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因果启示 >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梁彦光。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隋文帝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迁相州刺史。相州人情险诐。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光招致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授。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变。有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光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涕之像。通。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谕而遣之。卒为善士。光卒于官。谥曰襄。子文谦。有父风。迁鄱阳太守。政为天下最。(循吏传)

  梁彦光隋朝人,七岁时,其父染患重病,医师诊断病况说:“必须服用紫石英,才能痊愈。”当时家人到处寻求不获,彦光日夜忧伤。一天忽然在园圃中发现一块特异物体,彦光不认识,于是抱回家中,不意竟然是块紫石英,其父病体,因而痊愈,亲戚乡人,都深感奇异,认为至诚孝心所感。

  隋文帝时,任用彦光为岐州刺史,爱民如子,处处以恩泽加惠百姓,治理政绩,在当时最称优越,隋文帝很是嘉赏,饬令全国牧守,效法彦光的政风。

  后来迁任相州刺史,相州人情,凶悍难平,经常诉讼官吏,事态千变万端。彦光招请德学兼备的大儒,每乡设立学堂,以圣贤道理,教授百姓,于是百姓,都能互相劝勉,敦励品行,风俗由此大为转变。

  当时有乡民焦通,事奉双亲,不尽孝道,为堂弟告发,彦光命焦通观看孔子庙中,孝子韩伯瑜的画像,这张图画是描绘韩伯瑜挨受母亲杖打不痛,因而哀伤母亲体力衰退,对着母亲悲泣的一幅感人情景,焦通看后,悲痛惭愧交加,自觉无地自容,彦光又引古训,谆谆教诲,然后遣他回去,焦通从此感悟,洗心革面,终于成为乡里善士。

  彦光在任期间去世,赐谥号襄,其子文谦,步父风范,官任鄱阳太守,政风显著,为天下第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