爱与憎,有如手心与手背,是一体的两面。

六道轮回图解说:取

  取: “取”是指强烈的得到和占有的欲望。这是上一支的延伸。

  取有执著的意思。先有爱欲,再增强为执著,然后三业繁兴,造成未来身心的种种烦恼痛苦。取有四义:

  (1)欲取,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生起追求的欲望叫欲取。

  (2)见取,谬解正理,如对六尘产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叫见取。

  (3)戒取,执取许多不合理的戒律叫做戒取。

  (4)我取,对所爱的事物生起我和我所有的执著,如我执、我见、我慢、我法、我语等叫我取。

  总之,取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所有事物不顾一切的攀缘追求,而引发三业的活动。

六道轮回图解说:有

  有:这里的有是存在的意思,也就是轮回的因缘,由众生有了前述的 “取”,再配合了第二支 “行”,便具足了再有下一次轮回的因缘,这些业力所招感的苦乐果报,是相续而生,不会亡失的,这便有“有”的意思。

  “爱”、“取”及“有”是导致我们不断投生的主要运作材料。

六道轮回图解说:生

  生:由过去所造作的业力而引生来世的果报称为生。因为上述的各支,万物便具备产生的因缘,现象的产生就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生”的意思。

  根据《俱舍论》卷九的说法,这是指在未来世托胎结生的一刹那。而唯识宗则从广义的解释,认为从“中有”至“本有”尚未衰老之间,都是属于“生”。

六道轮回图解说:老死

  老死:既有“生”,便自然会有发展变化及最终死亡的过程,这是“老死”支的意思。

  随著生命的逝去,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便是“老”;最后呼吸停止,诸蕴离散,身坏命终,则是“死”。不过,老死并非有情的全部灭亡,老死的是色身,业识却与无明和行,重复另一期的生命流转

  佛教认为,人及众生并非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绝大多数皆在生死中流转。依众生所具善恶之业的多少,而轮回于六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佛法说:生命是由因缘而来的。

  因缘是什么?因,就是生命的根源;缘,就是生命赖以存续的条件。生命不是突然有的,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于许多条件的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佛教的因缘说和一般生命起源说不同,一般生命起源说是直线式的,因缘说是圆的。就如时钟,从零点走到十二点,在钟面上很难看出它的起点和终点;像这种环形的时空观、人生观,就叫做”无始无终”。生命也是如此,在过去是无始,对未来是无终。

  人死后,生命是如何转递的呢?《劝发菩提心文》中提到,人的生命转递,有如乌龟脱壳一般。乌龟脱壳是非常疼痛的,生命由此体转到彼体也是如此。将要断气时的种种恐怖是“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从省菴大师的话中,可以了解生命转递的情况。

  人的一期生命不过数十寒暑,一期生命结束后,又转往何处去投生呢?或升天、或做人、或地狱,在六道中流转不已,这个形体消灭了,另一个形体又诞生了。譬如以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接一根烧完,但火始终不断。又如冰和水的关系,水可以凝结成冰,冰可以溶化成水。有情生命死了会再生,生了还是会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生死轮转中,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永恒不灭的。

  生命为什么会流转?又如何流转呢?佛陀告诉我们,生命的流转起于”无明”,而流转的经过就是“十二因缘”,所以“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所轮转的十二个程序。

  《俱舍论》卷九以四种不同的立场说明十二缘起:

  1.刹那缘起: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因缘的作用。例如因贪心而生起偷盗的瞬间,在那时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所以有偷盗的意识和行为产生。

  2.连缚缘起:十二因缘像车轮的前进,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的关系。

  3.分位缘起:十二因缘表示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和状态,例如:以“三世两重因果”的观念来解释十二因缘,就人的生命而言,“无明”和“行”是过去世起惑造业时的分位。依此过去世的二因,业识刚开始托生母胎一刹那间的分位是“识”;托胎第二刹那后,六根未备的分位是“名色”;胎内六根具足的分位是“六入”;出胎后至二、三岁止,有接触感觉的分位是“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的分位是“受”。以上从识到受,是“现在世的五果”。

  十七、十八岁以后,爱欲强烈的分位是“爱”;三十岁以后,贪著心炽盛的分位是“取”;如此造业的分位是“有”。以上三者称为“现在世的三因”。由此而感生未来世的分位是“生”;此后至死的分位是“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的二果”。

  4.远续缘起:指十二因缘的连续缘起,可远隔多生多世。

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

  在《增一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思惟十二因缘的真理而开悟证果,因悲悯众生“不解十二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

  所以,“十二因缘”法不仅让我们了解生命流转的实相,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果能藉此正视生命的缺陷,并且更进一步思惟观察,就能使我们永除诸闇,离苦得乐。然而,我们应该如何观照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生命是如何随著十二因缘的程序流转的呢?这是因为一念“无明”起,由无明而生起意志“行”为,因意志活动而产生能认“识”的主观要素,由识而展开所认识的客观要素“名色”,由名色而生出感觉的认识器官“六入”,由六入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由触而有爱憎的感“受”,由受而生“爱”染欲望,有爱而执“取”事物的外境,有取而造业“有”、生有,由于有而形成个体的“生”存,有生终将会“老死”。

  如此顺观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像这样缘起的转递,形成一期又一期的生命流转。

  其次逆观十二因缘,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会有老死;生又从什么地方而起呢?是一切善恶行为的“有”业的结果;行为的有业是因执“取”而生出,就如取薪燃烧而产生火;这个取又从何处来呢?就是因为“爱”而生,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爱又从那里来呢?是由“受”而生,如同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有了希求就会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这个受是从那里产生的呢?受是从“触”而生,感受到苦,享受到乐,是因为有触才知道的;触从那里发生呢?是从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产生,盲人、聋者就无法产生完整的六入的触力;这六入从那里来?是从“名色”而来,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叶,茎叶是由芽逐渐长成;名色则根源于“识”,识与名色是互为关系的,在这之前有个“行”,行的根结是什么?就是“无明”,也就是生死的根本。

   如何跳出生死的圈子呢?佛陀告诉我们:“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只有泯灭生死根源的无明,才能使生命脱离三世的轮回,得到解脱之道,这就是还灭缘起。

  十二因缘的道理非常玄妙,好像一座城墙,人被关在里面,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著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众生在生死中也是如此,由于贪、瞋、痴、我执、烦恼的牵引,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缘的流转。

  十二因缘像一颗果树,果树的种子种下后,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果子落地后又长新株,又再萌芽、长大、开花、结果。新生的果实虽然不是原来的种子,彼此之间却有著密切的关系。众生生死的延续也像种子、果实的相生,一直延续没有间断。我们的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前后相续,虽然我们的身体在五趣六道中轮回不停,生命主体却是一致的。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这段话可说是道尽了“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所在。

  俗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俗人为了学习高尚的知识和做事的技能,尚且需要奋发努力,百折不回,才能有丰硕的成就。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尽未来际,面对生死洪流的挑战,逆向而上,更应该坚定正信,怀抱正念,精进不懈,方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