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菩提树

  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2016-09-06
热门文章
见证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见证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苦行降魔图  在佛陀成等正觉的无上圣地菩提场,有一棵耸立在金刚座旁的大菩提树。这棵树直径近3米,遮天蔽日,如一把大伞稳稳地插在地面。这棵菩提树栽种于1880年,至今已逾130岁,虽不是当年的古树,但也同出

2017-05-03 [查看详情]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什么?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什么?

  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 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鹜。佛陀所证悟的是什么道理?

2017-04-18 [查看详情]
文章排行榜
  • 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 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

      《心生菩提树》收录佛家小故事,带领你领悟人间大道理。心中有烦恼事,请读菩提语。喧嚣的都市,紧张的生活,已经让人不堪重负。在凡尘世俗中,你需要停下脚步,静听内心的声音。用心体会、用心感悟,你的生活将不再单调,你的世界将不再平凡。从平淡中发现真理,从繁忙

  •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

    南怀瑾大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

  • 见证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见证佛陀成道的菩提树

    苦行降魔图  在佛陀成等正觉的无上圣地菩提场,有一棵耸立在金刚座旁的大菩提树。这棵树直径近3米,遮天蔽日,如一把大伞稳稳地插在地面。这棵菩提树栽种于1880年,至今已逾130岁,虽不是当年的古树,但也同出

  • 母亲的菩提树 母亲的菩提树

      家乡老屋的后院里曾有一棵很高大的桂树,是母亲在我出生不久时栽种的。母亲称之为菩提树。那时我身体瘦弱,经常生病,高烧不退。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生病的时候很少住院。每次发烧,母亲都会用一条沾湿了的毛巾放在我的额头,然后拿一炷香匆匆来到后院的桂树下点

  • 你知道和佛结缘的五树六花是哪些吗? 你知道和佛结缘的五树六花是哪些吗?

      “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五树是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关于它们的传说也流传了千年。

  •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什么?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什么?

      佛陀所证悟的是:我现在知道的和世间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样,我认为美好的,他们认为不好,我认为道是至真至贵的,而众生畏苦裹足不前;我体悟到欲念的痛 苦,而众生贪爱趋之若鹜。佛陀所证悟的是什么道理?

  • “神圣之树”- 菩提树 “神圣之树”- 菩提树

      佛祖渊源胜似“血脉”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政府更是对菩提树实施“国宝级”的保护。菩提树经冬不凋,巨大的树冠形成天然穹顶。“菩提”在梵语中为“大彻大悟”之意。菩提树又叫毕钵罗树,按佛经记载

  • 菩提树的故事 菩提树的故事

    菩提树的故事 佛门弟子把菩提树奉为圣树。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又在菩提树下涅磐升天。莫高窟壁画中的菩提树随处可见,不计其数。最为高大的是第17窟(藏经洞)北壁两棵,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身苍劲多节,藤蔓缠绕,形似当地常见的胡杨树。佛门为什么崇拜菩提树呢? 很久以前,恒河岸边有一棵高约百丈、技村粗壮、叶片嫩绿、冬夏长青的毕波罗树。此树夏能遮日,冬能挡风,阴能避雨。东来西往的行人常在树下歇息。释迦牟尼出家后,在毕波罗树下的菩提金刚莲花宝座上苦

  • 菩提树下的红尘恋 菩提树下的红尘恋

    那样的一个女子,似哺育了她的富士山一般,有着宁静炽热的美。她温良谦恭,心性似她的名字纤尘不染——雪子,生于19世纪的扶桑女子,和所有二八年华的女儿一样,在豆蔻年华里,无数次地,于温暖的烛光中,许下最纯真的爱情梦想。

  • 树在佛教中有何特殊意义? 树在佛教中有何特殊意义?

      丛林乃众僧所止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寺院,又可称之为丛林。究竟,树在佛教中有何特殊意义呢?相传约2500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今尼泊尔境内),有一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与王后摩耶夫人结婚数年后终于有了孩子。按照习俗,摩耶夫人需要回娘家分娩。

佛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