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二)

  二

  马祖道一的“即心即佛”说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

  “即心即佛”说关于审美本体的追问。

  禅宗是把心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心”这个概念又是整个禅宗思想的理论基石,可以说禅宗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从把握本源(心)这一点出发而建立起来的。而“心”的内涵则涉及禅宗的审美本体论。在洪州宗门人那里,是把“心”作为万法之妙本,一切美之光的源泉的。大珠慧海说:“心者是总持之妙本,万法之洪源;亦名大智慧藏,无住涅槃,百千万名,尽心之异号耳。”〔19〕在马祖道一那里,“即心是佛”之“心”乃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人心。前面提及道一答汾阳无业问“即心即佛”时,就指明了“心”为现实的人的当下之心。而且在洪州宗门下,更把注重当下之“心”发展到注重当下之“人”。道一从“人佛无异”的观点出发,特别注意启发学人去发现和认识“自家宝藏”。大珠慧海初参马祖,为求佛法,马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大珠不解其意,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大珠言下有省,“自识本心”〔20〕。慧海秉承师旨,也高扬活生生的人就是佛,有行者问他:“即心即佛,那个是佛?”他答:“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并进而指出“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21〕可见,在马祖及其门人那里,现实的具体的人就是“宝藏”,就是“佛”,它“一切具足,更无欠少”,这无疑是把富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也就是把人的生命的全体视为无价之宝,美的最集中的体现。因为在洪州宗门人看来,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心灵(本性)总是闪耀出美的灵悟之光,因为它显露出永恒的真实,晶莹透剔没有污染。百丈怀海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22〕

  必须指出,马祖道一及其门人所称道的“心”,不是《楞伽》经典的如来藏学说所说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因为如来藏学说把人的自性——藏识看成是“善、不善”、“净、染”的共同本源,存在着“净”与“染”、“善”与“不善”的二元分别),也不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心真如门”的“真心”(《大乘起信论》以“一心法有二种门”,承认“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的二元对立),而是立足于彻底消解了心性本源的二元对立,用《般若》思想把污染与清净、烦恼菩提之间的距离彻底泯灭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当下之心,也就是活泼泼的生命流程,生命之美的灵光。所以马祖道一明确声称“自心是佛”之“心”是“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23〕

  在慧能禅那里,“即心即佛”说首先指出心与性都不离现实的、具体的人们当下的心念,这是一切美的本源。慧能所言之“心”,比较多的是指“妄心”、邪心”,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当下的一念之心。慧能所言之“性”(一般用“本性”、“自性”、“人性”),具有真如、佛性或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义,它既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又是众生得以解脱成佛的依据。诚然,慧能对“本性”的具体解释,已不同于传统的佛性——如来藏的思想,他用般若实相说(“空”为根本)融摄楞伽心性论(“心”为根本),而将“性”引向了人们的当下之心,因此他所说的本净的自性,主要是指众生之心念念不起妄心执著之本性,是众生之心不起妄念的一种自然状态。但必须承认,在慧能禅那里,仍然存在着对心性本源作净染二分的影响,在主要注重世俗人心与并未忘怀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间左右摇摆。比如慧能一方面强调“人性本净”〔24〕,另方面又说“妄念浮云覆盖,自性不能明”〔25〕;一方面高唱“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26〕,另方面又强调“除却从前谄狂心永断”〔27〕,“莫心行谄曲”〔28〕。总之,在慧能禅那里,般若以空为根本与楞伽以心为根本的思路还没有完全融通。因此,慧能的“即心即佛”说,一方面强调世俗之人心为美之本体,另方面又实际上承认自性清净心之美的存在。虽然慧能是认真把般若空观引入修行实践,把自性清净心引向人们的当下之心念,但思路中的矛盾并未消解,南宗禅前期(慧能—神会系时代)所未能解决的这一问题,历史地落到了洪宗州门人的肩上,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