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65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2)

  从距离上看,那烂陀寺就在离摩揭陀国王舍城不远的地方,相比玄奘之前走过的千山万水,这点路程简直是微不足道,甚至一天之内就能赶到。然而从进入摩揭陀国到前往那烂陀寺,玄奘足足花了九天。在这九天时间里,玄奘在王舍城周围慢悠悠的做了些什么呢?

  他在游历和参拜佛迹。

  根据史料记载,玄奘除了游历一些寺庙和精舍之外,还去参拜了一处重要的佛迹--菩提树。

  菩提树原产印度,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

  菩提树在《梵书》中被称为"觉树","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相传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他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菩提树也因此被佛教徒视为圣树,也是后来印度的国树。

  这棵菩提树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据玄奘记载:

  "树茎黄白,枝叶青润,秋冬不凋,唯至如来涅槃日,其叶顿落,经宿还生如本。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共集树下,以乳浇灌,然灯散华,收叶而去。"

  也就是说,这棵菩提树的树干和树枝是黄白色的,枝叶青葱茂密,秋天冬天也不凋谢,唯有在如来涅槃那天,它的树叶才会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然后又恢复原样。每到那一天,各个国家的国王就会带着大臣们一起来到树下,用牛奶(在印度,牛也是不可宰杀的圣物)浇灌这棵菩提树,点起烛火,一边撒花一边把那些飘落下来的"圣叶"搜集起来,然后归去。由此可见,这棵菩提树在当地甚至是整个印度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人们把对佛祖的崇敬和追忆变成了一套仪式,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此外,如来涅槃后,国王们还在菩提树的南北两面各建造了一座观自在菩萨像,全部面朝东方,如果这两尊塑像没入土中,就意味着佛教即将消亡。玄奘来到这里的时候,不但南面的那尊菩萨像已经没到胸口,就连那棵被看作"圣树"、相传有数百尺高的菩提树,也在几百年的风雨动荡中被邪恶的国王们砍到了只剩下五丈多,华光盛景不复当年。看到这样的景象,玄奘忍不住悲从中来:

  "五体投地,悲哀懊恼,……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

  这里的五体投地并不是说玄奘对佛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得五体投地,而是整个人拜倒在地,发自内心的悲哀和懊恼--佛祖得道的时候我在哪里啊,为什么没能早生几百年,与佛祖生在同一个时代,偏偏在"像季"(像季,就是指佛法衰落但尚未完结)才来到这里,可见我罪孽深重到了何种地步!

  玄奘的哭声惊动了数千个"解夏"(指僧人结束一段修行生活)归来的僧人,他们被玄奘的虔诚所打动,也哀叹佛教在印度的衰败,于是纷纷围着他落泪。

  玄奘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方兴未艾--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原,经过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动荡融合,随着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出现,已经逐渐形成了极具东方特色的佛教体系。虽然这个体系在玄奘看来并不完善,很多经文在传播和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偏差(这也正是玄奘决意西行取经的最主要原因),但从总体上看,佛教在中原地区还是呈现出整合向上的趋势;同时,西域和吐蕃(今青藏地区)的佛教也在以不同形式发展着。与之相反的是,在发源地印度,经过四次大规模经典集结的佛教却呈现出盛极而衰的态势--玄奘一路走来,极少碰到能够让他长时间停下脚步求教的高僧大德,他看到的大多是荒废破败的庙宇寺院,抚今追昔的先贤往事,充斥世间的异教外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