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从比附玄学到立足般若,《肇论》之功

  这就是六家七宗。六家七宗的这些思维在当时实际上是最为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说是当时最为主流、最为前沿的探讨热点。等到魏晋玄学思潮过后,僧肇大师一锤定音,中观和般若见在中国才正式立足了。

  立足了以后,正式的立宗是在玄奘大师前后。所谓的唯识宗、天台、贤首宗正式开始发挥他们的功能了,禅宗在这个时候也应运而生。但是天台、贤首、禅宗、包括唯识宗,他们思想的真实依靠始终都来自于《肇论》破六家七宗后所立的中道观。如果对六家七宗的思想没有清理,那么佛教的主流思路当中都参杂着玄学的这些修行模式、理解模式。中国人本来好简约,这个习惯,如果再不加以梳理,在这之后就很难形成佛教正式的、有规格的宗派主流。

  所以说,《肇论》起到的作用就是:

  在《肇论》之前,佛教是偏于玄学的,在《肇论》之后,佛教是偏于般若的。

  而佛教不管是哪一个宗派,如果给他定性,他都属于般若宗。由智慧来引导的这些宗派、这些修行,才能称为真正的佛教的宗派,否则都是离题万里的。所以月称论师说,“能够引导凡夫到达止境,到达目的地,是因为有智慧。”第六地的这个智慧,能够引领着一到五地的菩萨到达究竟的目的地,还能够引导佛教的这些宗派到达究竟的目的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