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朴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自知其尊顯,當復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谿也。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
人能謙下如深谿,則德常在,不復離於己。
復歸於嬰兒。
當復歸志於嬰兒,惷然而無所知也。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雖自知昭昭,明白當復守之以默默,如闇昧無所見,如是則可為天下法式,則德常在。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
人能為天下法式,則德常在於己,不復差忒。
復歸於無極。
德不差忒,則常生久壽,歸身於無窮極也。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榮以喻尊貴,辱以喻污濁。人能知己之有榮貴,當復守之以污濁,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足,止也。人能為天下谷,則德乃常止於己。
復歸於樸。
復當歸身於質樸,不復為文飾。
樸散則為器,
器,用也。萬物之樸散則為器用也。若道散則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也。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聖人升用則為百官之元長也。
故大制不割。
聖人用之則以大道制御天下,無所傷割,治身則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也。
- 太上感应篇原文
-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经全文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一卷
- 太上感应篇感应选录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遥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经名句
- 始计第一
- 太上感应篇后记
- 卷一 畅玄
- 捭阖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东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师序
- 老子道德经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韬
- 齐物论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贫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经简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 第三卷
- 马蹄第九
- 人间世第四
- 第一计 瞒天过海
- 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