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实践的中观第五种:直接了当的中国禅宗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实践的中观第五种:直接了当的中国禅宗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实践的中观第五种:直接了当的中国禅宗

  这样一来就使佛教的宗派无论从本宗的思想和修行次第的整理,还是从人员的学习和传法情况来说,都大大推动了佛教的发展,禅宗就在这一段时间得以弘扬广大了。禅宗的弘扬广大跟当时所使用的禅还不一样。道安大师他们当时所推行的禅是安那般那,那是对于四种正念、对于四念住的修习,更侧重于我们所说的循身观。比如在这里打坐,可能没有想到好多关于疑情和参话头,没有往那么不够清晰的地方去,首先是从清晰的地方入手的。就是说首先在确认我是在这里打坐,我是一个人,我现在的手正在拿茶杯,就是任何的一行一动一个念头,都给自己一个确认,像这样身和心逐渐得到同步了以后,心地就逐渐变得简单,变得与道就有所相应了。最开始的修行就是从这些简单的地方入手,后来禅宗形成了以后,都直接把最高指标拿到了待人接物的细节上去了。比如要谈开悟,把开悟和明心见性变成了一个我跟你一见面马上就直指人心的事情,直接指你的心在哪里,也就不像过去的安那般那念那么慢慢的去培养禅定,它不是这样了,就是以直指人心和见性成佛成为汉传佛教的核心所在了。从理念上,那就是来源于中观的,从实际的修行上,它其实更顺应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这么一个特质,一言半句代表着很多的意思,解决很彻底的问题,不去做那些繁琐哲学的分析,进行直截了当的承担。中国文化有这样的特质,那么禅宗就沿用了这样一个模式。简化,就是所谓一花五叶的共同特点。唯一说的多一些的就是佛教禅宗的法眼宗法眼宗就是用很多的理论来阐释禅宗的明心见性和其他宗派的关系。法眼宗最早的是法眼禅师,到后面宗派当中还有一些杰出的人物,比如说永明延寿禅师,到后面也还有其他禅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