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业障?
上次有道友问,他说,在南传佛教的经典,《阿含经》中从没有提起业障一词。为什么到了大乘佛教时,就有了业障。现在大家都喊着业障,不仅喊业障,而且更多喊着超度冤亲债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实在很好。一般人问不出来。业障,是来自《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忏悔业障。其实真正的业障是什么,是心的散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行禅师写的《故道白云》,讲到佛陀和弟子们朴实的生活,以及简朴的对话。但告诉各位,这些对话太朴实了,但你要修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里面讲到有个人快要死了,舍利弗去看他,就跟他讲,你看,鼻子不是你,眼睛也不是你,色不是你,受也不是你。他就给他开示,让他去观想,这个人在临终前,听了如此的妙法,当下证果了。那么请问,你也听了这个妙法,你证果了没有。为什么?这本来就是一门修持的功夫。
印度人有修行的习俗,尤其是上座部的,修四念处。也就是他们就有了一定的禅定基础。你看佛陀在世时,跟随佛陀的大迦叶尊者,他跟随佛陀前,他已经很有成就了,自己带领五百弟子修行。修行的工作他已经会了,佛陀只要去点醒他,给他大脑转弯就好了。佛陀在世时,给这些人做的工作,许多都是大脑转弯的工作。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基础。
但关键现在,我们要修行,没有基础。什么禅定基础都没有,一念经头脑就发焖。佛法是寂灭为乐,要享受内心的安详和自在的。但现在不安详,心像猴子一样,你说这不是业障吗?
这时代,药师法门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你坐不住,心散乱,不仅和你习气有关,重要的是跟你的身体有关。以前人要收徒弟,要看这个徒弟有没有修行的佛骨。是不是修行的料。如果是修行的料,培养起来就比较快。如果都没有修过,这辈子刚刚来,那还是先自己去努力。所以修行也是很现实的。你不要小看,能出家的,能背经的,都是修了几辈子的。你这辈子才开始修,就很困难。
人的身体就是报身,过去的果报都显现在这身体当中,你的福报,业力,习气都在身体中得到显现。过去身都很散漫,你现在要想定,也很困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冤亲债主的问题。因为身体是个记忆体,如果过去身,做了一些错事,伤害了对方,这些能量也会停留在身体中。就形成了冤亲债主,他也有一股干扰的力量。
你曾经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会在法界留下痕迹,伤害过的众生,这些对你负面的能量,就是冤亲债主。那你就要去化解他。他就是你生命空间中的,好比你家里有垃圾了,你想要过得舒服开心,就要去清扫他。就这么简单。
有道友说,他给他儿子念《地藏经》,梦见从儿子身上抓出一条小虫。抓了一半,一半还留在体内。可见业障还没有消。有的人说,我看不到业障。其实业障仍然是可见的。以前记载有个僧人,梦见自己吃了一条猫进去,而后很爱吃鱼。后来他就念《普门品》,终于夜梦安乐,病苦消除。
业障仍然是可见的,从你色身就可以看到。业障消除时,你会做吉祥的梦,或者梦见吐出黑物,就是业障吐出来了。你劝有些人说,学佛要吃素,他就找理由证明自己要吃肉。这也是业障。他也不知道。修行要身心清净,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包括现在人讲的要开智慧,智慧来自业障消除了,要记得啊,你从书本上学来的佛法,都不是你的智慧。你的智慧是要来自业障的消除,尤其是《法华经》说的,要意根清净。意根不清净,你学来学去,都是大脑思维的东西。对不对。佛法本来是自性流露的,你的自性也可以流露,不是要靠死记硬背。那也不是智慧。
大乘佛法中,非常注重念经,拜忏,拜经。一来培养禅定力,二来,他有不可思议的消除业障的功能。大家不要小看。作为汉地的佛子,不要太迷恋传什么法,这些法都是武。修行像练武一样,练武要先练功,不然到头一场空。功底要扎实,大乘佛法中的功底,除了禅定功夫,还有个背诵佛经也相当重要。
现在人学佛,就想追求快,要速成。要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不要这样子,修行要踏踏实实的。许多祖师大德都通过诵经来忏悔业障,而后开了智慧。要知道,世间最大的福报,是开发灵性的智慧。世间的洪福,都是五欲六尘的享受,完了就没了,不长久。唯独开发灵性智慧,那就要好好修行了。
- 上一篇:什么是因位识、果位识?
- 下一篇:为什么念一声佛号能消八万亿劫生死重罪?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金刚经入门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受持三皈依后要做什么?守住这四种法
- 如何让身心安乐?众生的心安之道
- 能够“悟道”或“悟到”,心智自然就打开了
- 什么是五戒、八戒、具足戒?
- 努力得不到认可,还要抵御病痛,是否躺平比较好?
- 念经的时候,怎样观想把经文印在心里?
- 如何应对、脱离生命之苦?
- 佛教的八功德水是什么,指哪八种水?
- 为什么一念经就昏沉,该怎么办?
- 如何把佛号念好?
- 受三皈依有什么好处?三皈依的八种利益