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旨归 >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大乘起信论》经典(一)

  《大乘起信论》经典(一)

  大乘起信论 作者: 星云大师总监修

  经典

  1归敬顼

  译文

  我以生命归依、礼敬十方世界的佛、法、僧三宝

  我归敬德业最为珠胜、智慧无比超绝、无碍自在、大悲救世的如来。

  我归敬如来法身的体、相,诸法实相的真如,宛如大海因风起浪而湿性不变,含具无量功德的法宝。

  我也归敬谨遵佛理、依真如实相而修行的僧宝。

  我今造此论,旨在断除疑惑、舍弃邪见,兴起对大乘佛法的正信,让佛慧种子,丝延不绝。

  原理

  大乘(1)起信(2)论(3)

  马鸣(4)菩萨(5)造

  梁天竺(6)三藏(7)法师真谛(8)译

  归敬颂(9)

  归命尽十方(10),最胜业(11)遍知,色(12)无碍自在(13),

  救世大悲者。及彼身(14)体相(15),法性真如海(16),

  无量功德藏(17)。如实修行等(18)。为欲令求生(19),除疑(20)舍邪执(21),起大乘正信,佛种(22)不断故。

  注释

  (1)大乘:梵语Mahayana,又译摩诃衍。大,对小而言;乘,运载之义,以表明佛陀的教法。大乘,即指能运载无量众生生死河到涅盘岸的佛法,是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印度形成的佛教派别。

  (2)起信:起,引发之义。信,指信心。起信,即引发对大乘佛法的信心。

  (3)论:论本是佛教三藏中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是有关佛的弟子对佛语、法相等进行问答论议,辨名析理的著作。佛教中的论藏,具有往复析证,相互辨难的论理特徵,为佛藏中最有哲学思辨意义的部分。

  「论」字下,《金》本有一卷」,《资》本无,《碛》、《南》、《径》、《清》本均有「卷上」。

  (4)马鸣:人名,佛灭度後六百年左右出世的大乘论师。梵名为阿湿缚窭沙,Asvaghosa。阙於他的传记,材料现存的有鸠摩罗什译的《马鸣菩萨传》、《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中的、《婆薮盘豆法师传》、《摩诃摩耶经》、《坛经》及一些禅宗的「灯录」等。各传说法,大同小异。另外《释摩诃衍论》卷一中记载了六位马鸣,其中第六举《摩诃摩耶经》所说的马鸣,即本论作者。传说他起初为外道论者,特长论辩,後服从佛化,弘通大乘。

  开於马鸣的传承,传记各说不一,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认为马鸣是长老胁尊者的弟子;而《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则认为,马鸣师承长老胁尊者的弟子富那奢。《六祖坛经》所记的传法系统,也同《付法藏因缘传》说,二者未知孰是。开於马鸣之名,依诸传记,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马鸣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二是认为马鸣善能抚琴,以宣法音,令诸马闻已,悉皆悲鸣;三是认为马鸣善能说法,令诸马悲鸣垂泪,七日不食。

  (5)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堙,Bodhisattva,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为大觉有情、觉有情等。菩萨通常指悲智双运,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上求下化之人。他虽已分证佛觉,尚有情识未尽;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广行善巧方便,觉悟一切有情的大乘精神。

  (6)天竺:地名,印度之古称,旧译为身毒或贤豆。

  (7)三藏:梵语为Tripiaka,指佛教的典籍分经、律、论三部分。通达佛教经、律、论三藏的学者,称三藏法师。

  另「梁天竺三藏法师」,《金》本作「西印度三藏法师」;《石》本作「梁天竺三藏」,《丽》本作「梁西印度三藏法师」。

  (8)真谛:人名,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artha,又称拘那罗陀Gunarata。梁代中大同元年(公元五四六年)来华,受梁武帝礼遇,适逢国难,往北齐,赴东魏。先後译出《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俱舍论》等,经刊定现存二十六部、八十七卷。陈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年)正月十一日圆寂,年七十一岁。真谛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典译家,他精通三藏,尤契大乘,以宣扬大乘佛教为己任,潜心译出大量经论。关於真谛事迹,《续高僧传》中有。另外,近代学者汤用彤先生在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卷下中,总结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真谛生平事迹详加考订,可资参阅。

