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八正道、缘起论与三法印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19-08-17 作者:网络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八正道、缘起论与三法印

佛教的根本教义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时,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比喻,讲述如何修道才能解脱烦恼永离苦海的真理。

  他所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四谛

  ②八正道;

  ③缘起论;

  ④三法印。

  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是释迦牟尼证悟以后所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

四谛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讲世间存在的种种苦的现象,所谓“一切皆苦”。

  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

  灭谛,是讲苦的断灭,即断灭一切产生苦的原因,达到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

  道谛,是讲要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

八正道

  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释要实现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谛”,即必须遵循的八种途径:

  ①正见(正确的见解);

  ②正思维(正确的思维);

  ③正语(正确的语言);

  ④正业(正确的行为);

  ⑤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

  ⑥正精进(正确的努力修练消灭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

  ⑦正念(正确的思想,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⑧正定(正确的修习禅定)。

  佛教认为,人们按此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就可以达到涅磐的境地。涅磐的意思是圆寂,圆是智慧福德圆满,寂是灭除了一切惑业,永恒寂静,达到了最安乐的解脱境界。

缘起论

  教佛的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缘起也称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说,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

  缘起论,是佛教特有的教义,归纳起来,有四个重要的论点:

  缘起论的第一个重要论点:无造物主。佛教既承认“诸法因缘生”,就否定有个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这是释迦牟尼对当时的“种姓制度”进行批判的新思想。从中亚侵入印度的白肤色的雅利安人称自己是高贵的种族,而把被他们征服的,深色皮肤的土著民族称为低贱的种族。他们把种姓分为四等,即婆罗门(祭司,最高贵),刹帝利(王族、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和首陀罗(奴隶)。他们造出一个“原人”(类似上帝),宣称婆罗门从原人口中生出,刹帝利从原人臂中生出,吠舍从腿中生出,首陀罗从脚中生出。释迦牟尼反对有一个绝对第一因的血统论,他主张“四姓平等”。

  缘起论的第二个重要论点:无常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都表现为刹那生灭的。无常分为:①众生无常。谓人生都是无常的,终归要变化以至于消灭的;②世界无常。谓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变迁中,最后归于消灭;③诸念无常。谓人们的思维概念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念念生灭”。佛教无常学说,主要是为反对当时婆罗门教主张宇宙有个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恒常住的理论而提出的。

  缘起论的第三个重要论点:无我佛教根据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所以就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即灵魂)存在。佛教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色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在这样的结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所以称“无我”。

  婆罗门教主张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灵魂)是梵的化身。佛教为反对婆罗门的这个理论而提出了“诸法无我”,也就是不承认有一个造物主。

  缘起论的第四个重要论点:因果相续。佛教认为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灭无常的,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一样。

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佛教解释“有漏皆苦”的意义:

  “漏”就是指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一味追求“为我所有”,这就引起众生的烦恼。烦恼的种类极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极多,一般地说有八苦。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这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

  佛教解释“涅磐寂静”的意义:

  涅磐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灭了生死忧悲的苦恼,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称灭度。更明确地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了,没有贪欲,愚痴转变成清净的智慧,这就是涅磐。涅磐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智慧福德都达到圆满成就;寂,就是,达到了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涅磐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见到的一个人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30岁就已经证得涅磐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檠”。直到他80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磐”。

  涅磐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达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这三学为方法。这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和在家的皈依信仰佛教的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叫沙弥戒,是不满20岁的出家人受的戒。满20岁的出家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出家人称比丘,女出家人称比丘尼。释迦牟尼刚开始传教时,并没形成约制僧团的一定规律,其后随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成。到释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制定了250多条。

  三学中的“定”,是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纷弛的安和状态。这是佛教徒必修课程。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能等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从而产生了智慧。再进一步集中精神思想、终于能够引发一种无漏(无烦恼)的智慧,完全超脱苦、乐,连自己的存在都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磐境界,这就是从“定”而后能引出的“慧。”慧就是智慧,就是通达了四圣谛的道理,断除迷惑,证悟了真理,获得了真正的解脱。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和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磐境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