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世缘不附物

  随顺世缘不附物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明错误》,举了梁山缘观禅师与园头的对话。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能算是一个解脱了的人了。但是可惜的是很多人对园头说的“如何是活水龙?” 梁山说:“兴波不作浪。” 园头接着说:“忽然倾湫倒岳时如何?” 梁山从法座上走下来,一把抓住园头,说:“阇黎!莫教湿着老僧袈裟角。”这段对话不理解。

  这段对话实际上是说了什么叫“活水龙”?实际上就是说了什么是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要能“兴波不作浪”,简单地来就是做任何事情要心不附物。佛陀在《大般若经》里面反复强调“没有方便不名菩萨”,也就是菩萨要应用一切的方便手段来救度众生。那么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的日常行事,实际上也是按照自己的方便来进行的,菩萨的方便与我们的方便有什么不同?我们知道我们方便行事之后,事情成功了我们就高兴欢喜;事情失败了我们就沮丧不开心。这是因为我们有所求,或者说是因为我们做事情是有“目的”,这是我们的通病。

  菩萨的方便行事尽管也是有“目的”的,也希望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缺。但是菩萨不会在做事情的过程和结果上去分别。这就是所谓的“兴波不作浪”,“兴波”了,但自己不会因为这“波”而起“浪”。而且不管这“波浪”多么大,乃至大到“倾湫倒岳”也是一样,不会湿却老僧袈裟角。

  所以,菩萨不会因为度众生辛苦而叫苦;菩萨不会因众生众多而不度;菩萨不会因众生难度而不度;菩萨不会因众生顽固而退却不度;菩萨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观望不度;菩萨不会因为众生……这都是因为菩萨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明白了一切不过是度“空“,并且认真、努力、精进地去度尽一切众生。

  自己曾经跟人解释这段话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比如我们现在行菩萨道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里面的第一度——布施。比如,我现在需要一张纸,现在向你要,你如果身边有纸,你又是佛弟子想行菩萨道,那么你会毫不犹豫地顺手拿出一张纸给我。

  接着,我现在需要一块钱,现在向你要,你如果身边有一块钱,你又是佛弟子想行菩萨道,那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顺手拿出一块钱给我。接着,我现在需要一百块钱,现在又向你要,你如果身边有很多钱,你又是佛弟子想行菩萨道,那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顺手拿出一百块钱给我。但是要注意,这个时候变成可能了。

  接着,我现在需要五千块钱,现在向你要,你如果身边有很多钱,你又是佛弟子想行菩萨道,那么你可能就会想得比较多,比如他怎么这么贪得无厌啊,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我给他值得吗?给他钱好还是坏?为种大福田可能会犹豫地拿出五千块钱我。这个时候袈裟角算是湿了啊!

  接着,我现在需要五千万块钱,现在向你要,你如果根本没有这么多钱,但是你是佛弟子想行菩萨道,那么你可能就会想得更多。比如他搞什么啊?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别说我没有给不了你,就是有这么多钱的人也不大可能给你吧……这个时候袈裟算是湿透了!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从“兴波不作浪”到“倾湫倒岳”的过程,这实际上符合绝大部分人遇到事情的心态。我们就是这样在小的事情上可能能够做到“兴波不作浪”,或者是与我无关的事情上能够做到“兴波不作浪”。但是到了“倾湫倒岳”的时候或者说是到了事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就纷纷把袈裟给弄湿了。

  很有意思的事,前年有个居士误解了我所说的这个公案。他开始学着炒股票,每天股票涨涨跌跌,他的心就跟着涨涨跌跌烦恼不断。后来就问我要如何处理居士炒股票的问题。自己当然是把道理说了一通,最后要他心不附物,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左右了自己的心。

  如果能够心不附物,能够行菩萨道方便度众生自然干什么都无所谓。如果不能做到心不附物,没有应用这个方便的本事,那么还是不要涉及股票的好。同时就把这个公案当做例子给他讲了一通。告诉他如何“兴波不作浪”,如何不要湿却老僧袈裟角。而且关键点在不要湿却老僧袈裟角上。

  可能他把不要湿却老僧袈裟角理解成不要打扰我自己的意思,以后再也不敢来问我自己问题了。自己当然认为他是没有问题要问我自己了,所以,也没有与他继续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希望他是正确理解心不附物的“不要湿却老僧袈裟角”,是真的没有问题了。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努力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