  (9)归敬颂:以下十二句,按佛教著作的体例,为论文前的「偈」或「颂」,用韵语写成,此为「归敬颂」。

  (10)归命尽十方:归命,梵语为Namas,Namh Namo,音译为「南无」。「归」为「趋向」、「敬顺」之义,「命」为己身性命和佛教教命。即以自己的性命归趋於佛、法、僧三宝。

  十方,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加上、下为「十方」 。这裏意指一切方所,无尽世界。归命尽十方,表示不仅归敬一方三宝,而是十方三宝齐敬,从而显示三宝普遍,无所不在,敬心广大,迥异小乘。

  (11)最胜业:业,梵语Karma,指造作之义,泛指一切思想行为,一般分为身、口、意三种。最胜业,指佛的身、口、意三轮业用,最为殊胜。

  (12)色:有质碍义、显示义等。这裏系指佛或如来的色身,即由「四大」、「五尘」等色法构成之身。

  (13)自在:系指佛的色身穷三际、遍十方,均自在无碍。这种自在无碍,表现为四种相:㈠大小无碍;㈡互用无碍,即显示诸相互作用而又不相妨碍;㈢理事无碍,即指现象(色)不碍本体之空(理) ,理又常在现象之中,相互圆融。现象中即蕴涵著本体,本体在现象之中。㈣应机无碍,即一与多,彼与此,动与静等各种运机化作不相妨碍。

  (14)彼身:指佛的「法身」,佛以法为身,即一般所说的「佛法」 。

  (15)体相:体,梵文为Dhatu,译曰体、界、性等,自身不变而为所变依据的根本者,谓之体。相,梵语Kaksana,表事物之相状,相与体为一对应范畴,实质为「体」,依於实质而外现的差别变化为「相」。「体相」在此颂中,用来喻佛教三宝中的「法宝」。

  (16)法性真如海:法性,与实相、真如、法界等异名同义,指「法」的本体。真如,梵语Bhutatathata。「真」为真实,不妄;「如」为不变,如常。

  此颂中,「法性」与「真如」均释上句「体」大之义,以喻三宝中的「法宝」圆满之义。

  海,譬喻无比深广。法性真如海,比喻法性真如不变而随缘之义,如海,因风起浪, 而湿性无变,无变之性不碍浪起,即理事无碍,以示法性的体大。

  (17)无量功德藏:藏,有蕴集、包含之义。无量功德藏,此句释上句「相」义,无量功德,表明「相」大之义。

  以上三句,示归敬三宝中的「法宝」。

  (18)如实修行等:如实修行,指初地以上的菩萨以证得真如之理为目的而发起的修行。

  如实修行等,此句意为归敬三宝中的「僧宝」。

  (19)众生:梵文Sattva的意译,又译「有情」、「有情众生」,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的总称。

  (20)疑:指对实相实理怀疑不定。

  (21)邪执:指固执谬见。

  (22)佛种:指能生成佛果的种子,即能证得佛果的人。

  2本论

  立论如下:

  有一种法,能发起坚定的大乘信仰,所以应予以阐说。此说可分为五个部分。哪五部分?即:一、造作此论因由,二、本论大旨,三、义理解释,四、修行与信心,五、劝修此法,以获得无量功德。

  原典

  论日:有法(1)能起摩诃衍(2)信根(3),是故应说。说有五分(4)。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注释:

  (1)梵文Dharma意译,泛指一切事物、现象,此指佛教的教义。

  (2)摩诃衍:梵语Mahayana,或译为摩诃衍那,意译为「大乘」,即大乘佛法。

  (3)信根:此喻信心坚固,如树生根,不可动摇之义。

  (4)分:即部份。

  造论因由

  译文

  先述造论因由。

  有人问:为何因由而造作此论?

  回答说:有八种因由。

  有哪八种呢?

