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世缘最尊贵

  随顺世缘最尊贵

  前几天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明般若》,知道了我们就是被我们自己和别人的“嚼舌根”迷惑了。他们掩盖了我们自己本有的天性或者说佛性,使得我们跟着他们的“嚼舌根”团团转。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些“嚼舌根”,我们随顺起世缘来就轻松了。

  其实般若智慧就是不分别。所以,能够随顺世缘无挂碍就是最高的修行境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大众最尊贵的原因。可是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好相反,不注意尊重大众。大众因为人多,往往就被人忽略。甚至有人很喜欢把自己脱离出大众来,或者干脆喜欢去当客人。

  比如做大众饭菜,因为人多的原因,往往就不会特别注意质量,其实现在的物质条件下是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大众上课,因为人多的原因,往往就会迁就很多,其实在现在的管理条件下,是可以管理得更好的;比如大众坐车,因为人多的原因,往往就不会去好好保养汽车,其实在现在的汽车情况下,是可以让坐的人更舒适的;比如……

  另外一个方面,因为大众的本意就是人多,自身也可以算是大众的一份子。有些很有修行的人往往就把自己给忘记了,觉得凑合凑合就可以了。再有,所有的人都好客,而客人往往不是大众,给人一个不喜欢当大众的错觉。当然还有领导都不是大众,绝大部分人感觉他们是不能凑合的。再说下去就说不完了……

  如此等等情况很多很多,这都是我们愚痴的表现。因为大众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最尊贵的。你想想,所有的非大众人员是不是都是大众之一部分?他们是不是都是从大众中来的?大众的力量有个比喻叫一只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拗难折。与大众结缘一次,等于与非大众结缘多少次?再说下去也是说不完的比喻……

  可是在我们庸俗的现实生活中正好相反,所谓的“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这是说让大众去干活很好,而让大众去吃饭就困难了。或者换个说法就是,尊重大众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尊重少部分的人就容易多了。事实上,正是困难的事情才是正确的事情。

  大众的尊贵在佛教里面是有充分体现的。比如佛陀要求自己入僧数(就是要求别人把他看成是大众的一员);寺院各种规矩都是以大众作为标准的(详细请参看自己以前的日记《平等普显现、无诤和共住》一文);如果打开古德的训词如《缁门警训》、《禅林宝训》等等书一看,就知道寺院对大众是如何的尊敬的了。

  比如吃的东西,我们有句话叫“未供先尝三香板,私造饮食九铜锤”。意思是没有上供自己就先尝尝(当然做菜的时候尝味道不算)的话就犯戒了,要挨三香板。为个人私自做饭菜就要挨九下铜锤,法身都被吃掉了。供未供的标准就是大众吃了没有,大众没有吃过个人就不能吃。

  在佛教的菩萨戒里面还有一则别请僧戒(主要讲个别请僧的功德很小,按规定轮流请大众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其中就有说:“请五百罗汉僧,不如按规矩请一位凡夫僧”。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和尚们,个个是不愿意脱离大众的,就算是被皇家请为国师,也总在“乞归林下”回归大众。

  自己的师父有一次过堂吃饭,当地的居士为他专门买了一些时蔬,做了一个大众没有的菜放在他碗里。他发现以后把菜全倒入大众菜中搅匀了,才又打回自己的碗中。很明显,师父他不愿意成为小众,希望自己是大众的一份子。因为大众最尊贵啊!所以,随顺世缘也是最尊贵的事情。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随大众》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