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出家是为了什么?真正的出家人是什么样子?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20-01-14 作者:久晃法师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出家是为了什么?真正的出家人是什么样子?

  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在中国佛教大乘佛法中,出家是为了通过对生命本性及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世界万有的探索和认识,知因识果,辨别空有,破除固有的颠倒邪见,走出迷失愚痴,实现生命的圆满觉悟,彻底摒弃自私狭隘,摒弃贪嗔痴慢疑等一切烦恼,摒弃对五欲六尘的习染,通过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无我利他,六度万行的修持,觉悟生命大道,实现自利利他,更好地落实菩萨精神,共证无上菩提,究竟离苦得乐。

  通过大乘佛法“人人学菩萨,人人做菩萨”的修持实践,通过慈悲喜舍的修持实践,通过六度万行的修持实践,及随缘普利一切有情众生的过程,带领广大信众实现利益大众,和谐社会,奉献国家,共筑美好人间,实现人类美好理想。出家不是逃避现实,不是躲避灾难,更不是离家出走,出家是有情并非无情,出家是对生命更高的追求,是对有缘亲眷的最圆满的负责,道似无情胜有情!

  对于世俗的小“家”,大智慧者认为它是世俗烦恼缠缚、业力牵绊,是执着,是无明,是欲望,是苦迫,是贪嗔痴,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众生则执于昙花一现如梦如幻的快乐享乐。

  什么是出家?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贪嗔痴之家,出烦恼之家,出家是为了熄灭贪嗔痴,出家是为了灭三界六道之苦,出家是为利益一切有情,度化一切有情,证得究竟菩提。出家是以修行为主要工作,自度度他,带领众生以熄灭贪嗔痴为主要事务,以戒定慧庄严其身。出家更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能够专心的熏修佛法,最终实现真正的利益众生。所以出家是很神圣伟大的事情,是大丈夫所为,非王侯将相所能为。

  《涅槃经》云:“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

  《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

  当年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看到人的老病死苦,以为众生探求生命大道为目的,舍去王位,出家修道,证得无上菩提,进而弘法利生,教化十方,创立佛教,弘传至今。

  所以出家是积极向上,肩负着脱离轮回、自度度他的神圣使命的。每一个正信的出家人都一定是积极的人,乐观的人,对佛法对生命充满信心的人。

  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三世诸佛也都因出家而成就佛道。

  有一幅对联云:“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难怪当年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写到:“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到盂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是世出世间的大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非世人想象的那样,以为出家人无情无意,甚至误解为出家就是与六亲眷属断绝关系,是不孝父母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思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用觉悟的心去生活,如果和生活脱钩脱节,那就是佛呆子。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 “执著”,不要执著情感的妄念,而不是叫你断掉父母恩、断掉一切,是把私情升华到大慈大悲,如果断掉一切,那就是断灭法,法都没了还出什么家学什么佛,修行也就没有用了,像枯木一样毫无意义。

  佛陀教我们以自己慈悲利他,破执离染,现证真如的修行实践,及证得究竟佛果的无上功德,报答父母恩、国家恩、师僧恩、众生恩。佛陀成道之后,还回去孝养父亲、姨母。父王生病而开示佛法,父王死后又亲身为他扶棺,佛陀这种做法能说不孝吗?

  再看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风雨无阻历时三年,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已经亡故的父母,能说出家人不孝吗?能说出家人不积极吗?能说出家人对国家社会不负责任吗?

  出家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般若禅定”,把功德都回向给国家、父母、大众及社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孝亲恩,爱党爱国,皈依三宝,利乐有情,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转自微信公众号:久晃讲般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