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大乘起信论》经典(十三)

  《大乘起信论》经典(十三)

  怎样叫随顺呢?

  从「止」、「观」二方面,逐渐修习,不相舍离,使二者同时显现。

  如果修习「止」,应该住於僻静之处,端正而坐,系心真如,不依赖气息呼吸的数息观,不依仗身体形、色的不净观与白骨观,不依赖空观,不依赖地、水、火、风,以至不依赖见、闻、觉、知。一切虚妄念想都随著正念真如而遣除,同时这种遣除的想法也被遗除。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没有形相,所以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也不能随顺妄心而外念境界,然後又以妄心去遣除妄心。如果心有驰散,应该摄取,专注於正念。这种正念,只是一心,没有心外境界。即使此心本身,也没有自身的相状,所以念念起灭而实无可得。

  如果出定,还要於日常的进退往来,行住坐卧等行为中,时常采取方便之法,随顺正确观念,进行观察。这样修习长久,日益纯熟,心就自然能够凝住於定。因为心定的缘故,禅定的工夫也日渐猛利,从而能随顺进入「真如三昧

  ,深深地折伏一切烦恼,使大乘信仰之心得以增长,迅速成就不退的阶位。但是,对大乘之法,心生疑惑、不信、诽谤以及犯有深重业障,傲慢自大,放逸不动的人除外。这一类人,不能进入真如三昧。

  再次,依靠真如三昧,则能了知十法界都是同一形相。即是说,一切诸佛法身与其余凡界众生的色身,平等无二,这就叫「一行三昧」。应当了解,真如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如果有人依真如三昧而修行,就能逐渐生起无量无数的三昧。

  也有的众生,由於缺乏善根,就会为邪魔外道和鬼神所惑乱。如果在坐禅中,出现形相恐怖,或出现形态端正的男女之相,应当正念一切唯心,这样,上述种种形相就会止灭,最终不为其所恼乱;如果出现诸天形相、菩萨相,也有示现如来形相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满具足:或者说各种真言咒语;或者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者说平等、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无怨、无亲以至无因果报应,一切空寂,方是真涅盘:或者令人了知过去之事,亦能了知未来之事,获得他心通、辩才无碍等这一切,能使众生贪恋於世间之名利,又令人喜怒无常,性无定准:或慈爱过度,贪睡多病,使心懈怠:或一时精进,旋即休废;或天生不信(大乘佛法),多疑多虑:或舍弃原来所修的胜行,转修杂业。如果贪恋世间种种牵缠系缚,也能使人得到各种类似三昧的境界,这些都是外道所得境界,不是真三昧,或者使人一日、二日、三日以至七日凝住於禅定之中,获得自然香美的食物,身心感到舒适愉悦,不饥不渴,使人贪恋爱著:或者令人饮食没有常规,乍多乍少,容貌变化多端。因为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所以修禅的人应当时常以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入邪魔之网。

  应当动作「正念」,不贪求、不执著,就能远离上述这些业障。

  应当了知,外道所有三昧,都离不开「我见」、「我爱」与「我慢」之心,贪恋於世间的名利与他人的恭敬。真如三昧,则不执著於所见之相,不执著於所得之境,以至於在出定以後,也没有懈怠傲慢之心。所有烦恼,渐渐微少。如果说一切凡夫,不修习真如三昧,而能够证入如来境果,没有这样的道理。因为修习世间的各种禅定三昧,大多都会生起执著之心,依止「我见」,轮回三界之中,与外道同行。如果没有高僧大德的护持,则会生起外道邪见。

  原典

  去何修行止观门?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相,随顺奢摩他(1)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2)相,随顺毗钵舍那(3)观义故。

  去何随顺?

  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4),不依气息(5),不依形色(6),不依于空(7),不依地、水、火、风(8),乃至不依见、闻、觉、知(9)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10),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11)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12)。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13)、不信(14)、诽谤(15)、重罪业障(16)、我慢(17)、懈怠(18)、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复次,依(19)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20)。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21)说陀罗尼(22);或(23)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24)、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盘;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25),亦知未来之事出有因(26),得他心智(27),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著世间名利之事;体(28)废;生于不信,多碍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著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饿不渴,使人爱著;若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29)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著,则能远离是诸业碍。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溥。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30)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注释

  (1)奢摩他:梵文Samatha,意译为止,禅定诸名之一。

  (2)分别因缘生灭:分别即分明辨别。指依心生灭门而观察一切现象均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有生有灭。

  (3)吡鉢舍那:梵文Vipasyana,意译为观,指禅观。

  (4)正意:指与真如菩提相应。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云:「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名正意也。」

  (5)气息:指禅法中的数息观。

  (6)形色:特指禅法中的不净观、白骨观等。

  (7)空:特指禅法中的空定,如三三昧、四无色定等。

  (8)地、水、火、风:合称为四大,为构成色法的四种基本元素。此特指禅十遍处等禅定。

  (9)见、闻、觉、知:泛指一切意识身心活动。

  (10)「相」,《金》本作「想」。

  (11)心若驰散等句,日本学者哈基塔(yoshit

  S.Hakeda)在其《大乘起信论》英译本注中,(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云:「此文句为智颤《小止观》所引,以作为止观法立义之凭。由於智的引用,《起信论》为天台宗所高度评介。」

  (12)真如三昧:三昧为梵文Samadhi音译,意为定。真如三昧,系指与真如相应的禅定。

  (13)疑惑:对真理犹豫不定。

  (14)不信:对大乘佛法缺乏信仰。

  (15)诽谤:对大乘佛法之诽谤,概指外道之人。

  (16)重罪业障:指五逆、四重等业障。五逆,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四重罪,指淫、盗、杀人、大妄语

  (17)我慢:恃我自高之义。

  (18)懈怠:放逸不勤之义。

  (19)「依」字下,《金》本有「如」字。

  (20)一行三昧:唐译一相三昧。指以法界(真如、实相)为对象而观知无差别的禅定。

  (21)「或」,《金》本作「若」。

  (22)陀罗尼:梵文Dharani音译,意译为总持,指能持善法不使散失,持恶法不使起用,亦指咒语等真言。

  (23)「或」,《金》本作「若」。

  (24)空、无相、无愿:简称三三昧、三解脱门,指大、小乘共修的禅法。空,指与无我、无我所相应的禅;无相,指迷离一切形相差别的禅;无愿,亦称无作,指对一切有为境界无所愿求、无所造作的禅。

  (25)知宿命过去之事:佛教五种神通中的「宿命通 」。

  (26)知未来之事:佛教五种神通中的「天眼通」。

  (27)他心智:了知他人的心理活动,佛教五种神通中的「他心通」。

  (28)「休」,《资》、《碛》、《南》本均作「伏」。

  (29)「是」,《石》本作「此」。

  (30)世间诸禅:指人,天中四禅,四空等世间禅定以及不净观、数息观等小乘禅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