  第一、从总的宗旨来说,是为了使众生脱离世间一切苦恼,获得无上菩提和究竟涅盘的妙乐,而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博得人们的恭敬。

  第二、为了解释如来的根本教义,以便众生都能得到正确理解而不致发生谬误。

  第三、为使善根完全成熟的众生,对於大乘佛法具有承受力,而不再动摇後退。

  第四、为使善根尚未成熟的众生,坚持修习,培植信心。

  第五、为向劣根众生,显示方便法门,消除业障,护念心中本有的信心,远离无知和傲慢,跳出邪见的罗网。

  第六、为了显示如何正确修习「止观」法门,以对治凡夫与「声闻」、「缘觉」等不起大乘信心的过失。

  第七、为显示专意念佛的方便法门,(使信心怯弱众生)在往生佛国净土之前,得以坚定对大乘佛法的信念,不再退转。

  第八、为指明修行大乘佛法的巨大功德和利益,以劝导众生。

  因有这样一些缘由,所以造作此论。

  原典

  初说因缘分。

  问曰:有(1)何因缘而造此论?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

  云何为八?

  一者因缘总相(2),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3),非求世间名利(4)恭敬故。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5)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为令善根徽少(7)众生,修习信心故。

  五者为示方便(8),清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9)慢(10),出邪网故。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11),对治凡夫,二乘(12)心过故。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注释

  (1)「有」,《碛》、《南》本均作「如」 。

  (2)总相:亦称共相,相对「别相」而言。这裹系指总论撰写此论的目的。

  (3)究竟乐:指大菩提、大涅盘乐。佛教认为,三界之内的乐爱,都有坏苦,所以不是永恒究竟的。唯有超出三界的大菩提、大涅盘,才具有常、乐、我、净四德,才是最根本圆满的快乐。

  (4)世间名利:在此可有二释。一是指人天利乐,即相对於究竟乐而言,乃是不究竟的人、天快乐。二是论主自说,以表明造作此论的目的,不在於求名利等。

  (5)如来:梵语Tathasata,为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谓如实,即真如、理体;来,指来自真如的正觉。佛乃根据真如理体而来故名如来。

  (6)善根成熟:指十信满足,已入正定聚的众生。所谓十信,表示菩萨修行五十二种位阶中前十位的十种信心,即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心、不退心、迥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等。

  (7)善根微少:指「不定聚」众生。佛教以「三聚」摄受一切众生,即所谓「正定聚」,指必定证悟佛道的人;「邪定聚」,指必定不能证悟道的人;「不定聚」,指介於上述二者之间,有缘证悟,无缘不证悟的人。

  (8)方便:梵文Upaya,指为救度众生而使用的各种灵活、权变的方法。

  (9)痴:亦名无明,指迷於佛理,佛教所谓三毒之一。

  (10)慢:指傲慢自负。

  (11)止观:梵语Samatha,Vipasyana,译为止观、定慧、寂照等。止,止息之义,止息妄念。观,达观之义,指观智通达,契会真如。

  (12)二乘:指声闻乘与缘觉乘。声闻乘即是闻听佛的声教,观四谛而产生「空智」,断诸烦恼者。缘觉乘指根机锐利,非由佛的声教,而独自通过观十二因缘而悟解真空之智断诸烦恼者。

  译文

  有人问:「佛经中已具有此法,何必再造论重加宣说?」

  答曰:「佛经中虽有此法,但众生根器不同,接受与理解的能力也有差别。如来在世的时候,众生固有的根机敏利,能说法的佛陀又身、语、意三业殊胜,所以佛以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因而不须作论。如来灭度之後,有的众生,能以自己的能力,广闻经教而得理解:有的众生,凭自己的能力,虽少闻经教,而能够多得理解;有的众生,没有悟解佛经的能力,需要借助於详细论释才能理解佛法:有的众生,又因为论释文字太多而为之心烦,喜欢通过言简意赅的论作而广泛摄受佛法。

  此论之作,正是为了从简明的文字来总括如来所说深妙至极、广大无边的大乘经典的全部义理。所以应当造作此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